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总结.doc_第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总结.doc_第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总结.doc_第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总结.doc_第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中小学1对1个性化辅导专家中考指引: 八年级上册的重要实验主要分为机械运动实验、物态变化实验、光学实验和测量密度的实验四大类,从实验性质上来说,第一项和第四项属于测量型实验,第二项和第三项属于探究性实验。(物态变化实验又可精细为探究晶体熔化特点的实验、探究液体沸腾条件的实验,光学实验又可精细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八年级上册属于物理基础部分,实验要求更加侧重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步骤的操作等,牵涉到的设计性实验并不太多,在中考题中常在第18题出现,所占分值为45分。考生在具体的备考过程中,对此部分基础实验必须有一个侧重点,紧抓住这部分基础分。1、 实验场景重现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重点掌握知识:速度的公式、刻度尺和秒表的使用、测量小车下半程平均速度的方法。(1)测量原理: (2)实验器材:求平均速度一般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两个物理量,所以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和测量时间的工具停表或手表(机械表可以读到0.1s),在计时过程中尽量保证停表的操作与物体运动的始终同步。除了刻度尺和停表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斜面、小车、垫块和金属片。(3) 实验表格:次数路程(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m/s)全程1.65.00.32前半程0.82.8 后半程 (4)实验注意事项:1 斜面的作用:使小车获得向下的动力2 金属片的作用:便于计时3 斜面角度不能过大,以防小车运动过快不好计时。(5)实验结论: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运动。2、 探究晶体熔化(凝固)特点的实验重点掌握知识:温度计的使用、各仪器的作用、晶体熔化图像的画法及分析、晶体熔化条件及特点(1)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盛水的烧杯、试管(装有蜡或海波)、温度计、搅拌器、秒表、(火柴)。时间/min012345海波的温度/蜡的温度/(2) 实验表格:(3) 实验注意事项:l 石棉网的作用:均匀热量。l 搅拌器的作用:使物质均匀受热。l 图表的作用:将规律反映在图上,便于总结。l 图中应用的是水浴加热法,目的是为了使海波(蜡)均匀受热。晶体熔化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条件: ; 。3、探究水沸腾的实验重点掌握知识:温度计的使用、仪器的作用、水沸腾前后气泡变化特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1)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盛水的烧杯、温度计、带有小孔的纸板、秒表、(火柴)。(2)实验表格:时间/min012345温度/(3) 实验现象:(水沸腾前)气泡上升,越来越小。(原因:下部水温高于上部水温)(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原因:下部压强大)O时间温度ABC(4) 实验注意事项l 纸板的作用: 减少热损失; 固定温度计; 防止液体飞溅出来。l 纸板上小孔的作用:使内外大气压平衡。l 水的沸点不是100,原因: 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水中有杂质; 温度计有问题。l 长时间水不沸腾,原因: 水的初温太低; 水的质量太大; 未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没有盖中央留孔的纸板; l 移去酒精灯后沸腾不马上停止。4、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重点掌握知识:等效替代法、成像特点的应用(1)实验原理:光的反射(2)实验器材: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透明玻璃(茶色)、白纸、刻度尺、支架、火柴。(3)实验注意事项:l 光学实验应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进行l 玻璃板应与镜面垂直。l 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_关系;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关系;l 多次测量距离的目的: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防止结论的偶然性。(4)实验结论:(等大、等距、垂直、正立、虚像,左右对称)1 像与物的大小相同2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 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5、 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重点掌握知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成像原理的作图。易错点为:物距为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1) 实验原理:光的折射(2)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3)实验注意事项:l 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l 实验过程中将蜡烛从耳背焦距的位置逐渐移近凸透镜(4) 实验表格: 6、探究密度的实验重点掌握知识:天平和量筒的用法、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分析、空间等效替代思想(1) 实验类别:固体密度的测量与液体密度的测量(2) 实验原理: l 固体密度的测量(1) 实验器材:小石块、细绳、量筒、天平等(2) 实验注意事项:先测量小石块的质量,然后测量体积。防止小石块因表面沾有水滴导致质量偏大。(3) 实验过程简介及表格1 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2 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3 将石块放入量筒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小石块的质量(g)小石块放入量筒前水的体积 V1(cm3 )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cm3 )小石块的体积V(cm3 )石块的密度(g/cm3 )l 液体密度的测量(1) 实验器材:盐水、烧杯、量筒、天平(2) 实验注意事项:测量倒出去的盐水的密度,防止因液体残留导致的体积误差。