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返回文章列表 刷新显示试评李亚辉“唯信息论”:从动力学到热力学的世界计算士 发表于 2009-7-16 14:36:36(长贴,请做好心理准备_)计算士按:这几天陆陆续续在看这个人的博客,发现不少有意思的思想。这个人的东西,文风比较凌乱,刚看之下,似乎不太靠谱,但反复揣摩,其实有不少地方说得相当靠谱,确实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另外有两个该同学靠谱的证据:一个是从“四议以太泵粗略模型的分析”/m/user_content.aspx?id=14250 和 “面向大规模并行计算的异步数据流式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指令装配(概要)”/m/user_content.aspx?id=13418两篇来看,该同学是具备将自己的想法操作化的数理能力的,虽然有数理化工作未必就正确,但我们可以认为作者关于信息论的思想未必是纯粹哲学式的闲扯,而是具有操作化的潜力的(他自己在某回帖中也指出自己确实在进行此类工作)。另一个是在我要转的这个帖里面,张学文老师和博主进行了交流,并在某些点上看法是一致的。虽然我们不必迷信权威,但张老师专研此道(熵与热力学、信息论)多年,相信还是有一定的鉴赏眼力的。因此,我将科学网上的这个帖转到这里来,并在评论中发表一些自己的想法(以蓝色字体标出),欢迎大家拍砖。值得一提的是,我感觉该作者的数理功底和对信息论的认识,应该都在我之上,所以存在几种可能:一种是对作者原意的误读,一种是可能是十分重要,但我不理解的地方,无法评论,或者不觉得重要,就跳过去了。有这些情况,欢迎大家指出来,共同研习。本文转引地址:/m/user_content.aspx?id=16571宇宙是个宏量子(还不完善,比较乱,有空还得改改)1唯信息论纲要1.1信息和信息量与信息编码信息是个无量纲的纯数,信息本身不可定义。信息量(包含信息的多少)可以定义,信息量的本质是编码长度,用最小的编码长度,表达一个确定的状态。信息的起源必须是真随机,没有真随机,信息=0。伪随机信息=0。作弊的游戏,在构造信息系统层次的时候,会剔除伪随机影响,真随机部分仍然是游戏。不太理解为什么“伪随机信息=0”,但真随机系统信息是无穷大,伪随机系统信息是有限的,是可以理解的。比如excel里用于产生随机数的程序,既然是程序,就存在规律,也就是说这个随机是“模子”制造出来的。那这个“模子”里已经包含了伪随机所有的可能,而“模子”的信息(从程序占的内存就可以看出来)却是有限的。信息表达的唯一方法,就是编码。1.2信息整体性、主观性和相对性信息编码必须完整,也就是信息具有整体性和完备性(完整性)。任何一个局部的编码,本质上都是另一种状态,而不是原始状态。也就是说,信息编码的局部,本质上是另一种信息,而不是原始信息,差一点都不行。整体包含部分,对信息表达而言,本质上是无效的。搞无损压缩的人都明白这个整体性,信息的本体(除掉冗余后的信息)差1bit都不行。近似的由来,是由主观产生的。主观选取一部分关心的信息,舍去一部分不关心的信息,产生了近似。这个观点是非常赞的,熵就是这么产生的,power law也是这么出现的。搞过有损压缩的人都知道,有损压缩的评价必须是主观,没有主观标准,有损压缩毫无疑义。近似的概念,产生了整体包含局部的假象,产生了可比性,产生了序,产生了大小,产生了方向,时空的可比性和方向,和主观密不可分。这个里面应该有很深的门道,不过我还没有想清楚。“序”如何产生,或者说被构建出来,确实是很有意思的。不可盲目的把可比性、大小、序、方向,当成一种纯客观的存在。完全同意。一种假象,级数的收敛是完全客观的实在。无理数最本质的表达,就是一个状态,这个状态的本质的编码,是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的。3.1415926.,无论多长都不真实,的编码完全可以按反序的形式表达,6295141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划分,是人为的,不是纯客观实在。近似编码,和体系有关(压缩算法),长码和短码是相对的,采用不同的体制(压缩算法),长码和短吗可以互换,无理数和有理数,本质上是等同的,可以互换。这一段里面有很深的意思,他在接下来关于“上帝创造整数,人创造分数”那边还要讲到。大意就是,分数和无理数是整数的投影,这个投影的产生是因为我们和宇宙的相位不同,相位不同是因为我们无法储存宇宙那样大的信息,所以造成时空的相对性。 1.3信息同一性原理无差别的信息,就是一个信息。这个张学文也有讲到。对一列数进行各种变换,并不会产生或减少信息(因此在分析气象数据的时候,对数据盲目地进行变形,希望发现新的规律是很可笑的)。逻辑的自洽性,就在于保证变换过程中信息不增不灭。