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课件)止血药_第1页
(推荐课件)止血药_第2页
(推荐课件)止血药_第3页
(推荐课件)止血药_第4页
(推荐课件)止血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止血药 1 脉管通畅 心气充沛 血液充盈 A B C 血脉 血液正常运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2 出血的病机 心不主血肺朝百脉不利肝不藏血 脾失统血脉道的通利与否 直接影响血运的或迟或速 出血 3 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 用以治疗出血证的药物 称为止血药 适应证 各种出血病证 咳血 咯血 吐血 便血 尿血 崩漏 紫癜 衄血 外伤出血等 4 药性特点 性凉 血遇寒则凝 入血分 多归心 肝 脾经 多炭药 血见黑则止 炒炭味多苦涩 5 分类 1 凉血止血药 适用于血热妄行的出血证 症见血色鲜红 量多质粘稠等 2 化瘀止血药 适用于瘀血内阻而血不循经的出血证 症见血色紫暗 夹有血块 还可用于跌打损伤 经闭 痛经等证 3 收敛止血药 广泛用于体内外多种出血证 尤为虚损不足 症见出血不止 伴神疲乏力 舌淡脉细及外伤出血等 4 温经止血药 适用于虚寒性出血证 症见出血日久 血色暗淡 质地稀薄等 实 虚 6 合理用药 1 根据出血证不同病因和病情 合理配伍血热妄行 阴虚火旺之出血者 宜凉血止血 配清热凉血或滋阴降火药物 瘀血内阻 血不循经之出血者 宜化瘀止血 配行气活血之品 虚寒性出血 宜选用温经止血和收敛止血药 配益气健脾温阳药物 若出血过多 大失血者 宜益气固脱为先 7 合理用药 2 根据出血的不同部位 合理配伍原则 下血必升举 吐衄必降气 便血 痔血 崩漏 月经过多之下部出血者 宜配升阳举陷药物 吐血 鼻衄 咳血 咯血之上焦出血者 宜伍降火降气之品 8 合理用药 3 注意止血要防留瘀对出血初期者 不宜单独使用收敛止血 出血兼瘀者 不宜用凉血止血 4 某些止血药炒炭后止血力量增强 炒炭后味多苦 涩 止血作用增强 有些寒凉性的止血药物 炒炭后改变药性 使用范围更广 不可拘泥于炒炭 宜根据药性 病证而定 9 第一节收敛止血 10 仙鹤草苦 涩 平 归肝 肺 脾经功效 收敛止血 解毒 杀虫应用 1 用于衄血 咳血 吐血 咯血 便血 尿血及崩漏等多种出血证2 痈疽疮毒 痢疾等3 滴虫性阴道炎民间称之为 脱力草 配大枣30g 同煎服 治因劳力过度所指的神疲乏力等症 11 仙鹤草之应用 仙鹤草味苦性平 作用广泛 可用于身体各部份出血病证 且无论寒 热 虚 实者均可应用 可单独服用 也可配合其它止血药同用 常与旱莲草相须为用 如属于血热妄行 可配合凉血 止血如鲜生地 赤芍 丹皮 侧柏叶 藕节等品 如用于虚寒性出血 可配伍益气补气 温阳止血如党参 黄耆 熟地 白芍 炮姜 灶心土 艾叶等品 12 白及苦 甘 涩 微寒 入肺 胃 肝经功效 1 收敛止血 体内外多种出血证 咯血 吐血及外伤出血 特点 善治肺胃出血 苦甘微寒 能入肺胃 为治吐衄咯血之要药 配三七 应用于肺痨咯血 配乌贼骨 主治胃出血 配枇杷叶 应用于肺病咯血 2 消肿生肌 疮痈肿毒 手足皲裂及肛裂注意 不宜与乌头配伍 十八反 13 血余炭为人发加工品 焖煅称炭用 收敛止血 散瘀 特点 止血而不留瘀 应用 衄血 咯血 吐血 崩漏等出血证 补阴利尿 阴虚小便不利 注意 研末服 每次1 5 3g 胃弱者慎服 14 藕节收敛止血特点 止血不留瘀 应用 咯血 吐血 衄血等多种出血证 15 第二节凉血止血药 16 大蓟甘 苦 凉 入心 肝经 功效 1 凉血止血 血热妄行的多种出血证 吐血 衄血 咯血 尿血 崩漏特点 凉血止血又兼散瘀 尤宜于血热兼有瘀滞的出血证 