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与书为友与书同行.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与书为友与书同行.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与书为友与书同行.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与书为友与书同行.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与书为友与书同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书会友,与书同行”语文读书知识竞赛活动目的:1、使学生明白阅读好书的意义。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2、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4、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凝聚力。活动形式:课内外知识积累竞赛活动重难点:重点:使学生能持之以恒地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难点: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活动时间:2017年3月活动准备:1、搜集知识竞赛题。2、训练主持人。3、相关课件制作。4、搜集、诵读关于读书的名言。活动过程:一、课前热身积累诵读关于读书的名言。二、谈话导入1、谈话导入:最是书香能致远,书香荡涤着我们的思想;读书之乐乐无穷,好书养育着我们的灵魂;书籍,犹如春日的白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书籍,宛若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读书使我们充实,思考让我们睿智。今天,我们相约在这里,听书海漫游。2、下面我们就来一场“以书会友,与书同行”语文读书知识竞赛, 看看谁是读书小能手。出示课题“以书会友,与书同行”语文读书知识竞赛 ” 三、活动开始我的课堂我主宰。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主持人上场1、主持人上场甲:“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纵观古今中外,凡是大有作为的历史人物,都是博览群书的人。乙:伟大领袖毛主席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甲:今天的我们生活在阳光下的年轻一代,更应该努力丰满自己的羽翼。乙:我们知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以书作垫“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甲:同学们,让我们以审视的目光来阅读书籍,今天就让我们以书会友,在赛场上比一比,究竟谁是真正的读书小能手。乙:为提高我们对语言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丰富我们的读书生活,增强阅读名著的兴趣,体验读书的乐趣,检验六年来我们自主阅读名著的成果,我班今天举行“以书会友,与书同行”语文读书知识竞赛。甲:这次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共分9个战队,“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相信经过小学阶段的课内外阅读,我们的表现会给全场师生带来惊喜!究竟谁是本次阅读知识竞赛的精英,让我们拭目以待!请各战队展示各自的参赛口号。合:现在我宣布六(4)班“以书会友,与书同行”语文读书知识竞赛正式开始。2、宣读比赛规则乙:本次竞赛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为必答题,每组2题,每题10分。第二个环节为幸运题,每题10分。击鼓传花,花落谁家,就由谁来回答。第三个环节为合作题,答对一个得15分。第四个环节为风险题。答对加分,答错减掉相应分值。3、竞赛题卡(1)必答题必答题一:1、神话故事“夸父逐日”出自哪部书?(a )a.山海经 b.世说新语2、三国演义中的“三英战吕布”的“三英”指的是:( b)a.赵云、张飞、关羽 b.刘备、关羽、张飞必答题二:1、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 b)a.两位 b.三位2、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 d)a.张飞b.关羽c.卫青d.李广必答题三:1、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下列哪项不在其“三乐”之列?(a )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b.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c.乡人无不称其善也 d.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谁的名言?( b )a.孔子 b.屈原必答题四:1、下列民间爱情故事起源年代最早的是:( b )a.白蛇传b.梁山伯与祝英台c.唐伯虎点秋香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 a)a.长歌行b.短歌行必答题五:1、下面哪句话是孔子说的?( a)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曹植七步成诗,相传历史上还有一位三步就能成诗的人,他是:(b)a.王安石 b.寇准必答题六: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 a) a.月亮 b.姻缘 2、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狡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 ) a.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必答题七:1、“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c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d ) a.隔岸观火 b.暗度陈仓 c.背水一战 d.破釜沉舟必答题八:1、三十六计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 ) a.浑水摸鱼 b.反戈一击 c.笑里藏刀 d.反客为主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近?( b) 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必答题九:1、我国古代对于年龄有很多独特的称呼,其中满一百岁被称为(a ) a.期颐 b.耄耋 2、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和( a ) a.裴旻的剑舞 b.公孙大娘的舞蹈 c.吴道子的画(2)幸运题1、下列哪句诗的作者离开家的时间更长?(b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谁的诗句?( b ) a.岳飞 b.辛弃疾 3、孔子为什么“三月不知肉味”?( b ) a.读到一本好书 b.听到一段好乐曲 4、三国演义中有关羽“单刀赴会”的古诗,历史上也确有“单刀赴会”一事,赴会的是( d ) a.赵云 b.张飞 c.周瑜 d.鲁肃 5、“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谁的诗句?( b ) a.苏轼 b.陶渊明 6、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时间最长?( a ) a.徐霞客游记 b.说文解字 c.天工开物 d.梦溪笔谈 7、“庖丁解牛”形容做事得心应手,“庖丁”指的是什么?( b ) a.一个年轻力壮的厨师 b.一个名叫“丁”的厨师 8、“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 b ) a.牛郎和织女 b.唐明皇和杨贵妃 9、“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描写的是?( b ) a.伍子胥 b.