推论:只有一个电子。所谓多个电子,是环境不同,不是电子不同,电子只有一个。环境不同,根据信息的编码的整体性和相对性,构造出多个电子。多个电子的概念,缺省隐含单一个环境的概念,和单个电子,多个环境的概念,完全等价。这个思想挺奇怪的,但很有意思。作者认为,宇宙可以就是一个电子在真随机地蹦跶产生。 1.4无限的构造与连续统无限是被构造出来的,构造必须包含层次。无限无边界集合,可以和无限有边界集合等价。无边界无限平铺的集合,与有限有边界无限层次集合(就是无限多个集合的集合)等价。层次本身可以看作一个独立的维度。连续是被构造出来的,与离散无限层次等价。无理数的构造,就是无限层次的连分数。连续是被构造出来的,这个我十分同意,因为古希腊人就是对连续的构造产生怀疑,所以制造了“飞矢不动”的悖论。“运动”这个词藏着很深的悖论。每一时刻去看对象,都是静止的,为何就会产生运动呢?有一种观点认为,对象未必是在真的运动,只是在不断“闪现”,在下一次出现的时候,有了一个位移,我们把这个过程以积分的方式连起来,就“制造”出“运动”,进而制造出“动力学”。说到底,一个连续的“力”,也只是一种认识需要而被制造出来的概念,有没有这个“力”,是不好说的。因为这个“力”是被制造出来的概念,所以就会带来关于“第一推动力”的困惑,如果抛弃这个概念,这个困惑也不存在了。无限确实也有可能是被制造出来的,不过这个我以前也没有仔细想过。幸而人类认知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制造出来的与世界不符(或者倒不如说,与人可以加工处理的信息不符)的概念都要导致悖论。“运动”,“力”,是这样,“无限”也是这样。关于无限集合的悖论,罗素已经说得很清楚:正常集(所有不包含自己的集合)和异常集(所有包含自己的集合)的分类分析必然要导致悖论。这个悖论就是我们想把“无限”纳入集合进行运算产生的怪物。“层”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但作者没有讲清楚,我也没有想明白。大致感觉就是,可以用无穷递归来制造无限多的层,从而实现“边界”的突破。另外,作者讲的“无限层”,似乎是在讲分数和无理数。1.5信息系统的编码等效性与信息系统的层次采用有限有边界无限层次集合的方法,对信息系统的分析是有效的。事实上,这是唯一可行的数学方法,只不过是人们对数学的真实含义的理解有偏差,连续性模型,不可避免走向机械论。对信息系统的认识,离不开主观,主观必须提供层次化的构造方法,也就是近似的体制。从无限的构造的形成上看,纯客观的本源不可说,也不必说。一种学说和另外一种相反学说,是等价的,没有谁更真实。真正真实的不是学说本身,是等价方案,找到一种等价方案,这种等价的变换,是普遍有效的。信息编码的等效性是最根本的等效性。电子未必真实,电子仅仅是一种编码方案的一个表达,编码方案的等效性才是普适的。科学的逻辑自洽,其实就是编码方案的等效性。大家在实验室看到一个东西,是共享等效的编码方案的结果。但我们往往忽视这个编码过程,每当一种编码方案过滤后的结果和另一种一致,就惊叹真理再次被证实(例如数学和被数学化地处理后的物理过程),其实根源在于这两个编码体系,其实就是一个。信息系统的层次构造,是以真随机为标准。一个现实的信息系统,必须建立在真随机基础上,由于真随机的出现,这个信息系统运行与其载体是无关的。信息系统运行于载体无关的一个推论就是秩序、生命和智能与载体无关。不管你是二氧化硅,还是碳水化合物,还是一段代码,都可以有生命。生命的本质不在于其载体的具体形式。有限真随机系统,可以构造出无限层次的复杂系统。也就是说,宇宙的本源,可以是一个电子在乱蹦达。静态无限集合的层次构造,并不能反映真实的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也就是说,信息系统的真正的层次,不是无理数的连分数。导数是一种准层次,是对有边界可数集合的近似构造。导数可以构造可以构造一系列伪规律。1.6不变量根据同一性原理,信息系统局部是存在不变量的。电子只有一个,只要还存在电子,电子就没变,因为电子的局部时间不存在。还是觉得这个有点难理解这里先引入了局部时间概念,时间的起源以后在讲。电子是一个局部编码,局部编码的不变性,在任何一种编码体制中都是必然的。数学的本质,就是不变量分析,是一种化动为静的方法,这是唯一的认知的方法。数学的局限,就在于不能构造真随机的本体,只能从相空间认识真随机。恩,有意思。什么叫做从相空间认识真随机? 1.7真规律和伪规律真随机的本体是无规律的,有规律就麻烦大了,宇宙没法存在。真理存在了,宇宙没法存在。真随机的相空间的规律,就是白噪声的规律,功率谱密度为一个常数。白噪声的实函数不可表达。这是数学的极限。呼唤达人进一步解释这个。貌似很有意思。伪随机数学方法,最本质的方法是离散的编码方法,所谓的目前的客观规律都是伪随机函数的体现,根本上全部都是伪规律,是对现实信息系统中,局部的不变量的分析。