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浅析.doc_第1页
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浅析.doc_第2页
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浅析.doc_第3页
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浅析.doc_第4页
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浅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编号:021210300115毕 业 论 文 (设 计) 题 目: 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浅析 专 业: 国际贸易经济与合作 精品文档目 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2)前言 (3)一、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 (4)(一)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发展迅速. (4)(二)大部分民营企业还处在跨国经营的低级阶段 (4)(三)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模式多元化 (6)(四)跨国经营范围主要是以贸易型和资源型且投资领域相对集中 (7)二、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 (7)(一)国际环境存在的问题 (7)(二)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8)(三)国际市场竞争加剧 (9)三、扩大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对策建议 (10)(一)政府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10)(二)企业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11)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4)致谢 (15)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浅析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实施跨国经营战略已成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加进WTO使民营企业面临更加严重的国际竞争,但同时,这无疑也是民营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一个尽好机遇。目前,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使我国民营企业面对一个更为自由开放的世界,民营企业已进入了一个与国际体制接轨的历史新阶段。总体来看,我国民营企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还处于低端,主要依靠低廉的劳动力进行产品竞争,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跨国经营的起步阶段,针对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一系列挑战,本文拟提出相应的跨国经营战略决策。本文认为,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民营企业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研发力度,构建国际营销网络,畅通融资渠道,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从而促进跨国经营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我国企业要想在全球性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走跨国经营的道路。文中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促进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进一步发展。关键词:民营企业发展 跨国经营 发展对策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market competi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fier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multinational operation strategy has become our country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 Chinas WTO to add private enterprise face more seriou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but at the same time, this undoubtedly is also carrying out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private enterprise of a exert good opportunity. At present, the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speeding up 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 to face a more open and free world, private enterprise has entered a convergence of history with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new stage. In general, the Chinese private enterprise in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is still in the low end of the industries, which rely on cheap labor for product competition, has not formed their own core competitivenes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multinational business, in view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are facing a series of challenge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ultinational management strategic decisio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 the governments strong support, the private enterprise shall establish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enhance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fforts, to build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network, open the financing channels, strengthening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ultinational busines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the