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容摘要 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以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这就是。它位于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英文简称DADDashanzi Art District),原为原国营798厂等的老厂区所在地。此区域西起路,东至、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面积60多万平方米。目前叫798艺术区的这片厂区,是原电子工业部所属706、707、718、751、797、798等6个厂的区域范围。从50年代末到1964年,这个区域曾经叫做“718联合厂”,全称为“国营北京华北器材联合厂”。上说的6个厂是联合厂的分厂。1964年,这6个厂开始独立经营,由联合厂一家一下改变为6个厂,直到2001年。2001年,除了751厂以外的5个厂与华融资产公司(控股)与751厂联合组成七星华电集团,统一管理这片区域。从2001年开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开始集聚798厂,他们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发现了此处对从事艺术工作的独特优势。他们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风格(德国),稍作装修和修饰,一变而成为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现今798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并已成为了北京都市文化的新地标。关键词:工厂 艺术 北京798艺术工厂遗弃的工厂与艺术 感受“798”的现代艺术798是一个氛围独特的工厂,同时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艺术区。工业与艺术,竟能彼此相安,甚至相得益彰,这在中国的其他工厂中是难得一见的。一边是工厂一边是画廊;一边是工业生产,一边是艺术创作;一边是秩序规范,一边是率性随意;骑车的工人和自驾车的艺术经营者,行驶在同一条大道上,这就是今天的798。798的发展经历从无人问津到现在成了北京特色旅游必经之地。究竟是什么让这样一个被人遗弃的工厂,成为了当代艺术的聚集地,就是本文研究的发现。798的设计理念,则是我们追求的艺术工厂的形式,艺术与工厂的完美结合,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新的调味剂。一、798艺术区的历史沿革(一) 798的历史718联合厂的组建谈起北京的历史,必须从新中国的工业化开始说起,北京798艺术区所在的地方,是新中国“一五”期间建设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即718联合厂。718联合厂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王铮部长指挥筹建,前苏联、建立起来的。1952年,联合厂在京郊毫无工业基础的酒仙桥地区筹建,1954年开始土建施工,1957年10月国家领导参于了开工典礼并宣布开工生产。其速度之快在建国初期是罕见的,它凝聚着老一代领导及建设者的辛勤劳动。在酒仙桥地区,与718联合厂同时筹建的还有774厂、738厂,这三个厂的建成,不但改变了酒仙桥地区的面貌,而且在中国电子工业史上形成了大发展的开头,这一先头作用永远载入了中国电子工业发展的史册。718联合厂建成后对国家的建设,特别是对电子工业的建设、国防建设、通信工业的发展做出过卓越的贡献。1964年4月,四机部撤消718联合厂建制,成立部直属的706厂、707厂、718厂、797厂、798厂及751厂。(二)798的设计理念718联合厂的建筑设计718联合厂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项目之一,当时,由民主德国援助,东德副总理厄斯纳亲自挂帅,利用全东德的技术、专家和设备生产线,完成了这项工程。德国一家建筑机构负责联合厂庞大的建筑设计,它和当年的包豪斯学校在同一个城市,两者在建筑精神层面上是共通的。1919年,格罗皮乌斯在德国魏玛成立了包豪斯学校。在抽象艺术的影响下,一种新的工艺美术风格和建筑风格诞生,其主要特点是: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造型简洁,构图灵活多样。以此为基础,新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形成,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以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效益为特征,后来被称为包豪斯学派。联合厂具有典型的包豪斯风格,是实用和简洁完美结合的典范,德国人在建筑质量上追求高标准。比如,抗震强度的设计在8级以上,而当时中苏的标准都只有6至7级;再比如,为了保证坚固性,使用了500号建筑砖;还有,厂房窗户向北,而当时一般建筑物的窗户都朝南,这种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天光和反射光,这就保持了光线的均匀和稳定,而从视觉感受来看,恒定的光线又可以产生一种不可言喻的美感。(三)798从工厂到艺术的演变厂房的闲置和艺术区的形成2000年12月,原700厂、706厂、707厂、718厂、797厂、798厂等六家单位整合重组为北京七星华电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七星集团是北京市及电子城园区最早一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对原六厂资产进行了重新整合,一部分房产被闲置了下来。为了使这部分房产得到充分地利用,七星集团将这些厂房陆续进行了出租。从院门到798艺术区还有一段距离。