现实世界中不变量的分析,是主客观的混合体,是主观根据主观依附的信息系统,选取的一种编码体制,对客观的考察。这个可以算是power law的根源吧伪规律不存在极限概念,无限逼近一个个客观真理的近似真理的说法,是荒谬的。任何一个说事儿的真理,都离不开时空的边界,此时此刻此地,能复制么?复制不了,就别说真理了。信息编码的整体性,也禁止出现这样的极限,差之分毫,失之千里,是绝对的。螺旋式的尾随,或者震荡式的逼近,都不是在尾随和逼近真理,而是在构造真理,尾随和逼近的只是一个虚拟像,这个虚拟的像,是被人不断地人为构造出来的。虚拟的像不是本质的,本质规律只有等价变换的规律。 这个认识很深刻,我们构造了我们想看见和能看见的东西,并且,由于“主观根据主观依附的信息系统,选取的编码体制”的关系,我们只能这么构造。大家谈论的真理,就是事在人为,为(做)了就是真理,不存在真正意义的客观标准。全部号称是客观的科学,从信息编码的整体性上看,都是伪随机的科学,就是伪科学。真理只有一个,就是信息编码体制等价变换的规律,这个规律是本质的,在各个信息系统层面,都将独立表达。或者说,唯一我们能言说的永远正确的真理,就是关于信息变换机制的真理,因为这个就是我们存在的拐杖和枷锁。信息系统的层次,是不可穿越的,没有任何一个伪随机规律,可以穿越真随机。再次提出,什么是“层”?2时空的起源时空的起源主客观都有关,与客观有关的是信息系统的稳定性,与主观有关的是如何识别这种稳定性。这个信息系统指的是哪个信息系统? 以下部分是我觉得尤为精彩的部分,也与集智热力学小组这个学期的讨论密切相关。我是这个部分之后才觉得一定要转过来的_2.1动力学和热力学动力学的方法不能推导出全部热力学的规律,只能说动力学是和热力学是相容的。热力学必须引入新的假设,比如对相空间自由度的概率的假设,这个假设并不违反动力学,但本质上讲,动力学并不能得到这些假设。热力学的假设,在信息论的真随机表达,是基本的,不需要由动力学支持。伪随机的成分会为信息系统的层次构造过滤,我们不关心这些毫无影响的成分,完全可以把它当作不存在。热力学表达,如果建立在信息轮上,是一种自然的表达,不需要动力学作画蛇添足的,无法实现的证明。动力学和热力学,最更基本的问题,是现代科学最突出的问题。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的方法,应当比古典的动力学方法更能使我们理解关于信息、生命的道理。其核心就是多了对“随机性”的处理。明白了随机,才明白秩序是我们建构出来的,才明白是我们自己被关在以斐波那契数列间隔打开的盒子里,而不是像我们看到的那样,太阳、月亮、星星的周期都在一种神秘的第一推动力的作用下,以暗藏斐波那契数列的周期运行。 3.1仅有非线性是不够的非线性很时髦。很多人养成习惯了,言必称非线性。现代混沌理论,研究非线性系统的表达,可以从最简单的规则,演化出有序的结构。但仅有非线性是不够的。非线性的核心是奇点,流数在奇点上,可以有几个,甚至无限个方向。对于一个现实的复杂的系统而言,其复杂程度远远大于三体问题,可以这么说,现实的复杂系统,处处都是奇点,对于这样的系统的稳定性而言,非线性的混沌理论,本质上是无能为力的,明天的太阳还会升起来,和一只蝴蝶翅膀有关?现实的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决不是建立在动力学的基础上的。非线性的思路,更本上还是动力学的思路。庞加莱时代的人们希望以动力学理论来证明太阳系的稳定性,结果连三体问题都不能搞定。我认为关于混沌和非线性的研究最大的启示就是:动力学更本无力保证一个我们能活下去的稳定世界,我们之所以能活下去,靠的不是动力系统(是不是真的有这个系统都另说)的稳定性,而是信息系统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从更本上回答“为何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是一个我”的老问题。3.2时空的构造和系统的稳定性信息系统的稳定性,根本不需建立在动力学基础上,信息论的时空观,能够更加明确的表达。动力学观点,根本提供不了系统稳定性的根源。赞同。稳定是被不稳定所构造,局部的有限的稳定性是必然的。总体的不稳定性如何构造局部稳定性?真随机如何保证描述局部不变量的伪规律能有效?如果是我们智能的信息加工系统做到的这一点,是如何做到的?这才是庞加莱时代的挪威和瑞典国王悬赏的太阳系稳定性问题的本质。时空的两大基本要素,单位和方向,都可以归结到可比性上,可以性的起源和主观有关,序和方向的出现,是主观的。客观只能提供一个局部有限稳定的信息系统。也就是说,时间的嘀嗒和箭头,都是主观的,客观的时空原形,是毫无联系的不断变化的编码的表达。传说中的真随机系统?编码的表达并不一定代表时空本身,但可以全面体现时空的规律,以至于我们不关心纯客观时空起源本身(纯客观的时空是不存在的),只关心编码的构造。为何编码的表达可以全面体现时空的规律?这里面没有信息损失么?