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孵化失败原因检查与分析.doc_第1页
家禽孵化失败原因检查与分析.doc_第2页
家禽孵化失败原因检查与分析.doc_第3页
家禽孵化失败原因检查与分析.doc_第4页
家禽孵化失败原因检查与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禽孵化失败原因检查与剖析当孵化率下降或雏禽死亡时,如能查清影响因素,就能吸取教训,减少损失,而通过下列多种方法综合分析与诊断,一般能查明原因。 一 、 基本情况的调查 (1) 检查种蛋情况 1.蛋壳品质。如形状大小是否正常?蛋壳颜色是否符合品种要求?蛋壳质量如何? 2.贮蛋或运输条件。如贮存温度过高,会使胚胎提前发育,以至于在孵化早期死亡;温度过低会冻裂蛋壳,冻死胚盘,甚至引起系带断裂、散黄;贮存时间过长会使气室增大,胚盘与蛋壳膜粘连。运输中剧烈震动也会造成系带断裂、散黄、气室移动、甚至震破蛋壳。 3.来自种鸡的不良影响。如种鸡是否有病? 鸡龄是否过大或过小? 有无近亲繁殖情况? 饲料营养是否不全? (二)了解孵化机与孵化室情况 1.温度。机内温差是否过大?门表温度计是否准确?各孵化阶段实际孵化温度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超温报警系统是否灵敏? 有无超温现象出现? 2.孵化的湿度掌握:前期-中期-后期的相对湿度,孵化盘无水。 3.通风。孵化机是否装有排气管道?结构是否符合要求?孵化15天以后通气孔是否全部打开?风扇转向、转速是否正常? 3.翻蛋。孵化14天以前的翻蛋角度、次数是否符合要求? 4.其它。孵化过程中有无机器故障、停电情况的发生?若有发生,则发生时的胚龄、持续时间及应急措施如何? 室内通风、室温是否符合要求? 二 、照蛋与失重检查 (一)照蛋的检查 利用灯光透视蛋来观察胚胎发育是否正常;判断温度是否得当;并可通过观察气室大小,借以了解湿度是否适宜;依靠照蛋还可区分无精蛋、正常胚蛋、异常胚蛋、裂纹蛋等。 鸡蛋三次照蛋的异常表现及主要原因: 1.孵化7天时“头照”异常:(1)受精率正常,发育略快,死胚蛋增多,血管出现充血现象。一般是温度较高。(2)受精率正常,发育略慢,死胎少。一般是温度偏低。(3)气室大,死胎多,多出现血线、血环,有时其粘于壳上,散黄多,“白蛋多”。一般是种蛋贮存时间过长。(4)胚胎在小头发育。大头朝下。(5)胚胎发育参差不齐。机内温差大、种蛋贮存时间明显不一或种蛋源于不同鸡群。(6)破裂蛋多,胚胎大量死亡且死亡时间不集中,散黄蛋多,气室可动,系带断裂多。种蛋受到剧烈震动或受冻(存放温度在0以下)。 2.孵化11天时“二照”异常:(1)尿囊血管提前“合拢”,死亡率较高。孵化前期温度偏高。(2)尿囊血管“合拢”推迟,死亡率较低。温度偏低,湿度过大或种鸡偏老。(3)尿囊血管未“合拢”,小头尿囊血管充血严重,部分血管破裂,死亡率高。温度过高。(4)尿囊血管未“合拢”,但不充血。温度过低,通风不良,翻蛋异常,种鸡偏老或营养不全。(5)胚胎发育快慢不一,部分胚蛋血管充血,死胎偏多。机内温差大,局部超温。(6)胚胎发育快慢不一,血管不充血。贮存时间明显不一。(7)头位于小头。一般是大头向下。(8)孵蛋爆裂,散发出恶臭气味。种蛋污秽或孵化环境污染。 3.孵化17天时“三照”异常:(1)“封门”延迟,气室小。温度偏低或湿度偏高。(2)“封门”提前,血管充血。温度偏高。(3)不“封门”。温度过高或过低,翻蛋不正常,种鸡偏老,饲料营养不全或通风不良。 三 、啄壳与出雏检查 (一)啄壳情况的检查 1.