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1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下 学科:语文 编号:bnj-s-yw21(2)主备人:夏才兰 审核(签字): 审批(签字):课题:与朱元思书 课型:新授课 审批时间: 年 月 日导学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3.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4.背诵课文。导学重点1.诵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导学难点1.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2.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学法指导学习本文应着力于诵读,只有在反复的诵读中,才能品味出文章语言的精妙之处和文中所写景物的诗情画意,才能体会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志趣。学习时可先对照注释,疏通文句,初步感知文章的内容;再通过反复诵读,并展开联想,放飞想象,体会文章的意境,领略语言的神韵;最后熟读成诵。朗读课文时要力求做到字正腔圆、抑扬顿挫,读出情趣。知识链接1.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彰(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出身寒贱,自幼好学而有超群的才华。他的诗文多写山水景物,写景清丽,构思新奇,当时被认为“清拔有古气”,时人多效法他,谓之“吴均体”。 2. 这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但与一般书信不同,没有问候的套语和日常事务的叙述,而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该文最早见于初唐人编的艺文类聚,这本书在选辑作品时,往往是根据不同专题的要求进行摘录。因此,现在我们读到的与朱元思书,也许并非是吴均与朱元思信的全文,而仅是作者描绘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景致的一段。3. 关于古人书信中的景物描写六朝文人在往还书信中好用景语作点缀,其作用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典型的景象打动对方,例如丘迟的与陈伯之书中写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就有引起对方故国之思,促其早日归顺朝廷的作用。另一种是借景物烘托写信人的心情,例如六朝人伪托的李陵答苏武书,其中“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这一段,就有力地烘托了写信人独居塞外、不得归国的凄苦心情。由此可见,书信中的景物描写也是有意而为,是服务于书信的宗旨的。至于吴均此书宗旨如何,因不见原信全文,难以臆断;如果仅就这段景物描写而言,其要害当在“鸢飞戾天”两句上,其宗旨可能是自明本志,也可能是对朋友婉言相劝,希望他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4.关于文章的体式本文是一篇骈体文。“骈体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讲求辞藻、声律、对偶。骈体文也有一个发展过程。初期的骈体文,多数是偶句,亦称骈句,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数整齐划一,但并非对仗。到后来发展成“四六文”(亦称“骈四俪六”),对字数和对仗的要求就变得严格起来。本文前两段中,“风烟”两句、“从流”两句、“急湍”两句以及“泉水”以下直至篇末,都是骈句;其余都不是,可以视为初期的骈体文。学生预习1.初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结合注解或查字典解决。2.再读课文2-3遍,结合注解理解文章大意。3.阅读“知识链接”,掌握、积累相关知识。4.在预习后,先闭卷完成下列练习,然后对照教材用红色修改错误。(1)给加点的字注音。缥(pio) 湍(tun) 轩(xun) 邈(mio) 泠(lng)戾天(l) 经纶(ln) 鸢(yun) 窥(ku) 柯(k)(2)简介作者。本文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朝代)文学家。本文选自后人所编辑的吴朝请集。(3)解释词义。风烟俱尽(全,都) 从流飘荡(顺着)一百许里(大约) 水皆缥碧(青白色)直视无碍(阻碍) 急湍甚箭(急流)皆生寒树(耐寒的树) 负势竞上(凭依)互相轩邈(作动词,比高远) 争高直指(向)千转不穷(同“啭”,鸟鸣声) 鸢飞戾天(至)望峰息心(平息) 经纶事务(筹划、治理)窥谷忘反(同“返”,返回) 横柯上蔽(树枝)在昼犹昏(白天) 疏条交映(掩映) 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诵读课文;2.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3.理解把握课文内容。导学过程(课前播放平湖秋月)一、导入课题教师: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历代文人墨士为之歌唱。你还记得哪些描写山水的诗句?【参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教师: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风光旖旎的富春江。(展示课题,师生齐读课题2遍)教师:能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一下课题的意思吗?“与”给。“书”信。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二、展示总目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三、预习检查四、课时目标展示五、自主学习(一)朗读课文。读准节奏、停顿。(二)疏通文意。利用已有的文言基础,结合注解逐字逐句理解翻译课文,并将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三)分段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内容。1. 第一段:作者笔下的富春江的美景有什么特点,请用“ ”线在原文中勾画出来,并作好批注。2. 第二段(1)本段写了富春江水的哪些特点,并找出原文进行佐证(勾画并批注)。(2)“千丈见底”,是写水“深”还是水“清”?说说理由。(3)本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最后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 第三段(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山呢(勾画并批注)?(2) 你从泉声、鸟声、蝉声、猿声中感受到了什么? 【巡视点拨】1.先不要急着去做学案上的练习; 2.学习中,要注意圈点勾画批注;3.有问题的地方,一定要反复思考,力求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地方要做好记号。六、合作交流七、展示点评(一)朗读课文。读准节奏、停顿。1.过渡语: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一篇好文章如果按十分计算的话,那么,朗读带给人的美的享受应该占到七分。先请XX为大家朗读。2.学生朗读3.朗读指导A.节奏划分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B朗读指导:想读得好,要讲究方法。首先我们要随着文本在大脑中展开想像:天空中万里无云,天和山都是青青的颜色。我吴均坐在船上,跟随流水飘荡,随着水流任凭它把我带向东带向西。从富阳到桐庐这一百来里呀,全是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我吴均真是看不够。其次,要有一定的朗读技巧。请看下面的朗读提示:第1段中流露出惬意和畅快,第2段先流露出闲适和惊骇,后流露出沉迷和神往。