从真随机系统到我们认知得到的时空,中间一定有信息损失。不过如果说纯粹客观的时空不存在,一旦谈及时空就是主观“编造”的产物,那编码确实已经包含了时空的规律,因为花篮能长成什么样的信息,已经包含在编制的规则里了。时空是被构造的,也就是尺子和嘀嗒都是被构造的。信息系统的局部稳定性,稳定时间有多长,这是我们关心的。不稳定产生变化(这还不是为信息轮的最基础的观点,最基础的观点,变化是没理由的,不需要其它原因),变化产生嘀嗒,存在嘀嗒,局部肯定存在稳定。变化产生时间,时间产生稳定。这一句还不清楚,还需要更多思考。稳定多长时间?就是嘀嗒多少下。嘀嗒多少下,由信息编码变化多少有关,变化的越多,嘀嗒越多,黑洞里也有足够的嘀嗒,完成恐龙到人的进化。没什么好担心的,时空都是牛皮糖。无论哪个信息层次都可以进化出生命现象。3.3热力学的方法更本质从信息论的角度看,热力学的方法更本质。只要能够造出稳定性的基础时空,动力学是必然的近似表达。动力学就是建构的描述局部不变量的“伪规律”。一般生活中已经足够用,但如果以为宇宙就是这么运转的就要犯错误。 3.4序和无序与整学波尔兹曼根据分子运动论,得到的基本热力学规律,说明了动力学和热力学是相容的。现代混沌理论,深入分析了序的产生和表现。但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不要忘了最本质的规律是编码的等价性原理。编码的等价性原理,作为唯一人类可以言说的真理,是什么样的?是否就是关于逻辑自洽的证明企图?中医忽悠整学,其实根本没找到核心,整学的核心,就是信息编码理论的整体性。序和无序,对于整体编码而言,是可以互换的,仅仅是编码体式的不同,是主观的产物。宇宙纯客观的讲,就是一锅不可分割的粥。里面啥都有,就是不可说。4形式主义和直觉主义希尔伯特的形式主义表明,几何空间并不真实,几何公理不过是符号系统的基础定义,这个定义是自由的。非欧几何空间到底存不存在?你要说欧式几何空间存在,我也可以说与我们直觉常常想悖的非欧几何空间存在。直觉并不能作为几何系统的合理性证明,非欧几何系统的自洽问题可以被归结为欧式几何系统的自洽问题,希尔伯特又把几何系统的自洽问题归结为代数符号系统的自洽问题,那代数符号系统又怎么办?再归结为集合论和逻辑系统,这之后又怎么办?哥德尔上场了。逻辑为什么有效?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主观的原因就是你让它有效,它就有效,坚持就好。客观的原因,是信息编码的同一性,坚持一种编码转换方法,推来推去,原本就是一个东西。信息编码的局部不变量客观存在,没办法不存在。只有一个电子,局部时间0,就没变,这就是主观规律在客观中,能找到运用的根本原因。希尔伯特希望完善证明的公理化的证明论,希望把一个真随机的真值表,化简为有限个真值表的代数表达,这个理想被歌德尔粉碎。直觉主义表明,一个信息系统的整体编码的密码,不可能被揭开,只能依赖已知的密码,去创造一个自己的编码体系。人就生活在自己创造的编码体系里,还在幻想当上帝。5糖为什么是甜的?鲍大侠提出宇宙的自由意识,光恒老师说,小心别玩死。光恒老师的评论,每一条都是精品,睿智、广博、深刻。糖为什么是甜的,其实可以说,是个阴谋,因为我这堆细菌需要糖,其实我并不需要糖,我需要的就是“甜”和“苦”的符号,根本不在乎被欺骗,有的毒药也很甜。这样的阴谋其实还很多,但事事都还原到阴谋论上,其实也就是在用动力学的观点,看待热力学。糖为什么是甜的,只能说明两点,动力学和热力学是相容的,以及我需要符号。符号一定会产生,无论这堆细菌的阴谋是什么,就算是砒霜也无所谓。到底是我的阴谋,还是细菌的阴谋?其实两者是相融的,各发展个的,只要符号存在就好。完全的阴谋论,其实就是动力学观点,不足以构建信息系统的本质规律。这个观点很深刻,可见动力学思想在我们的脑海里有多深。到底是我在控制细菌还是细菌在控制我?到底是人在控制计算机还是计算机在控制人?到底是人制造了国家和政府还是我们被国家和政府奴役?这些非此即彼的阴谋论思想(藏着某个宇宙意识或者全球脑在控制我们)都是动力学及其制造者古典的因-果,主-客思想的余孽。问题在于,事实就是事实,存在就是存在,是不能,也没有必要被这么简单地还原的。真正重要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稳定性,稳定性的问题动力学解决不了,根本上就是个信息论的问题。各取所需,信息系统的层次是独立的,各自运行各自的,都遵守符号的规律就够了。主要不用穿越信息系统层次的观点,大家都相安无事,过多的强调一方是主体,一方是客体,其实都很无趣。同意。苦想我们控制互联网还是物联网控制我们的问题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不过,虽然秩序、生命和智能在每一个层次上涌现,且不能跨层,但符号运算的基本规律,却可能是跨层的。倒也不一定多客观,就是我们从我们的信息系统看出去,在每个层上,都必然识别我们能识别的符号运算。