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装夹具类】B6065刨床推动架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6页)
编号:72227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98.82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8-04
上传人:机****
IP属地:浙江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工装
夹具
b6065
刨床
推动
推进
工艺
规程
设计
- 资源描述:
-
【工装夹具类】B6065刨床推动架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工装,夹具,b6065,刨床,推动,推进,工艺,规程,设计
- 内容简介:
-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 学生姓名 周 晓 明 学 号 0501510155 指导教师 武培军 吴晟 选题情况 课题名称 床推动架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难易程度 偏难 适中 偏易 工作量 较大 合理 较小 符合规范化的要求 任务书 有 无 开题报告 有 无 外文翻译质量 优 良 中 差 学习态度、出勤情况 好 一般 差 工作进度 快 按计划进行 慢 中期工作汇报及解答问题情况 优 良 中 差 中期成绩评定: 良 所在专业 意见: 学习较主动、积极,态度认真,阶段成果较明显。 负责人: 年 月 日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系 部 : 机械工程系 专 业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学 生 姓 名: 周晓明 学 号: 0501510155 设计 (论文 )题目 : 床推动架 工艺 规程 及 夹具设计 起 迄 日 期 : 2009 年 3 月 09 日 6 月 14 日 设计 (论文 )地点 :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指 导 教 师 : 武培军 吴 晟 专业 负责 人 : 龚光 容 发任务书日期 : 2009 年 2 月 26 日 任务书填写要求 1毕业设计 (论文)任务书由指导教师根据各课题的具体情况填写,经 学生所在专业的负责人 审查、系部领导签字后生效。此任务书应在第七学期结束前填好并发给学生; 2 任务书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不得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 3 任务书内填写的内容,必须和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完成的情况相一致,若有变更,应当经过所在专业及系部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重新填写; 4 任务书内有关“系部”、“专业”等名称的填写,应写中文全称,不能写数字代码。学生的“ 学号”要写全号; 5 任务书内“主要参考文献”的填写,应按照国标 714 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书写,不能有随意性; 6 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 74082005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 2008 年 3 月 15 日”或“ 2008 毕 业 设 计(论 文)任 务 书 1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应达到的目的: 通过本设计,使学生熟悉工序卡制订及夹具设计的一般过程,培养学 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各项技能,着重培养设计、计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总结、归纳和获得合理结论,进行较为系统的工程训练,初步锻炼科研能力,提高论文撰写和技术表述能力,为实际工作奠定基础,达到人才培养的目的和要求。 2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任务的内容和要求(包括原始数据、技术要求、工作要求等): 本设计要求学生根据推动架零件的结构特点、机械制造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原则,编制出 推动架 零件 的 加工工艺规程,并 设计出 特定工序的专用 钻 夹具,绘出零件图和装配图 ,学习 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具体要求如下: 1、查阅相关资料(不少于 15 篇),翻译一定量的外文资料(不少于 3000 汉字),撰写开题报告及文献 综述 (不少于 2000 字); 2、 完成 推动架 零 件 加工工艺 规程的 编制 ; 3、 选择合适的工件定位方式 ; 4、确定恰当的夹紧方案; 5、进行 专用 夹具总图及零件图的绘制; 6、撰写设计说明书。 相关的技术要求: 1、被加工工件为灰铸铁; 2、被加工工件具有较高强度,耐热性; 3、表面无气孔、缩孔、夹砂 。 毕 业 设 计(论 文)任 务 书 3对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成果的要求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图表、实物样品等: 1、相关资料的英文翻译与文献综述; 2、 推动架 零件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 3、 特定工序专用 钻 夹具的 装配图 、零件图 ; 4、毕业设计 论文 。 毕业设计成果以设计图样和说明书形式提交, 要求图样规范,符合国家标准;说明书层次分明、论据可靠、计算正确、图标规范、语句通顺。 4主要参考文献: 1 徐灏,邱怀宣,菜春源,汪恺,余俊 . 机械设计手册 M. 北京 :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9. 2 王先逵 . 机械 制造工艺学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4. 3 张兴辉 . 实用机械加工测量技巧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4 薛源顺 . 机床夹具设计(第 二 版)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3. 5 周海宝 . 提高机床夹具精度的实用方法 J. 机床与液压, 2000, 4: 96 97. 6 刘文剑,莫天河,赵继媛 . 夹具工程师手册 M.