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系列讲座2.ppt_第1页
育儿系列讲座2.ppt_第2页
育儿系列讲座2.ppt_第3页
育儿系列讲座2.ppt_第4页
育儿系列讲座2.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刘捷 育儿系列讲座 2 婴幼儿喂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09年7月第47卷第7期标准 方案 指南 中华儿科杂志 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 婴幼儿 0 36个月 营养 基本要求是满足生长 避免营养素缺乏有助于预防儿童急慢性疾病 有益于体格生长和神经心理发育因遗传代谢水平不同 营养需要个体差异较大改善生命早期生长发育 且对生命后期的健康 如预防肥胖 心血管疾病 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一般都有特殊阶段营养需要喂养指南 我国各地指导不同 故此规范 母乳喂养最理想最天然 营养丰富 易于消化 乙型乳糖 乳清蛋白 不饱和脂肪酸 维生素等含多种免疫成分 使患病率低经济 方便 温度适合 不易过敏 可及时发现疾病加快子宫修复 增进母子感情 婴幼儿期食物的选择 一 液体食物 乳类 二 半固体 固体食物 三 家庭普通 成人 食物 液体食物 乳类 1 母乳 0 6个月2 配方奶 按年龄选用 例如早产儿配方奶3 液体全牛奶 酸奶 婴儿后期4 治疗性配方 1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 氨基酸配方 治疗牛奶过敏症 部分水解配方 大豆配方及羊奶不适宜治疗此症 2 无乳糖配方粉 先天性 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3 其他特殊配方粉 根据疾病性质选用 半固体 固体食物 是指除乳类外 适合婴儿营养需求和进食技能发育的其他食物1 半固体食物 婴儿第一阶段食物 也称过渡期食物 换乳食物 曾称辅食或断乳食物 工业或家庭制作 泥状 多为植物性食物 包括强化铁米粉 果泥 根茎瓜豆类菜泥2 固体食物 婴儿第二阶段食物 品种接近成人 硬度大小适度增加 末状 碎状 指条状软食 包括水果 蔬菜 鱼肉类 蛋类 家庭普通 成人 食物 婴儿后期开始学习与成人进食 2岁左右幼儿可与成人共同进食普通家庭制备的食物 但质地要软 要清淡 喂养方式 1 母乳喂养 吸吮吞咽完善儿适用 纯母乳至少4月龄 在其他食物辅助下建议至12月龄2 部分母乳喂养 4 6月龄补充母乳量不足 6月龄后补充维持正常生长水平3 配方奶喂养 根据胎龄 年龄 有无疾病选择合适配方 喂养实施 1 尽早开奶 第一次吸吮宜 1h 两周内是关键2 促进乳汁分泌 早期频繁吸吮 按需哺乳 排空乳房 情绪放松3 奶量估计 根据体重 睡眠 尿量判定母乳量 配方奶可按80 95kcal kg d计算 6月龄后通常奶量为800ml左右4 食物的制备及保存 保持清洁卫生 即做即食 严格按说明冲调奶液 避免过浓过稀5 液体量 6个月内 减负避免给予过多的水和果汁 婴儿后期及幼儿接近成人 可适当饮水或果汁 200ml d 但餐前1小时不饮水6 母亲疾病状况与哺乳禁忌 HIV 严重疾病 放射物 化疗等特别用药期间 吸毒 患单疱 活动性肺结核及乙肝大三阳之母亲 不宜哺乳 母亲感染结核如仅OT 而无其他表现 母亲CMV 而无其他表现 母患甲状腺疾病 定期监测 母亲患非大三阳性乙肝 婴儿已打疫苗或高效球蛋白 可继续哺乳 母乳喂养你能行 其他食物的引入 1 引入时间 4 6月龄是关键窗口期2 引入原则 1 引入顺序 第一种引入需补充铁营养 易于消化又不易过敏 多为强化铁的谷类食物 米粉 其次为第一阶段果泥菜泥 训练咀嚼吞咽刺激味觉 7 8月龄后引入第二阶段食物 不能影响乳量 800ml左右 幼儿则乳类不能影响主食摄入 500ml 2 逐渐适应 每种尝试10 15次 约5 7天 单一引入 由少到多 6 7月龄后渐代替1 2次乳量 3 食物质地转换 泥状练搅拌吞咽 碎末增加密度练咀嚼 1岁渐同成人 3岁前避免坚果类易引发窒息的食物 4 进食技能培养 太重要了 绝对不能忽略 进餐时间20 25min WHY 6个月后母乳中营养降低满足生长发育需求婴儿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逐渐成熟 WHEN 约在生后4 6个月 体重6 5 7kg 有个体差异婴儿消化吸收功能成熟 酶的发育唾液分泌 咀嚼吞咽协调 牙的萌出神经肌肉发育协调能竖头 有手到口的动作发育 WHAT 易消化 不易过敏 既可补充能量 又能补充铁的食物第一种引入的食物应该是含强化铁的谷类食物 米粉 其次是蔬菜 水果 最后引入的是肉 鱼类 7 8月 蛋类 9 11月 HOW 4 6个月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渐进急退 