物质决定意识?有啥物质,就有啥意识。这种人,只配搞搞技术,根本搞不了科学,科学就是要把特殊性消灭,把决定论打掉。科学的本质就是寻找等价的变换。玩,会成为一种纯粹的有意义的符号运算,这样才能构建更高层次的信息系统,也就是踏颇虚空(构造更高层次的信息系统)。这个意义非同小可,否则生命没啥意义了,系统只能退化,根本没必要进化。6宇宙是个宏量子量子的概念,目前很时髦,连信息论和想和量子攀亲戚。有这必要么?信息比量子还基本的,量子是信息单位的基本表达。我是一堆细菌?我不是,我是个宏量子。特异功能存在吗?如果有一个比我们大普朗克常数数量级的存在在观察我们,我们像茅山道士一样穿墙是有可能的。其实古典的牛顿力学也可以被量子化。一个球落下来,分成100秒观察,之前出现的概率密度小,后面半段的概率密度大。这就画出一个概率波。不过这和真正的波函数还是两码事,因为没有虚部。量子化的现象,绝不是只有微观才有,信息无论到哪儿,一旦明确的表达,不可能是是而非,不存在半个信息。编码的体制可以转换,长码和短码可以互换,我到底是什么?很简单,自我为中心,把把自己编码成最短的码,一个字,我,我是个宏量子,一堆细菌,根本不是我,我就是我。宏量子现象大量存在,习惯于连续思维的人,习惯于动力学观点的人,不理解这个本质规律。宏量子,是每个信息系统层次首要表达的。人们经常认为进化就是向有序的方向发展,微观系统是偶然的,不可测的,宏观系统是必然的,可预测的。这都是动力学的局限。“进化”也是一个动力学的词,有没有可能在信息论的视角下重审这个词?我觉得很有必要。系统进化,会从新表现出大尺度的无序现象,宏观系统同样是偶然的和不可测的,所谓的宏观系统的可测性,就仅仅是因为局部时间=0了,量子还没激活呢,一旦激活,必然是不可测的。一个国家,大家以为应该是理性的和可测的。但同样,我们经常看到,国家之间的行为,和3岁小孩没什么区别,国家之间耍无赖,打打闹闹是常事。宏量子本身是超时空的,因为它的本地时间,由它自己的嘀嗒决定。宏量子是个组织者,没有宏量子存在,受精卵不可能发育成个体,一堆细菌,还是一堆细菌,变不成我。宏量子的本身,不需要动力学的原因,就可以表现出任何形态的编码,有序的构造是无理由的,因为有序本身也是一种无序。从编码学角度看宏量子组织者的表达,宏量子是已经存在的,不是被制造的,混经变化了,其形态相对而言发生变化,受精卵才能发育成个体。生命只能显现,而不是制造。我是个宏量子,我很简单,就是0,但环境很复杂(非我),环境的密码解不开,压缩不了(歌德尔说的),要想踏破虚空(信息转移和移植),得把宇宙编码了,我看也难,死心吧。宇宙也是个受精卵,宇宙是个宏量子。7统一量纲和相对论量纲是统一的,最后全部都可以划到最基本的无量纲的信息bit上。质量的量纲是面积,布朗克常数的量纲是体积。为什么量子的单位是体积,为什么所有的量都是以1为单位?质量存在分数,空间时间存在分数,原因而在?上帝制造了整数,分数和无理数是人为构造的。信息系统的编码具有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但人不分割他,不可能认识他。宇宙的信息量只有宇宙自己才能存储。人只能存储一些截短的信息。这就造成了相位的差别。相位的差别,在时空表达为旋转,旋转的投影产生了分数和连续。相对论就在说这事儿。很有意思的观点,我还需要再深入思考。 8上帝的老家在哪儿上帝的老家,找到天边也找不到。上帝没在我们这个空间,甚至没在任何层次。上帝的老家在相空间。上帝眼里,有个常数,功率谱密度常熟。相空间中,真随机函数只有一个,全部的真随机函数都等同。上帝只有一个,宇宙也是轮回的。相空间真实不真实?其实实空间并不比相空间真实多少,拉普拉斯在做作这个变换。上帝不存在,其实你也不存在。到底谁更真实,还得问上帝,你一个人决定不了。简简单单,管理着所有的层次空间。“一切已经发生,一切还将发生。”这个不能同意,我坚持上帝是存在的,而且同时关心着我们的具体而微的命运和宇宙的历史(从信息论的角度,你很难说哪个更重要)。关于“历史重现”的说法,圣经也有,但不是简单的轮回观。 本文所属的精华目录:革命同仁 本文的标签: 人工智能 评论( 18 ) 发表评论 阅读(2396)计算士的blog 所有评论刷新显示第 1 页/共 1 页,评论数共 18 篇跳转到第 页1 计算士 于 2009-7-16 14:37:44 回复:试评李亚辉“唯信息论”:从动力学到热力学的世界TOP把张学文老师的回帖也抓过来3 标题:插话发表评论人:游客张学文 2008-3-1 10:55:00 量子是什么是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我目前的倾向认识是:量子是个抽象概念,它提示我们看待物质、能量、信息.时应当采取离散的,一个,一个的观点。而研究对象是连续的观点只是对本质离散的现象的近似。原子概念是物质量子化的体现,光量子的能量离散化的体现,信息以比特为最小单位也是“量子”,信息论方面的量子。而文字是语言的量子。