这一片原是718厂的厂区,路边矗立的宏源公寓和相对成熟的社区环境,暗示着原来的工厂区曾经历过房地产开发时代。再往前行,工厂的面貌逐渐清晰,横七竖八的管道,高耸的烟囱,“文革”时期的标语,身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以及不断传来的机器轰鸣声,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活生生的工厂;而艺术展览的宣传海报,画廊、工作室的指示标牌,引人注目的雕塑作品,时髦的青年和穿梭往来的外国游客,一切又构成了极强的艺术和时尚氛围。少时记忆中的工厂环境与奇思幻想的艺术构思的组合,让人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2002年2月,美国人罗伯特租下了这里120平方米的回民食堂,改造成前店后公司的模样。罗伯特是做中国艺术网站的,一些经常与他交往的人也先后看中了这里宽敞的空间和低廉的租金,纷纷租下一些厂房作为工作室或展示空间。“798”艺术家群体的“雪球”就这样滚了起来。由于部分厂房属于典型的现代主义包豪斯风格,整个厂区规划有序,建筑风格独特,吸引了许多艺术家前来工作定居,慢慢形成了今天的798艺术区。罗伯特的现代书店艺术书屋与高大宽敞的德式厂房建筑相比,这里更具有中式建筑的风格。由于书店位于艺术区东门到798核心展区的必经之地,所以一般人都不会忽视它的存在。罗伯特是最早入驻798厂的外国人,外国人对798的关注,便与罗伯特和他的书店及网站有密切关系。咖啡总是与现代、时尚和休闲联系在一起,而设在798厂的咖啡厅,却多了不少工业和历史的符号。机器、管道,阀门、语录,那些老工厂里特有的元素都被刻意保留了下来,变成咖啡厅中的时髦装饰。厂房之所以赢得艺术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青睐,是因为工业建筑有别于日常生活空间的建筑和景观,因而可容纳各种非日常的活动,为艺术家的个性设计和创造提供非同寻常的体验;旧建筑是有历史和故事的,通过物质的元素,给空间带来一种非物质的氛围,并弥漫四周,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场所感。这是新的建筑设计所不能带来的。 二、798的建立与发展 (一)798的建立798艺术区为代表的798文化概念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后,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聚落”和“LOFT生活方式”,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经由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机结合,798已经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对各类专业人士及普通大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并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间的观念上产生不小的了影响。这批入驻者中,包括设计、出版、展示、演出、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行业,也包括精品家居、时装、酒吧、餐饮等服务性行业。在对原有的历史文化遗留进行保护的前提下,他们将原有的工业厂房进行了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带来的是对于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创造性的理解。这些空置厂房经他们改造后本身成为新的建筑作品,在历史文脉与发展范式之间,实用与审美之间与厂区的旧有建筑展开了生动的对话。而这批入驻者的生存方式本身就是改革的产物,他们展示了个人理念与社会结构之间新的关系在乌托邦与现实,记忆与未来之间。798是新时期的青年文化经过积淀转向成熟的载体。这里形成的文化将是地方资源的国际化,是个人理想的社会化。新的798意味着先锋意识与传统情调共存,实验色彩与社会责任并重,精神追求与筹划双赢,精英与大众的互动。出现在798的这一现象,牵涉到都市发展、生产和消费模式等广泛的层面。 (二)798的发展798的发展趋势艺术区平均每天都有多个艺术展开幕,同时为推广798艺术区和当代艺术的理念,在保持艺术的纯粹性和学术性的基础上,与艺术家合力创新,促进艺术的多样化形态,扩大798艺术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的活力和影响力,促进798艺术区的发展、繁荣,自2004年起艺术区每年举办“798艺术节”。作为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之一的北京798艺术区,云集了众多的艺术、文化界名流,众多的艺术机构、众多的时尚企业。北京798创意文化节旨在推动798艺术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798艺术区每天都在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向世人展示着798特有的艺术氛围,各大国际品牌如索尼公司、摩托罗拉公司、法国靡西、意大利DIOR、欧米茄、宝马汽车、中国雅虎门户网站等都在这里举行过宣传推广活动,798艺术区品牌已经形成,许多观众慕名而来,使798艺术区的名气越来越大,艺术品成交量也与日俱增。2004年以来,瑞典首相、瑞士首相、德国总理(施罗德)、奥地利总理、欧盟主席(巴罗佐)、比利时王妃、安南夫人、法国总统希拉克夫人等都先后参观访问过798艺术区。施罗德在参观798艺术区时感叹:“几十年前的包豪斯建筑在德国都很少发现了,今天居然在北京存在,真是太难得了!”比利时王妃则花了几万美元购买了艺术品。来过798艺术区的国外领导人或他们的夫人都一致认为,798艺术区很好,没有想到中国还有这样的表现活跃思想的好地方,体现了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成果。