(3) 实验过程简介及表格1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2 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3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m2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质量m2(g)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 m1 m2(g)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盐水的密度(g/cm3)2、 课堂讲练结合1、实验题目: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仪器:斜面、上车、金属片还有 、 A、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是为了让上车运行的时间 ,如图所示; B、把上车放在斜面的顶端,用 测出上车到斜面底端金属片的长度,即通过的路程;C、用 测上车从斜面顶端下滑到撞击金属片C所用的时间;D、再将上车从A运动到B时,测出路程和时间;E、将上车从B点运动到C点处,测出路程和时间,把上述测量数据的竖直填入表f;F、根据测出的s、t,用 算出上车通过斜面AC、AB、BC的平均速度实验次数路径路程S(m)时间t(s)平均速度(m/s)1AC1.82.50.722AB0.91.50.63BC0.91.50.6G、分析结果第了次实验的平均速度与第2次实验平均速度不同的原因是 H、第2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的平均速度相同的原因是 下表是卡车沿直线平稳行驶和电车、机车起动过程中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从起动一段时间后开始计时),请你比较和分析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卡车做 运动。(2)电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定性)是 。(3)电车的速度与时间t的定量关系式是V= 。(4)通过分析电车和机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它们 是相同的。l 实验拓展提优:2、(2012荆州)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 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 ,这表明实验时的大气压强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的多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本实验的初步结论为: (4)本实验除了能够说明上述问题之外,还能够说明许多问题,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问题: 3、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l)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 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5) 点燃竖直放置的蜡烛A,晓兰同学在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请你推断其原因是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吴洋同学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甲),看到手指 的像;再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看到房屋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2)他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有关。于是,他在如图丙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她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她光屏上像的大小3.00光屏上没有像5.00光屏上没有像86.0060.00放大60.0060.00等大65.0086.67缩小30.0085.00缩小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3)吴洋所在班级照毕业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摄影师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还应 (选填“增加”、“缩短”或“不改变”)照相机的暗箱长度,才会在取景框内得到清晰满意的画面。l 实验拓展提优: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用装有发光二极管的有方格的白纸板做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又用这种有同样大小方格的白纸板做光屏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 (1)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成的像如图丙所示则光屏上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将发光物体由a点移动到b点,要想找到像的位置,应移动光屏,直到 为止(2)用这种发光物体和光屏做实验,最主要的一条优点是: (十)如图乙所示,当发光物体在a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1,当发光物体在b点时,物与像之间的距离为S2,则S1 S2(选填“”、“=”或“”)(d)小明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接着又做了一个观察实验发光体位置不变,取下光屏,当眼睛在原光屏处会看到发光体的像吗? 眼睛靠近凸透镜,是否能看到像? 眼睛从原光屏位置远离凸透镜,是否能看到像? (填“能看到”或是“不能看到”)请分析说明原因5、小林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和同学们一起到实验室动手测出了一个金属球的密度,以下是他测量密度的实验步骤:(1)在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的未知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讲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填“左”或“ 右”)(2)由于金属球体积过大不能直接放进量筒中,采用了下面的方法:A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如图乙所示;B将金属球用细线系好,把金属球浸没在溢水杯中,同时用小烧杯收集从溢水杯流出的水,如图丙所示;C将小烧杯收集到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丁所示,则金属球的体积为 cm3(3)取出金属球,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金属球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戊所示,金属球的质量是 g由此可知,金属球的密度 2.7 g/cm3(4)请你评估,在本次实验中所测得密度值与真实值比较会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6、(2010重庆)五一节,教物理的晓丽老师在解放碑百货店买了一个金灿灿的实心饰品,同学们特别想知道这个饰品是否是纯金的(金=19.3103kg/m3)他们选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烧杯和水等,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C将饰品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水和饰品的总体积D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E将饰品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帮组同学们回答下面五个问题:(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