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学设计--_第1页
未来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学设计--_第2页
未来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学设计--_第3页
未来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学设计--_第4页
未来出版社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土镇肖家堡小学红土镇肖家堡小学 执教 梁艳执教 梁艳 艳艳 1 第一课第一课 祖国有多大祖国有多大 教学目标 1 学会看中国地图 知道图例 比例尺的含义 了解我国的海陆 疆域 2 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 能够从不同角度来认识祖国大 3 知道我国幅员辽阔 为祖国感到自豪 教学过程 一 歌曲导入 播放歌曲 祖国有多大 同学们 请看这是一张世界地图 在地图上 我们的祖国像什么 二 徒步旅行 漫长的国界线 1 读书查找数字 我国的陆地面积有 960 万平方千米 这节课我 们就来感受一下祖国的辽阔 2 识图做好铺垫 3 计算获得感知 请同学们计算一下 如果我们每天走 8 小时 每小时走 4 千米 的话 要 红土镇肖家堡小学红土镇肖家堡小学 执教 梁艳执教 梁艳 艳艳 2 走多少天 整整 1200 天 3 年多 如果从现在开始走 走完 一圈 我们都已经上初三了 同学们 通过这样的计算 你最直 接的感受是什么 是啊 我们的边界线太漫长了 我们的祖国太大 了 真可谓幅员辽阔 三 对照比较 宽广的土地 1 温差比较 2 时差比较 3 面积比较 我们的祖国真的很大 陆地面积有 960 万平方千米 全世界超 过中国面积的国家只有俄罗斯和加拿大 我国位于第三位 四 歌曲总结 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知道祖国幅员辽阔 而且在内心深处已经 升发起对祖国的热爱 下面就让我们在 大中国 中结束本课 红土镇肖家堡小学红土镇肖家堡小学 执教 梁艳执教 梁艳 艳艳 3 第二课 首都北京第二课 首都北京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知道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 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2 了解北京悠久的历史和现代都市风貌 3 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知道首都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 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949 年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把北 平改名为北京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10 月 1 日 毛泽东主席 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从此 北京成 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向往的地方 二 提问 北京作为祖国的首都和我国其他地方有什么不同 为 什么说首都是祖国的心脏 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师生补充总结 首 都是国家政治中心 首都是国家文化中心 首都是国际交往中心 三 学生分小组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 分别阅读教材第 10 页至 12 页 选择与本小组探究问题相关的内容 进行学习和讨论 四 引导学生汇报交流 红土镇肖家堡小学红土镇肖家堡小学 执教 梁艳执教 梁艳 艳艳 4 第三课 香港和澳门第三课 香港和澳门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简单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他历史演变 知道香港 和澳门是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 简单了解什么是 一国两制 2 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其他历史演变 激发学 生的民族自豪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1 搜集香港和澳门风光或旅游照片 2 查阅资料了解港澳的历史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特别行政区 1 提问 我国有 34 个省级行政区 其中有两个被称为特别行 政区 它们是哪两个呢 它们在哪里呢 为什么是特别行政区 特 别在哪里 2 学生阅读教材第 15 页地图 找到香港和澳门 3 学生阅读教材第 16 页 资料卡 了解 特别行政区 的特 别之处 4 学生探究 港人治港 和 澳人治澳 以及 高度自治 具体指什么 一国两制 的方针是怎么回事 是谁提出的理论 二 指导学生追寻历史 1 为什么根据在香港和澳门建立特别行政区 红土镇肖家堡小学红土镇肖家堡小学 执教 梁艳执教 梁艳 艳艳 5 2 学生阅读教材第 15 页 资料卡 内容后 指名说一说 三 回顾港澳回归三 回顾港澳回归 讨论 香港和澳门回归说明了什么 四 在地图上认识香港和澳门 认识特别行政区区旗 区徽 1 学生阅读教材地 15 页地图和教材第 16 页特别行政区区旗 和区徽 2 让学生画一画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 