Φ50X90衬筒注塑模具设计
29页 10000字数+论文说明书+任务书+8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A0-Φ50X90衬筒注塑模装配图.dwg
A1-型腔固定板.dwg
A1-型芯.dwg
A1-垫板.dwg
A1-定模座板.dwg
A2-型腔.dwg
A3-型芯镶件.dwg
A3-推筒.dwg
Φ50X90衬筒注塑模具设计论文.doc
任务书.doc
检测大雅详细报告.pdf
评阅人评语.doc
摘要
塑料工业是在现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门类之一,其中注塑模具也是发展比较快的种类,所以对于了解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而言,透彻的研究注塑模具有非常大的意义。而模具工业在国内的现状就是稳定而迅速的发展,我国的模具制造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中国的模具工业在今年来,不仅国有模具企业有很大的发展,三资企业和乡镇及个体模具奇特的发展也非常的迅速。虽然中国的模具工业发展很迅速,但是依然是供不应求。主要的缺点就是在精密、复杂、大型以及长寿模具等领域。中国目前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而中国模具产业在今后除了继续提高成产能力以外,更要着重于技术水平的发展。
本设计阐述了注射成型的一些基本原理,特别是单分型面注射模具的工作原理与结构,提出了注塑产品的一些基本设计原则;而且详细说明了冷流道注射模具顶出系统、温度调节系统和浇注系统的设计过程,并且仔细说明了对模具的强度要求。通过本设计对注塑模具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知,注意设计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并了解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
关键词: 塑料模具; 分型面; 设计
Abstract
Plastic industry is in what is now one of the world's fastest growing industrial categories, including the types of injection mold is also developing faster, so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plastic products and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thorough research on injection mold has the very big significance.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ould industry in China is stable and rapid development, mould making belong to speci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China's mold industry this year, not only has a lot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he mold,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villages and towns and individual mold strange also very quickly. Although China's mold industry to develop very quickly, but is still in short supply. Main weakness is in areas such as precision, complex, large and long-lived mold. China's current averag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still have larger gap. And the China mold and die industry in the future in addition to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more focu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This design elaborated the basic principle of injection molding, especially the single parting surface injection mould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puts forward some basic design principle of injection molding products; And details the cold runner injection mold ejection system, temperature regulating system and gating system design process, and illustrates the requirement towards the intensity of the mould. Through the design of injection mold has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and cognition and pay attention to some details in the design, and understand that the mold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etc..
Keywords: plastic mold; parting surface; design
目录
第一章 1
1.1 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1
1.2 模具的发展 1
1.3 设计在学习模具制造中的作用 3
第二章 塑件的工艺分析 4
2.1 分析塑件使用材料的种类及工艺特征 4
2.2 分析塑件的结构工艺性 6
2.3 工艺性分析 6
2.3 确定型腔数目 7
第三章 注射机的选择 8
3.1 塑件体积的计算 8
3.3按注射机额定注射量来确定型腔数目 8
3.4计算浇注系统体积 9
3.5注塑机选择 9
3.6分型面的选择 10
3.7浇注系统的设计 11
3.8主流道设计 12
3.9分流道设计 13
3.10浇口的设计 14
3.11冷料穴设计 14
第四章 确定主要零件结构的尺寸选模架及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16
第五章 选择模架 17
第六章 导向机构设计 18
6.1导柱的设计 18
6.1.1长度 18
6.1.2形状 18
6.1.3材料 18
6.2导套的结构设计 18
6.2.1材料 18
6.2.2形状 18
6.3.1推件力的计算 19
6.3.2推管的设计 20
第七章 冷却系统的设计 21
第八章 模具排气槽的设计 22
第九章 校核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5
第一章 模具的发展与应用
1.1 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利用其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制品的工具叫做模具。在各种材料加工工业中非常广泛的使用着各种模具。如金属压力加工使用的锻压模具、冷压模具、金属铸造成型使用的砂型或者压铸模具等各种模具。
模具的全面要求:能生产出满足尺寸精度、外观、物理性能等各方面使用要求的公有制制品。以模具使用的角度要求高效率、自动化操作简便;从模具制造的角度要求结构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廉。
制品的质量深受模具的影响。第一,模具型腔的形状、尺寸、分型面、便面光洁度、进行浇口和排气槽位置以及脱模方式等都对制件的尺寸精度还有形状精度以及制件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电性能、内应力大小、各项同性性、外观、质量、表面、光洁度、气泡、凹痕、烧焦、银纹等的影响都十分重要。第二在加工的过程中,模具的结构对操作难易的程度影响非常大。在大批量地生产塑料制品时,要尽量减少开模、合模过程以及取制件过程中的手工劳动,所以我们经常采用自动开合模自动顶出机构,在全自动生产时也要保证模具中的制品自主脱落。此外模具也影响着制品的成本。当小批量生产时,制件上的成本中模具的费用占很大比例,这时要尽量采用结构合理而又简单的模具,来降低成本。