main trend of the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enterprise want to global competitio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must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go the way of the multinational busin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ultinational business enterprise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private enterprise multinational business.Keywords: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Transnational management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前 言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环境下,实施跨国经营战略已成为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入世后,一方面,随着市场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快,民企面临“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局面,但因其内部组织关系不确定,管理模式单一,层次不清等缺点,遇到了国际化大企业的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入世后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更宽松,民营会享受与其他类型企业同样的国民待遇,在市场准入,产品出口,企业融资等方面的条件日渐得到改善。给予与挑战并存,具有灵活机制和富于市场适应能力的广大民企不应仅限于在国内被动应战,更应走出国门迎接挑战,本着“为自身创牌,为国家创汇”的目标将企业战略向全球化经营战略转化。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民营企业外向型经济已成为我国对外经贸重要组成部分和外贸出口的重要增长点。跨国公司既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又是全球市场大舞台上的主要竞争者。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跨国企业的发展从无到有,至今已经初具规模。但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起步比较晚,在发展中遇到了许多问题。 因此,分析我国民企所处主客观环境,为其跨国经营提出相应对策,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目前,世界经济呈现出复苏的趋势,引发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的矛盾和问题有所缓解,国际市场信心有所增强。2011年1-3月,全国进出口总值为8003.1亿美元,其中出口3996.4亿美元,增长26.5%。经过这一轮危机洗礼,我国民营企业国际生产能力继续提高。它们以国际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贸易为目标,进行了包括海外投资、营销在内的一切对外经营活动。我国民营企业在东盟、欧盟、美国等海外区域开展投资、路桥和水电工程等外,还广泛投资于商品贸易、农业、化工和矿产资源等行业,产品出口更为广泛,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到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都有所涉猎。民营企业在资源获取、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开发目标的确立等方面,将企业置身于世界市场并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使跨国经营这一经营形式得到发展。(一)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发展迅速我国拥有进出口自主权的民营企业,其跨国经营主要是通过产品的直接出口贸易来实现的,而大部分没有取得进出口自主权的民营企业则依附于一些专门从事对外贸易业务的国有外贸公司来实现其出口贸易。此外,诸如许可证贸易、补偿贸易、契约合作生产、国际加工与装配贸易、工程承包等方式也逐渐在民营企业中日益盛行。中石油、中石化、海尔、华为、联想、新希望等一批企业积极开展跨国经营,无论是国有企业外还是民营企业都积极拓展国际市场。200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265.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3%,截止2007年底,中国近7000家境内投资主体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超过l万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额1179.1亿美元。2007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248.4亿美元,同比增长40.9%,境外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379亿美元,境内投资主体通过境外企业实现的进出口额1189亿美元。2008年,我国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06.5亿美元,同比增长63.6%。2008年3月底,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1131亿美元,境外中资企业超过1.2万家。截止到2010年,我国民营企业出口总额达4812.66亿元,较2005年增长223,年均增长26.4%,充分显示了民营经济对外贸易,参与国际竞争的巨大潜力。(二)大部分民营企业还处在跨国经营的低级阶段在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发展进程中,尽管也有一部分具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开始尝试用收购吞并、买壳上市等现代对外投资的形式进进海外市场,但这些企业在海外投资建厂,主要是为了拓展产品出口市场、发展对外贸易和利用比较上风来建立原材料生产基地。而大多数民营企业还停留在以“边贸活动”为主体内容的进出口贸易和加工贸易上。所以说,我国大部分民营企业还处在跨国经营的低级阶段,具体某些初级阶段的特征:1境外投资规模小截止到2009年,我国境外投资金额仅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0.15%,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为1:0.09,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1:1.1的水平,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1:0.13的水平。我国90%以上的境外投资项目投资金额在300万美元以下,境外加工贸易项目平均投资金额为220万美元,其中一半以上在100万美元以下。而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单项平均金额在600万美元左右:发展中国家在450万美元左右。 2跨国投资主体单一目前我国企业除少数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境外子公司具有多种功能以外,大多数企业的境外子公司是单一的贸易型,且功能单一。在对外投资地区分布结构上,虽然我国对外投资遍布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大多数集中在港、澳、台和拉美等地区,它们占了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 34,而对非洲、欧洲、北美洲和澳洲的投资明显偏少。