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鉴西方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_第1页
如何借鉴西方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_第2页
如何借鉴西方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借鉴西方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方洁看新闻。媒体从业者在做标题的时候总要不断提醒自己如下的问题: 读者会对报道的哪一部分内容 感兴趣?读者为何会关注这则新闻?这则新闻对于读者而言有何价值? 在此基础上,从最接近读者 心理的角度去做新闻。好标题将 新闻中对读者最有价值的部分提炼出来,比如一则新闻标题:似的疑问。原来这则新闻介绍了一位自幼收集玩具船的收藏家,他的 藏品中有 800 多件都进了博物馆。新闻标题在英文中被称为“headline”, 有 时 更 被 简 称 为 “head”(中文意思是“头”),这当然 与标题在报道之首的位置密不可 分,但也反映了标题对于一篇报道 的重要性。在西方,制作标题的工 作一般由案头编辑(copy editor)来 完成,被视为最困难和要求最高的 工作,因而各种形形色色的标题制添些幽默作调料西方媒体从业者曾建议在做 标题时,可以假想自己在街上遇 到了自己的朋友,并希望告知对 方这则新闻,当你想在这场对话 中吸引你的朋友时,恰如其分的 诙谐幽默不失为一条良策。幽默 能为报道添一抹亮色,使报道显 得更加轻松和具有亲和力,使媒 体成为读者的朋友,让读者乐于 在忙碌了一天后卸下压力,与“友 人”聊聊。请看下面这两则标题, 都很好地运用了幽默的技巧:No, sweetie, I dis tinctly said “till debt do us part”Just married? Then take a vow to buy this financial guide(不, 亲爱的, 我 得说清 楚 : “ 只 有债务能使我们分开”新婚? 那么一定要买这本财 政指南)这是一则书评的标题。“直到死亡把我们分开”本是西方人新婚 仪式时的一句誓言,这里把“death” (死亡)用“debt”(债务)取代,且采用 对话式的新闻标题,读者自然会在 头脑中幻想出这幕有趣的婚礼场YourBirdforthe HolidayStuffed (您Will Be Costly and作原则或指南(guideline) 俯拾即的 假 期 航 班 将 价 格 昂 贵 且 拥 挤 )纽约时报2007年11月13日12 月是美国人许多传统节日 汇集的月份,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是美国各航空公司迫于油价上涨的 压力和假期利益的刺激而调高飞机票价。显然,告诉读者他们将为 假期支付更多金钱,这样的标题一 定会吸引读者到报道中寻觅原因。从读者的视角思考问题还要 善于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西方新 闻界认为好的新闻标题就好像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门,友善地邀请 读者进入阅读的世界。请看下面 这则标题:是。然而制作标题并不是采用生产流水线或套用模式就能出彩,反 之,做标题更是新闻业的一门艺 术,个中乐趣,需要慢慢体会。本文研究了部分西方新闻采 编教材和 ACES (The American Copy Editors Society 美国案头编 辑 协 会 ) 一年一度的标题大赛 (headline contest)获奖作品,从中 得出一些西方新闻标题的制作技 巧,以飨读者。开一扇门为读者高度的市场竞争深化了西方 新闻业的“读者观念”,新闻报道被 视为商品,读者就是“上帝”,标题 则是形成新闻“卖点”的重要工具。 要打动读者最重要的是从他们的 视角,而非媒体或者信息源的立场98Say toyboat 5,000 times(请读 5000 遍“玩具船”)“玩具船”让人回想童年,为什么要读 5000 遍“玩具船”呢?相信 很多人读到这个标题都会产生类图一写 作他山之石景,并对新闻内容产生兴趣。