在现代生产中,三项重要因素就是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的设备、先进的模具,尤其是模具对现实材料加工工艺要求、塑料之间的使用要求和造型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模具的制造和更新是产品的生产及更新的前提。因制件品种及产量需求越来越大,对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要促进模具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1.2 模具的发展
近些年来,模具的增长十分迅速,整个模具产量中高效率、自动化、大型、微型、精密、高寿命的模具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模具的发展趋势从模具设计和制造角度来看,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塑料模具成型的制品越来越大型化、复杂化和高精度的要求以及因高生产率要求而发展的一模多腔而导致了提高大型、精密、负载、长寿命模具设计水平及比例。
在塑料模具设计制造中全面推广应用CAD/CAM/CAE技术。CAD/CAM技术现已发展成一项较成熟的共性技术了,最近模具CAD/CAM技术的软件与硬件的价格已经降低到中小企业普遍都可以接受的程度了,创造了进一步普及的良好条件;基于网络的CAD/CAM/CAE一体化系统结构的初见端倪,解决了传统混合型CAD/CAM系统无法满足实际生产过程中分工协作要求的缺点;CAD/CAM软件的智能化程度也将日渐提高;在我国塑料模具工业中,塑料制件及模具的3D设计与成型过程的3D分析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推广应用热流道技术和气辅注射以及高压注射成型技术。利用热流道技术的模具可提高之间的质量和生产率,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塑料制件原材料和节约能源,所以广泛应用这项技术是塑料模具的一大变革。发展热流道模具的关键就是制订热流道元器件的国家标准,积极生产价廉高质量的元器件两点。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气体辅助注射成型可大幅度的降低成本。在汽车和家电行业中目前正逐步推广使用。气体辅助注射成型相比较传统的普通注射工艺而言具有更多的工艺参数去确定和控制,模具设计以及控制的难度都比较大,所以开发气体辅助成型流动分析软件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另外而言为了确保塑料件的精度,继续研究和开发高压注射成型工艺与模具也十分重要
为了适应多品种、少批量的生产方式而开发出新的成型工艺和快速经济模具。
提高塑料模标准化水平和标准件的使用率。我国模具标准件水平和模具标准化程度相比较国外而言仍然较低,其中的差距非常大,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模具工业发展,模具标准件的应用的广泛推广才能使模具质量和降低模具制造成本。为此,制订统一的国家标准是首要前提,并严格按标准生产;然后要逐渐形成规模生产,提高标准件质量、提高商品化程度、降低成本;而且还要更进一步增加标准件的规格品种。
对于提高模具寿命和质量而言十分必要的前提就是应用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和优质的材料。
研究和应用高速测量技术与逆向工程。塑料模CAD/CAM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利用三坐标测量仪或者三坐标扫描仪去实现逆向工程。实现逆向工程的必要前提是研究和应用多样、廉价的检测设备。
第八章 模具排气槽的设计
当型腔被塑料熔体填充时,一定要顺序的排出浇注系统及型腔内的空气和塑料受热而产生的气体。假如气体不能被排出,塑料就会因填充不足而出现气泡,表面轮廓或者接缝不清等问题,甚至因气体受压而产生高温,将塑料焦化。特别是大型塑件,精密塑件和容器类来说,其品质会受到排气槽很大的影响。对于高速成型中排气槽的作用也很重要,本次设计的塑件不是很大且不属于深型腔类的零件。所以本方案设计在分型面之间、模板与推管之间及模板与活动型芯之间的配合间隙进行排气,间隙值取0.04mm。
第九章 校核
注射机的有关工艺参数校核
(1)注射压力与锁模力的校核
F>p(nA+A )(10-4)
P——注射的时候型腔压力查文献得113MPa;
A ——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投影面积(cm );
A——塑件在分型面上投影面积(cm );
F——注射机的最大锁模力,按CJ80NC型注射机最大锁模力是800kN
注射机闭合高度与模具厚度H
模具开模应该小于注射机开模行程时,拿出塑件(包括浇注系统)所需要的开模距离即满足:
S (5 10)(10-5)
式中 H ——推出距离(脱模)mm;
H ——塑件高度(包括浇注系统在内)(mm);
S——注射机的最大开模行程(mm);
Sk=32+90+5+7.54=134.54mm
Sk≤S=570mm 条件成立
致谢
通过这么长时间的毕业设计工作,终于完成了本次毕业设计,这次毕业设计让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还比较欠缺,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太多。首先还要感谢学校领导的安排与指导老师陈慧珍老师的耐心指导,当然还有同学们的热心帮助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再次致上最诚心的感谢。在本次设计的过程中,和同学们交流经验,向老师请教方式,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也经历了许多艰辛,同样收获了很多。在整个过程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独立工作的能力,树立了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信心,相信对以后的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且提高了动手的能力,让我体会到了创造过程中的艰难和成功过后的满足。虽然本次设计做的很一般,但是在其中所学到的所收获的是本次毕业设计中得到的最大财富,是我今后生命中的重要经历。
参考文献
[1]陈志刚,塑料模具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王伯平主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申开智,塑料成型模具[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4]何满才,Pro/ENGINEER模具设计与Mastercam数控加工[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5]王孝培,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简明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6]黄鹤汀.机械制造装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7]邱会朋.Pro/ENGINEER Wildfire3.0中文版注塑零件和注塑模具:设计分析工程图[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8]丁闻.实用塑料成型模具设计手册—注射模、压缩模和压注模[M].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1993.
[9]吉卫喜主编.机械制造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0]郭晓俊.Pro/ENGNEER Wildfire3.0中文版模具设计基本技术与案例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1]黄清远,机械设计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2]朱龙根黄雨华,机械系统的设计 [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13]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之液压气动[M],——化学业出版社.2004.
[14]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第五版[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15]田绿竹王新主编,机械制图[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
[16]Dircks, Klaus Madsen. Bent Decanter centrifuge with a screw conveyor having a varying pitch[P].US 7156801 2007.
[17] Gillengerten,Frank Haider,Günter Wagenbauer Robert. Screw centrifuge for the wet mechanical separation of solids[P].US 7153255B2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