(大气地,眼界开阔地)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自在地)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赞美地,声调长长地)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细声地,缓慢地)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粗浊地,短促地)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渐快地,很有气势地)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语气转为稍慢地、语断气连地、陶醉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渐次达到高潮,顿停)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稍停,感慨地)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留恋地、意犹未尽地)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二)疏通文意。利用已有的文言基础,结合注解逐字逐句理解翻译课文,并将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1.过渡语:读可以帮助理解,理解有助于朗读。下面,我们来交流大家对文章字词、句子的理解。2.要求:先读句子,在说勾画的重点字词,然后翻译(先指出需要重点掌握的字词,然后翻译整句,并为同学答疑解惑)3.学生交流(仅供参考)A.重点词语解释(1)风烟俱净,风烟:指烟雾。俱:都(2)天山共色,共色:同样的颜色。(3)一百许里,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4)天下独绝,独绝:绝独一无二,到了极点。(5)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6)急湍甚箭,急湍:急流的水(7)皆生寒树,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8)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9)互相轩邈,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10)泠泠作响,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11)好(友好或美丽)鸟相鸣:互相和鸣(12)鸢飞戾天者,戾天:到天上;戾,至(13)望峰息心,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14)经纶世务者,经伦:筹划、治理。(15)窥欲忘反,忘反:流连忘返;(16)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17)在昼犹昏,犹:好像,如同。(18)疏条交映,交映:互相掩映。(19)水皆缥碧,缥碧:青白色。(20)嘤嘤成韵,韵:和谐声音。B.通假字(1)有时见日:“见”同“现”,显现,显露。(2)窥欲忘反:“反”同“返”,返回。C.一词多义(1)蝉则千转不穷 (尽,完);欲穷其林(走完)。(2)猿则百叫无绝(停止);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消失)。(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果如鹤唳云端(叫)。D.古今异义词(1)一百许里。许:表约数,左右;应允,可能。(2)鸢飞戾天者。戾:至,到达;罪过,乖张。(3)经纶世务者。经纶:筹划,治理;指政治规律。E.词类活用(1)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2)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词,往东,往西。(3)猛浪若奔: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4)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5)望峰息心:息,动词使动用法,使停止,F.译文(略)(三)分段阅读课文,完成以下内容。1. 第一段作者笔下的富春江的美景有什么特点,请用“ ”线在原文中勾画出来,并作好批注。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奇特的山和水,是世上独一无二的)。2. 第二段(1)本段写了富春江水的哪些特点,并找出原文进行佐证(勾画并批注)。水色“水皆缥碧”;水清“千丈见底,直视无碍”;水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千丈见底”,是写水“深”还是水“清”?说说理由。这么深也可看见底,可见水“清”。(3)本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最后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对偶、比喻、夸张,直接描写、静态描写、间接描写、动态描写。3. 第三段(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山呢(勾画并批注)?山形高峻、挺拔、茂密、雄伟;山声泉声、鸟声、蝉声、猿声;山色(光)忽暗忽明、有晴有阴。(2) 你从泉声、鸟声、蝉声、猿声中感受到了什么?到的是欢快的声音,它们汇成了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详和的世界。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四)学生质疑,师生解惑。八、布置作业1.将全文改写成一篇写景散文(完成在作文本上)改写朱元思书(例文)思路分析改写时不必局限于课文本身,也不必像古文翻译那样搞字字落实,可以加人一些有关富春江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以及人文背景等方面的材料。也可以查找一些历代关于富春江的诗文,最好能将风物介绍和风景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解题过程东方刚露出鱼肚白,我已在清脆的鸟鸣声中渐渐苏醒,伸了一个懒腰,走出我的翠亭屋。屋外,四周都是青翠的竹子,竹叶上还残留着昨夜的点点露珠,薄雾缭绕,我仿佛置身于仙境中。走出竹林就是素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美称的富春江。江边的小船上,船夫早已在等候着我,我踏上了这叶将带领我欣赏美景的扁舟。小舟缓缓的行进着。今天的天很蓝,就像一块蓝宝石。轻柔的风吹皱了江面,使得整个绿绸缎般的水面,就像沉思中的少女的脸庞,时而欢喜,时而忧伤,总引人遐想。明澈澄清的江水宛如温润的碧玉,鱼儿在水中自由、快乐的嬉戏,真令人羡慕。到了富春江中游,水流的速度不再是小河流水般的平缓,而是箭一般的急速行进,江水掀起的猛浪犹如飞奔的骏马。两岸高山依旧,却使人莫名地产生一种孤寂的感觉。陡峭、高峻的山峰上,一棵棵大树借助于山势,不断向更远更高的地方生长着,以扩展它们的领地,形成无数的山峰。幽静的山林间,传出悦耳的泉水叮叮咚咚的吟唱;枝头上的鸟儿们在快乐地交谈;蝉儿不甘落后地与鸟儿争鸣;远处不时传来猿猴此起彼伏的啼叫声。这些声音形成了清晨奏鸣曲,听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儿的美景真是千百年难得一见。流水环抱高山,这是自然中最自然的景色,却令我感动不已。这儿有原始的芬芳,有人性最初的声音。到了这儿,会令人忘记世间那如镜中花水中月般的功名利禄;到了这儿,人性规复到最纯洁的时候,人们会不禁对此流连忘返,甚至甘愿放弃一切,长居于此地。富春江一游,我感悟到许多道理,人生应该消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这美好的事物不是别的,它就是大自然。(评语)本文是课文与朱元思书的改写,作者在准确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对富春江的美丽景色加以生动的描写。作者以导游的方式,引领读者顺流而下,一起去领略那如诗如画的“天下独绝”的富春江的“奇山异水”。文中较多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式,使文章的写景形象、生动。2.背诵全文八、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2.