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oc_第1页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oc_第2页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oc_第3页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计思想】辛弃疾是南宋最伟大的爱国词人,有将相之才而未展其用,将一腔忠愤寄之于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就是他的一首传世名篇。何谓“壮词”?教材中注释为“雄壮的词”。的确,宝剑、军营、军乐、阅兵、战马、弓弦,是多么雄壮的画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何等豪壮的情感!但词人所抒发的情感果真是雄壮的吗?不!前九句词人驰骋想象,犹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翱翔天际,结句却陡然跌落尘埃,回到冷酷的现实,只能叹一声“可怜白发生”,这是多么“悲壮”的情感!一个曾经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蹉跎一生,报国无门,只能“醉里挑灯看剑”,这是怎样的人生悲剧!读这首词若仅读出“雄壮”是远远不够的,“壮”中含“悲”,以“壮”写“悲”才是这首词的精髓。而要真正读懂辛弃疾,就要了解他的生平,因此需要补充一些辛弃疾的生平史料,以帮助学生知人论世。方案A【教学目标】抓住关键词,充分发挥想象,感受词中意境;结合材料,知人论世,走进辛弃疾的内心,体悟他英雄报国无门的悲壮之感;了解辛弃疾在词坛上的成就与地位,激起对辛词的热爱之情。【教学方法】 知人论世,涵泳品味【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流程】一、“壮举”导入辛弃疾是什么人?(学生可能会答:南宋词人)引导:他还是位武艺高强、侠肝义胆的英雄。补充材料:公元1162年,23岁的辛弃疾受北方起义军首领耿京的委派,从山东济南赴建康(今江苏南京)面见宋高宗,联络共同抗金之事。在完成使命返回山东途中,他听说叛徒张安国杀害耿京,投降金朝,起义军已溃散,便立即率领50名骑兵,深夜突入有五万之众的金兵军营中,生擒张安国,策马飞奔,星夜渡江,直到建康,将叛徒交南宋朝廷处置。设疑:就是这样一个能在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宛如探囊取物的英雄,南渡之后的人生是怎样的呢??二、初读壮词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节奏。2指名朗读。注意多音字在词中的读音,并说明理由。如:挑tio灯的d卢指导读“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节奏。3齐读。三、品读“壮”境1“壮”词是怎样的词?书本注释里有:壮词即雄壮的词。2从哪儿读出了“雄壮”?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词中“雄壮”的场景、画面。启发学生动用各种感觉器官品析词句,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嗅其味。适时指导朗读,“品”与“读”相结合。如:读着“梦回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什么?如果把“连营”换成“众营”,效果一样吗?为什么?“八百里分麾下炙”,“炙”的字形,下面是一把火,上面是一片肉的样子,可见这个字的本意是什么?调动一下你的嗅觉,有什么感受?“弓如霹雳弦惊”,能将箭射出声如霹雳的战士该是怎样的形象??“沙场秋点兵”,秋天的沙场是怎样的?3这些都是词人此时眼前真实的情景吗?4词人为什么“看”剑?而不是“握”剑、“舞”剑、“挥”剑?补充材料:辛弃疾南渡后,并未受到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真正的重用。在各地做了二十多年的文武官吏,但每任时间都不长,使他无法在职任上有大的作为,任职地点也离抗金前线越来越远。?他曾写下著名的美芹十论及九议等奏章,向朝廷全面陈述自己抗敌救国的大策,但都未被采纳。他被政敌以“聚敛”等罪名多次诬陷,终在1181年(42岁)被弹劾落职。闲居在江西上饶,此词即作于这一时期。他一生经历南宋4位皇帝,20多位宰相,可惜他们中竟无一人在北伐上有所作为。请用一个词来形容辛弃疾“看剑”时的心情。明确:无奈、痛苦、落寞、悲愤等。5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结句“可怜白发生”读出陡然下跌之感。学生散读、个别读、齐读。四、感悟“悲壮”1此时你还觉得整首词都是“雄壮”的吗?引导学生体悟出“悲壮”。2出示鹧鸪天,学生自由朗读。引导读出两首词在内容、情感的相通之处,再次感悟词人“壮”中有“悲”的情感。鹧鸪天?辛弃疾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埔? ,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可惜少年英雄江湖老,从“壮岁旌旗拥万夫”到只能“醉里挑灯看剑”,从写下“万字平戎策”到只能换得“东家种树书”。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一腔悲愤,吐之于词,虽远隔数百年,我们仍然能感受到这一份悲壮。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破阵子。五、理解身后“名”1辛弃疾想“赢得生前身后名”,是希望在历史上留个怎样的名?他最终在历史上留下了怎样的名?由于历史的错位,他那本应紧握宝剑、杀敌立功的手,转而握起了纤纤羊毫,本该用以安邦定国的将相之才,转而在词坛上叱咤风云。国家不幸诗家幸,中国文学史上从此多了一位伟大的词人,他为中国词坛贡献了620多首经典词作。人们对他的词有很多赞誉。出示材料: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 四库全书总目稼轩词提要他使豪放词别为一宗,正式成派,被誉为豪放之宗;他使词一洗纤柔、浓艳之风,而多了些须眉之气、豪放之风。2一个“看试手,补天裂”的英雄,只能蹉跎老去。南宋宁宗有北伐之意,重新启用64岁的辛弃疾,但不久他又遭诬陷重回江西铅山,北伐很快以失败告终。1207年农历九月初十,68岁的辛弃疾在铅山含恨去世,“临终前大呼杀贼数声”(康熙济南府志人物志)。