这对于我国拓展境外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是极为不利的。其次,在对外投资的产业结构上,我国对外投 资过分偏重初级产品产业,主要以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制造业为主,缺乏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层次服务业的投资;从事商品流通的贸易企业偏多。而生产性企业和金 融服务性企业偏少。再次,在对外投资的方式结构上,我国80以上的海外企业属于新建企业,且合资方式占绝大比重,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跨国收购、兼并方式利用较少。投资方式单一,不利于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中灵活利用各种投资方式的优势,也影响了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速度。3海外市场进入方式偏差我国企业境外投资方式以独资为主,并且采取创建的方式。独资经营的好处是企业在经营和管理方面有完全的自主权,不存在与当地投资者的冲突。但独资企业需要独立面对东道国的经营环境,经营风险较大。合资企业虽然有容易产生与合资方摩擦和冲突的可能性,但它的最大好处是合资各方可以在资金、技术、经营能力各方面相互补充,通过利用当地合资对象的销售网络和生产基地,能够迅速在当地市场和周边市场开展业务,有利于减少和分散境外投资风险。 4跨国经营动机原始著名跨国公司专家邓宁(JohnDunning)把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归纳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效率寻求型和全球战略型。我国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动机还比较原始,主要是市场寻求型和资源寻求型,此外,有一部分是为了获取国外先进技术而开展的对外投资。不可否认,我国有的企业到境外投资的动机被扭曲,如办招待所,设接待站,为特权安排照顾性场所。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公司与日本东京丸一商事株式会社合资在东京开办“京和股份有限公司”。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在海外开办的第一家合资经营公司。以此为开端,我国对外投资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迅速发展。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要是效率寻求型和全球战略型相比,而我国企业跨国经营还主要是市场寻求型和资源寻求型。此外,我国有的企业到境外投资的动机甚至是扭曲的。 (三)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模式多元化目前我国民企跨国经营的模式主要有如下四种:1贸易方式贸易方式包括直接和间接出口。这样一面能利用本国资源的比较优势进行生产,一面能不断跟踪国际市场的需求,改进产品质量,积累国际化经营经验,为企业进一步向海外扩张打下基础。2契约方式契约方式主要包括许可证贸易,特许经营,技术协议,服务合同等。其优点在于:可绕开贸易壁垒,不必承担经营风险,实现海外扩张。不过一定要注意加大创新力度,否则会容易被外资吞并。3“外源化”方式外源化方式指的是议价企业可将重要业务以国际合同发包给别国企业,由此形成一个全球化生产网络,并借助它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我国民企多数是以跨国公司“外源化”业务承揽者身份参与外源化,最重要的形式是OEM。其中万向集团的国际化就大体采用了从“外源化”承包方到“反客为主”实现国际化经营的方法。这种“反客为主”显然是目前正从事OEM的大量民企国际化的可行方法之一,也应是许多民企国际开展跨国经营。4对外直接投资(1)跨国并购 跨国并购指的是投资者兼并或收购东道国已有企业。一般适用于一定资金实力,信誉良好,有外购和驾驭能力的企业。这样,企业可更迅速获取资产,更方便地进入市场:可迅速扩大产品种类,实现多元化经营:可获得被收购的既有分销渠道,扩大市场份额。(2)绿地投资 绿地投资指的是投资者在东道国设立新内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产业,多数企业在境外设厂主要目的是绕过贸易壁垒,扩张海外市场。(3)混合形式混合形式指的是各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结合运用前两种形式。如:海尔集团最先以绿地投资打入美国市场,再以跨国并购进入其他国家市场,以及TCL在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采用绿地投资而在发达国家以跨国并购来整合产业资源。(四)跨国经营范围主要是以贸易型和资源型为主且投资领域相对集中据商务部2009年统计,贸易型和资源型企业占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60%以上,而生产型境外企业,资源开发型境外企业加起来也仅占对外投资总额的30%多。近年来,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主要以轻工,纺织,家用电器等机械电子类和服装类为重点。另外投资项目多集中在投资环境好,政局稳定的国家和地区,尤以亚洲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贸易型、资源型产业领域与我国城乡区域结构及东、中、西区域结构有关。中国的民营经济大部分集中在东部地区,无论在户数、经营规模还是在注册资金上都占很大优势。再加上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对东部沿海地区的特殊经济政策,鼓励东部沿海地区民营企业扩大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这样必然会促使其大多奔向贸易型、资源型产业领域发展外贸生产。二、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一)国内环境存在的问题1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缺乏政府扶持由于跨国经营在中国的发展时间不长,政府缺乏对跨国经营管理的经验,他们在为民营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法律及业务指导方面准备不足,民营企业还难于从政府那里得到足够的帮助来实现跨国经营。有些地方政府由于对民营企业开展跨国经营还存有颇多疑虑,对企业适应陌生经营环境缺乏信心,因此不敢轻易批准民营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活动。2.民营企业跨国经营体制落后到2010年为止,中国已在130多个国家建立了6000多家企业,总投资达60多亿美元。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与国内吸引外资“合作”、“合资”经营一起,初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国际化经营格局。但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境外投资总额尚不到中国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海外企业平均投资额不足110万美元,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平均600万美元的投资水平,同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450万美元的水平,这与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是很不相称的。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门槛高,审批手续繁杂。目前,国家规定,国有企业到国外投资办企业,100万元以下在省一级审批就可以,而民营企业跨国投资的审批要经过多部(至少有商务部,国家经贸委,外汇管理局,国家计委,公安部等),多层次(地方初审后报中央审批),标准过严,手续繁杂,耗费的时间过长,因此耽误了一些项目投资的最佳时机,极大地抑制了民营企业跨国投资的积极性。3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融资困难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资金缺乏,融资渠道狭小。