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3.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4.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含意。导学过程一、作业检查二、复习导入1.口答: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原句回答)【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是用怎样的结构来写的?【先总写后分写】2.过渡语:那么作者用“总分”的结构,怎样具体描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美景的呢?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三、展示目标四、自主学习(一)结合上一课时的学习,再读课文,并填空。1.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 之美,概括为“ , ”八个字;第二段承“ ”二字,抓住“ ”和“ ”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 ”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 之美。2.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者是怎样描写“奇”和“异”?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山水的“奇”和“异”的?水“异”异在“ ”山“奇”奇在“ ”(二)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请反复品味课文,看看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1. 结合文中下列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1)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 ;(2)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 ;(3)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中表现作者 (向往自然、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积极心态)2.全文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 (三)怎样理解“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作者留下这两句的原因是什么? (四)选作题1. 描绘一幅美景。请同学们用描述性的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你从文中看到或听到了什么?用“我读(句子),仿佛看到(或听到)了。”句式说话。 2. 体味一份美情。你从文中感到了什么?用“我读(句子),感受到了作者的感情。”的句式说话。 五、合作交流六、展示点评(一)结合上一课时代学习,再读课文,并填空。1.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之美,概括为“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清”和“急”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富春江两岸群山之美2.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作者是怎样描写“奇”和“异”?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山水的“奇”和“异”的?水“异”异在“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山“奇”奇在“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点拨展示】文中写“异水”的部分,先从视觉角度,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千丈见底”“游鱼”写江水之清。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文中写“奇山”部分,首先从视觉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迭嶂;其次从听觉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泉声、鸟声、蝉声、猿声,这些声音汇成了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详和的世界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最后从视觉的角度写山林中“在昼犹昏”以及“有时见日”的神奇景象。这一段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以负、竞、轩邈、争、直字,将崇山峻岭化静为动,再以泉声、鸟声、蝉声、猿声四种声音从听觉写出山间的勃勃生机)。纵观全文,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甚至有明有暗(横柯上蔽-暗;有时见日-明),好一幅“富春江山水图”,真可谓是“天下独绝”啊!(二)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请反复品味课文,看看作者描写景物时流露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1. 结合文中下列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1)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2)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3)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中表现作者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或:向往自然、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积极心态)【点拨:鸢,一种凶猛的鸟。戾,到达的意思。飞得非常高的鸢,比喻为了功名利禄而极力攀高的人,他们看到这山峰后,也平息自己那热衷功名利禄的心。经纶,就是筹划,治理。筹划世俗事物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这是作者的感慨。小结:具有高飞冲天雄心的人,看见这样的高峰,也要沉迷山景而不作非分之想;为世俗之事所缠绕的人,望见这样的山谷也要流连忘返。这一句不仅从侧面衬托险峰幽谷夺人心魄的魅力,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2.全文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赞美之情。教师小结:文章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志趣、高洁的情怀、反映出当时一部分士大夫文人流连光景的生活情趣和回避现实的清高隐逸的思想。这是有特定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的。从社会根源来看。当时士林崇尚清淡、鄙弃世务,作者在这里流露的清高隐逸之情正是这种社会时尚的表现。从本人的生活经历来看,由于他出身于寒贱家庭,在异常讲究门庭的南朝时代,仕途上很不得意,便由此转向逃避现实。当然情感的抒发与文中的景物描写相得益彰,作者用大自然的美景与社会时俗作一对比,肯定前者而否定后者,也更加反衬出桐庐山水的惊人之美和具有一种移情易志的巨大魅力。(过渡)然而,文章的结尾又有什么作用呢?(三)怎样理解“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作者留下这两句的原因是什么?作者乘着船,在刚刚发出那番感慨后,船继续前进,江面上又出现了一种景观:两岸高大繁茂的树木,把整个江面遮蔽了,好像一个大帐篷,船就在这种笼罩中慢慢前进、慢慢游弋,一会又到了江面稍宽的地段,“横柯”变成了“疏条”。