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唐雎不辱使命.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 唐雎不辱使命【教学目标的分解和定位】目标1:读准字音,能准确翻译字、词、句,能准确梳理故事情节。目标2:细读文本,分析秦王和唐雎争锋相对的经过,能透过分析秦王和唐雎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说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目标3:联系背景,感受唐雎作为小国之臣却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布卢姆两维教学目标分类与唐雎不辱使命教学目标联系表知识维度认知过程维度1.记忆2.理解3.运用4.分析5.评价6.创造A.事实性知识目标1B.概念性知识目标1C.程序性知识目标1目标2目标2D. 元认知知识目标3【教学任务的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文选自战国策 魏策,记述了战国末年强秦与小国安陵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的情况,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安陵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这篇文章对人物言行的简洁传神的刻画被后人作为写人记事的典范。二、学情分析文言知识方面,虽说九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积累,课文注释也较为详细,但本校学生基础薄弱,课后能自觉预习的学生不多,所以重要的字词及全文句子都要在课堂上一一落实,而且要注意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积累。本单元是以史传文学为学习重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陈涉世家和隆中对,对于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并不陌生,在此基础上分析秦王和唐雎的语言语气及体现唐雎不畏强暴、善于斗争的精神并不太难。【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课前预习1.借助注释,给文中的生僻字注音,开口朗读,力求通顺流利.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全文,初步读懂文意。布置预习按要求预习二导入新课一位美国记者在周总理的办公室采访他。看到他桌子上放着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这位记者来劲了,得意的问道:“总理先生,作为一名大国的总理,您的桌面上摆着我们美国产的名牌钢笔,请问,您有什么想法?”周总理常常叹了一口气:“哎,说来话长,这支钢笔大有来历啊。它是抗美援朝时,朝鲜士兵从一个被俘虏的美国士兵那里缴获来的,他们觉得很有纪念意义,送给了我,我就摆在这里了。”可见,语言技巧在外交场合是多么的重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位极有性格的古人,靠自己的智慧和犀利的言辞保全自己国家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唐雎不辱使命。讲授聆听三作品与背景简介1.作品: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写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约二百三四十年时间,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2.背景:战国时期的最后十年,秦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在宗主国魏国灭亡之后,还保持着独立的地位。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一场外交斗争。讲授聆听四理清情节活动1:初读感知,概括内容,理清情节【要求】齐读全文,读准字音。【提问】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预设】课文写了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了面对面的激烈斗争,终于保全了安陵国的故事。【提问】全文共四段,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1.投影要求2.提问,点拔。1.注音、齐读全文。2.思考,回答3.做笔记五分析争锋相对的原因、经过活动2:借助注释,翻译第一段活动3:细读文本,分析出使原因【提问】1.你认为秦王要求“易地”有怎样的用心?【预设】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不动一兵一卒而吞并安陵。【追问】细读秦王的语言,咬文嚼字,圈点关键词,看看秦王的语气和神态如何?他有怎样的性格特征?【预设】秦王使人谓安陵君,称他自己为“寡人”,这称呼只有对下,诸侯才可自称“寡人”,可见出秦王对安陵君的轻视;“其许寡人”中用了一个副词“其”,这是用来加重语气,意在让安陵君一定要答应,可看出秦王口气强硬,并无商量余地,是命令的口吻,足见秦王盛气凌人、骄横狂妄。“不说”这是骄横成性意外受拒绝后的必然反应。【追问】安陵君是用什么理由拒绝秦王的?【预设】安陵君识破秦王的骗局而婉言拒绝。不亢不卑中透着坚定,“愿终守先王之地,弗敢易”,预示着将会有一场大风雨。活动4:借助注释,翻译第二段。活动5:分析争锋相对的第一回合第一回合1.秦王见到唐雎是以怎样的语气跟唐雎说话的?他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怎样的态度?认为安陵君对他又是怎么的态度?【预设】秦王一见唐雎劈头就是严厉的质问,认为自己对安陵君是“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是有恩于安陵君;认为安陵君“逆寡人,轻寡人”。【追问】秦王说“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言外之意是什么?【预设】秦王炫耀自己的军事实力,透露出他完全可以用武力来吞并安陵的意思,意在威胁迫使唐雎屈从他的意图。2.面对秦王这样强硬不友好的态度,唐雎是如何回答的?【预设】唐雎一个“否”字,回答很坚决,毫不退缩,接着以“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坚决有力地断然回绝,严正立场。1.点拔重点字词及句子。2.与生对话,点拨提升,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解词、翻译。2.细读第一段,按要求圈点和分析。3.回答,聆听,并做好笔记。六课后作业1.预习:导学案第二课时。2.阳光学业评价第105页3.记第1、2段的重点字词的意思及全段的翻译。布置作业1.记录作业。2.完成作业板书设计: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秦王:“易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