2009年对江苏民营企业的专项调查显示,45.1%的年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认为融资 困难是企业发展的头号障碍,年收入500万元以下的民营企业认为获得金融机构贷款难的则高达86.5%。民营企业由于资金、规模等多种因素制约,往往不得不忍痛放弃千载难逢的国际市场发展机遇,即使历尽艰辛跨入国际市场,也难以持续经营发展。我国民营经济的活力和成长性虽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但市场化筹资的福音却并没有降临到民营经济的头上,民营经济并没有得到银行贷款的垂青。在我国私营企业中,77%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客观上已经成为制约其生存和发展的瓶颈。民营企业融资难,资金薄弱,难以走向国际市场。(二)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1缺乏规模优势由于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很多民营企业的内部结构和管理体制都还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因此,大多数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是小规模和试探性的,资本不很充足,赢利能力较差,而且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缺乏名牌产品,缺乏独特而成熟的企业文化。2缺乏跨国经营核心技术优势核心技术,是自主创新的根本,目前也是民营企业所薄弱的一项。出于在生产规模和资本积累方面的劣势,我国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私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普遍偏低,生产成本高,其产品和技术大多数属于模仿性质,创新较少,在国际市场上缺乏核心竞争力。3家族式管理难以适应跨国经营要求我国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落后,经营管理者素质较低,家庭式经营管理和知识结构与当今以知识和科技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相适应,企业难以建立长远规划的国际化经营理念与目标。另外,在人才资源利用方面具有局限性,压抑了家族外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积极性,不利于高科技人才的引进,不利于决策信息的正常传递,不利于先进管理模式的引进,难于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需要。4缺乏跨国经营专业人才跨国经营在我国是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还属于学习与摸索的阶段,因此,这方面的人才严重匮乏。我国民营企业的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这与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人才的要求极不相符。跨国经营的专业人才应通晓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营销,国际企业管理和国际经济法等知识,熟知国际生产,管理和销售业务,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适应能力和公关能力以及强烈的开拓能力和敬业精神。此类人才不但数量少,而且也是诸多大公司争夺的对象。对于综合条件不占优的民营企业来说,要想获得此类人才,其难度可想而知。(三)国际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国内市场上本土企业与外国企业的竞争日益加剧,与此同时,我国企业正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参加国际市场的竞争。我国企业在这两个市场上的竞争态势和成败得失,是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表现,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总体来说中国企业“走出去”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任重而道远。随着WTO所确立的国际经济规则涵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其约束力也不断增强,而且规则表现出对政府行为的规制和对企业行为的重视。可以说,这些规则给国家政府行为留下的空间越来越少,却相应的给企业行为留下的空间越来越大。这种变化带来的一个重要的结果是:国际竞争力正在由国家层面转向企业层面。现在大量研究表明企业到海外去投资,经常不是为了他们现已拥有的竞争优势去谋求利润,相反,他们是为了弥补劣势,去获得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争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据2009年数据显示,除港、澳以外的地区,中国对外投资额排在前3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而近年来对欧盟的投资也稳步上升,上述地区是世界先进技术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发源地。相对于其当地企业来说,中国投资企业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均缺乏竞争优势。三、扩大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对策建议(一)政府方面应采取的对策1.加强国家对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宏观调控和引导政府应当尽早对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做出总体战略规划,并将其列入同期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加强对海外投资的统一领导、 管理和协调, 尽快结束海外投资的多头管理局面, 由中央政府委托相关委共同组建全国性的专管机构,专司对外投资行政管理事务,负责制定海外投资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确定不同时期海外投资的规模、方式和重点,统一领导管理和协调全国各区、各行业的海外投资活动,为民营企业正确制定对外投资战略提供宏观决策依据。并通过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对我国的对外投资活动从宏观上加以引导。在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产业方面,应引导其投向有比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引导民营企业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其跨国经营提供技术优势和管理机制优势。对于民营企业在对外投资区域选择、布局等方面,政府应根据我国的战略部署和各国的投资环境提供指导性意见, 引导其进行合理的布局和选择。2政府要在金融政策方面予以必要的扶持融资难是我国民营企业实施跨国经营战略的一大瓶颈,政府应在金融政策上进行扶持,发展和完善对外投资在融资、保险等方面的服务体系,为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创造有利条件。改革金融制度,提高银行系统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力度。首先, 通过政府的金融政策创新,不断强化银行系统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鼓励商业银行扩大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贷款,拓宽国家进出口银行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服务的领域,放松利率管制,发展中小民营商业银行。其次,鼓励中资银行开展跨国经营。