3 展示有关香港和澳门的资料 进一步了解香港和澳门 第四课 宝岛台湾第四课 宝岛台湾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了解台湾的基本情况和特殊历史 2 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祖国的领土神圣不 可侵犯 初步形成维护祖国统一的愿望和信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了解台湾的基本情况和特殊历史 使学生初步形成维护祖国统一的 愿望和信念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1 搜集台湾风光图片或旅游照片 2 查阅资料了解台湾的历史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中国人终于圆了萦绕一个世 红土镇肖家堡小学红土镇肖家堡小学 执教 梁艳执教 梁艳 艳艳 6 纪的团圆梦 现在我们还有一个夙愿 就是实现台湾和大陆海峡两 岸的和平统一 二 指导了解台湾 1 提问 台湾在哪里 2 台湾什么样 3 台湾和大陆分离多久了 为什么会分离 4 指导学生阅读 中国地图 5 阅读教材 20 页 师生总结 美丽 气候 气候温暖 雨量充沛自 然环境 6 引导学生探究海峡两岸关系 7 课外拓展 给台湾的小朋友写一封信 表达自己对两岸统一的渴盼心情 五课 我们的五课 我们的 母亲河母亲河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了解自古以来炎黄子孙就懂得择水而居 知道长江和黄河是 中华民族的 母亲河 2 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懂得关爱自然 感激大 自然对人类的哺育 热爱祖国山河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 25 页 中国河流分布图 找到黄河和长江 在图上找到自己知道名字的主要河流 并把它们 的名字填写在表格里 红土镇肖家堡小学红土镇肖家堡小学 执教 梁艳执教 梁艳 艳艳 7 二 指导学生了解黄河 三 用同样的办法了解长江 四 总结复习 完成练习 1 水是生命之源 人类自古以来就懂得 2 和 是我国两条主要的河流 3 长江发源于 西部 最后注入 长江流 经 个省级行政区 全长约 千米 是我国第 大河 第六课 祖国名山知多少第六课 祖国名山知多少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了解祖国名山的自然风光和其他承载的历史文化 2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 情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新课 二 说一说祖国名山 1 让学生阅读教材第 33 页图文 2 教师以泰山为例 结合自然与人文进行讲解 3 学生分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中国名山进行学习 结合搜集整理 的文字 图片信息 进行汇报 红土镇肖家堡小学红土镇肖家堡小学 执教 梁艳执教 梁艳 艳艳 8 4 出示课件 完成练习 1 五岳 指的是我国的五座名山 它们是东岳 位于 省 西岳 位于 省 南岳 山 位于 省 北岳 位于 省 中岳 位于 省 2 东岳泰山被尊为 孔子有 之语 唐代诗 人杜甫有 的佳句 3 华山有 的说法 黄山有 山瀑布有 疑似银河落九天 的佳句 三 课外拓展三 课外拓展 汇编名山之最 访谈家乡名山日月山 第七课 走上黄土高坡第七课 走上黄土高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环境及气候特点 2 了解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理解 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 3 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走上黄土高坡 1 曲 黄土高坡 2 提出问题 你知道这首歌中所说的 黄土 高坡 在哪里吗 黄土高坡 是什么样子 这里的人们是怎样生 产 生活的呢 红土镇肖家堡小学红土镇肖家堡小学 执教 梁艳执教 梁艳 艳艳 9 我们能从歌词中找到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3 学生阅读教材第 37 页地图 4 小结 黄土高坡 位于我国黄河中上游的山西 陕西 甘肃 宁夏等省区境内 平均海拔 2000 米左右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 分布区 人们把这里叫做黄土高原 5 质疑 黄土高原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 阅读 资料卡 二 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 生产方面 修建梯田 植树种草 放牧 2 生活方面 开凿窑洞 打井取水 扎白毛巾 三 课外拓展三 课外拓展学生收集人类与环境密切关系的相关资料 在班上相 互交流 第八课 登上世界屋脊第八课 登上世界屋脊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青藏高原的地理位置 环境及气候特点 2 了解青藏高原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理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 3 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了解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特点 1 指导学生识图 观察 教材第 41 页地图 观察青藏高原范围 青藏高原位于哪些省 