2 解毒消痈 热毒痈肿 多外用 大蓟50g 清水洗净 放入碗中捣烂 挤出液汁 慢火炖开加糖服下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效 将鲜大蓟根洗净切细 捣烂取汁 加适量菜油调成糊状 涂抹患处 治疗 度烧伤有效 17 小蓟甘 苦 凉 入心 肝经功效 1 凉血止血 血热妄行的多种出血证 吐血 衄血 咯血 尿血 崩漏特点 凉血止血又兼利尿 尤宜于血淋 尿血2 解毒消痈 热毒痈肿 多外用 近年来 还以品治产后子宫收缩不良之出血有效 18 小蓟 大蓟之功效主治异同 相同点 二蓟均能凉血止血 解毒消痈 适用于血热所致的多种出血证及热毒疮痈 不同点 大蓟兼能散瘀 尤宜于血热兼有瘀滞的出血证 小蓟又可利尿 长于治疗尿血 血淋 19 小蓟 大蓟之临床应用比较 1 治疗出血大蓟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出血等内出血 小蓟主要治疗产后子宫收缩不全及血崩 2 治疗炎症大蓟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炎 大蓟捣烂 榨取汁液加入凡士林拌成膏外用 治疗乳腺炎初期 乳腺硬结红肿 化脓性乳腺炎 小蓟主要用于治疗外伤感染 小蓟药膏外用治疗外伤感染和疮疡 3 其他大蓟可用于治疗荨麻疹 小蓟可治疗尿蛋白 20 槐花苦 微寒 归肝 大肠经功效 1 凉血止血 便血 痔疮下血等血热出血证特点 善清大肠火热而凉血止血 2 清肝明目 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 头胀头痛治疗高血压病 预防脑溢血注意 清热降火宜生用 止血宜炒用或炒炭用 附药 槐角 一称槐实 系槐树的果实 性味与槐花相似 止血弱于槐花 但清热降火力强 又能润肠 主要用于便血与痔疮出血 21 地榆与槐花功效主治异同 相同点 二药均能凉血止血 相须为用 治疗血热妄行的多种出血证 尤长于治下焦血热所致的便血 痔血 不同点 地榆味酸 兼能收敛止血 又能解毒敛疮 可治水火烫伤 湿疹及疮疡痈肿等 为治烫伤之要药 槐花又清肝泻热 治疗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及高血压病等 22 白茅根甘 寒 归肺 胃 膀胱经功效 1 凉血止血 特点 凉血止血又能清热利尿 善治尿血 应用 血热妄行的尿血及吐血 衄血2 清热利尿 热淋涩痛 水肿及湿热黄疸3 清肺胃热 肺热咳嗽 热病烦渴 胃热呕逆临床应用 治疗急性肾炎 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特点 味甘而不泥膈 性寒而不碍胃 利尿而不伤阴 作用缓和用量宜大 23 苎麻根功效 1 凉血止血 血热出血证 长于治妇科出血2 清热解毒 疮痈肿痛及热淋3 安胎 胎热不安 胎漏下血 治疗习惯性流产 24 安胎常用药物 紫苏 行气宽中 理气安胎 黄芩 清热安胎 用于胎热不安 桑寄生 补肝肾 养血安胎 苎麻根 止血安胎 应用于胎漏下血 胎动不安 25 第三节化瘀止血药 26 三七甘 微苦 温 入肝 胃经功效 止血 化瘀 止痛1 化瘀止血 体内外各种出血证 特点 止血而不留瘀 化瘀而不伤正 2 消肿定痛 跌打损伤等淤血阻滞所致的外科淤血疼痛证3 滋补强壮作用 民间常与母鸡或猪肉同炖 可收补气益血之效 尤多用于产后或久病体虚者 27 一般用量与用法 研粉吞服 每次三分至五分 每天2 3次 本品价格昂贵 故临床应用 多数是研粉吞服 按语 本品古称 山漆 主要是说它产于山间 功能止血 如漆黏物 现在多种于田间 故又称 田七 不论内服或外用 都有良好的疗效 故在大量出血或出血不止的时候 可以应用 其化瘀止痛作用明显 适用于气滞血阻诸痛 如跌扑损伤 痈疮肿痛及创伤作痛等症 为伤外科常用药物 著名成药 云南白药 