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归去来兮辞 并序教学设计3【内容与解析】(一)内容:归去来兮辞 并序(二)解析:归去来兮辞写田园生活的乐趣,看起来都是一些极为平常的细节,但又处处显示作者“旷而真”的感情,句句如从肝肺中流出,不见斧凿之痕。这种淡远潇洒的文风,跟作者陶渊明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是完全一致的。因而被欧阳修评价为:“两晋无文章,幸独有归去来兮辞一篇耳。”这种清新淡远而又非常洒脱的风格也是本文流传千古的原因之一。【目标及解析】(一)目标:1了解陶渊明及山水田园诗派的有关知识,从作品中感受作者的精神世界及创作风格。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高尚情操,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3掌握“胡、奚、曷、焉、何”五个疑问代词,归纳“行、引、乘、策”等四个词的一词多义,了解“以、而、之、兮、来”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和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4背诵全文。(二)解析: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诗人陶渊明诀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也是其回归田园之初激动欣喜之情的自然流露。阅读本文是了解陶渊明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问题诊断分析】归去来兮辞表达作者辞官归隐的强烈愿望和归途上的心情,叙写田园生活风貌,以及回归田园后的生活乐趣。关于这一主题,同学们应该不难理解,但因作者所处的时代离今天较为久远,加上赋这种文体同学们又接触不多,所以同学们可能对本文中的词句等文言知识较难把握。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读带讲, 同学们要以学带背,在熟读熟背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及其文言知识。【教学条件支持】在创造教学情境的情况下,需要运用Powerpoint软件,通过声、画把学生带入到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使学生能更好的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多媒体课件、配乐朗读、投影仪、陶渊明画像。【教学过程设计】一、课文导入:在古代“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很多人的理想。他们渴望做官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理想。眼下就有一位,他就是辞去了自己的官职,归隐山林,大家猜猜他是谁?(对,他就是陶渊明)陶渊明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可现实的黑暗把他那“大济苍生”的壮志击得粉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陶渊明选择了归隐的道路。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作者诀别官场,同上层社会分道扬镳的宣言书。二、文学常识的介绍:1关于作者陶潜(365427),名渊明,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浔阳柴桑(现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没落的地主家庭,少年时曾怀有“大志济于苍生”的志向。曾做过小官,但时间不长。在他41岁任彭泽令时,因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到任80多天就弃官归隐。在辞官时,写下这著名的归去来兮辞,表现他对官场生活的鄙弃,对田园生活的热切向往。他是我国的第一位田园诗人钟嵘赞其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他在诗歌诗赋的创作方面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诗歌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并加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几乎很少有先例的田园诗。前一类以饮酒二十首最为有名,其中“结庐在人境”流传最广,表现了诗人淡然忘世的态度;后一类中包括中年学仕时期的怀古田舍、劝农以及晚年归田时期的归园田居、桃花源诗并记等,其中归园田居五首是他田园诗中最著名的代表作,第一首“少无适俗韵”尤为世人传诵。大约在晋宋易代前后,他写下了桃花源诗并记这篇流传千古的作品。在辞赋方面,其代表作有感士不遇赋、闲情赋和归去来兮辞等,寄寓了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在散文方面,桃花源记最为有名。2关于辞“辞”是一种古代文体。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楚辞。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故用语气词“兮”(不包括在六字之内),虚词置于句腰(第四字)上,也可以不计在字数之内,每句三拍,例如屈原。3文章的写作背景东晋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做彭泽令八十多天,因看不惯当时政治的黑暗和官场的丑恶,决心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躬耕田园。为此,写出了这首著名的归去来辞。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三、教师范读课文,读出文章的气势和情感朗读常规指导:本文属“辞”体,多为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可作较长停顿。以六字句为主,按三拍读,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少数四字句按二拍读,如“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有些七字句中出现了虚词,仍可作六字句读。另外还应注意语调、语气。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熟悉文意,并要求找出所有押韵的字,在换韵的地方做出标记,反复朗读由换韵开的段落和层次,并写出这些段落层次的大意。学生朗读。明确:第一段用一韵,押ui韵,韵脚有“归”“悲”“追”“非”。主要写作者弃官归家的原因。“田园将芜”是原因之一;“心为形役”是原因之二。弃官归隐是迷途知返、痛改前非。第二段用三韵,全段可分三层:第一层开头到“熹微”,押i/ui韵,韵脚有“衣”“微”,写作者昼夜兼程,归心似箭,心情的愉快尽显其中;第二层“乃瞻横宇有酒盈樽”押un韵,韵脚有“奔”“门”“存”“樽”,写刚入家门的热烈场面,充盈着浓郁的亲情和欢悦的气氛;第三层“引壶殇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押an韵,韵脚有“颜”“安”“关”“观”“还”“桓”,写归家后的日常生活,闲适淡泊,怡然自得。本段以路途家门居室庭院的顺序来写,表面写景,实际抒情,营造了一个旷达悠然美妙和谐的境界。第三段用一韵,押ou韵,韵脚有“游”“求”“忧”“畴”“舟”“丘”“流”“休”,写回乡定居后的生活情况。“游”“求”两韵述志;“忧”韵乐以忘忧;“畴”“舟”“丘”“流”是一段充满诗意的描绘;“休”韵写春来万物复苏,有感于自然生生不息,由此想到人生短暂与匆促,顿生感慨。第四段除“曷不委心任去留”以上几句,其余押I韵,韵脚有“之”“期”“耔”“诗”“疑”,抒发对人生宇宙的感想,当乐天安命,追求精神自由。梳理本文叙事思路,决意辞归归途抵家室内涉园外出纵情山水安度余生。六、学生细细品读课文,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然后根据“情”的表达需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示:第一段自责自悔,有悔恨之情,也有庆幸之意,应读得“气中声硬”。第二、第三段,自安自乐,有喜悦之情,也是自得之意,基调是静谥而愉悦的,应读得“气满声高”。第四段乐天安命,有达观之情,读得旷达、悠然。问题一:读悟第一段,作者在第一段主要表达了什么想法?