They wont dream of genie any more(他们再也不会梦见神怪) 这是新闻的主题,其副题交 代了报道的主要内容是拉斯维加 斯的一个大型酒店的转型与更 名。 由于这家酒店原来以“Al- addin”(阿拉丁)为名,阿拉丁是阿 拉伯神话里的主角,酒店更名,内部装潢和设计都避免了“阿拉丁” 的痕迹。编辑做的这则标题非常 贴切地表明这种变化,且笔锋幽 默,让人忍俊。标题结合。1997 年 6 月,一位 87岁高龄的老太太戴着学位帽从哈 佛大学正式毕业,可谓最老的大 学毕业生,美国一位报纸编辑为这则新闻配题“No longer a se-nior”。 由于“senior”一词既指大 四学生,也指年长者,因此这则标题一语双关,可以理解为“毕业 了”,也可以理解为“不再年老”, 配上新闻照片,相信读者都会被老太太这颗年轻的心所打动。致。比如一向标榜“刊登适宜刊登的新闻”的纽约时报的编辑曾经 这样给一家夜总会报道做标题, 含蓄且很得体地表达了内容。Where Only The Salad Is Properly Dressed ( 只有色拉 着装 得体)不妄评论要客观西方媒体一直以报道的公正 和平衡作为媒体的社会责任,媒 体致力于在读者面前营造客观公 正、冷静而不偏不倚的形象,因此 报道要与评论严格分开,否则报 道的客观性就会被质疑。标题更 不能随意添加观点性的词汇,不 能妄下评论。“911”事件后,美国的旧金 山考察家报头版整个版面是一幅 燃烧的世贸中心的图,其压图标 题为“BASTARDS! ”(杂种! ),即 便是在那样的情形下,这种做法 还是被许多新闻业者视为过于感 性化和主观化了。聪明的编辑要善于把握报道 的平衡,并用巧妙的方式来表达 自己的观点。如下面这则标题就 比较好地诠释了这一技巧:Critics Say the Prince Wore His Ignorance on His Sleeve(批 评者称王子显露出他的无知)2005 年英国哈里王子在参加 一场化装聚会中身着纳粹军服,引起轩然大波。洛杉矶时报的编辑 在标题中标明观点来源的做法就 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媒体的观点。把握基调求准确标题的报道基调要与报道内 容一致,悲伤的新闻报道标题也 要严肃,不可轻浮和玩笑。反之, 轻松愉快的报道也不能用沉重的 标题。如有一则新闻描述了美国 Greensburg 地区遭遇龙卷风后幸 存者的生活状况。标题一反西方 报纸标题的常规,全部采用大写 字母,显得严肃庄重。妙语双关增韵味与中文标题类似,在西方新 闻标题中也有一些双关语,即当 这类词汇或语言用在标题中时, 能同时产生双重的含义,使标题 更具韵味。如 :Travelersin cold, thenhot water(旅行者在冰水中,然后陷入困境)两个旅行者要徒步和游泳穿 越美国阿拉斯加和俄罗斯西伯利 亚之间的白令海峡,结果俄罗斯人将其视为边境违法者拘留。这 则 新 闻 标 题 就 成 功 地 运 用 了“water” ( 水) 的多重含义,冷水(cold water)取表面意义,热水(hot water)即与冷水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旅行者遭遇的环境形势出现了 180 度的大转弯,也有“陷入困 境”的英文含义。尽管如此,西方新闻界对于 双关语的态度还存在分歧,因为滥用双关语会造成歧义,引起读 者的误解。所以很多编辑认为用 双关语不能夸张内容,要确保读者能够读懂,否则双关语成为文 字游戏,就走上了歧途。为了避免双关语带来的误解,一些编辑主张要新闻照片和THEDAMAGEYOUCANT SEE(你看不见的毁坏)这则标题与悲剧性的新闻故事 内容相得益彰,有很强的感染力。报道基调还与媒体的风格一视觉元素引遐想好的标题与视觉元素相得益 彰,不啰嗦重复,且能带来内容意 义的提升。(如图一)上面这则报道属于西方的 特写,有别于一般的消息报道。99新闻与写作NEWS&WRITING200904写 作他山之石特写标题尤其讲究韵味,要发人思索,要留有余地,要打动内心。 Rhode 岛上年龄最长的 107 岁老 太太 Mae 过生日,家人和朋友给 其庆祝。图片已经比较充分地表 达了新闻的内容,标题除了标明 当事人,没有其他新闻要素,仅 仅是“Mae 的许多许多月”,细细 品味,你会遐思 107 岁要度过多 少个月,是如何一段漫长的人生 旅程,如此才能品味出编辑的独 具匠心。