勾践 10、下面那句话出自孟子?( d )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d.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11、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 c ) a.文章 b.画作 c.乐曲 12、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 c ) a.京剧 b.黄梅戏 c.昆曲 d.越剧合作题一:杨布打狗(15分)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1、我能正确流利大声的朗读文言文。(5分)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4分)A衣素衣而出(穿) B。天雨(下雨) C。子无扑矣(孩子) D。子亦犹是也(好像)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_4从这则小故事中,你领悟到了一个什么道理?(3分)答:_合作题二:郑人买履(15分)郑人有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4分)履 ( ) 坐 ( ) 及反( )市罢( ) 2.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2分)(1)反归取之(代词,代尺码。) (2)何不试之以足(代词,代鞋。)(3)至之市而忘操之(动词,到,)(代词,代尺码。 )3.翻译下面句子。(4分)(1)至之市而忘操之。(2)何不试之以足?4.你认为这个郑人可笑在哪里?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5分)合作题三:读文言文,完成练习。(15分)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解释下列字词(4分)株( )释( )耒( )冀( )2、翻译下面句子(6分)(1)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3、这个寓言故事的标题是( ),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5分)合作题四:黄琬巧对(15分)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1、解释(4分)诏( )奇( )以( )应( ) 2、翻译(6分)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2分)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3分) 合作题五:读文言文,完成练习。(15分)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1、我能正确流利的朗读文言文。(5分)2、用文中句回答下列各题(4分)“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目的是:表明匡衡读书愿望实现并学有所成的句子是:3、由文章联想到的成语是:_(2分)4、从文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4分)合作题六:读文言文,完成练习。(15分)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1字义解释:(4分)曝()喙()箝()禽()2句子翻译(6分)(1)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2)渔者得而并禽之。3、由文章联想到的成语是:_(2分)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3分)合作题七: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1、 解释下列字的意思。(6分)使( ) 请( ) 说( )食( ) 逃( ) 立( )2、 翻译句子。(6分)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_廪食以数百人:_3、 本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3分)合作题八:读寓言故事,回答问题。(15分)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无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1、解释(6分)誉 ( ) 或 ( ) 以( )何如( )弗能( )应( )2、翻译下列句子(5分)(1)无盾之坚,物莫能陷也。(2)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3、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做( ),我还能说出这类故事3个( )( )( )(4分)合作题九: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1、解释下列字词(3分)欲( ) 傍( )延( )2、下列句子中的“其”各指代什么?(4分)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 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4、出自本文的成语是什么?有何比喻义?(5分)(3)风险题:1、从前,有位读书先生,他在自己的书房写了一幅对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乍看,上下联完全重复,其实颇有深意。上联写的是年轻的时候读书的情形,下联写的是老年以后读书的情形。要把意思表达准确,关键在于把“好”字的声调读准,四个“好”字的正确读音依次是:( ) ( ) ( ) ( )(10分)2、填写十二生肖歇后语。(20分)(狗 )坐轿子不识抬举 (羊 )肠刮油有也不多 (猴 )吃辣椒抓耳挠腮 ( 虎)王靠边人定胜天 (马 )尾搓绳用不上劲 (牛 )皮蒙鼓遭受槌打 (鼠 )进书房咬文嚼句 ( 龙)撞篱笆进退两难 (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猪 )鬃刷子又粗又硬 (蛇 )进竹笼自寻死路 (鸡 )吃蚂蚱小菜一碟3、写出下列意思的俗称。(20分) 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老油条) 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主心骨) 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智多星) 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东道主) 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阶下囚) 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铁公鸡)4、写出相对的字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日)有所思,(夜)有所(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招)之即(来),(呼)之即(去 ) (明)枪易挡,(暗)箭难防5、把下面俗语补充完整。(30分)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前门拒狼),后门进虎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乘兴而去),败兴而归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6、汉字碰碰车。(15分) 盖在掩盖中读(gi) 作为姓时读(g) 仇在报仇中读(chu) 作为姓时读(qi) 查在检查中读(ch) 作为姓时读(zh) 单在简单中读(dn) 作为姓时读(shn)7、填出歇后语中的人物 (20分)(张飞)卖豆腐-货不硬人硬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周瑜)打黄盖-两厢情愿 (阿斗)住魏国-乐不思蜀 (愚公)的居处-开门见山 (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孙悟空)七十二变-神通广大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