所以我认为我们应当提炼一个通俗的概念,说穿了它非常普通基础,它就是我提倡的“个体”2字。个体就是半物质化的量子。把量子该称为个体,我们的科学语言就顺当了很多。个体也是个相对概念。宇宙是最大的个体。原子是小的个体,光量子是能量个体,字是语言的个体,比特是信息的个体。1是数的个体。1小时是时间的相对个体,1公里是长度的相对个体。博主回复:张学文老师,从事气象学研究,对动力学的局限和离散的本源都认识的很清醒,很多观点都是具有非常有价值的创见性,收益非浅。量子就是个体,确实,量子的离散化的本源,就是由于个体性引起的,整体不等于部分的和,这是具有绝对性的。量子还具有一定的物理含义,如果人们对物理学的质量、长度、时间,全部都是整数化的变量,世界就简单多了。质量、长度、时间,在实际运用中,不是整数化的,存在分数和连续的倾向,说明这些物理量都不是基本的,是被构造出来的。了解这个构造,还原到整数的物理量港才是解释起源的本质规律。学过卷积核信号分析的人知道,普朗克常数的本质,说的是刺激(冲击)的量化现象,刺激(冲击)的表现就是信号传递的统一性(能量和时间的乘积,是传递函数输入唯一接受的相应,乘积相同,相应就相同),量子化说的就是信息传递的最小单位,也就是bit。bit是量子化的最根本原因。质量、长度、时间,这些量纲都不是基本的,都是bit的坐标分解的投影,是人为创造的概念。计算士在试评李亚辉“唯信息论”:从动力学到热力学的世界中写道:-(长贴,请做好心理准备_)计算士按:这几天陆陆续续在看这个人的博客,发现不少有意思的思想。这个人的东西,文风比较凌乱,刚看之下,似乎不太靠谱,但反复揣摩,其实有不少地方说得.计算士的blog 发表评论2 东方隐 于 2009-7-16 19:59:06 回复:试评李亚辉“唯信息论”:从动力学到热力学的世界TOP李亚辉=(李登辉+李亚鹏)/2 ?怪不得我看这个名字很不顺眼,还是叫鬼王算了。计算士在试评李亚辉“唯信息论”:从动力学到热力学的世界中写道:-(长贴,请做好心理准备_)计算士按:这几天陆陆续续在看这个人的博客,发现不少有意思的思想。这个人的东西,文风比较凌乱,刚看之下,似乎不太靠谱,但反复揣摩,其实有不少地方说得.东方隐的blog 发表评论3 jake 于 2009-7-17 12:09:49 回复:试评李亚辉“唯信息论”:从动力学到热力学的世界TOP断断续续的看了你转的这个东西,第一个最大的感觉就是:“散”,这也许是博文最大的弊端了。但是,话说回来,此人的认识境界是很高的,它和观察者理论在说类似的道理。我大致给这个人的观点缕一缕头绪: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维信息论-重新认识所有基础物理学 -认识进化、秩序生成,量子等现象假如我的这个理解是正确的,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到,掌握最基础的概念,即热力学还有信息论是多么重要。其次,作者把这两个学科进行了外推,虽然很多外推貌似有很多灵光闪现,但是总体感觉是,他滩得太平了,没有一个非常具体的着力点,能把这套东西说透。而且,我看不出来他计划把哪一处作为着力点。最后,我看了他所说的关于量子的那一段,包括张老师的回复,我的感觉是,他们没有道出量子中最有趣的一点:即观察者与被观察事物的藕合,即玩家与游戏的藕合。他说的没错,我就是一个宏量子,而不仅仅是细菌的组合,但是这样一种宏量子在被观察“压缩”出了时间之后,存在一种普遍存在的藕合性,即观察者与这个宏量子之间的纠缠。这应该是破解一切随机性的根源。对了,还有一个,我不是很喜欢他所说的真随机的概念,我觉得他之所以要提出真随机,还是没有彻底摆脱动力系统观点的纠缠,还是唯物主义的思维习惯在作祟,其实,没必要区分真随机和伪随机,因为随机和确定都是观察者说的算的。只要你分辨不出规律就是随机的,我看不出非要抓住真随机这个概念有什么好处。计算士在回复:试评李亚辉“唯信息论”:从动力学到热力学的世界中写道:-东方隐在回复:试评李亚辉“唯信息论”:从动力学到热力学的世界中写道:-李亚辉=(李登辉+李亚鹏)/2 ?怪不得我看这个名字很不顺眼,还是叫鬼王算了。jake的blog 发表评论5 计算士 于 2009-7-17 13:11:14 回复:试评李亚辉“唯信息论”:从动力学到热力学的世界TOP 同意你关于他的真随机的判断。正如我在信息论的因果里回复你的,这个思路还是着了本质主义的道,老想跳出耦合的圈去揪出一个万物的根源,殊不知跳出了信息编码的界,智能就化为灰烬了,要谈什么,就都是信仰。所以真随机是个信仰,不是科学。实际上,从信仰的角度来说,我倒是决不能认同上帝就是真随机的。你说的观察者与被压缩出时间的宏量子之间的纠缠,这个道理,我还想听听,回帖也可,面谈也可。不过如果你在系统准备的观察者科普工作里要讲到这个,就不必特意讲了,免得分散精力。我可以到时候看完整版的,不懂再问你。