明确:主要写到了作者辞官归田的决心。小问题:1陶渊明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明确:田园将芜 心为行役以往不谏 来者可追迷途其未远 今是而昨非2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心境?明确:自责、自悔、自觉(自省)3那么陶渊明具有怎样的隐士情怀呢?明确:蔑视权贵、鄙弃官场、向往田园问题二:读悟文章第二段,体会作者的心情。小问题:1抵家时的欣喜表现在哪些语句当中?明确:“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俱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我们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从而展现出一幅天伦之乐图。2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从何处可以看出?明确:“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3从第二段中找出表现作者高尚情操的语句,仔细加以品味。明确:(1)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对简陋的居处表示满意,“松菊”喻高洁志趣。)(2)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有淡泊明志之意。)(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出则无心归则有意,正是作者出仕和辞官情形的写照。)(4)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孤松”示孤高坚贞之志,托物言志。)问题三:读悟第三段,体会作者的心境感受。小问题:1本段中,陶渊明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明确:(1)悦亲戚之情话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2)乐琴书以消忧弹琴消忧的本色之乐(3)告余以春及,有事于西畴相邻交往的淳朴之乐(4)窈窕以寻壑,崎岖而经丘巾车孤舟的出游之乐2“归去来兮”出现两次,其中表达的情绪是否相同?明确:“归去来兮”出现两次,但表现的情绪有差异。第一次是作者决心归田时的宣言,第二次出现时,作者经过思考已经从纷繁的仕途上回来,情绪非常平静。问题四:读悟第四段,概括本段内容。小问题:1“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体现了一种怎样的心绪?明确:焦虑人生苦短2这样的心绪在第四段中又有怎样体现的?明确: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3既然知道人生苦短,作者是否快然自足于隐士生活,依据何在?明确: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执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4有人认为: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包含着悲观消极的思想,请谈谈你的看法。明确:对这样的思想不能简单肤浅地打上消极二字。陶渊明的思想确实消极了一些,我们不宜提倡。但我们应该深入一层地理解。官场的庸俗,平民生活的质朴自由,使作者看到在大自然中才是生命正途。这里有他遗世独立,超脱生死的旷达思想,也流露出了他无可奈何的、听天由命的思想情怀;更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问题五:本文出现的特殊句式有哪些?明确: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还愁苦独自悲伤呢?)复驾言兮焉求(我还乘车出去干什么呢?)曷不委心任去留(何不随心任意地生活呢?)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为什么那样遑遑终日,想到哪里去呢?)问题六:“之、以、兮、而、来”五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学生在文中找出例句,分析。明确: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如“归去来兮”“大风起兮云飞扬”。来:虚词,无义,如“归去来兮”;有时为句尾语气词,相当于“咧”。如孟子离娄上:“盍归乎来!”学生在文中找出例句,分析。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之词性 例句 释义代词 纵江东父老伶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他们,代江东父老君将哀而生之乎 我之子于归 这、此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这样的人,这类人结构助词 悦亲戚之情话 定语中心词之间,的感吾生之行休 主谓间取消独立性何陋之有 宾语提前标志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有得,以其求思之深 中心词与补语间,得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标志音节助词 怅恨久之 无实义 以词性 例句 释义介词 既自以心为形役 让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用王语暴以好乐 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余船以次俱进 按照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 带着连词 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同 “而” ,表修饰木欣欣以向荣 同 “而” ,表并列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表目的,来中丞匿溷潘以免 才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因为兮语气词,多用于诗赋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或“呀”,如“归去来兮”“大风起兮云飞扬”而词性 例句 释义代词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通“尔”,你的连词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表假设,如果门虽设而常关 表转析觉今是而昨非 表并列时矫首而遐观 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 表承接来虚词,可当助词讲。无义,如“归去来兮”。有时为句尾语气词,相当于“咧”如孟子离娄上“盍归乎来!”问题七:本文活用的词语有哪些?请找出来加以解释。明确:眄庭柯以怡颜(使面容现出愉快的神色)乐琴书以消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游记三借芭蕉扇读书汇报
- 消防员内务讲解
- 细胞主动运输
- 2026届河南省许昌平顶山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西省忻州市一中化学高三上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 全科医学核心服务体系构成
- 数位器课程讲解
- 私募基金产品讲解
- 全国中医护理骨干培训汇报
- 香奈儿品牌包袋解析
- quite imposing plus 3 0中文破解拼版插件内含安装说明qi教程
- (新)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件》讲解教学课件
- GB/T 42430-2023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
-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知识试题与答案
- 提高管床护士对患者诊疗信息的知晓度PDCA记录表
- 某园区综合运营平台项目建议书
- 孕期患者非产科手术的麻醉
- 养老机构临终关怀服务手册
- 母婴产品抖音运营方案
- GB/T 27007-2011合格评定合格评定用规范性文件的编写指南
- GB/T 23445-200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