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T.M塔式起重机大运行走机构及起升机构设计
62页 30000字数+论文说明书+任务书+7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任务书.doc
0 运行机构.dwg
0起升机构.dwg
120T.M塔式起重机大运行走机构及起升机构设计说明书.doc
120T.M塔式起重机装配图.dwg
1轴.dwg
2大端盖.dwg
2滚筒.dwg
2齿轮.dwg
120tm塔式起重机大车运行机构及
起升机构设计
摘要
塔式起重机作为建筑施工现场的主要建筑机械,被广泛使用于建筑施工现场。本次毕业设计专题部分是塔身,包括结构设计和参数选择。采用AutoCAD绘制图纸。在设计、计算、绘图的基础上了解、掌握一些设计工艺和制造工艺。首先,从总体设计开始,对QTZ 12 塔式起重机的四大机构,即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回转机构、行走机构进行了大体设计。QTZ 12 塔式起重机采用电力传动的单卷筒单轴式起重机;QTZ 12 塔式起重机选择滚动轴承式旋转支撑机构,其旋转驱动机构选用机械驱动部分装在非旋转部分上,而最后一级大齿轮则固定在起重机的旋转部分上;QTZ 12 塔式起重机采用自行式,其驱动的主动轮采用对角布置。经过参照塔式起重机设计手册中的资料,进行了QTZ 12 塔式起重机的塔身机构和参数设计。根据自重载荷、起重载荷、风载荷、惯性载荷,借助技术资料,设计了塔身机构,选择了其组成型材的参数。然后对塔身片、基础节、套架的主弦杆、腹杆进行稳定性校核、疲劳强度校核,还对整塔进行了抗倾翻性计算。之后,采用AutoCAD绘制图纸。所绘图纸包括塔身片、基础节、顶升套架、顶升横梁、附着框架等。除此之外我还搜集了一些关于塔式起重机的材料,如“塔式起重机的分类和特点”,“塔式起重机的使用和保养”等。
关键词:塔式起重机; 塔身节; 附着框架;起升机构;回转机构
The Design of the Gantry Travel Machine and the Hoisting Machine of the 120tm Crane Tower
Abstract
Crane tower as a major construction machiner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site. My graduate design special subject part is design of the tower. The design is comprised of design of machinery and selection of parameter. Then adopting the AutoCAD to draw the diagram papers. At the foundation of designing, computing and ploting, understanding and command some design craf and produce craft is necessary. First of all, starting from the total design of four greatest machines of the crane tower. The four greatest machines are telescoping machine, gyring machine , changing-breadth machine, and hoofing machine. QTZ12 Crane tower adopts single electric power cylinder with a single shaft telescoping machine; QTZ12 Crane tower uses circumrotate bolster machine with rolling bearing, its drive machine is fixed on the section that does not gyre, and its big wheel gear in the last one class is fixed on the section that gyres; The changing-breadth machine uses dolly to change the breadth, and the cordage traction machine is used in the dolly; QTZ12Crane tower adopts proper motion hoofing machine, and the drivers that drive machine are fixed on the cross position. By referring to the technique data from Mechanical Design Manual, design machinery and select parameter. According as deadweighth load, lifting load, winding load, inertia load, and in virtue of the technique data, design the structure and select the parameter of the profiled bars which compose the tower body, then make stability calibration and fatigue intensity of main staff and assistant pole. In addition,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checking computations of resist-tiping capability. After that, adopting the AutoCAD to draw the diagram papers, which includes the mast section, telescopic cage, anchorage frame, etc. Besides that, I also collect some information with regard to crane tower. For example, “Peculiarity and Sort of the Crane Tower”, “Using and maintain of the Crane Tower” and so on.