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 毕 业 设 计(论 文)任 务 书 5本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工作进度计划: 起 迄 日 期 工 作 内 容 2009 年 3 月 9 日 3 月 23 日 3 月 24 日 4 月 6 日 4 月 7 日 5 月 11 日 5 月 12 日 5 月 31 日 6 月 1 日 6 月 9 日 6 月 10 日 6 月 14 日 熟悉课题,准备相关资料,完成资料翻译 完 成 文 献 综 述 , 撰 写 开 题 报 告 , 熟 悉 绘图软件 掌握机械制造加工工艺编制的要点,分析 推动架 零件 的特点,完成 推动架 件 制造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掌握机床夹具设计特点,完成 钻 夹具的结构设计,画出相关零件图和装配图 撰写并打印设计说明书,整理相关资料 准备论文答辩 所在专业审查意见: 负责人: 2009 年 月 日 系部意见: 系部主任: 2009 年 月 日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 (论文 )前期工作材料 学生姓名 : 周晓明 学 号: 0501510155 系 部 : 机械工程系 专 业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设计 (论文 )题目 : 床推动架工艺规程 及夹具设计 指导教师 : 武培军 高 工 吴晟助教 材 料 目 录 序号 名 称 数量 备 注 1 毕业设计 (论文 )选题、审题表 1 2 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书 1 3 毕业设计 (论文 )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 1 4 毕业设计 (论文 )外文资料翻译含原文 1 5 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 1 2009 年 5 月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 (论文 )外文资料翻译 系 部: 机械工程系 专 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姓 名: 周晓明 学 号: 0501510155 外文出处: 96, s . 2005:93 附 件: 指导教师评语: 签名: 年 月 日 注: 请将该封面与附件装订成册。附件 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数控铣床 4 轴与 5 轴编程 在 床和 的轴运动 创建 5 轴程序 大多数的五轴程序是非常复杂的,可以用 写。决定机床枢轴长度和标准长度非常有必要,将它们输入到程序中。 每一个机床都有一个特定的枢轴长度。它指的是从主轴头旋转的中心到装夹刀具器的底面。在设置 116 中可以找到枢轴长度,也雕刻在装有 5 轴机床的刀具器上。 当设定好程序后,决定每个刀具的标准长度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每个刀具,标准长度是从刀具装置器的底部到刀尖的距离。这个距离可以通过在工作台上放置一个磁力表计算,指示刀具装置器的底面,在控制器中设着这点为 后装载刀具,计 算从刀尖到 距离,这就是标准长度。 总长度是从刀尖到旋转主轴头的距离。它是标准长度和枢轴长度总和。这个数据将被输入到 序中用于计算。 偏置 按下 钮,在 示中将出现 件偏置)。从这里显示和人工进入 置可以用 钮设置。定位轴到工件的工作地点。用光标选择适当的轴和工件数。按 前机床的位置将会自动储存在这些地址里。这将工作在选择的工件零点偏置显示中。注 意输入非零补偿将会妨碍输入刀具长度偏置的自动操作。 工件坐标数字通常以正数的形式输入。 工件坐标只以数字的形式输入工作台。将 入到 中 X 栏, 五轴编程注意 在 用严密同步切削几何分解面能够形成光滑的流线轮廓,得到更精确的工作。 定位机床到一个向量途径,只可以在工件上方安全距离或者是弓箭边上可以做到。在高速模式下,轴在不同的时期到达编程位置;离目标最近的轴将先达到目标,最远的后达到。高进给速度将会使轴在同一时间到达编辑的位置避免碰撞。 G 代码 选择英制( 公 制( 不会影响第五轴编程, A 和 B 轴通常用度来编辑。 在同时发生五轴运动的事 时必须生效。在 式下,最大进给速度将包括一个代码块中国所有运动的总和。控制器设置了限制,查看编码器在块中为所有轴编辑的程序步骤。 如果可能,限制您的后置处理器( 在 式的最大速度是 32 每分钟。这将导致更平滑的运动,当沿倾斜的面展开的时候是需要它的。 M 代码 重要!高度推荐当没有 5。解除制动下切削能引起齿轮装置的过度磨损。 11 接合 /不接合 A 轴制动控制 13 接合、不接合 B 轴制动装置 在 4 或 5 轴切削的时候,机床在块中将暂停,这个暂停是由于 A 和 B 制动轴制动装置松开造成的。为了避免这个暂停,得到平稳的程序执行,在 前编辑 码将不会接合制动装置,会导致平稳运动和不中断流程。记住,如果制动装置从未重新接合,它们将无限处于不解和状态。 设置 在 55 被设置为 设置将会移动机床更接近于精确停止,引起不均匀运动。 用于程序中使轴速减慢。 小心!如果刀具长度偏置( 有取消,当切削 在 5劣定位和过行程将会发生。在换刀后,第一个块里用 免发生这种情况。当混用 3新开始这个程序或者当开始是一个工作,刀具长度偏置仍然有效。 进给速度 在 4 或 5 轴代码的每一行必须调用进给速度。在钻孔的时候限制进给速度小于751荐 3 轴精加工的速度不能超过 50 到 60完成加工的时候, 余量。 不允许快速移动;快速移动,进入和离开孔(完全撤出灼钻循环)是不支持的。 当编辑同时 5要少的资 料供应和允许较高的进给速度。依靠于完成定量材料,切削长度,高速进给都不可能。例如,当切削一个模型线的时候或者是长流线轮廓的时候,进给速度可以超过 100 手动控制第 4 轴和第 5 轴 手动控制第五轴的操作与其它轴的操作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在 A 轴和 B 轴间选择进给。 按“ +A” 或“ 将选择 A 进给。按 然后按“ +A” 或“ 选择B 轴进给。 设置 程序中的会用一定数量的设置编辑第四轴和第五轴。见第四轴设置 8,第五轴设置 78 和 80. 碰撞恢复程序 当机床在切削一个五轴工件发生碰撞的时 候,由于包含有监督很难清楚工件导轨。不要立刻按下 或关闭电源。从撞击处恢复,也就是主轴已经停止,然而刀具仍在切削,用 征缩回去主轴。按下面板上的字母 V,按下“ 用手轮移动轴。这个特征允许运动哪个方向的移动轴是由 A 和 B 轴决定的。 式下不提供 选择单个轴的时候,它只提供于 X,Y,Z,A 和B。 如果在切削矢量进给中电量不足,他将不会到达控制器所要求的参考位置。将会需要从工件上清理切削刀具的其他方法。 当发生碰撞的时候,刀具没有切削,按 钮,回答屏幕上显示的问题。当过按下 ,主轴头将同时移动 A, B 和Z 轴,为了缩回刀具。如果刀具以一个角度切削,当按下这个键的时候,刀具将发生碰撞。 安装可选择第四轴 当在 于指定的工作台改变设置 30和 34,以及当前应用的工件直径。警告:对于铣床安装的有刷或无刷旋转设置的错误配置将导致电动机危险。在设置中的 B 指的是无刷旋转工件。无刷分度器有俩个来自工作台的电缆线。 和俩个来自铣床控制器的连接器。 参数 在很少的情况下,用户需要修改一些参数获得分度器以外的特殊执行。没有改变参数列表的时候不要左这个。(如果在您的分度器里没有得到特定参数的列表,那么您就不需要改变默认参数 否则将不在在保修范围内。) 改变第四轴或者第五轴分度器中的参数,执行以下的操作:按下 关,保持按下状态。你必须关闭参数锁(设置 7)。按下 钮跳到设置页面。输入“ 7”,按向下箭头,选择 。参数锁现在是关闭状态。转到参数页,输入改变参数,按向下箭头。为新的 参数输入新值,按 钮。如果需要,改变其他的参数。回到设置 7,开启这个设置。重置 。回到分度器,按 “ A”按钮,确信操作正确。 轮进给 A 轴,分度器将移动。检查标记在工作台上的正确速率,一在位置页所显示的旋转 360,检查标记是否在相同的位置。如果它关闭了(在 10内),速率是正确的。 原始启动 开启铣床(和伺服控制,如果应用),归位分度器。从前视图方向看,所有的度器都顺时针方向归位。