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doc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7.短文两篇之 阜南一初 田银灵教学目标1积累并掌握文中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理解文章基本内容;2、品析文中描写月色的语句,体会其清幽宁静的意境;3、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品读“闲人”含义,体会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品析文中描写月色的语句,体会其清幽宁静的意境; 2教学难点:理解“闲人”的含义,体会作者旷达超然的心境。教学方法:诵读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平凡的月光总能牵动文人的情思,或者描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之景,或者抒写“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乡之念。但我最喜欢的还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会吟的同学可以与老师一道吟诵“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的盈亏圆缺从不缺少文人雅士的慨叹,本文记承天寺夜游也是一篇诵月佳作,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苏轼乘着一千多年前的月光,一起来一场承天寺夜游吧!(二) 承天寺、苏轼其人1. 承天寺 位于今湖北省黄冈市南,南唐初年建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赐名承天寺。其规模仅次于开元寺,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字,故又名月台寺;2. 苏轼其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谥号“文忠”。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提示:结合课下注释在书上标出读音与停顿;听读中可跟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全文,体悟作者感情。);2.生读课文(自读、个别读);3.师生合作朗读课文。(四) 合作译文,走近文本1. 积累文中重要实词、虚词;2. 组内互译、展示成果、同组补充的形式翻译文章;3. 以“你读到了什么”的方式让学生尝试作答,了解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程度。可以设置以下三个问题:(1) 试着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内容;(提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叙事要素)(2) 结合文本,试想一下作者为什么夜游 ?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可以推测这是一个月色溶溶的良夜。(3) 结合文本,你体会到作者在夜游中是怎样的心情? 欣然(欣喜)“念无与为乐者”(形单影只的遗憾)“遂 ”“ 寻”(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怀民亦未寝”(心有灵犀的喜悦)“相与步于中庭”(从容、闲适)“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孤独、落寞)(五)品析景语,复述画面1.赏析写景部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的表达效果。(可从以下角度赏析:如修辞手法、词语等)赏析如下:比喻(本体、喻体);“积水空明” 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 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以竹柏倒影烘托月光,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意境。2.请同学们展开自己的想象,结合自己的感受,试着用自己的话重现夜游之景。可采用如下句式:我仿佛看到了_的画面。 (六)联系背景,体悟情感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为何只有苏轼能领略到其中的美?(闲)从文中哪些语句能看出作者之“闲”?(1)“入夜” 即“解衣欲睡” ;(2)见“月夜入户”便“欣然起行” ;(3)“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能看得分明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 “闲人”二义(1)政务之“闲” 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政治上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被贬谪到黄州做着“有职无权” 的闲职(自慰); (2)闲情雅致自我安闲自适的心境(自嘲、自豪)。 心情复杂: 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 (七)拓展延伸,读懂苏轼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 ,故乡无此好湖山。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东坡处处筑苏堤”,苏轼一生筑过三条长堤。(杭州西湖、惠州西湖、颍州西湖)(七)课堂小结理文绪 1.叙事 夜游承天寺的行踪: 解衣欲睡-欣然起行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 2.写景 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 (比喻、动静结合)3.抒怀 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 (八)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全文;2.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自己的生活体悟,将写景部分扩展成300字左右的小短文。(九)教师寄语尽管有时生活面目可憎,通往成功的道路又狭窄拥堵,但请你相信只要放宽心态,美景无处不在 。愿你们都能在顺境哪怕是逆境中从苏轼的诗句中获得零零总总的慰藉与力量!(十)板书设计 苏轼赏 月 的 人 (十一)教学反思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于文言文有了一定的理解与把握,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实词、虚词,但文言文知识的迁移能力尚需锻炼,需要老师适时地引导;赏析景物描写的部分也需要老师从旁指导;苏轼被贬黄州时心情极为复杂,有赏月的欣喜、散步的悠闲、贬谪的悲苦、自我排遣的达观这种种复杂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