啄壳时间 与出雏高峰时间一样,某种禽蛋的啄壳时间也应是相对恒定的,若突然某一批次较正常提前或推迟啄壳,预示着用温可能偏高或偏低。 2.啄口位置与形状 啄口位置应在蛋的中线与钝端之间。若在小头啄壳,说明胎位不正;若啄壳的位置在钝端很高的地方,说明雏鸡通过小的气室来啄壳,可能湿度偏大;若啄口有血液流出,可能用温不当;若啄口呈“梅花”状清洁小裂缝则较为正常。 (二)出雏情况的检查 1.出雏高峰时间检查 若出雏高峰期较正常提前或推迟,可能用温偏高或偏低 。无明显的出雏高峰期,这可能与机内温差大、种蛋贮存时间明显不一或种蛋源于不同鸡龄的种鸡群等有关。 2.出壳鸡检查 观察雏鸡活力及结实程度,体重大小,卵黄吸收情况,绒毛色泽、长短及整洁度,喙、脚、跗部的表现。 (1)绒毛“胶毛”。一般为温度过高过低、蛋贮存期过长或翻蛋异常。 (2)雏鸡出壳拖延、软弱无力、腹大、脐收不全、“胶毛”。用温偏低或湿度过大。 (3)雏鸡干瘦、有的肠管充血并拖在外面,卵黄吸收不良。一般是整个孵化期用温偏高。 (4)雏鸡出现无头颅、瞎眼、弯趾、鹦鹉喙、关节肿大等畸形症状。与遗传、早期高温孵化或营养缺乏有关。 (5)腿脚皱缩、腿部静脉血管突出或口内组织色深且异常干燥。出雏机湿度太低以及雏鸡在出雏机内所停留时间过长而引起的脱水症状。 (6)跗部色红。出壳困难的表现。 (7)雏鸡喘息。温度过高、缺氧或传染病。 四 打开毛蛋检查 (一)检查目的与步骤 (1)打开未出壳蛋检查,是全面分析不出壳原因的关键,它不仅可提供各期死胚率,继而找出不出壳的大致原因,而且可通过检查胎位情况、病理剖检组织器官等方法来进一步查明原因。 随机取50100枚未出壳蛋,用镊子轻敲大头,挟去蛋壳,依次确定大致的死亡年龄与原因、胎位及畸形情况,然后将蛋内容物倒入玻璃皿中,观察羊水颜色是否正常(正常为无色透明),蛋白利用及卵黄吸收情况,再用棉球轻轻抚去羊水等胎体外物,用刀片轻剖禽胚腹部,依次观察皮肤、肝、胃、心脏等组织器官是否有充血、出血、水肿、萎缩、变性、畸形等病理变化。 (二)大致的死亡年龄与原因检查 打开毛蛋检查时,只要分清胚胎是死在哪一周(孵化的第一、第二、还是第三周?),就能找出死亡的大致原因。 胚胎死亡一般被分成三个死亡期(早期死胚,17天;中期死胚,814天;后期死胚,1521天),各期正常死亡率标准依鸡龄有很大的变化(图一),在较高的管理水平下,早、中、后期死胚率依次宜为2.5、0.5、2.75%(Mauldin,1989)。 1.三期死胚的区分方法 中期死胚出现冠的迹象且喙上部有破壳齿,胚长25厘米,发育到1314天的中期死胚腿有鳞片原基且身体大部覆盖绒毛;1516天的后期死胚覆盖发育完整的绒毛,胚长5厘米以上。中期死胚蛋看上去颜色较暗,因而常被误为臭蛋,其实颜色较暗是因胚外膜血管中血液发生氧化的缘故,臭蛋打开时常发出异臭。 2.胚胎各期死亡的原因 (1)胚胎早期死亡 死亡主要与遗传、种鸡的健康状况、贮存及孵化条件等有关。 早期死亡也受鸡龄、入孵前贮存时间与母鸡遗传品系的交互影响。Wineland等(1995)将肉种鸡蛋按贮存时间2天(F)或13天(C)、肉用母鸡的两种杂交品系(A或C)以及鸡龄34周(Y)、55周(O)分开,进行了222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来自C系老年鸡群且贮存13天的种蛋早期死胚率最高(16.12%,简称OCC组),而来自A系青年鸡群且贮存2天的种蛋早期死胚率最低(2.48%,简称YFA组),OFA、OFC、OCA、YFC、YC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