只是“我愿意”)2008 年 ACES 标题大赛中 报 纸 发 行 量 最 多 组 的 优 胜 者Gregory Cowles 制作的标题用词 少且没有动词,类似标签,违反了标题制作的一些基本原则。如 一本描述素食主义发展史的书评,标 题是“The Way of NoFlesh”( 无肉的道路),另有描写黑 人网球手的两本书评,标题则为注释:本文标题如无标注,均系ACES 年 度 标 题 大 赛 的 获 奖 作品,见 http:/wwwcopydeskorg/ Steve Buttry Copy EditorStruggles with Headline FloridaMagazineAssociationAugust24,2007http:/wwwfloridam-agazineorg/doc/The%20Art%20of% 20Wrtiting% 20a% 20Head-line%20-%20SButtrypdf.美塞西莉亚弗兰德, 唐纳 德查林杰, 凯瑟琳C麦克亚当斯 著。 美国当代媒体编辑操作教程 M 展江、霍黎敏主译,广州南方 日报出版社, 2008 年第 184 页。 Kelly Leiter, Julian Har-riss & Stanley Johnson Complete“Tennis Nonwhites”(网球,非白人 的 世 界)。看起来似乎过于简化,但评委们对其大加称赞,并 认为他的标题用最简洁和贴切的字词传达了一种生活感,达到了大巧若拙的境界。制作标题虽有传统与原则, 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打破规 则,进行创新。由于语言文化的差 异,西方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对 我们未必都适用,但许多写作理 念是相通的,适当的采取“拿来主 义”,窃以为也无妨。让标题成为艺术西方新闻界认为,制作标题 是一项最具创造性的工作,需要 丰富的想像力并具有大胆的创新 精神,做一个好标题无异于完成 一件艺术品。下面这则标题便完 美地诠释了这一点: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Reporting社, 2003 年 5 月 17 日。(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 学院讲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 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Roses are red,Marriageblue,Love is more,Than justisIdo(玫瑰火红,婚姻暗淡,爱情不成语 篇“差强人意”是不能令人满意吗?赵丕杰的,只有一个尤三姐。 ”茅盾茅盾文集自序:“自然也不敢说这样 做了以后一定能写出差强人意的 东西来,但既然这是正确的道路, 就应当这样走。 ”可见成语“差强 人意”的意思是很明确的,各家辞 书从没有不同的解释。 但是近年 来, 很多人却把它误解、 误用为 “不能令人满意”。 例如:蝉翼,质量实在差强人意。 (中国青年报,20081024)香港电影差强人意 十 年来是失多得少,前景堪忧。 (扬 子晚报, 20070416)以上诸例, “ 差强人意” 都可 以换成 “ 不能令人满意” , 显 然 均属误用 。 所以如此, 很可能是 因 为 把 当 “ 大 体 ” “ 稍 微 ” 讲 的 “ 差 ” (ch ) , 同 当 “ 欠 缺 ” “ 不 好 ”“差强人意”语出后汉书吴汉传。 吴汉是刘秀手下的大将。有一次打了败仗,诸将“或多惶惧,失其常度”,而吴汉却“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刘秀 听说后感叹道: “ 吴公差强人意, 隐若一敌国矣! ”称赞吴汉颇能振 奋人的意志(差,颇、殊;强,振奋; 人意, 人的意志)。 后来“ 差强人 意”作为成语, 意思稍有改变, 指 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差,这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