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课中国书画与建筑引言 如何欣赏中国建筑 谢赫的六种画法 气韵生动 骨法用笔 应物象形 随类赋彩 经营位置 传移模写 1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中国书画与建筑 2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中国书画与建筑 引言 如何欣赏中国建筑 3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引言 如何欣赏中国建筑 4 你会如何评价中国的传统建筑设计及设置 荃湾三栋屋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引言 如何欣赏中国建筑 5 空间等级与秩序三栋屋村的称号源自上图红色的三排房子 意即 三栋房屋 门厅 会客厅和祠堂这三组建筑被两个内院隔开 形成整个建筑群的中轴线 周边房屋虽是后期加建 但都严守这种个轴线关系 保持对称的格局 三栋屋村平面图 香港大学建筑学系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引言 如何欣赏中国建筑 你会如何评价中国的传统建筑设计及设置 6 外露骨架与标准化结构屋脊和外露的结构形成中国传统建筑中外露的骨架 它能清楚显示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原型 外露的屋顶结构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引言 如何欣赏中国建筑 你会如何评价中国的传统建筑设计及设置 7 中国建筑中国人的传统 信仰以及生活方式所塑造发展出来的文化果硕 中国传统建筑反映中国人对于 天 地 人 之间和谐共生的追求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 建筑形体与空间 及其所处位置的文化以及自然环境往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中国书画与建筑的关系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引言 如何欣赏中国建筑 8 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套完整的绘画理论 南齐画家谢赫在 古画品录 中提到的 画有六法 这套法则同时包含了政治及审美标准 并可引申至传统绘画艺术 甚至于今天的中国艺术与建筑的赏析之中 传统书画与建筑赏析方法 第一课 引言 如何欣赏中国建筑 中国书画与建筑 9 画者 莫不明劝戒 着升沉 千载寂寥 披图可鉴谢赫 古画品录 王亭之的绘画 王亭之 传统书画与建筑赏析方法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引言 如何欣赏中国建筑 10 古画品录 中的六种画法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11 古画品录 中的六种画法1 气韵生动2 骨法用笔3 应物象形4 随类赋彩5 经营位置6 传移模写谢赫认为艺术中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联系 其次以各项技巧去支持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12 气韵生动 生动的形象是一幅画作的精神基础 封建社会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画家也特别重视以下主题 山水 人物 花鸟虫鱼 原则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13 谢赫认为当一幅画作如无法与观者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便是没有观赏价值的作品 当画作能极致地表现画家的精神动力 同时又不失和谐 便达到最高层次的 气韵生动 张谷雏的 烟雨楼图卷 香港艺术馆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气韵生动 14 建立在空间秩序基础上的生动 强调空间体验 六法 在建筑的应用 这就是艺术与建筑共通的根本理念 即将 愉悦 传递给观者 以建筑为题的绘画直至宋代才获得广泛关注 因此只有少数以建筑为背景的绘画能够流传至今 从这些作品中 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建筑对于凝造生动空间感的追求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气韵生动 15 参观者首先经过前厅和中厅 继而进入客家人传统里最重要的祠堂 在建筑布局上 前厅和中厅有如序幕般 把人们引领到祠堂 三栋屋村平面图 香港大学建筑学系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气韵生动 16 志莲净苑的主殿 大雄殿座落于整个寺院的中轴在线 于它前方的两个殿堂形成一个 凹 字形的空间 让人能在其中沉思冥想 这种设计反映了空间秩序所形成的流动性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气韵生动 17 骨法用笔 骨法用笔 是指使用画笔所需的力度和技巧 画家的画笔是其手臂 身躯和头脑的延伸 笔法的每一笔都要求根据绘画作品的主题与主体而施用不同力度 以体现出画作的不同层次 原则 黄宾虹的 黄山图册 香港艺术馆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18 传统书法中 骨法并不局限于书写技巧 同时存在于文字的线性轴线关系中 王羲之行草 丧乱帖 香港艺术馆 