中即含有本品 菊叶三七 景天三七 均能止血散瘀 但较三七力弱 前者兼解毒消肿 后者兼养血安神 28 茜草苦 寒 入肝经功效 1 凉血止血 各种内外伤出血证 血热夹瘀的吐血 衄血及崩漏等出血证 特点 性寒而凉血 2 活血通经 血滞闭经 跌打损伤及风湿痹痛等 特点 归肝经 29 处方用名 茜草炭 炒至外黑内微焦为度 用以止血 生茜草 茜草根 生用 有行血作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 三钱至五钱 煎服 附药 茜草藤 又名过山龙 即茜草的茎藤 有活血消肿的功效 能治跌扑损伤 疮痈肿毒 既可内服 也可取鲜草捣烂外敷 一般用量为三钱至五钱 煎服 外用适量 30 蒲黄甘 平 入肝 心经功效 1 化瘀止血 各种内外出血证 如衄血 咯血 吐血 便血 尿血 崩漏及创伤出血 瘀血所致心腹疼痛 产后腹痛及痛经等 2 利尿通淋 血淋涩痛注意 一般认为蒲黄生用性滑 行血消肿 炒黑性涩 功专止血 入汤剂包煎 注意 可收缩子宫 孕妇忌用 临床上用于产后子宫收缩不良 出血不止的病症 31 五灵脂为鼯鼠科动物复齿鼯鼠的粪便功效 活血止痛 化瘀止血应用 1 淤血内阻 血不循经所致的出血证2 淤血阻滞所致胸 胁 脘 腹刺痛 痛经 产后瘀阻腹痛等3 蛇 蝎 蜈蚣咬伤 可内服外敷注意 包煎 或入丸 散用 本品生用又腥臭味 不利于服用 制后可矫臭矫味 醋炙增强其散瘀止血作用 酒炙后增强其活血止痛之力不宜与人参配伍 十九畏 32 五灵脂与蒲黄功效主治异同 相同点 化瘀止血 治疗瘀血腹痛 产后腹痛等 以及各种出血 善治瘀阻经脉之出血 均需包煎 同中之异 化瘀以五灵脂为优 止血以蒲黄见长 不同点 五灵脂又能解毒 治疗毒蛇咬伤等 不可与人参共服 蒲黄又能利尿通淋 治疗小便不利 血淋等 33 血竭功效 活血止痛 化瘀止血 生肌敛疮应用 1 外伤出血或疮疡不敛等2 跌打损伤及其他淤血疼痛证近代临床还单用本品治胃 十二指肠溃疡等上消化道出血 有较好疗效 内服多入丸散 34 第四节温经止血药 药性特点 性温热 温内脏 益脾阳 固摄冲脉而统血液 以温经止血 功效 温经止血 适应证 虚寒性出血 虚损不足 出血不止 神疲乏力 舌淡脉细及外伤出血等 配伍 多伍用温里药或补阳药以加强止血作用 35 炮姜功效 温经止血 温中应用 1 虚寒性出血证 如吐血 便血 崩漏等2 虚寒腹痛 腹泻等 36 艾叶苦 辛 温 归肝 脾 肾经功效 1 温经止血 月经过多 崩漏及妊娠下血等虚寒性出血证 特点 善暖下焦胞宫 宜于妇女崩漏下血 2 散寒调经 下焦虚寒之腹中冷痛 月经不调 痛经 带下及宫冷不孕等3 止漏安胎 胎漏下血 胎动不安4 燥湿止痒 皮肤湿疹瘙痒 37 陈艾炭 炒至黑色为度 用以止血 生艾叶 蕲艾 生用 用以散寒止痛 艾绒 捣制成绒 用以烧灸 艾叶捣制成绒 为针灸常用的料品 用以烧针 则热气内注 具有温熙气血的作用 艾叶 38 小结 药物止血所兼有的多重作用地榆 侧柏叶 凉血止血 收敛止血茜草 化瘀止血 凉血止血止血药物的作用部位白茅根 小蓟 尿血地榆 槐花 便血 痔血艾叶 冲任 胞宫虚寒之月经过多灶心土 中焦脾胃虚寒致出血白及 紫珠 肺胃积热出血 39 小结 止血药是治标之品 临床应用需配合相应的药物如清热药 温热药 活血化瘀药以及补益药 以标本兼治之 止血药用量与用法各自不同 有需炒炭者 艾叶 有不需炒者 三七 有主要用于汤剂者 蒲黄 有直接研粉吞服者 白芨 有需用量较大者 仙鹤草 当各随药性用之 40 合理用药 1 根据出血证不同病因和病情 合理配伍 血热妄行 阴虚火旺之出血者 宜凉血止血 配清热凉血或滋阴降火药物 瘀血内阻 血不循经之出血者 宜化瘀止血 配行气活血之品 虚寒性出血 宜选用温经止血和收敛止血药 配益气健脾温阳药物 若出血过多 大失血者 宜益气固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