jake在回复:试评李亚辉“唯信息论”:从动力学到热力学的世界中写道:-断断续续的看了你转的这个东西,第一个最大的感觉就是:“散”,这也许是博文最大的弊端了。但是,话说回来,此人的认识境界是很高的,它和观察者理论在说类似的.计算士的blog 发表评论6 jake 于 2009-7-17 15:58:18 回复:试评李亚辉“唯信息论”:从动力学到热力学的世界TOP恩,这个问题我现在自己也不是很清楚,等我8月底的时候,慢慢整理出来再说。计算士在回复:试评李亚辉“唯信息论”:从动力学到热力学的世界中写道:- 同意你关于他的真随机的判断。正如我在信息论的因果里回复你的,这个思路还是着了本质主义的道,老想跳出耦合的圈去揪出一个万物的根源,殊不知跳出了信息编码的界,智能就.jake的blog 发表评论7 东方隐 于 2009-7-17 17:11:44 回复:试评李亚辉“唯信息论”:从动力学到热力学的世界TOP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贫僧刚刚细想了一下,认为鬼王的想法类似于佛经上说的一种外道,姑且称为信息外道。他的想法是认为宇宙本体是真随机的,因而根本无法观测,能够观察到的一切现象都是对于宇宙随机本质上进行滤波所得到的信息。那就引出了两个问题:1、真随机的本体上面怎么会出现滤波器?可见这个随机本体已经有某种特质了,实则并非真随机。2、一个“无论如何都观察不到的随机本体”和根本没有这个本体有什么区别?根据奥卡姆剃刀原则,我们根本不需要这个假设。 计算士在试评李亚辉“唯信息论”:从动力学到热力学的世界中写道:-(长贴,请做好心理准备_)计算士按:这几天陆陆续续在看这个人的博客,发现不少有意思的思想。这个人的东西,文风比较凌乱,刚看之下,似乎不太靠谱,但反复揣摩,其实有不少地方说得.东方隐的blog 发表评论8 计算士 于 2009-7-17 18:46:27 回复:试评李亚辉“唯信息论”:从动力学到热力学的世界TOP是的,这两条倒是提得相当中肯的。东方隐在回复:试评李亚辉“唯信息论”:从动力学到热力学的世界中写道:-所谓太阳底下无新事,贫僧刚刚细想了一下,认为鬼王的想法类似于佛经上说的一种外道,姑且称为信息外道。他的想法是认为宇宙本体是真随机的,因而根本无法观测,能够观察到的一切现.计算士的blog 发表评论9 machine 于 2009-7-20 19:32:13 回复:试评李亚辉“唯信息论”:从动力学到热力学的世界TOP感觉李亚辉写的东西比较缥缈难懂, 但是他的朋友张小平写的就比较通俗了, 我看了几篇文章发现很多观点和这里的一样, 大家不妨去看看:计算士在试评李亚辉“唯信息论”:从动力学到热力学的世界中写道:-(长贴,请做好心理准备_)计算士按:这几天陆陆续续在看这个人的博客,发现不少有意思的思想。这个人的东西,文风比较凌乱,刚看之下,似乎不太靠谱,但反复揣摩,其实有不少地方说得. machine的blog 发表评论10 iwesun 于 2009-10-14 1:15:51 回复:试评李亚辉“唯信息论”:从动力学到热力学的世界TOP诸位大仙好,很荣幸计算机推荐,发现这里有人在真的讨论问题,实在是一个不错的宁静的港湾.很久不上网了,抱歉,昨天才看到计算子的帖子,说实话,很多地方写的比我的原帖都深刻.匆匆回复了一篇,算是接头暗号,很多地方还比较乱,望海涵./m/user_content.aspx?id=262001关于信息外道批判的回复简单回答2个问题:1.真随机我可能说过,我只谈方法论,不谈实在论的本原,这个真随机的底层是抽象出来的,你说他是信仰,当然也不错,我只谈这个方法是不是有效.很多人都不会否认随机现象的存在,否则,不可理解自由意识的存在,只剩下动力学的宿命.不展开.但很多人也会否认宇宙的起源是一个纯粹的随机,因为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是有规律的.大多数人会认为,我们的世界是必然和偶然的混合,一部分是必然的,一部分是偶然的.这都是我们看到的事实,不能回避,只剩下一个问题,如何表达?这个表达,不是哲学的起源问题,首先就是方法问题(当然,我最后会否认哲学起源问题的科学意义,但这是后话)很明显,任何一个程序员都会这样的表达,必然部分用程序表达,随机部分用随机数发生器表达.这个方法,你能多远,你是不是能够无尽地探寻的必然?这个问题涉及到量子化现象的起源,这个也以后再谈,只能说,有两个分支,一个是能,一个是不能。我选择不能,为什么理由以后说,你选择能,人类科学的力量就可以无穷无尽的逼近上帝,上帝是不是在逃跑,让你追不上,这个无关紧要,人类对于掌控的世界,比如地球,可以无穷尽的逼近上帝。这是大多数人希望的,但现在我不谈这条路。如果,对于必然性的分离遇到了一个极限,你跨不过去,比如量子,你怎么办?目前的物理学的实质,就是这个坎,可以继续假设量子内部的构造,发展出一套理论,解释量子的行为,但如果,这么做,毫无疑义,陷入了逻辑循环,你是不是应该重新回头想想,到底什么地方有问题。