800多年里,无数人在怀念着这位旷世奇才。网上有一个专为纪念他而设的网站,就叫: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纪念馆。相信网站的建立者也认为“醉里挑灯看剑”六个字足以体现他一生的落寞、无奈、悲壮。出示部分网友留言:(1)辛公不朽。今天是您八百年祭,上炷香,愿您在天国不再愁苦。(2)热茶一壶,献与生不逢时者。用英雄来形容他决不过分,他一生落寞,不是无能天真,只是生不逢时。愿君来生降于治世,蒸茶煮酒,落花围棋。3学生撰写一句或一段留言。交流留言。4出示教师清明节在该网站上的留言。怀稼轩?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英雄千古,荒草没残碑。曾记否,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匹马渡江初。叹此生,千古忠肝义胆,报国欲死无战场。追往事,今不见。我共君,醉明月。说剑,论诗,醉舞,狂歌。用我红巾翠袖,为君?h去英雄泪。君醉里重揩西望眼,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有一个叫遥城的小镇,公元 1161 年,一个 21 岁的年 轻人在这里拉起了一支两千人的抗金队伍,此后的几年里,他屡立奇功, 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爱国将领, 他就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 岁这年, 48 由于南宋朝廷懦弱无能, 投降派弹劾打压, 辛弃疾被迫赋闲在家种田为民, 他在给好友陈同甫的书信中寄托了自己的万千感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 中最为著名的一首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活动一:诵读壮词: 读准字音停顿 活动二:品读壮景 我们一起走进诗人金戈铁马的梦中情境读出壮景 1、请任选一处结合关键字词,发挥想象,形象描述你看到的雄壮的场景。 “梦回吹角连营” 清晨,一声嘹亮的号角划破阴沉的天空。一座座连 绵如山的军营外将士们整装待发, 他们的眼神坚定而自信,他们的盔甲和 兵器寒光凛凛。 2、描绘画面。 同学们模仿老师的例子,任选一句,可以自己先说说看。 教师结合学生发言,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感受词中雄壮的战前场面和激烈 的战争场面,以情带读。 3、补充史料,让学生了解“君王天下事”的内容, “了却”的迫切 抓住“了却” “赢得”两词进行品味,让学生读出壮志壮怀。 读出轻重缓急 读出初步感受活动三:读懂悲壮 探究“可怜白发生”中“可怜”所在,读出悲壮之感,了解对比写法。 对比其他诗句中的“醉”字,读出“醉里挑灯看剑”中“醉”字的无奈和 心酸。活动四:读透词心 读诗就是读人,就是读心。 1、对比其他诗句中的“醉”字,读出“醉里挑灯看剑”中“醉”字的无 奈和心酸。68 岁,他生命的最后一年,他仍用颤抖的笔和着热辣的泪,写 道: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 2、如果可以,你想对辛弃疾说些什么,请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感受。 3、背诵诗词展示诵读 四、结束本课 金戈铁马,几度梦回,壮志依然“破阵子” ; 剑胆诗魂,英雄白发,赤诚不改“爱国心” 。济宁 13 中 李燕燕课前设想: 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 家的只有一人,就是辛弃疾。辛弃疾有将相之才而未展其用,将一腔忠愤 寄之于词, 破阵子就是他的一首传世名篇。 何谓壮词?教材中注释为“雄壮的词” ,然而仅仅体会到壮景和壮怀 是不够的,前部分的驰骋想象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结句却陡然跌落 尘埃,回到冷酷现实,只能慨叹一声“可怜白发生” 。一个曾经气吞万里 如虎的英雄,蹉跎一生,报国无门,只能“醉里挑灯看剑” ,这是怎样的 人生悲剧?所以,壮中含悲,以壮写悲,悲壮才是这首词的精髓。 朗读和想象是诗词教学的双翼,诵读活动更是贯穿诗词教学的主线, 所以我设计了“诵读状词” “品读壮景” “读懂悲壮” “读透词心”四个 活动,以学生自主品读悟读的形式去逐层深入去读出辛弃疾的万千感慨, 去触摸辛弃疾的一颗炽热的爱国心。 要想真正读懂辛弃疾还必须要了解他的生平和历史背景,因此需要恰 当适时地补充一些生平史料,以帮助学生知人论世。 目标: 1、 2、 朗读品味语言,想象体悟意境,提升诗词欣赏能力。 体悟词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壮情感。连绵不断的军营里响起了一片嘹亮雄壮的号角声。他把大块的烤牛肉犒劳将士们,让他们分享;军乐队奏着高亢激越的边塞战歌,以助兴壮威。在秋风猎猎的战场上,他检阅着各路兵马,准备出征。将士们骑骏马飞奔,快如“的卢”,风驰电掣;拉开强弓万箭齐发,响如“霹雳”,惊心动魄。敌人崩溃了,彻底失败了。他率领将士们终于完成了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伟业,赢得了生前死后不朽的英名。到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意气昂扬、抱负宏大的忠勇将军的形象,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出兵开战之前,战士们兴高采烈的分食烤熟的牛肉,军营里奏响了雄壮的战歌。充足的给养保证了将士们旺盛的士气,雄壮的塞外之音鼓舞了将士们必胜的斗志。虽未开战,但词人已表达出了胸有成竹、战无不胜的信心那一面面飘飞的战旗,一阵阵点兵出征的号角,一队队冲锋陷阵的人马,一把把寒光闪亮的刀枪,所有这一切构成一幅庄严、肃杀的画面,显示了将士们无坚不摧的决心。“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描写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它如特写镜头,使我们好像看到了的卢马在战场上风驰电掣般飞奔,义军与敌人展开激战,开弓放箭之声如霹雳轰响。“的卢”为良马名,后来常指英勇善战的良马。“弓”“马”代指武艺高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