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科学教学实录-土壤中有什么教科版一、教材简析:土壤对于学生来说司空见惯,但是他们可能从来没有考虑过土壤从哪里来,更不会想到它来源于岩石。本课活动紧接着上一课的内容,重点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土壤的成分。一方面是寻找土壤来源于岩石风化和生物作用的证据,另一方面是认识土壤对生命的意义。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教学难点】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教学准备: 新鲜的土壤和干燥的土壤、报纸、放大镜、塑料杯、镊子、小木棍、水、牙签等。课时安排: 1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科学探究问题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土壤(板书)土壤是怎么形成的?土壤中有什么?本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教师板书课题:土壤中有什么二、提出猜测,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师:大家先来猜测下,土壤是在土壤中是怎么形成的?土壤中有什么?交流时老师跟你们有个约定:同意的请鼓三下掌,不同意的请举拳头,有补充的请举手。生:我猜土壤是岩石风化形成的,土壤中会有石块、沙等大小不同的颗粒。师:很好,你能根据前一课学到的内容有根有据地猜测,很有道理,大家同意的请鼓掌!(学生鼓掌)教师贴板:小石子、沙生:土壤中生活着动物、植物,土壤中可能有蚯蚓、蚂蚁、草根、落下的树叶师:大家认同的鼓掌,有补充的举手。(大部分学生鼓掌,个别学生举手)教师贴板:动物、植物生:我有补充:我猜土壤是动物、植物腐烂后形成的。师:动物,植物腐烂后形成的物质有个科学名称叫“腐殖质”教师贴板:腐殖质生:我猜土壤中的动物植物和人一样,也需要空气和水,我认为土壤中可能有空气和水。生:我赞同并补充自然界中的空气,水会进入土壤。教师贴板:空气、水生:人们还会把垃圾埋在土壤中,我猜土壤中会有塑料袋,废纸,塑料,铁皮等垃圾。 师:这些废物在土壤中会被分解吗?生:有一部分会被分解,有部分不能分解师:分解后的垃圾会变成什么物质?生:变成矿物质生:我也认为土壤中可能有矿物质,我的理由是土壤可能是火山喷发形成的。三、小组合作,讨论实验验证方法师:那同学们所说的这些物质在土壤中都存在吗?我们还需要通过实际的观察来验证一下,有些东西需要借助于更复杂的方法和更先进的工具才能看到,。那如何进行观察呢?大家小组里讨论一下,如果有困难,可以参考课本。学生小组合作讨论验证方法,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实验计划师: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当小先生把本组讨论好的验证方法完整地告诉大家,并组织大家讨论?老师希望这位同学发言时,其余同学都能认真地听,看看有没有需要完善或更正的地方。小先生:我们组觉得分三步进行观察。1用肉眼观察。验证土壤中有没有诸如蚂蚁、蜗牛、蚯蚓、植物的根、茎、叶、小石子、沙等比较大的物质。2用放大镜观察。主要验证土壤中有没有一些肉眼不容易看到的物质。3倒入水中验证土壤中有没有空气。4.用火烧,闻闻有没有腐殖质的气味。5.取一点浸泡土壤的水,在火中烧来验证土壤中有没有矿物质。生:我对第三种验证方法有质疑:放入水中怎么来验证有没有空气?小先生:如果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生:对于第三种观察方法,我有补充:课本上说把一些土壤倒进水中,我们发现了什么?搅拌水中的土壤,然后静置一段时间,我们又看到了什么现象?这说明土壤倒入水中后不能急着搅拌,要先观察有没有空气,然后再搅拌、静置,观察,要验证土壤中大小不同的颗粒。师:课本上是这样说的吗?请大家再仔细阅读课本上关于“倒入水中观察”的操作过程。学生再次阅读课本。师:这位同学对第三种观察方法的补充你们同意吗?生:同意。师:那等会实验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哦!小先生:对于我们的验证方案,大家还有什么要问题吗?生:对于用火烧验证矿物质我有质疑,水烧一烧怎么验证有矿物质?小先生:我们以前学过盐水烧干后会有白色结晶,如果土壤中含有盐等矿物质,烧烧也会有白色结晶。生:那可能水直接烧也会有白色物质呢?小先生:那我们可以取些干净的水和泡过土壤的水对比下就行了。师:这位同学说的正是老师想提醒大家的,同学们想得很周到,一个个都是严谨的小科学家。四、小组实验,验证土壤中的物质师:同学们的验证实验设计得很不错,根据刚才同学们的讨论老师作了整理补充(课件出示实验要求)下面请同学们先完成实验1、2、3,并把观察到的物质和现象填写在实验记录单中。在静置等待沉淀的时间看老师的演示实验,验证土壤中是否有腐殖质,矿物质。学生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纠正,同时提醒做好观察记录。五、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记录。在等待沉淀的时间,我们来验证土壤中是否有腐殖质,盐等矿物质,先看我做两个实验。