2003年,798艺术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文化标志性的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同年,北京首度入选新闻周刊年度12大世界城市,原因在于798艺术区把一个废旧厂区变成了时尚社区。2004年,北京被列入美国财富杂志一年一度评选的世界有发展性的20个城市之一,入选理由仍然是798。近两三年来,到798艺术区来参观、访问、观摩、学习、交流、购买艺术品的人是越来越多。798也许是中国离世界最近的地方。国外媒体认为798艺术区是中国的希望;在798,人们可以看到其他地方无法显示的当代中国历史,可以看到不同年代中国最有创造力和代表性的内容,可以看到一个诚实的和真实的中国。以至有人称:来北京去了长城、故宫而没有去798艺术区,就算是没有去过北京,就算是不了解中国。798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的中国现象。在中国制造的背景下,798成为引人注目的“中国创造”。798虽然只是军工厂的代号,但对于艺术家来说,却是一个巧妙的组合:798,三个顶天立地的数字。 (三) 798艺术喧嚣的背后798的喧嚣有目共睹,在搜索引擎上输入798,可以看到光是域名里有“798”、关于艺术和设计的网站就至少有10个。而每天在798主干道的宣传栏里贴出的展览则至少有20个以上,更不用说每年能够以798冠名的艺术节、创意文化节,还有知名艺术家黄锐所策划的“大山子艺术节”等诸多艺术活动。对于如此众多的活动、展览,人们的热情与前些年相比却明显减退。以前798凡是有展览开幕,北京甚至外地的艺术青年都会蜂拥而来。而现在,不少展览甚至在开幕当天都十分冷清,展览期间更是鲜有人问津。“一是现在所谓的画廊展览真正有探索性的展览很少,大部分实际上是以学术展览名义的艺术促销会或派对,都是为了卖作品和交际发名片。二是展览实在太多了,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都去看一遍。”朱其认为这大概是人们对展览的热情减退的原因。但是798的意义仍然显而易见,“它带动了普通市民对当代艺术的兴趣,证明当代艺术可以被公共话语纳入。”田霏宇如此认为。 从艺术品交易市场来说,798显然比不过拍卖会,重要的画廊和藏家在798也很少。但是798在很多人看来,依然是一个通往成功的平台。美国人罗伯特于2002年在798开设“东8区艺术书店”时,只是一个这方面的新手,如今他已经将书店开到了上海,艺术出版机构也颇为红火。 对于798的将来,作为艺术区管理者的陈勇利认为最好的状态是“共赢”,同时也毫不讳言对商业利益的追求。艺术家代表徐勇则对过度的商业化十分担忧,“中国艺术市场的一级市场很商业化,都快要变成前店后厂了,创作、评论、销售也都一条龙了”。罗伯特要折中一些,“商业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最需要的是创意,要找到商业和艺术之间的平衡”。而在朱其看来,“798艺术区确实是一个公共的艺术旅游区的典型案例。798目前的魅力在于它的鱼龙混杂和多元性,但我觉得这种魅力模式是暂时的,因为,它最终要么变成一个真正的公众旅游区,这样一些重要的好画廊就会搬出来;要么变成一个真正高端的艺术商业区,但这个可能很小。”可以断言,798已经成功地实现了从艺术到商业的价值转变,但是二者之间的平衡,大约还仍然在路上。 (四)798艺术区为代表的798文化概念 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后,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聚落” 和“LOFT生活方式”,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经由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机结合,798已经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对各类专业人士及普通大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并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间的观念上产生不小的了影响。 以798厂为主的厂区的建筑风格简练朴实,讲求功能。巨大的现浇架构和明亮的天窗为其他建筑所少见。它们是50年代初由苏联援建、东德负责设计建造的重点工业顶目,几十年来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沧桑。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北京都市文化定位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型、全球化浪潮的到来,798厂等这样的企业也面临着再定义再发展的任务。随着北京都市化进程和城市面积的扩张,原来属于城郊的大山子地区已经成为城区的一部分,原有的工业外迁,原址上必然兴起更适合城市定位和发展趋势的、无污染、低能耗、高科技含量的新型产业。大批艺术家文化人的入驻,正是这一历史趋势的反映。 这批入驻者中,包括设计、出版、展示、演出、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行业,也包括精品家居、时装、酒吧、餐饮等服务性行业。在对原有的历史文化遗留进行保护的前提下,他们将原有的工业厂房进行了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带来的是对于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创造性的理解。这些空置厂房经他们改造后本身成为新的建筑作品,在历史文脉与发展范式之间,实用与审美之间与厂区的旧有建筑展开了生动的对话。 而这批入驻者的生存方式本身就是经济改革的产物,他们展示了个人理念与社会经济结构之间新的关系在乌托邦与现实,记忆与未来之间。798是新时期的青年文化经过积淀转向成熟的载体。这里形成的文化将是地方资源的国际化,是个人理想的社会化。新的798意味着先锋意识与传统情调共存,实验色彩与社会责任并重,精神追求与经济筹划双赢,精英与大众的互动。出现在798的这一现象,牵涉到都市发展、生产和消费模式等广泛的层面。 