婴幼儿进食安排 宝宝健康吃出来 婴幼儿进食建议 4 6月龄 食物性状 泥状食品种类 乳类 第一阶段食物主餐 5 6次乳类 断夜间奶辅餐 含铁配方米粉 逐渐增至1餐进食技能 用勺喂 7 9月龄 食物性状 末状食物种类 乳类 第二阶段食物主餐 4 5次乳类辅餐 1 2餐谷类食物进食技能 学用杯子 10 12月龄 食物性状 碎食物种类 乳类 第二阶段食物主餐 2 3次乳类辅餐 两餐谷类食物 1次水果进食技能 学抓食 自己用勺 学用杯子 开始与成人共同进餐 13 24月龄 食物性状 块状食物种类 配方乳 各种家庭制备食物主餐 2 3餐谷类食物辅餐 2 3次乳类 1次水果进食技能 断离奶瓶 1 5 2岁自己进食 营养素需求 1 没有单一食物可供给所有人类需要的营养素 食物多样性是保证营养均衡的首要条件2 首先满足能量摄入 其次为蛋白质 蛋白质8 15 碳水化合物55 60 0 6月龄脂肪45 50 6 12月龄35 40 12 24月龄30 35 3 乳量不足或以淀粉为主不行 要适当增加动物性食物摄入 含优质蛋白 丰富微营养素 生物利用率高 含脂肪多能量密度高 维生素B12的唯一来源4 6月龄后从其他食物获得的营养素逐渐增加 如能量的一半以上 钙的60 锌的85 铁的100 营养素需求 1 中国儿童铁缺乏流行病学调查协作组 调查显示 中国婴儿缺铁患病率44 7 缺铁性贫血患病率20 5 2 母乳是0 6月龄婴儿铁营养来源 生物利用度高 但量相对不足 1000ml母乳含铁0 3mg 4 6月龄后应及时引入富铁食物 如铁强化配方粉 米粉3 中华儿科杂志编委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血液学组 儿童保健学组联合公布 儿童缺铁和缺铁性贫血防治建议 权威意见如下 1 早产儿或低体重儿 提倡母乳喂养 纯母乳喂养者从生后2 4周开始预防性应用元素铁1 2mg kg d直至1周岁 人工喂养者 应采用铁强化配方乳 一般无需额外补铁 2 足月儿 尽量母乳喂养4 6个月 后加富铁食物 纯母乳喂养者可从4个月后予元素铁1mg kg d补铁 人工喂养应采用铁强化配方乳 3 牛乳含铁量和吸收率低 1岁以内不宜单纯牛乳喂养 营养素需求 重申食物多样性 均衡性的重要性 动物性 脂肪 水果 维生素A B维生素D的补充来源包括食物 日光照射及维生素D制剂 足月儿预防量为400U d 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生后即应补充800 1000U d 直至2岁平衡膳食可提供充足的蛋白质 能量 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原则可不另外补充 但要注意因人而异 营养评估 包括体格发育评价 膳食分析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测定期评价生长发育 生长水平 生长速度及匀称度是较好的监测指标简单检测血清水平不能反映体内微量元素状况 分布 代谢 途径不同 检测方法复杂喂养应个体化 按生理成熟度判定营养摄入 观察个体接受不同种类 质地食物的耐受性 随时调整喂养计划 五谷米粉牛肉蔬菜米粉蜂蜜麦粉绿豆米粉 蔬菜米粉鱼肉蔬菜米粉莲子米粉鸡肉蔬菜米粉 营养米粉高蛋白奶米粉胡萝卜米粉苹果米粉 雀巢营养配方粉及辅食 雀巢特殊配方粉 多美滋金盾贝护系列配方粉 多美滋金装特殊配方系列 低出生体重 早产 深度水解蛋白 Pepti 部分水解蛋白 预防过敏 腹泻和乳糖不耐受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 PDF Post dischargeFormula 早产儿出院后过渡时期的特殊配方营养水平介于院内配方和足月配方之间 惠氏PDF 均衡合适的营养 惠氏专业营养系列 圣元营养配方粉 参考资料 现代乳品工业手册 实用新生儿学 矿物质营养素分类 婴儿补钙小知识 合生元儿童益生菌冲剂 0 7岁适用 产品成分特点 嗜酸乳杆菌 两歧双歧杆菌 婴儿双歧杆菌 低聚果糖 天然菌种 活菌量不少于50亿 袋婴儿双歧杆菌对宝宝亲和力更强低聚果糖有利于双歧杆菌生长法国生产 严格检测 确保品质 欧美专家建议 每天应补充益生菌50亿 100亿 改善胃肠功能提高自身抵抗力降低抗生素副作用 主要功能 2000年1月 完成配方设计2002年8月 获得卫生部 进口保健食品证书 至今销售已超过六年 数以千万计的中国儿童获益 开袋即用方便搭配易于携带安全保存 独立的铝塑膜密闭小袋包装 婴幼儿生长发育专业梯队 曾超美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刘捷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晁爽主治医师博士刘瑶主治医师硕士张晓蕊主治医师博士丁晶主治医师博士王月娇住院医师博士郑晓蕾主管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