如果分度器逆时针归位,那 务部门联系。 安装 一个可选择第五轴 第五轴安装与第四轴的安装方式相同。设置 78 和 79 支配第五轴,用 B 地址进给和调用轴。 辅助器 控制器除了直接控制这五个轴,它还可以控制最多四个附加的外部定位轴。这些轴可以用轴代码 C, U,V 和 W 从程序中直接调用。只有在 中允许调用这些这些轴。通过一个或更多 个轴控制器的第二 中,设置 38 用来选择辅助轴的数目。机床中的定位显示将显示这些轴的当前位置。一次只能移动一个辅助轴。如果编辑了进给( 在 辑中的进给速度将被发送 到辅助控制器中去。一个辅助轴 动将会以它的最大进给速度移动。当 制器等待辅助轴运动完成的时候,屏幕的底端将显示“ 口有关辅助轴的传输错误将会显示无线中断。 将中断任何“挂断”辅助轴传输。 者开启 停止辅助轴的唯一方法, 不停止轴。 如果用户加入一个辅助轴,设置 38,然后辅助轴将会被指定为 C。如果加入俩个辅助器,它们将被指定为 C 和 U 等。 参数 当访问一个辅助器的时候, 个伺 服控制器必须根据下表设置的参数 21。 在 命名 : 参数 21: 所选择 : C 6 Z U 1 U V 2 V W 3 W 多个辅助轴必须通过第二 口采集,这和操作手册中的辅助轴的 描述是一样的。 用进给手轮可以从 面板进给辅助轴。 没有对这些轴做共建设置,所以所有的指令在机床的操作坐标系统中。但是如果一个替代零点位置已经输入到 服控制中去,那个位置将被定位零点。当电时。辅助轴将会初始化,零点将会被设置在但控制器中的值代替。设置一个替代零点,用户必须进给但控制轴到另一个新的零点位置,然后按下控制轴但控制中的 钮。辅助轴传输通常有 7 个数据位,偶同位,俩个停止位。数据传输速率是 置 54,将被设置为 4800。 置 50 必须设置为 单个轴控制器中的参数 26,对于 4800 位每分钟必须设置为 数33 必须为 1。在单个轴控制器中的参数 12 总是被设置为 3 或 4 阻止循环包围。连接 单轴控制器的电缆线必须是 缆(俩个末端是阳性导线,来自)串行端口的 1, 2, 3 和 7 针。 使轴失效 如果用户有第四轴旋转的工作台或者是 5C 分度器,或者是第五轴,它将在示中生效,并从机床中移出。当控制器开启的时候不要连续或不连接任何电缆。如果它在没有连接的时候不能使旋转轴失效,将会得到警告。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审题表 系 部 机械工程系 指导 教师 姓 名 武培军 吴 晟 专业技术职 务 高 工 助 教 课题名称 床推动架工艺规程 及夹具设计 适用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课题性质 A B C D E 课题来源 A B C D 课题预计 工作量大小 大 适中 小 课题预计 难易程度 难 适中 易 课题简介 推动架是牛头刨床进给机构中的小零件,其主要作用是把从电动机传 来的旋转运动通过偏心轮杠杆使推动架绕其轴心线摆动,同时拨动棘轮,带动丝杠转动,实现工作台的自动进给。 本课题紧密结合学生所学的机械工程及自 动化课程,它让学生在具备基本的机械制造工艺学、夹具设计 知识后,强化提高其所学知识和初步设计能力。通过独立完成对 推动架 零件的加工工艺以及 钻 夹具设计,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制造的基本过程。 课题应完成的任务和对学生的要求 本课题以 床推动架零件为研究对象,对学生的任务为: 1独立 完成 床 推动架 零件 的 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制订 ; 2. 特定 钻 夹具 设计总装配图及零件图 ; 3. 3000 字以上的英文翻译; 4. 撰写设计说明书。 要求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知识,能综合运用在实际生产制造之中。 所在专业审定意见: 专业负责人 (签名 ): 年 月 日 本课题由 周晓明 同学选定,学号: 0501510155 注: 1该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经所在专业负责人签名后生效,作为该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使用; 2有关内容的填写见背面的 填表说明 ,并在表中相应栏内打“ ”; 3课题一旦被学生选定,此表须放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资料袋”中存档。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 作 者 : 周晓明 学 号: 0501510155 系 部 : 机械工程系 专 业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题 目 : 床推动架工艺规程及 夹具设计 指导者: 评阅者: 2009 年 6 月 武培军高工 吴晟助教 吴晟助教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 本设计的内容可分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机床专用夹具 设计两大部分。首先,通过分析 床推动架,了解到推动架在 床加工中的作用。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及相关课程的一些知识,解决推动架在加工中的定位、加紧以及工艺路线的安排等方面的相关问题,确定相关的工艺尺寸及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刀具,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其次,依据推动架毛坯件和生产纲领的要求及各加工方案的比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推动架加工工艺规程路线。最后,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参考机床夹具设计手册及相关方面的书籍,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夹具设计的方案,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并且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 关键词 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 专用夹具 推动架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 he of be a of of 60656065 of of in to up of so on a of of to of a of in of of of of up to of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毕业设计 (论文 )开题报告 学 生 姓 名: 周晓明 学 号: 0501510155 专 业 : 机械 工程 及自动化 设计 (论文 )题目 : 床推动架 工艺 规程 及 夹具设计 指 导 教 师 : 武培军 吴 晟 2009 年 3 月 22 日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2000 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摘要 推动架是牛头刨床进给机 构中的小零件,其主要作用是把从电动机传来的旋转运动通过偏心轮杠杆使推动架绕其轴心线摆动,同时拨动棘轮,带动丝杠转动,实现工作台的自动进给。 