红土镇肖家堡小学红土镇肖家堡小学 执教 梁艳执教 梁艳 艳艳 10 级行政区 二 登上 世界屋脊 欣赏青藏高原自然风光 1 学生阅读教材第 41 页至第 42 页的山水风光图 2 阅读教材第 41 页地图 在地图上找到青藏高原上著名的山脉和 河流 三 登上 世界屋脊 领略青藏高原气候 1 提出问题 青藏高原海拔这么高 高原的气候和平原地区 相比有什么不同 2 说一说 藏族人民是怎样适应环境的 生产方面 牧业为主 种植耐寒农作物 青稞 生活方面 藏袍服饰特点 住毡房 吃糌粑 礼节 哈达 五 课外拓展 自主探究藏民的独特风俗 第九课 走进东北黑土地第九课 走进东北黑土地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 环境 气候特点及资源状 况 2 了解东北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环境的关系 理 解和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 3 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我国最北的地方 红土镇肖家堡小学红土镇肖家堡小学 执教 梁艳执教 梁艳 艳艳 11 1 出示 中国政区图 教学挂图 找一找 中国的东北部是指哪里 东北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 2 观察教材插图 东北地区 图 找一找 东北平原 大小安岭和长白山 3 提出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最北的地方是什么样 和我国其他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有谁去过东北 东北有什么特别之处 和我们这里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描述东北 根据学生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 感性地描述一下 对东北的印象 二 这里的土地真肥沃 1 播放 东北黑土地风光 2 阅读教材第 47 页图文 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说明黑土地的肥沃 3 提出问题 这里为什么有如此肥沃的黑土地呢 三 这里的森林真茂密 1 阅读教材第 48 页图文 2 提出问题 为什么东北原始森林中的树种多是针叶和小阔叶 林 与我国其他地方的森林树种有什么不同 3 森林宝库 1 学生阅读教材第 49 页插图 2 介绍自己了解的东北物产 四 这里的冬天真寒冷 红土镇肖家堡小学红土镇肖家堡小学 执教 梁艳执教 梁艳 艳艳 12 阅读教材第 50 页至 51 页内容 教师讲解 第十课 享受热带风光第十课 享受热带风光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热带地区的范围 自然环境 气候特点及其资源 状况 2 了解热带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环境的关系 理 解和尊重人们的生活方式 3 初步建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享受热带风光 1 阅读教材第 53 页至第 54 页图文 2 联系实际 有同学去过海南或西双版纳吗 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 识图 1 出示 中国政区图 2 讲解 热带的范围及形成原因 三 探究环境与人生活的关系 提出问题 你在热带地区发现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特别之 处 为什么会是这样 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与什么有关系 交流讨论 发表自己的见闻 并分析上述问题 四 小组学习探究祖国不同环境下的人们的生活 红土镇肖家堡小学红土镇肖家堡小学 执教 梁艳执教 梁艳 艳艳 13 第十一课 大家庭里的成员第十一课 大家庭里的成员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分布情况 2 根据服饰初步认知部分民族特征 3 了解自己家乡居住的少数民族基本情况 4 渗透各族人民应该互相尊重的思想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找一找 查一查 1 在学习本课之前 准备 中国民族分布图 2 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组 通过读图 分别了解和学习我国民 族分布情况 二 比一比 师生互动 教师说出民族 看哪个小组能够又快又准地找到其 在地图上的主要分布区 并试着说出这个地区的名称 主要省份 三 扩展学习 依据教材第 59 页的我国部分少数民族人口及分布表格 结合 教材第 58 页的学习 学生通过自行查资料等方式进行补充 四 少数民族知多少 1 让学生展示在课前搜集的有关民族服饰的图片 2 结合教材第 60 页的几个范例 辨析所属民族及主要聚居地 红土镇肖家堡小学红土镇肖家堡小学 执教 梁艳执教 梁艳 艳艳 14 第十二课 多彩的民族风情第十二课 多彩的民族风情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各民族衣食住行的特点及丰富多彩节日的学习 初步了解其多彩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2 了解各民族习俗 禁忌 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 3 知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增进民族团结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关于衣食住行的探究性学习 展示学生搜集的不同民族衣食住行的资料 