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预防与保健.doc_第1页
糖尿病的预防与保健.doc_第2页
糖尿病的预防与保健.doc_第3页
糖尿病的预防与保健.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您会得糖尿病吗具有下列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容易患糖尿病:有糖尿病家族史,有分娩巨大婴儿史(胎儿体重大于8斤)。您的父母如果有一个人是糖尿病患者,那么,您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是正常人3-4倍。而女性后代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比男性后代高2-3倍。也就是说,糖尿病是与多基因遗传有关。中心性肥胖,也就是枣核形身材。因为肥大的脂肪细胞上引导素受体数目减少,易发生胰岛素抵抗而患糖尿病。身体活动不足,增加糖尿病发病的危险,活动最少的人与最爱活动的人相比,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相差2-6倍。膳食不平衡,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与膳食不平衡明显相关。中老年人。研究显示,40岁以下的人,糖尿病患病率为0.04%;40岁以上的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5%;60岁以上的人,糖尿病患病率为4.3%。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与糖耐量低减有关。 2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餐后食物直接转换成葡萄糖:空腹使肝糖原转换分解成葡萄糖:空腹时体内的蛋白质、脂肪通过糖元异生转化成葡萄糖。血中的葡萄糖直接释放成能量,供人体活动消耗;进入肝脏、肌肉转化为糖元储存起来;转化成人体所需的脂肪和蛋白质。3 控制血糖的饮食窍门1.避免高糖食物,如各种糖果,甜食. 2.减少脂肪的摄入,除限制动物脂肪外,每日烹调油在20克以下. 3.避免油腻和含脂肪高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及瓜子,花生等. 4.避免含胆固醇高的食品,如动物内脏. 5.选择高纤维食物,如粗粮,含纤维高的蔬菜. 6.定时定量进餐,可以少量多餐. 7.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可以基本和正常人一样,1.2克/公斤体重,但不要过多. 8.鼓励多饮水. 在血糖控制好的情况下,可以在两餐中间吃少量水果,并且减少相应主食摄入量4 糖尿病早发现出现以下情况,提醒您应该到医院检测空腹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1“3多1少”。口渴多饮;尿次增多,尿量增加;常感饥饿,食欲增加;体重下降。2 视力下降:四肢出现麻木刺痛;皮肤肿溃经久不愈,多见足部3 皮肤干燥、瘙痒、经常感到疲倦、劳累等。5 血糖增高的七大因素精神因素,紧张、恐惧、愤怒、忧郁均可使血糖升高;应激状态,如外伤、高热、感染手术等;天气突变冷热刺激;久坐活动量减少;妊娠期抗胰岛素激素分泌增多;口服避孕药;注射高浓度葡萄糖和应用强地松激素等。6 糖尿病的并发症心脑肾的并发症主要有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酮症酸中毒及昏迷;糖尿病视网膜变或白内障;糖尿病性皮肤病;全身感染:结核、泌尿系感染等多见;糖尿病性精神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四肢麻木感觉异常。7 正确治疗糖尿病科学的糖尿病治疗包括五个方面,人们形象的把它称作“五驾马车”。就是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8 预防糖尿病的四要点多懂点:健康知识多懂点,防治措施多懂点。少吃点:油脂食物少吃点儿,营养科学,平衡膳食。勤动点:家务劳动勤做点。每天锻炼,做到每天运动30分钟,每周锻炼5天以上放松点:学会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状态。9 控制糖尿病的生活小窍门多吃蔬菜每日一斤为好,适量水果在两餐中间,少吃多餐,减少油脂每日20克就达标,学会做操,坚持慢跑,降至减肥,心理平衡,适当倾诉与发泄。10 糖尿病患者应吃哪些主食 豆类:大豆制品如豆面、豆浆、豆粉;谷物类:荞麦面、玉米面、燕麦、全麦饼干或面包。坚持长期使用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可缓解患者餐后高血糖现象,减少全天内血糖波动,有利于控制病情。11 糖尿病病人如何掌握蛋白质摄入量一般来说,成年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的蛋白质不多于膳食总热量的15%具体的说,就是牛奶半斤,鸡蛋一个,瘦肉或禽鱼二两,豆制品一两。12 糖尿病患者为什么要注意选择脂类食品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代谢异常。而饮食是调节纠正脂类代谢紊乱的主要方法。因此,饮食中的胆固醇及脂肪含量必须予以严格的控制。首先限制总量,将脂肪摄入量限制在总热量的20-30%,并以植物油、鱼油、橄榄油和花生油为主、13 糖尿病病人尽量不吃、适量少吃、适量多吃的食物尽量不吃的食物有:果糖、果酱、蜜饯、糕点、蜂蜜、雪糕、奶油、黄油、动物内脏等;适量少吃的食物有:土豆、山药、藕、洋葱、花生、核桃等适量多吃的食物有:粗粮、杂粮、豆制品、蔬菜、海藻类14 糖尿病病人能喝酒吗饮酒往往干扰饮食治疗,并可加重高甘油三酯血症,导致脂肪肝。少数服用某些磺酰尿类降糖药病人饮酒后易出现心悸气短面颊潮红等,总之糖尿病患者最好少饮酒或不饮酒。15 糖尿病病人能吃水果吗糖尿病病人可以享受吃水果的乐趣。但需注意基本条件:空腹血糖控制在7毫摩尔/升,餐后血糖控制在10毫摩尔/升一下;每天吃5两梨、或4两苹果、或4两桃子、或4两菠萝、或7两西瓜;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时间应在两餐之间。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可以吃黄瓜西红柿。16 为什么糖尿病病人清晨血糖最难控制生理情况下,人体内胰岛素抗结激素,如肾上腺激素,生长激素等,在清晨分泌最高,所以糖尿病病人早上血糖偏高,不易控制。、17 测血糖与测糖化血红蛋白有什么不同血糖反映的是测量当时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近2-3个月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价血糖控制效果的一项很好的指标,它不受进食的影响。18 中老年预防糖尿病的方法心理平衡,积极乐观;饮食均衡,起居有常;劳逸结合,动静结合。19 糖尿病病人要注意足部保健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的高血糖,造成下肢的血管、神经病变,致使下肢的保护性感觉丧失,当发生烫伤、擦伤等情况时极易发展成糖尿病足。因此,做好足部的日常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选择合适的鞋袜:买鞋的时间应选在下午或黄昏,此时的脚略有些肿胀;鞋尖应宽大、不挤压脚趾,鞋面应透气性好,最好是系带的平跟厚底鞋;穿新鞋时应先试穿半小时,检查足部无挤压或摩擦后再逐步增加穿着时间;每次穿鞋前应检查鞋内有无小砂粒等异物;袜子应选择透气性好、松软、暖和的浅色系棉袜,袜腰要松;避免穿有破洞或有补丁的袜子;袜子应每天换洗,保持清洁。足部日常护理措施:洗脚水温不超过37,不要长时间泡脚;洗脚后用浅色、柔软的纯棉毛巾轻轻擦干足部,注意不要擦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