本文 讨论了 推动架 的 机械 加工工艺、 机床专用 夹具的发展趋势、研究现状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 推动架 工艺规程 加工工艺 机床 夹具 1 引言 通过分析刨床推动架,了解到推动架在刨床加工中的作用。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及相关课程的一些知识,解决推动架在加工中的定位、加紧以及工艺路线的安排等方面的相关问题,确定相关的工艺尺寸及选择合适的机床和刀具,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其次,依据推动架毛坯件和生产纲领的要求及各加工方案的比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推动架加工工艺规程路线 1。 2 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能等,使其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过程 2。 机械产品的工艺过程又可分为铸造、锻造、冲压、焊接、铆接、热处理、 涂装、装配等工艺过程。工艺过程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工艺过程根据其作用不同可分为零件机械加工过程和部件或成品装配工艺过程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利用切削加工、 电的加工方法,直接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相对位 置和性能等,使其转变为合格零件的过程。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直接决定零件和产品的质量,对产品的成本和生产周期都有较大的影响,是机械产品整个工艺过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4。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由一个或若干个顺次排列的工序组成。每一个工序又可分为一个或若干个安装、工位、工步和走刀等 5。 工序。指一个或一组操作者,在一个工作地点或一台机床上,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零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 工步。指在同一个工序中,当加工表面不变、切削工具不变、切削用量中的进给量和切削速度 不变的情况下所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走刀。加工表面由于被切去的金属层较厚,需要分几次切削。 安装。零件在加工之前,将其正确地安装在机床上。在一个工序中,零件可能安装一次,也可能需要安装几次。 工位。指为了减少安装次数,常采用回转工作台,使零件在一次安装中先后处于几个不同的位置进行加工。 元件。车床夹具上的过渡盘、铣床夹具上的定位键都是连接元件。 4 机床夹具的 发展趋势分析 夹具是机械加工不可缺少的部件,在机床技术向高速、高效、精密、复合、智 能、环保方向发展的带动下,夹具技术正朝着高精、高效、 通用、经济方 向发展 6。 4 1 高精 随着机床加工精度的提高,为了降低定位误差,提高加工精度,对夹具的制造精度要求更高 7。高精度夹具的定位孔距精度高达 5m ,00行度高达 00 4 2 高效 为了提高机床的生产效率,双面、 多件装夹的夹具产品越来越多。 为了减少工件的安装时间,各种自动定心夹紧、 气动和液压夹紧等,快速夹紧功能部件不断地推陈出新。新型的电控永磁夹具, 夹具结构简化,为机床进行多工位、 多件加工创造了条件 8。 4 3 通用、经 济 夹具的通用性直接影响其经济性。采用模块、组合式的夹具系统,一次性投资比较大,只有夹具系统的可重组性、可重构性及可扩展性功能强,应用范围广,通用性好,夹具利用率高,收回投资快,才能体现出经济性好 9。 5 机床夹具的 研究现状 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精密化、高效化、柔性化等方面 。 下面介绍几种现代机床夹具。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多端及商品竞争的日益激烈,使机械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愈来愈短,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比例愈来愈高 10。 为了适用这种形势的需要,出现了各种新型夹具。在现 代自动化生产中, 数控 机床的应用已愈来愈广泛 11。 6 机床夹具的 解决方法 为降低成本,汽车、飞机以及家电等行业的一流设备生产厂 (往依靠如机床制造厂一样的合作伙伴来提供成套的加工设备,包括机床、刀具以及工件夹具系统 12。在新的合作型世界中,工件夹具供应商已经成为关键的第三方,他们可以开发装夹概念、解决各种问题 以及完成应用工程成功地将开发零件装夹概念的任务转交到工夹供应 商手中,主要依赖供应商 与用户以及其他供应商之间从项目一开始就进行的密切合作。要找到可使用的工件夹具解决方法,是困难的,有时是不可能的 13。 毫无疑问 ,某种经济而可靠的过程,取决于在过程开发周期内或之前对问题的早 识别和解决越早越好 例如即使在零件设计方面的细小的改变, 也可能可以采取更简单的夹紧装置并更容易地制作零件,而且成本更低。对所有加工零件的生产工程师从开发项目一开始就应该与零件设计者进行密切合作 14。 对工件夹具供应商 (包括合作项目 )重要工具是模拟技术。制造系统的模拟,允许供应商可模拟和试验出不同夹紧结构的各种夹紧装置而不需要实际制造。这是一一种性能价格比很好的方法,确定哪种夹紧结构将提供足够的间隙以有效地移动零件、插人机器人焊接器或防止刀具碰撞装置 15。 7 结束语 根据 推动架 加工要求 , 参考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通过查询分析获得的工艺过程解决夹工序的制订、夹具的设计 ,辅助以通用机床, 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合理并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 。 参 考 文 献 1 陈 平,郑贞平 推动架 加工工艺和夹具设计 的研究 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8,10(5): 5 6. 2 刘军,全林斯,吕梁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质量控制模型的研究 J 河南农业大学 学报 , 2006,10(9):67 70. 3 卢秉恒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M 第 二 版 ,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5 107109 4 周迅 零件加工工艺方案的简便分析方法 J 制造技术 , 2000, 2( 1): 1517 5 冯伟峰 , 许建新 , 黄利江 工艺设计与加工仿真集成技术研究 J 制造技术与机床 , 2008, 10( 6): 12 15. 6 吴国华金属切削机床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7 王光斗 , 王春福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8 许爱玲 机床夹具设计方法探讨 J 装备制造 技术 , 2008, 10( 8) : 10 14. 