骨法用笔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19 建筑师不能按照个人意愿随意改动建筑的骨法 比如空间秩序以及结构部件的重要性都要通过系统方式表达 就像人的骨骼架构 每一部份 无论大小 相互联系 隐形的骨法蕴藏于轴线关系 对称布局以及结构的展现之中 可见的骨法显现于屋脊 骨架和外露的结构之中 骨法用笔 在建筑中的应用 骨法用笔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20 河南博物馆收藏的隋代陶屋 屋脊和屋面瓦片都为现行排列 河南博物馆 紫禁城的中轴对称布局 陈祥元 维基百科用户 骨法用笔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21 福建的江东桥石桥墩和横向梁架于1190年建成 他们也遵循了轴线结构 Zhangzhuang 维基百科用户 骨法用笔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22 应物象形 一幅画作应透过人物外貌和动作描绘他们的精神和生活 原则 建筑中的应用 建筑的形态各异 按不同用户和功能而有所区分 这跟现代建筑中 形体跟随功能 的要义相近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23 梁元帝萧绎是中国史上第一位画家皇帝 然而他的 职贡图 并不是 应物象形 的范例 画中人的面部表情显得呆板和死气沉沉 中国国家博物馆 应物象形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24 传统建筑的形态各异 按不同用户和功能而有所区分 你认为下列建筑有否乎合 应物象形 的要求 关键词 高耸入云 聚集的地方 讨论 云南沙溪古戏台 李理 维基百科用户 陕西大雁塔 BobakHa Eri 维基百科用户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25 随类赋彩 在色彩选择上 应忠实反映绘画主体的实际颜色 或强调其象征意义 因此绘画的色彩会随内容 时间 地点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例如很多画家会将树叶画成红色以表达秋天的意境 而在山水画中 水和雾则会使用均匀的浅色调 多为白色 以表现空间的空灵 原则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传统建筑会依据等级制度与象征意义选用特定颜色与细节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26 下列画作的颜色如何表达其意境 讨论 在这幅李桂馨 寒山访雪 中 水和雾使用了相似的颜色 香港艺术馆 陆俨少的 秋山 局部 贴近写实的场景 香港艺术馆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27 随类赋彩 上图说明传统书法有着因不同的几何或形态所形成的不同风格 如同建筑一样 不同的几何与风格有着不同的含义 颜小梅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28 北京天坛深蓝色的圆形屋顶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圆形即代表天 冯成 维基百科用户 随类赋彩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29 经营位置 经营位置 指的是空间和形体之间的关系 由于画家要将他所看到立体的三维空间画到平面的画纸上 他必须注意景深以表现物体的位置和距离 中国传统绘画追求画面层次和虚实关系 许多画作并非将主体放在中央作对称构图 而是追求画面上的和谐 在此基础上 画家的首要目的是在视觉上取得主体及比例上平衡的构图 原则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经营位置 在建筑中的应用 30 强调建筑中各个元素的比例 虚实关系 空间的组合关系 建筑的功能和空间经常在对话 被建筑物所围合起的内部空间始终是极其重要的元素 经营位置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31 王亭之的画作 王亭之 主体与空间关系形成有趣的对比 经营位置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32 留白是中国绘画中的重要技法 大片的白使图中的红色蜻蜓更见突出 刘少昂的 遍地灵根 香港艺术馆 经营位置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33 河流和牛的轮廓模糊 但人物外形却以实线画出 形成虚实对比 唐代画家李思训的 牛 香港艺术馆 主体和空间的关系也是中国绘画的重要技巧 经营位置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34 紫禁城 经营位置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35 传移模写 绘画需注意观察并遵循自然规律 但谢赫则把模仿前人放在第六位 因为他认为绘画技巧可随老师学习 透过参考摹本和历史研习则可汲取前人经验 品味也因此慢慢提高 画作的气韵则很难被模仿 优秀画家可在临摹古人的同时 以古鉴今 创造新的作品 原则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36 传统建筑有一套标准建造方法 可大大节省物料 提高效率 同时避免风格不统一 传统建筑中的应用 营造法式 是第一部有关建筑技艺的着作 右图为书内展示的传统建筑结构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传移模写 37 吕寿琨 仿石涛山水 香港艺术馆 中国书画与建筑 第一课 谢赫的六种画法 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