(教师拿出一杯用蒸馏水浸泡的土壤,用吸管吸一点水,放到玻璃片上,用木夹夹住,放到酒精灯上加热)(教师把土壤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两个实验一起进行,第一个实验的结果是玻璃片上有一个白色的斑点,第二个实验产生了一股难闻的气味)六、实验验证结果交流观察实验结束,各组代表在全班交流实验获取的信息,以验证自己先前提出的假设。师: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当小先生把本组观察到的与大家分享一下?看看你获取的实验证据能够验证前面的猜想?(注意逐个实验汇报)小先生:我们用肉眼观察确实见到土壤中有蚂蚁、蚯蚓、植物的根和叶,还有石块、方便面袋等杂物,你们有补充吗?(老师贴板,把得到验证的猜测放到验证方法的后面)生:我们用肉眼还观察到土壤中还有比沙更小的颗粒,阅读课本后我知道那是粉沙。小先生:你们组真厉害,我们等会也要去看看书上怎么介绍的。还有补充吗?生:我们还用肉眼看到土壤湿湿的,捏一捏手上有水,证明土壤中有水分。小先生:大家没意见了,我来汇报实验2:用放大镜观察到土壤中有黑色的物质,我猜可能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腐殖质。生:我们用放大镜还观察到比粉沙更细的粉沙。小先生:把土壤倒入水中,发现土壤中有气泡冒出,验证了土壤中有空气。发现植物的根和叶都浮到了水面上,较重的小石子,沙先沉下去,还有些细细的颗粒悬在水中,搅拌、静置后发现土壤都分层沉淀在杯底。生:我们组发现沉在杯底的土壤分成了好几层,而且上面的颗粒比下面的小,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这些颗粒有着不同的名字,从大到小分别是沙砾、沙、粉沙、黏土。小先生:老师烧新鲜土壤,我们闻到臭味,验证了土壤中有腐殖质。生:我还发现这气味类似头发烧焦的气味,说明有动物皮毛腐烂后的腐殖质。生:我还发现土壤烧后变灰白色了,说明黑色物质是腐殖质。小先生:老师烧干玻璃片中水,发现有白色结晶,验证了土壤中有盐分等矿物质。生:干净水烧后也有结晶,说明水中也有矿物质,浸泡土壤后更多说明土壤中有更多矿物质。七、小结土壤的形成及成分师:我们找到的土壤成分越来越多,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桌上杯子中的土壤。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观察)师:土壤中的成分,是不是还混在一起呢?生:不是,沙砾在最下面,动植物残渣在最上面。生:沙砾在最下面,它的上面是沙,沙的上面是粉沙,粉沙上面是黏土,这些都沉在水底,而动植物的残渣浮在上面。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层?(学生讨论)生:因为沙砾体积最大,最重,沉在最底下,然后按照从重到轻,依次是沙、粉沙和黏土,这些都比水重,而动植物残渣比水轻,所以浮在上面。实际土壤也是这样在地球表面沉积分布的(幻灯演示)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实验,我们发现了土壤的许多成分,黑板上的许多猜测被我们证明了。你能解释土壤是怎样形成的吗?(幻灯片出示:岩石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变成了小颗粒,与其它物质混合,最后形成了含有_、_、_、_、_、_和_等物质的土壤。)八、土壤与生命的关系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土壤的成分和它的形成过成,那你知道土壤的价值吗?(学生观察屏幕上和书本上的图,讨论土壤的价值)生:土壤为动物和植物提供了生存空间。师:除了动物、植物,土壤还为什么提供了生存空间?生:微生物。师:对,我们把它们统称为生物。除了为生物提供生存空间,土壤与这些生物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生:土壤是许多生物的家,植物从土壤中得到养分,为许多动物提供了食物,动物的粪便可以使土壤更加肥沃。师:看来土壤与生物之间有着这么密切的关系。那土壤与我们人类又有怎样的联系呢?生:我们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拿来主义的论证特点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隔离技术在网络安全技术应用优势中的应用报告
- 硅PU篮球场施工与运动场地标识系统安装合同
- 跨国公司员工劳动合同终止与国际转移合同
- 日本制造业出国劳务合同签订及法律风险防范
- 新能源行业2025碳减排路径研究报告:技术创新引领
- 知识产权贯标与风险防控一体化咨询服务合同
- 离异家庭子女抚养费追加及支付条件变更协议
- 2025年新能源行业绿色发展投资分析与发展前景报告
- 2025年龙奥驾校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2025
- 生动的住院病历书写规范
- 护理安全警示教育课件
-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施工及验收规范
- 蜂蜇伤诊疗课件
- 双控体系管理制度
- 投标绩效激励管理办法
- 防范患者跌倒、坠床的管理制度
- 网络安全设备概述及其功能特点
- 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 【高分复习笔记】孙茂竹《管理会计学》(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