9 姜明灿 论机床夹具与零件加工精度的关系 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6, 5( 5): 88 89 10 孙自力机械制造技术 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11 刘友才,肖继德机床夹具设计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2 12 H瑞斯 模具工程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13 焦小明 , 孙庆群 . 机械加工技术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 2005 177180 14 冯辛安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15 刘俊成 . 机床夹具在设计过程中夹紧力的计算 J 工具技术 , 2006, 10( 41):89 91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 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1 本毕业设计课题应达到的目的与预期目标 通过本设计,使自身 熟悉 了工序卡制订及夹具设计的一般过程,培养了我 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各项技能,着重培养设计、计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总结 、归纳和获得合理结论。针对任务书要求,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设计: 1 1 首先收集一些关于推动架 夹具设计的相关知识,对这些知识加以总结和分析,为下面的课题开展做好准备。 1 2 以现有的 坯件的 通过查询分析获得的工艺过程,解决夹具工序的制订、 夹具的设计、工件的定位等问题。 2 研究手段 2 1 查阅相关资料 2 2 确定机床工作配置型式 2 3 选择合适的工件定位方式和夹紧方案 2 4 夹具的设计 2 5 合理安排 推动架 、 夹具 等的位置 2 6 进行 零件图的绘制 3 本次设计技术要求 : 3 1 机床应能满足加工要求,保证加工精度; 3 2 机床运转平稳,工作可靠,结构简单,装卸方便,便于维修、调整 。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指导教师意见 : 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 2对本 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所在专业审查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I 页 共 I 页 目 录 1 引言 . 1 2 零件的分析 . 2 零件的作用和结构 . 2 零件的工艺分析 . 2 零件的生产纲领 . 3 3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 4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 4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 4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 5 工序尺寸的确定 . 7 加工余量的确定 . 8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设备 . 9 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 11 4 专用夹具介绍 . 28 问题的提出 . 28 夹具的特点 . 28 零件工艺性分析 . 29 定位误差分析 . 31 夹具设计及简要的说明 . 32 结束语 . 33 致谢 . 34 参考文献 . 35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 页 共 35 页 1 引言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 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生产的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对生产效率和制造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就对机械加工工艺等提出了要求 1。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制造技术与制造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基础的机械工业体系基本形成。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制造业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方面的技术资源,有计划地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引导企业走依靠科技进步的道路,使制造技术、产品质量和水平及经济效益发生了显著变化,为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尽管我 国制造业的综合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阶段性差距。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发展经济的主导产业仍然是制造业,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世界的制造中心就从发达国家迁移到了亚洲,我国有廉价的劳动力和广大的消费市场,因此,我国工业要想发展,就需要有相应的技术和设备来支持 2。 工艺设计是在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工艺学及机床夹具设计后,在生产实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相关知识对零件进行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根据零件加工要求制定出可行的工艺路线和合理的夹具方案,以确保零件的加工质量 3。 据资料所示,推动架是牛头刨床进给机构中的小零件,其主要作用是把从电动机传来的旋转运动通过偏心轮杠杆使推动架绕其轴心线摆动,同时拨动棘轮,带动丝杠转动,实现工作台的自动进给。 在设计 推动架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时要 通过查表法准确的确定各表面的总余量及余量公差, 合理选择 机床加工设备以及相应的 加工刀具,进给量,切削速度、功率,扭矩 等用来 提高加工精度,保证 其 加工质量 4。