二 故事会 1 把搜集到的关于民族节日的传说 故事向同学们讲一讲 2 根据故事内容和演讲表现 评选出本班级的 故事大王 三 图片展 将全班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到一起 根据不同的版块设计一期 民族风情 图片展 四 课外拓展 我们这里有哪些民族特色食品 第十三课 各族人民大团结第十三课 各族人民大团结 红土镇肖家堡小学红土镇肖家堡小学 执教 梁艳执教 梁艳 艳艳 15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2 感受我国各民族团结一心的深厚情意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交流发布会 借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了解我国基本的民族政策和有 关法律 法规 二 故事会 开展 故事会 活动 三 了解民族区域自治的情况 提问 我国共有民族自治地方多少个 其中自治区多少个 自治州 多少个 自治县 旗 多少个 小组内交流后回答 四 调查 1 分小组调查自己家乡藏族 回族 撒拉族 蒙古族等少数民 族区域自治的情况 2 调查自己家乡的少数民族政策实施的情况 第十四课 自然灾害的威力第十四课 自然灾害的威力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及周边国家的重大自然灾害 认识大自 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尊重自然 对自然现象有所敬畏 红土镇肖家堡小学红土镇肖家堡小学 执教 梁艳执教 梁艳 艳艳 16 2 简单了解一些自然灾害的种类及成因 通过探究 懂得人类 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新闻发布 在小组内交流各自收集的有关玉树地震的消息 二 查一查 访一访 填一填 1 小组讨论交流 自然灾害有很多种 据统计 地球上分布范 围较广 发生频率较高和危害程度较大的十大自然灾害有哪些 2 小组代表回答 师生评议总结 水灾 旱灾 风灾 地震 泥石流 虫灾 火山爆发 滑坡 雪灾 和森林火灾 3 填一填教材第 78 页的表格 根据实际情况扩充表格 第十五课 灾难之中的救护第十五课 灾难之中的救护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懂得虽然自然灾害是不可抗拒的 但采取合适的自救自护措 施 会减少或避免一些伤害的道理 同时通过演习训练 掌握和提 高一些自救自护的能力 2 在灾害面前 了解国家援助 国际援助 以及公益援助 让 学生感受爱心及互助的情感 3 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及在学习中观察 探究 思考 红土镇肖家堡小学红土镇肖家堡小学 执教 梁艳执教 梁艳 艳艳 17 表达的能力 提高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听故事 1 演讲唐山地震逃生及江珊的两个小故事 2 阅读教材 85 页小故事并思考问题 二 讨论 1 提出问题 面对不同的自然灾害 应该怎样自救和互救呢 2 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三 献爱心 1 导言 可根据汶川地震 西南干旱和玉树地震后全校师生捐 款的情况导入 2 引导学生今后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开展捐款活动 捐物 捐款 写慰问信 看望灾区小朋友 加入志愿者行列 第十六课 生命只有一次第十六课 生命只有一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通过探寻自己的生命历程 体会生命的可爱 知道自己的生 命承载着许多亲人的爱和期望 2 知道生命是有限的 更是宝贵的 生命只有一次 对生命要 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3 知道保护自己的身体 珍爱自己的生命 红土镇肖家堡小学红土镇肖家堡小学 执教 梁艳执教 梁艳 艳艳 18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 我眼中的生命 1 教师提供学生在学校里活动的照片 上课 游戏 参加活动 2 学生从照片中谈谈自己感受到的生命的意义 3 提出问题 生命仅仅属于我们自己吗 二 寻找生命的价值 1 导言 事情做错了 可以改正重新开始 生命一旦失去了 还能再来吗 2 阅读 有生命就有希望 一块石头的价值 两个小故事 小组成员互相交流 从这两则故事中 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3 同学们讨论交流 发表自己对生命认识的看法 4 填写 我对生命的认识 的卡片 三 我的成长照片 四 我要怎样珍爱生命 1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生命新的认识 2 小组内进行讨论 生命只有一次 课外要怎样珍爱生命 五 课外拓展 以小组为单位 访问身边自强不息 珍爱生命的人 了解他们 的感人事迹 红土镇肖家堡小学红土镇肖家堡小学 执教 梁艳执教 梁艳 艳艳 19 第十七课 拒绝不良习惯第十七课 拒绝不良习惯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明白身体是生命的载体 爱惜生命就要保证身心健康发展 2 知道不良生活习惯对生命的危害性 3 懂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小小座谈会 不良习惯危害大 1 阅读教材 100 页 了解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及危害 2 小组内交流不良习惯的危害 联系实际讲自己身边的悲剧 3 让学生认识的人中搞调查 把调查到的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