Keywords:Crane tower ; Mast section ; Anchorage frame ; Hoisting machine ; Gyring machine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1 塔式起重机概述 1
1.1 塔式起重机简介 1
1.2 我国塔式起重机的发展概况 2
1.3 塔式起重机的发展趋势 3
1.4 塔式起重机的基本参数 4
1.5 塔式起重机的分类和特点 6
2 塔式起重机构造及设计 9
2.1 金属结构 9
2.1.1基础行走台车与地盘 9
2.1.2塔身标准节 10
2.1.3上转台、驾驶室与塔帽 10
2.1.4起重臂 10
2.1.5平衡臂 12
2.1.6上支座 12
2.1.7下支座 12
2.1.8回转塔身 12
2.2 工作机构设计 13
2.2.1 起升机构 13
2.2.2 回转机构 18
2.2.3 小车牵引机构 20
2.2.4 液压系统 21
2.2.5 绳轮系统及倍率装置 23
2.2.6变幅机构 23
2.2.7行走机构 25
2.3 附着装置和塔机安全装置 30
2.3.1 附着装置 30
2.3.2 限位开关 30
2.3.3 超载断电装置 31
2.3.4 自动空气开关(带欠压保护) 31
2.3.5 过载保护 31
2.3.6 缓冲止档装置 31
2.3.7 风速报警装置 32
2.3.8 短路保护 32
2.3.9 电源指示装置 32
2.3.10 吊钩高度限位 32
2.3.11 小车的最大幅度与最小幅度限位 32
2.3.12 力矩保护 32
2.3.13 超重保护 33
2.3.14 红色障碍灯 33
2.3.15 电铃 33
3 塔式起重机稳定性计算 34
3.1 塔式起重机稳定性 35
3.1.1 工作状态稳定性 35
3.1.2 非工作状态稳定性 37
3.2 疲劳强度校核 39
3.2.1 支座反力 40
3.2.2 疲劳强度 40
3.2.3 静强度计算 40
4 塔式起重机的使用与维护 42
4.1起重机的操作 42
4.2安全装置的调整 43
4.2.1 起重力矩限制器调整 43
4.2.2 起重量限制器调整 45
4.2.3 起升装置超高、低度限位装置 45
4.2.4 小车变幅前、后限位装置 46
4.2.5 回转限位的调整 46
4.2.6 安全注意事项 46
4.3 塔式起重机的维护与保养 47
4.3.1 概述 47
4.3.2 液压爬升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48
4.3.3 金属结构的维护和保养 48
4.3.4 电气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48
5 塔式起重机技术经济分析 ......50
6 塔式起重机的环保知识......... 52
6.1机械部分的保养和修理.........52
6.2其它主要部件的保养...........53
结束语 54
致 谢 55
参考文献 56
1 塔式起重机概述
1.1 塔式起重机简介
塔式起重机是现代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主要施工机械之一。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它的幅度利用率高.如图1.1所示,由于其能靠近建筑物,故其幅度利用率可达全幅度的80%,普通履带式,轮胎式的幅度利用率不超过50%,而且随着高度的增加还会急剧减少。因此塔式起重机在高层工业和民用建筑施工的使用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应用塔式起重机对于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为了适应建筑物结构件的预制装配化,工厂化,现在的塔式起重机必须具备下列特点
6.1机械部分的保养和修理
1.日常保养
(1)经常保持各机构的清洁,及时清扫各部分灰尘;
(2)检查各减速器的油量,如低于规定油面高度应及时加油;
(3)检查各减速机的透气塞是否能自由排气,若阻塞,应及时疏通;
(4)检查各制动器的效能,如不灵敏可靠应及时调整;
(5)检查各连接处的螺栓,如有松动和脱落应及时紧固和增补;
(6)检查各种安全装置,如发现失灵情况应及时调整;
(7)检查各部位钢丝绳和滑轮,如发现过度磨损情况应及时处理;
(8)检查各润滑部位的润滑情况,及时添加润滑脂。
2.钢丝绳及其维护保养
(1).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应防止钢丝绳打环、扭结、弯折或粘上杂物,防止与机械或其他杂物相摩擦。
(2).塔机安装完毕(使用前)应对钢丝绳进行润滑,用石墨润滑脂涂抹一遍,以后对钢丝绳的润滑按“起重机润滑表“进行。
(3).塔机的总体设计不允许钢丝绳具有无限期的寿命,有下列情况之一应予以报废:
a. 钢丝绳紧靠在一起,即使在6d长度内断丝数量没超过5根,则应报废。
b. 钢丝绳虽然没有断丝,但钢丝绳磨损达到其直径的40%,或钢丝绳相对于公称直径减小7%甚至更多时,或钢丝绳明显弯曲等。
c. 钢丝绳失去正常的形状,产生畸形,如波浪、笼状畸变、绳股挤出、钢丝挤出、绳径局部变大、扭结、绳径局部变小、部分被压扁、弯折。
d.钢丝绳径受了特殊热力作用,外部出现了可识别的颜色时。
6.2其它主要部件的保养
1.制动器零件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予报废:
(1)裂纹;
(2)制动块摩擦衬垫磨损量达原材料厚度的50%;
(3)制动轮表面磨损量达5mm ~2mm;
(4)弹簧出现塑性变形;
(5)杠杆系统空行程超过其额定行程约10%。
2.吊钩禁止补焊,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予报废:
(1)用20倍放大镜观察表面有裂纹及破口;
(2)钩尾和螺纹部分等危险断面及钩筋有永久性变形;
(3)挂绳处断面磨损量超过原高的10%;
(4)心轴磨损量超过其直径的5%;
(5)开口度比原尺寸增加15%。
3.卷筒和滑轮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予报废:
(1)裂纹和轮缘破损;
(2)卷筒壁磨损量达原壁厚的10%;
(3)滑轮绳槽底的磨损量超过相应钢丝绳直径的25%。
4.车轮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予报废:
(1)裂纹;
(2)车轮踏面厚度磨损量达原厚度的15%;
(3)车轮轮缘厚度磨损量达原厚度的50%。
结束语
毕业论文是我大学阶段一次非常难得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机会,通过这次比较完整的塔式起重机设计,我摆脱了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状态,和实际设计的结合锻炼了我的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我查阅文献资料、设计手册、设计规范以及电脑制图等其他专业的能力水平,而且通过对整体的掌控,对局部的取舍,以及对细节的斟酌处理,都使我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经验得到了丰富,并且意志品质力,抗压能力及耐力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这是我们都希望看到的也正是我们进行毕业设计的目的所在。
虽然毕业设计内容繁多,过程繁琐但我的收获却更加丰富。各种机构的适用条件,各种零件的选用标准,各种设备的安装方式,我都是随着设计的不断深入而不断熟悉并学会应用的。和王老师的沟通交流更使我对塔式起重机的认识和设计对自己提出了新的要求,举个简单的例子:起升机构卷筒的大端盖上应该有的拆卸螺栓孔是我以前没有注意到的,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让我了解了这些知识,这是很珍贵的。
在设计过程中一些塔式起重机设计参数的确定让我很头痛,原因是由于本身设计受到图纸本身的框定,而又必须考虑本专业的一些要求规范,从而形成了一些矛盾点,这些矛盾在处理上让人很难斟酌,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意识到:要向更完美的进行一次设计,与其他专业同学的交流沟通是很有必要的,这其中也包括更好的理解建筑机械的各种要求,更要从大局上更好的处理各种矛盾。
提高是有限的但提高也是全面的,正是这一次设计让我积累了无数实际经验,使我的头脑更好的被知识武装了起来,也必然会让我在未来的工作学习中表现出更高的应变能力,更强的沟通力和理解力。
顺利如期的完成本次毕业设计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让我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无论是起升机构还是运行机构,我都采用了一些新的技术和设备他们有着很多的优越性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新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创造力,可这些不足正是我们去更好的研究更好的创造的最大动力,只有发现问题面对问题才有可能解决问题,不足和遗憾不会给我打击只会更好的鞭策我前行,今后我更会关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出现,并争取尽快的掌握这些先进的知识,运用知识是自己强大起来。
致 谢
这次毕业论文能够得以顺利完成,是所有曾经指导过我的老师,帮助过我的同学,一直支持着我的家人对我的教诲、帮助和鼓励的结果。我要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首先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王锐昌教授。我是在王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完成毕业设计的,在我写毕业论文过程中,王老师给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指导和许多宝贵建议。
本设计能够顺利的完成,也归功于各位任课老师的认真负责,使我能够很好的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在设计中得以体现。正是有了他们的悉心帮助和支持,才使我的毕业论文工作顺利完成,在此向辽宁科技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全体老师表示由衷的谢意。感谢他们四年来的辛勤栽培。
参考文献
[1] 陈道南,盛汉中.起重机课程设计[M].北京:冶金业出版社,1983.
[2] 范俊祥,陆念力.塔式起重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4.
[3] 倪庆兴,王焕勇.起重机械[M].上海: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1990.
[4] 刘佩衡.国外塔式起重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1983.
[5] 沈永刚.现代设备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6] 孙桓,陈作模,葛文杰.机械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 徐灏,邱宣怀,蔡春源,汪恺,余俊.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8]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 Aviad Shapira,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J].May 2008,
Page: 32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