短小精悍,诗中有画,这就有名的“吴均体”。点拨:“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这可算作是文章的补笔,补写群峰,扣林深叶茂来突出作者喜不自胜、流连忘返的观赏之情。(四)选作题1.请同学们用描述性的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你从文中看到或听到了什么?用“我读(句子),仿佛看到(或听到)了。”句式说话。A.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泉水泠泠,鸟鸣成韵,蝉声不断,猿啸无绝,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绘声绘色,使人产生亲临其境之感,令人神往。“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从这句感觉到了山谷的幽静、连绵不绝。从声音听出了环境的安静,这是以声写静,也是反衬的手法。B.视觉: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出在“天”这个壮阔背景上写了一幅天清气朗,明快秀丽的景色。b.“从流飘荡,任意东四”,既写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回百转的特色,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c.“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拟人的手法,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d.我从“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仿佛看到了这里的水清澈得出奇。因为“千丈见底”、“游鱼细石”可以看出水很深却能看到水底的细小的石头和鱼。e.我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读出了这里的水水流湍急,气势非凡,特别是“甚箭”、“若奔”运用夸张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进行了描绘。2.你从文中感到了什么?用“我读 (句子),感受到了作者的 感情。”的句式说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赞美之情。“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享受自然的自由,无拘无束的惬意之情。“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也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自然的热爱。“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更是体现了自己对富春江山的向往,留恋之请。/【教师小结】马克思说过“人创造了环境,同样环境也能创造人”确实是如此,美的自然环境能净化人,能另人身心愉悦,陶冶情操,忘记很多世俗的烦恼。就像文中说的能另“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同学们,写景时将自己这种情感寄于景中不仅能写出自己的独特情感还能衬托出景的特点。一举两得何乐不为呢?(五)感情朗读全文。七、布置作业八、教学反思与朱元思书课堂练习(一)文学常识填空与朱元思书选自,作者是朝梁代有名的。本文是写给述说行旅所见的信。是文的佳作。【艺文类聚南文学家吴均朱元思骈体】(二)给加点字注音。缥碧()轩邈()泠泠()鸢飞戾天()()经纶()急湍()柯()蝉()【piomiolingyunllntunkchn】(三)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风烟俱净 2.皆生寒树 3.嘤嘤成韵4.经纶世务者 5.在昼犹昏 6.望峰息心【1.都2使人看了有寒凉之意3鸟鸣声4筹划、治理5白天6平息】(四)本文是一篇优秀的山水散文,多使用骈句,请你从文中找出两个骈句。【(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2)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五)按要求写句子(用原文语句回答)。1.写出江水清澈的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2.写出江水湍急的句子:急湍甚箭,猛浪若奔。3.从听觉角度写景的句子: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4写出本文流露出作者虽亟思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的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六)辨别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不同意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负势竞上猿则百叫无绝横柯上蔽(七)翻译句子。(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像飞奔的马。(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都在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这些山)争着伸得更高,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蝉长久不断地叫着,猿猴也长久不停地啼着。(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6)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庆阳市事业单位招聘真题
- 2025年福建省罗源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内勤人员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选聘自治区特邀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属国有企业外部董事拟进入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5福建省华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福建省厦门实验中学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霍州煤电井下岗位高校毕业生招聘290人(山西)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江西都市城际公交有限公司招聘2名劳务派遣人员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2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贵州省临床检验中心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矿山安全培训课件-地下矿山开采安全技术
- 汪小兰版有机化学答案全
- DB32∕T 3751-2020 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标准
- DB51T 2975-2022气凝胶复合保温隔热材料及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 高中音乐《学会聆听音乐》第三课时《联想与想象》 课件
- 实验,双子叶植物根类药材的鉴定课件
- 高中音乐鉴赏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 第一节《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 GB/T 40302-2021塑料立式软薄试样与小火焰源接触的燃烧性能测定
- 20以内加减法口算题3500道直接打印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套课件208P)
- 急诊科岗位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