回头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必然有多必然?一种情况,百分百的必然,第二种是稳定性的表达。百分百的必然的根源是什么?如果,你严肃的分析,来自于数学内部的自洽性,而不是客观物理。这个必然是人认知体系带进来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否则,你的理论不能是一个理论,因为没有推导。为什么需要推导?其实是人希望,用最小的信息,表达最多的事物,这就是我说的信息压缩。客观的必然,都是一种稳定性,没有任何人敢说他的理论是不会失效,因为验证都是有限的。这种稳定性,我们如何表达?很简单,随机信息系统本身就具有两个特性,1稳定性,2,变化性。好了,从目前方法论的角度讲,我们可以有这么一个方法,从随机系统的稳定性和变化性上,来得到一些表现形式。很多人都在做这个工作,甚至深入下去,全部的科学也都在做这个工作,也就是说,在方法论上看,人们已经在采用这个信息的方法,只不过哲学的观念上是另一种认识。我们不管哲学观念,只管方法是否有效。给你一台非常巨大的计算机,运算非常快,让你模拟银河系。当然比可以把现有的物理定律输入计算机,外加一些随机因素,编个程序,你就能搞定。但是,你感觉你目前的认知稳固么?假如,另一个宇宙,他的运行方式也许和你的不同,也就是说,你的程序局限性是很强的,并没有解释系统最本质的规律。人类目前就如此,一般是哲学上认为人类的认知可以无限扩展,另一方面面临着空前的物理学方法困难,如果逻辑循环了,物理就不能提供任何新的认知。面对这种情况,也许你可以跳出物质的思维,去研究系统的规律,系统地规律是本质的,因为和载体和单元无关。这方面已经有大量的工作,越来越揭示系统的规律才是本质的。现在我们有两个规律,一个我们暂且称为物质的规律,一个我们称之为系统的规律。物质的规律,不牢靠,严重存在各种幻想和假设,比如,我们在地球上的电子有这样的规律,我们就一杆子推广到了太阳中心,甚至无穷远的宇宙边缘。而系统的规律非常牢靠,只要是ABCD组成的系统,就会存在如下规律。物理学的成功,使人们产生错觉,认为物质的规律是最根本的规律,而忽视了系统的规律。事实上,恰恰相反,物质的规律是系统规律的近视的表达。当然,这是需要做工作的,不是空谈的哲学概念。如果,我在没有任何物理定律的前提下,仅仅从以随机数为基础的系统上,得到银河系的各种形态的表现,那么,我的方法是有效的。这个有效性,你还需要去论证这个真随机的哲学意义和物质基础么?在我看来,这是化蛇添足,和吃饱了撑的。关于,真随机地成的含义,就解释这么多。2。滤波器的问题在讨论这个问题,我的解释一下,信息系统的运算。信息可以承载信息,信息的运算可以承载信息,这些信息运算,产生的新的信息,可以组成新的信息系统。这句话,如果有通信和计算机背景的人,应该理解,也就是说,我们一个随机系统,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运算,得到一个新的信息系统,而不是非得用屏幕上的原始的杂点,来构建我们最终需要的表现。随机系统的模拟,大家一定很熟悉,计算机屏幕上一些杂点,俺随机方式运动,可以模拟某些生物特征。如果,仅限于此,上述的理想是永远实现不了的,因为你无论怎么模拟,屏幕上永远是一堆乱七八糟的杂点,因为这时候你不能另外加入任何的约束条件,也就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鱼合作协议书合同
- 甲方解除租赁合同协议书
- 生产安全承包合同协议书
- 餐饮食材配送合同协议书
- 关注女性健康,提升生命质量课件
- 终止合同协议书条件
- 护考培训开班宣教
- 合同诈骗协议书
- 企业厨师合同协议书范本
- 住家保姆合同协议书
- 解除独家合同范本
- 黑龙江省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初级执法资格测试题
- 医师执业注册变更健康体检表
- 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数学试卷
- 毕业设计调研总结报告
- 【数学】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测试卷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 数字贸易学 课件 第7章 智能制造
- 热射病的防治与急救课件
- CATIAV5应用教程-从机械设计到产品设计
- 小升初语文真题专项训练专题6+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有解析)
- 新GCP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知识试题(附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