中资银行应该大力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银行跨国经营的成功经验,积极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融资提供服务。第三,大力培育、完善和发展股票、债券、票据和融资租赁市场。我们应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成熟经验,制订一系列配套政策法规,建立健全我国的股票、债券、票据和融资租赁市场体系,积极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融资发展创造条件,拓宽民营企业融资发展渠道。第四,政府应赋予条件适合的跨国企业以必要的海内外融资权,并由国家给予必要的担保,鼓励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资,以扩大对外投资的金融实力。第五,加快组建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银企财团,实现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参与国际竞争。第六,应该允许跨国投资企业在境内和境外设立自己的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逐步强化其金融自我扶持功能,使之成为企业的金融核心。改革跨国投资项目的外汇管理制度。目前我国仍实施严格的外汇管制,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可兑换。政府应当允许投资项目的外汇自由输出,对于创汇大户,银行应为其建立对外投资专用账户,使其可以自由地提取并用于跨国投资项目。另外,为了便于企业用实物资产、工业产权进行投资,应对非贸易性跨国投资项目的实物、技术投资部分实行免收保证金的鼓励性政策。3完善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目前,在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和对外投资方面,我国还存在着审批程序烦琐、时间损耗过长、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国家应迅速建立健全民营企业基本法、海外投资法、跨国经营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赋予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完全的微观自主决策权,大幅度简化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投资审批程序,放松民营企业跨国经营外汇额度管制,确保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得到法律上的保障。同时加快海外融资法、跨国公司法、海外投资保险法等基本法律法规及配套实施细则的出台,使民营企业对外投资、融资和开展跨国经营拥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基础和保障体系。(二)企业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1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我国跨国经营的企业要转换企业机制,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高效的决策系统,实施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建政治可靠、业务过硬的经理团队。2.寻求差异化优势,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差异化优势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这种优势可以是与产品相关的技术优势新优势,也可以是组织和管理技能优势,与市场相关的营销管理优势等。3.优化跨国经营管理措施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大部分是从家族制管理发展而来,企业中普遍存在家族文化、家长制作风等不利于现代企业制度推行的因素,企业管理的严重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民意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瓶颈。所以,在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民营企业应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全国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民营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赢利能力,增强赢利能力,增强信息透明度,建立良好的信用,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和融资便利。4打造产品本土化我国企业应研究开发本土化,不仅要创出国际品牌,还要使品牌在跨国经营中“本土化”。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时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将研发中心设在所投资的家乡地区,把对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放在头等重要的地位,培养我国企业的品牌,培养当消费者对我国企业核心产品的认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辟新业务和扩大市场份额。 5.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就没有办法摆脱“低质量产品-低价竞销-遇反倾销或知识产权侵权”的梦魇。但企业在国内投资搞研发,往往事倍功半。到发达国家投资设立研发中心,已成为部分企业获得成功的途径。 6加快培养跨国经营所需的专门人才我国发展跨国经营的关键是人才,培养一批熟悉国际惯例和市场环境,又具有在海从事经营和管理能力的人才是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当务之急。要着力培养一批既懂外语又懂法律;既善于管理,又通晓财务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担当公司海外经营的管理业骨干。同时应制订严格的选择、任用、轮换、淘汰和退休制度,改革现行任期轮换制,海外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任期,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业务性质和发展需要确定。结束语:经上文所述,让我们可以更深刻的了解到我国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今天,我国的民营企业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我们同时要认识到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民营企业将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风险。然而这些困难和风险大部分是来自于外部环境、企业自身环境和国际环境的,在现实的机遇与挑战面前争力,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民营企业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研发力度,构建国际营销网络,畅通融资渠道,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跨国经营是经济全球化在其发生、发展中为解决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产生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置身于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为维护自身利益和取得“后发优势”而不得已举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