三 工厂与艺术 (一)798 从寂寥到炙手可热2007年9月下旬,几家新画廊在798开幕,玉兰堂就是其中之一。而为了挤进798,玉兰堂等了整整半年时间。“通常,新画廊要在798得到一个容身之地,需要有其他画廊从798撤出,才有可能进驻”,798艺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勇利这样表示,“还是要等传统产业腾退,才能腾出地方来”。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798艺术区的占地面积有3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是23万平方米,其中用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有10万平方米,还有12.5万多平方米的面积还是用于798厂区日常的生产。798入驻的画廊和艺术家工作室是“350多家”,这个数字随着艺术区面积的增大,还在继续增加之中。已经有人将798称作亚洲最大的艺术区,瑞士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亚洲顾问田霏宇觉得这种说法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日本并没有艺术区这种空间概念,韩国的非常小,东南亚各国的艺术区更是无法与798相比。 炙手可热的现状,与寂寥的过往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1999年,当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家朱其开始关注798的时候,那里的厂房已经规划好要在2005年全面拆除,因而几乎处于废弃状态。这个废弃的工厂变成如今的艺术区,和中央美术学院北迁不无关系。中央美术学院从1995年搬离王府井原址之后,到2001年迁入花家地新校区之前,曾经在大山子北京电子器件二厂(798工厂的厂区之一)有6年的过渡期,被称作“二厂时代”。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隋建国是第一个租用798厂房的艺术家,他用现成厂房做自己的大型雕塑工作室,后来陆续就开始有徐勇的“时态空间”等艺术机构进入,也有了美国人罗伯特开的“东8区艺术书店”。在工作室和艺术机构入驻之后,接踵而至的就是各种商业画廊,比如2002年的“东京艺术工程”、2004年的德国空白空间画廊,但2005年之后剧烈膨胀,不但国外的画廊进驻,国内的画廊也迅速增多,画廊和艺术家工作室的数量突破了三位数。如今路口各种画廊的指示牌密密麻麻,老工人们现在戴上了社区管理的袖标,在路口熟练地为游客指示着方向。 (二)798艺术区为代表的798文化概念 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后,成规模地租用和改造空置厂房,逐渐发展成为画廊、艺术中心、艺术家工作室、设计公司、餐饮酒吧等各种空间的聚合,形成了具有国际化色彩的“SOHO式艺术聚落” 和“LOFT生活方式”,引起了相当程度的关注。经由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与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有机结合,798已经演化为一个文化概念,对各类专业人士及普通大众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并在城市文化和生存空间的观念上产生不小的了影响。 以798厂为主的厂区的建筑风格简练朴实,讲求功能。巨大的现浇架构和明亮的天窗为其他建筑所少见。它们是50年代初由苏联援建、东德负责设计建造的重点工业顶目,几十年来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沧桑。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北京都市文化定位和人民生活方式的转型、全球化浪潮的到来,798厂等这样的企业也面临着再定义再发展的任务。随着北京都市化进程和城市面积的扩张,原来属于城郊的大山子地区已经成为城区的一部分,原有的工业外迁,原址上必然兴起更适合城市定位和发展趋势的、无污染、低能耗、高科技含量的新型产业。大批艺术家文化人的入驻,正是这一历史趋势的反映。 这批入驻者中,包括设计、出版、展示、演出、艺术家工作室等文化行业,也包括精品家居、时装、酒吧、餐饮等服务性行业。在对原有的历史文化遗留进行保护的前提下,他们将原有的工业厂房进行了重新定义、设计和改造,带来的是对于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创造性的理解。这些空置厂房经他们改造后本身成为新的建筑作品,在历史文脉与发展范式之间,实用与审美之间与厂区的旧有建筑展开了生动的对话。 而这批入驻者的生存方式本身就是经济改革的产物,他们展示了个人理念与社会经济结构之间新的关系在乌托邦与现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能源汽车电子级多晶硅料年度采购与供应协议
- 艺术类教育机构全面承包与教学质量保障协议
- 网络直播平台主播品牌代言授权合同
- 绿色物流电商平台仓储动线规划与实施合同
- 离婚失踪配偶财产安全处置及代管合同
- 《医疗救护基础》课件
- 大型国企资金集中管理体系建设
- 《T培训教程》课件
- 医学研究进度汇报
- 《张华护士长》课件
- AQ 1050-2008 保护层开采技术规范(正式版)
- 【肖邦升C小调夜曲作品赏析2800字(论文)】
- 地质勘探技术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及趋势分析
- 个人租车合同电子版完整版
- 2024年广西来宾高投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茶艺文化课件
- 水平螺旋输送机设计计算及参数表
- 产品质量管控与2023年质检合格率报告
- 口腔医学技术:牙齿熔模的制作
- 保险理赔赔偿协议书
- 公交司机礼仪服务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