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零件的生产类型、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等条件不同,针对某一零件,往往不是单独在一种机床上用某一种加工方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经 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因此,我们不仅要根据零件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还要合理地安排加工顺序,一步一步地把零件加工出来,直到零件最后加工成型 5 本毕业设计的内容是 夹具设计,详细讨论推动架从毛坯到成品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总结推动架零件的结构特点、主要加工表面,并制定相应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针对推动架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设计钻孔夹具的专用夹具。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 页 共 35 页 2 零件的分析 零件的作用和结构 该零件为 床推动架,是牛头刨床进给机构中的零件, 32 近 32 棘轮上方即为 16 16 从电动机创来的旋转运动,通过偏心轮杠杆使零件绕 32 心线摆动。同时, 拨动棘轮,使丝杠转动,实现工作台自动进给。 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零件毛坯图 知,其材料为 材料为灰铸铁,具有较高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和要求耐磨零件,根据零件加工要求制定出可行的工艺路线和合理的夹具方案,以确保零件的加工质量。零件的加工质量,要可靠地达到了图纸所提出的技术条件,并尽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消耗同时还尽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其有良好的工作条件。推动架主要作用是把从电动机传来的旋转运动通过偏心轮杠杆使推动架绕其轴心线摆动,同时拨动棘轮,带动丝杠转动,实现工作台的自动进给。 在设计 推动架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时 要 通过查表法准确的确定各表面的总余量及余量公差, 合理选择 机床加工设备以及相应的 加工刀具,进给量,切削速度、功率,扭矩 等用来 提高加工精度,保证 其 加工质量。 由零件图可知, 32 16 零件的主要加工面可分为两组: (1)32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 32 两个端面及孔和倒角, 16 两个端面及孔和倒角。 (2)以 16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 16 端面和倒角及内孔 10 内螺纹, 6 这两组的加工表面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3 页 共 35 页 (1)32 16 (2)32 16 心线的距离为 12 零件毛坯图如图 263 2 5 2 . 55 0 2 . 543+0?35 零件毛坯图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这两组加工表面而言,先加工第一组,再加工第二组。由参考文献 2中有关面和孔加 工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可知,上述技术要求是可以达到的,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也是可行的。 零件的生产纲领 N=1+a+b) (其中,产品的年产量 Q=4000 台 /年,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 n=1 件 /台,零件备品率 a=4%,零件的废品率 b=1%。 N=4000 1( 1+4%+1%) =4200件 / 年 从此结果 可知,该零件为中 批 生产 。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4 页 共 35 页 3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设计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零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和方案选择,首先要保证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另外还要考 虑生产率和经济方面的要求,在选择时,应根据各种加工方法的特点及 经济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结合零件的特点和技术要求, 应 慎重决定。 基 准 的选择 基准 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设计之一, 基准 的选择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会问题百出,使生产无法进行。 基准 的选择正确,可以使加工 质量得到保证,否则,加工过程会出现很多问题,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批报废, 包括废品和撞刀等事故。粗基准是机械加工工序中的第一道工序中用未经加工过的毛坯作为定位基准,在随后的工序中,用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则成为精基准 7 (1)粗基准 的选择 对于一般的轴类零件来说,以外圆作为基准是合理的,按照有关零件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选择这些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当零件有很多个不加工表面时,则应当选择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 (2)精 基准 的选择 精基准的选择 主要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称为基准重合的原则。采用基准重合原则可以避免由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零件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能可靠的得以保证。为使基准统一,先选择 32 16 9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得出发点 ,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 、 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 ,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 ,可以考虑采用通用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 ,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 ,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11。 (1)工艺路线方案一: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5 页 共 35 页 工序 I 粗 铣 32 面 工序 铣 16 面 ,铣 32 工序 铣 16 铣 32 工序 铣深 工序 铣 16 工序 钻 16 钻 工序 钻、粗精 铰 32 倒角 45 工序 钻 、粗 精 铰 16 角 45 工序 丝锥 攻丝 2)工艺路线方案二 : 工序 I 粗铣 32 工序 铣 16 32 面 工序 铣 16 铣 32 面 工序 钻、粗 精铰 32 角 45 工序 钻 、粗 精 铰 16 角 45 工序 钻 16 ,钻 工序 铣 16 工序 钻 6 120 的锥孔 工序 铣深 工序 丝锥 攻丝 以上工艺过程详见“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综合片”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上述前两个工艺方案 的特点在于:两个加工方案都是按先加工面再加工孔的原则进行加工的 。方案一是先钻 和钻、粗 精铰 16 孔,然后以孔的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6 页 共 35 页 中心线为基准距离 12精 铰 32 角 45。而方案二却与此相反,先钻 32 角 45,然后以孔的中心线为基准 钻 16 种方案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先加工 32 孔,以孔作为基准加工 16 然后再 以 32 作定位 基准加工 16 这时的 垂直度容易保证,并且定位和装夹都很方便,并且方案二的加工孔是在 钻床 加工的,这样避免了不必要的拆卸、 搬动和装夹,节约了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选用方案二是比较合理的。 最后确定 工艺方案如下 表 表 加工工艺路线 工序号 工序内容 简要说明 10 一箱多件沙型铸造 20 进行人工时效处理 消除内应力 30 涂漆 防止生锈 40 粗 铣 32 右 端面 先加工面 50 铣 16 端面 , 铣 32 面 60 铣 16 精铣 32 面 70 钻 、 粗 精 铰 32 倒角 45 80 钻 、 粗精 铰 16 倒角 45 90 钻 1 钻 16 ,钻底孔 100 铣 16下端面 110 钻 6 120 的 锥孔 120 铣深 倒角 45 130 140 检验 150 入库 工序基准的选择 工序是在工序图上以标定被加工表面位置 尺寸和位置精度的基准。所标定的位置尺寸和位置精度分别称为工序尺寸和工序技术要求,工序尺寸和工序技术要求的内容在加工后应进行测量,测量时所用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通常工序基准和测量基准重合。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7 页 共 35 页 工序基准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设计基准为工序基准时,对工序尺寸的检验就是对设计尺寸的检验,有利于减少检验工作量。 (2)当本工序中位置精度是由夹具保证而不需要进行试切,应使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 (3)对一次安装下所加工出来的各个表面,各加工面之间的工序尺寸应与设计尺寸一致。 工序尺寸的确定 根据加工 长度 为 50坯的余量为 4加工的 余量 为 2据机械工艺手册表 工的长度为 50粗加工后的加工余量为 (1) 32 毛坯为空心,通孔,孔内要求精度介于 间。查机械工艺手册 钻孔: 31 2z=铰: 2z=铰: 322) 16 毛坯为实心,不冲孔,孔内要求精度介于 机械工艺手册表 钻孔: 15 2z=孔: 2z=铰: 2z=铰: 163) 16 毛坯为实心、不冲出孔,孔内要求精度介于 机械工艺手册表 钻孔: 15 2z=铰: 2z=铰: 16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8 页 共 35 页 (4)钻螺纹 底 孔 毛坯为实心、不冲出孔,孔内要求精度介于 机械工艺 手册表 定工序尺寸及余量。 钻孔: 2z=铰: 85)钻 6 毛坯为实心、不冲出孔,孔内要求精度介于 机械工艺 手册表 钻孔: 2z=铰: 6加工余量的确定 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灰铸铁,通过计算和查询资料可知,产类型为中小批量,可采用一箱多件砂型铸造毛坯。由于 32孔需要铸造出来,故还需要安放型心。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铸造后应安排人工时效进行处理。 根据零件图资料,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余量 及毛胚尺寸。 由参考文献可知,查 得该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 8 10 级,加工余量等级 级,故 0 级, 级。 用查表法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总余量 如表 表 加工表面的总余量 表 加工表面 基本尺寸 加工余量 等级 加工余量数值 说明 27 的端面 92 H 面降一级,单侧加工 16 的孔 16 H 面,孔降一级,双侧加工 50 的外圆端面 45 G 侧加工(取下行值) 32 的孔 32 H 降一级,双侧加工 35 的两端面 20 G 侧加工(取下行值) 16 的孔 16 H 降一级,双侧加工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9 页 共 35 页 由参考文献 3可知,铸件主要尺寸的公差如表 表 尺寸的公差 表 主要加工表面 零件尺寸 总余量 毛坯尺寸 公差 27 的端面 92 6 16 的孔 16 6 10 50 的外圆端面 45 5 50 32 的孔 32 26 35 的两端面 20 5 25 16 的孔 16 6 10 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设备 机床的选择 工序 40 粗 铣 32 端面 , 考虑 工件的定位夹紧方案及夹具结构设计等问题, 成批生产要求不高的生产效率。故选用卧铣,选择 式铣床,专用铣夹具和游标卡尺。 工序 50 铣 16 端面 和 铣 32 考虑 工件的定位夹紧方案及夹具结构设计等问题,因定为基准相同 ,成批生产要求不高的生产效率。故选用卧铣,选择 式铣床,专用铣夹具和游标卡尺。 工序 60 铣 16 右端面, 精铣 32 右端 面 ,宜采用卧铣,选择 用铣夹具和游标卡尺。 工序 70 钻粗、精铰 32 角 45 。 选择 专用钻 夹具和 游标卡尺 。 工序 80 钻粗、精铰 16 倒角 45 。选用 用钻夹具和内径千分尺 。 工序 90 钻 1 , 钻 16 ,钻 孔 用 用钻夹具和游标卡尺。 工序 100 铣 16下端面 。选用 式铣床 ,专用铣 夹具和 游标卡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0 页 共 35 页 尺 。 工序 110 钻 120 的锥孔 。选用 用钻夹具和游标卡尺。 工序 120 铣深 倒角 45 。选用 用铣 夹具和游标卡尺。 工序 130 锥攻丝 , 机用 丝锥 ,选用量具为螺纹塞规。 夹具 的选择 本零件除粗铣及钻孔等工序需要专用夹具外,其他各工序使用通用夹具即可。 刀具 的选择 (1)铣刀依据 参考文献 资料 1, 选择高速钢圆柱铣刀直径 d=60数 z=10,及直径为 d=50数 z=8及切槽刀直径 d=6 (2)钻 32 (3)钻 10, 钻 16 选用高速钢麻 花钻钻头 。 (4)钻 16 用选择高速钢麻花钻 钻头 , d= 16头采用双头刃磨法,后角0 120 , 45 车刀。 (5)攻丝 选用 量具 的选择 本零件属于中 批生产,一般情况下尽量采用通用量具。根据零件的表面的精度要求,尺寸和形状特点,参考相关资料,选择如下: (1)选择加工面的量具 用分度值为 游标 卡尺 测量,以及读数值为 测量范围 10025 (2)选择加工孔量具 因为孔的加工精度介于 选用读数值 测量范围 5025 (3)选择加工槽所用量具 槽经粗铣、精铣两次加工。槽宽及槽深的尺寸公差等级为:粗铣时均为 铣时,槽宽为 深为 可选用读数值为 测量范围 0150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1 页 共 35 页 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 工序的 设计 本工序为粗铣 32 知工件材料为 择高速钢圆柱铣刀直 d=60数 10Z 。根据参考文献文献 1选择铣刀的基本形状 ,0 ,2 , =45 已知铣削宽度 削深度 50 (1)确定每齿进给量 根据参考文献文献 2资料所知, 卧式铣床的功率为 艺系统刚性为中等。查得每齿进给量 mm/z z、现取 z。 (2)选择铣刀磨损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参考文献文献 2资料所知,铣刀刀齿后刀面的最大磨损量为 铣刀直径 D=60耐用度 T=180 (3)确定切削速度 根据参考文献文献 2资料所知,依 据铣刀直径 d=60齿数 z=10,铣削宽度削深度 50用度 T=180查取98mm/s,39r/90mm/s。 根据 00r/75mm/s。 则实际切削: 0000 000 30060143 .=际进给量: ( 0300475=z (4)校验机床功率 根据参考 文献 2资料所知,铣削时的功率(单位 :当 z, 50mm,90mm/s 时由切削功率的修正系数 ,则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2 页 共 35 页 根据 立式铣床说明书可知, 机床主轴主电动机允许的功率 此机床功率能满足要求。 (5)基本时间 tm=zc 2 (6050(2 = 工序的 设计 本工序为铣 16 端面, 铣 32 端面 ,由参考文献 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0 ,铣刀齿数 8Z 。 (1)铣 16 (a)确定 每齿进给量 根据参考文献文献 2资料所知,查得每齿进给量 mm/z z、现取 z。由于加工余量不大,可以在一次走刀内切完,故取铣削深度 (b)选择铣刀磨损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参考文献 2资料所知,铣刀刀齿后刀面的最大磨损量为 耐用度T=180 (c)确定切削速度 根据参考文献 2资料所知,依据上述参数,查取73mm/s,50r/90mm/s。 根据 50r/50mm/s。 则实际切削: 0000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3 页 共 35 页 000 15050143 .=际进给量: 0150350=z (d)校验机床功率 依据上道工序校验的方法,根据参考文献 2资料所知,切削功率的修正系数,则 .8 (e)基本时间 tm=zc 2 203015(2 =4.3 2)铣 32 由参考文献 1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 : 由铣刀直径 0 ,铣刀齿数 8Z 。 (a)确定每齿进给量 查阅查阅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由选择高速钢圆柱铣刀直径 D=60数 8Z 。已知铣削宽度 机床选用 据参考文献文献 2资料所知,查得每齿进给量 mm/z z、现取 z。由于加工余量不大,可以在一次走刀内切完,故取铣削深度 (b)选择铣刀磨损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参考文献 2资料所知,铣刀刀齿后刀 面的最大磨损量为 耐用度T=90 (c)确定切削速度 根据 立式铣床主轴转速表查取,当 =608Z , 10 z时,4.5 m/50r/3 mm/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4 页 共 35 页 各修正系数: M v 故 m/ (3 1 0 r/ (mm/ (按机床选取:75r/35mm/切削速度和每齿进给量为: 0 3 . 1 4 6 0 7 5 1 4 . 21 0 0 0 1 0 0 0c (m/ = 107535 = mm/z) (d)校验机床功率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27 mm/z z,10mm,132mm/得 据铣床 床主轴允许功率为: 此,所选择的切削用量是可以采用的,即5mm/75r/ z。 (e)计算基本工时 fm (式中, 70l 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12y 以, 827012 L ( 523582 工序的 设计 本工序为 铣 16 右端面 ,精铣 32 的 右 端面。 已知工件材料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5 页 共 35 页 为 择高速钢圆柱铣刀直径 D=60数 10Z 。根据参考文献文献 1选择铣刀的基本形状 ,0 , 2 , =45 已知铣削宽度 削深度50故机床选用 (1)铣 16 (a)确定每齿进给量 根据参考文献文献 2资料所知,查得每齿进给量 mm/z z, 现取 z。由于加工余量不大,可以在一次走刀内切完,故取铣削深度 (b)选择铣刀磨损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参考文献 2资料所知 ,铣刀刀齿后刀面的最大磨损量为 耐用度T=180 (c)确定切削速度2资料所知,依据上述参数,查取73mm/s,50r/90mm/s。 根据 50r/50mm/s。 则实际切削: 0000 000 15050143 .=际进给量: 0150350=z (d)校验 机床功率 依据上道工序校验的方法,根据参考文献 2资料所知,切削功率的修正系数,则 .8 (e)基本时间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6 页 共 35 页 根据资料所知高速钢圆柱铣刀铣面基本时间为: tm=zc 2 203015(2 =4.3 2)精铣 32 查阅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由铣削宽度择0d= 60圆柱 铣刀,故齿数 10Z 。机床选择卧式铣床 加工,余量很小,故取 (a)每齿进给量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z z,故取 z。 (b)确定铣刀磨钝标准及刀具磨钝寿命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刀刀齿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 铣刀直径0d= 60切削用量 简明手册表 刀具磨钝寿命 T = 90 (c)切削速度削用量简明手册表 600 10z ,10 56300n r/59z。 各修正系数: 90 v Tv 故 m/ (2 1 68001903 0 0 .r/ (54280019059 .(mm/ (按机床选取:300r/39mm/切削速度和每齿进给量为: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17 页 共 35 页 3031000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