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矛盾的普遍性”教学设计摘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中最核心和实质的问题。从矛盾的存在看,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普遍性的特征,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事情,处理问题。关键词:矛盾;普遍性;教学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5-0201-02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学会用“两点论”看问题。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辩证思考及理解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引导大家在启发式学习中体验思考的智慧和魅力。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矛盾普遍性的含义及其表现。(2)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2.难点。(1)如何正确认识事物、分析矛盾。(2)如何引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看待问题。三、教学方法1.教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究。2.学法:启发式学习,交流式学习。四、板书设计1.矛盾的普遍性。(1)矛盾普遍性含义。(2)矛盾普遍性的表现:第一,事事有矛盾;第二,时时有矛盾。2.方法论。(1)正确认识事物、分析矛盾,坚持两点论、两分法。(2)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敢于发现矛盾、揭露矛盾。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东晋文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风景秀丽、没有任何矛盾的和谐世界。那么从哲学的角度看,同学们是否觉得现实生活中真的会存在“世外桃源”呢?【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同学A:世界上肯定没有所谓的“世外桃源”。同学B: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应该没有“世外桃源”。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肯定的结论:现实生活中没有所谓的“世外桃源”,任何时候,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从而引出矛盾的普遍性。【情境设计1】通过多媒体介绍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矛盾的一生,从而总结出在人的一生中,成功与失败;平坦与挫折总是并存的,人生中充满着矛盾。那么除了人生领域,请同学们思考世界其他领域是否也存在矛盾?【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同学A:自然界也存在矛盾。同学B:人类社会同样也存在矛盾。通过学生们的思考回答,教师归纳出正确的结论:1.在自然界中各种运动形式的矛盾:机械运动包含了连续性和间断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矛盾;化学运动包含了化合和化分、酸性和碱性、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矛盾;生命运动包含了同化与异化、遗传和变异的矛盾。2.在人类社会中的矛盾:任何社会形态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体。在认识领域,也存在着感性和理性、理论和实践、主观和客观、主体与客体、真理和谬误的矛盾。3.在人类思维领域里的矛盾:正确与错误、知与不知、记忆与遗忘等。教师总结:由此可见,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维领域,都存在着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板书)。(过渡)从贝多芬的一生中,我们还可以发现人一生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矛盾。同样,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内,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存在着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板书)。以人为例,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存在着同化与异化的矛盾,这种矛盾运动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变化;以社会为例,现在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没有阶级矛盾,但社会其他方面的矛盾依然存在。教师总结:由此可见,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矛盾,事物在开始萌芽的时候有矛盾,在发展壮大的时候有矛盾,在将要灭亡的时候也有矛盾。只不过有时矛盾比较缓和,有时矛盾激化;有时矛盾比较明显,有时矛盾不明显,但不管怎样,矛盾始终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中。总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情境设计2】多媒体:“网上潇洒走,有喜亦有忧”请同学们思考如何正确对待网络问题?【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同学A: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有好有坏。同学B: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如果过分沉溺于网络,那么它就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后果。同学C:网络的功能利大于弊。通过学生们的回答,教师归纳出正确的结论:在21世纪的信息社会,几乎大多数人都会接触网络,任何事物都有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网络亦有它的优势和劣势。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让它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势,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实际上这也是一个“度”的问题,能够有节制、有限度、有分寸的使用网络,才是正确之举。通过此问题的设计,引出“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观点:正确认识事物、分析矛盾,坚持两点论、两分法(板书)既然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同一的两个方面,那么我们就要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两点论:在看到事物对立、差别的同时,又要看到事物联系、一致的方面,掌握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两点论是全面看问题的方法,是最基本的矛盾分析方法。【情境设计3】以鸵鸟为例,当鸵鸟遇到危险时,鸵鸟就会把头埋在土里,它以为看不到危险,就安全了。而实际上,危险会不会因为鸵鸟看不到就不存在呢?【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同学A:鸵鸟的行为是愚蠢的,危险并不会因为它的逃避而消失。同学B:鸵鸟这是自欺欺人的表现,是错误的。同学C:鸵鸟不应该逃避困难,应该用于面对。通过学生们的思考回答,教师归纳出正确的结论:矛盾具有客观性,它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由于矛盾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而不能逃避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也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引出观点: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敢于发现矛盾、揭露矛盾(板书)【情境设计4】请同学们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在你的生活学习过程中是否一帆风顺还是遇到过挫折?你是如何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同学A:在我的生活学习中,当然遇到过挫折,我想如果调整好心态,正确对待失败与挫折,那么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人生的一种收获。同学B:结合自身情况,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我相信只要正确看待这些,不要逃避,一定都会克服,而且也是对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种磨炼。教师总结:由此可见,矛盾的普遍性是客观存在的,不管在任何领域,或者任何时期,矛盾都会存在,只要我们正确看待矛盾,正确分析矛盾,那么就一定会更好的解决问题,从而让自己更好的成长成才。【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运用“两点论”的观点,分析以下材料:“近年来,我们党提出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强调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等,如果贯彻执行时只是“一手抓”,结果会怎样?【小结与反思】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告诉我们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更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方法解决矛盾,不仅要学会对待自己一分为二,也要培养看待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水处理要求
- 职场说话技巧课件
- 课件模板整套感动
- 儿童道具创意课件
- 消费信用经济课件
- 幼儿运动课程培训
- 输液室学习课件
- 提高记忆方法课件
- 工伤安全培训课件
- 中医肾病护理培训
- 材料作文点拨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无线wifi安装协议书
- 中国智能驾驶商业化发展白皮书(2025):平权时代智驾商业落地的破局之路
- 2026年中考语文专项复习:新闻考点+答题方法知识点 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
- 病房环境清洁与消毒PDCA课件
- 婚内财产协议书2025
- 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公司注册登记培训课件
- 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5版解读
- 2025年宿州市公安机关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10名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新课标(水平一)体育与健康《非移动性技能》大单元教学计划及配套教案(18课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