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呼和浩特市高中毕业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1页
届呼和浩特市高中毕业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2页
届呼和浩特市高中毕业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3页
届呼和浩特市高中毕业考试历史试卷.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5届呼和浩特市高中毕业考试历史试卷一二附加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分,共30题60分。评卷人1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居于正统思想的儒家学说是下列哪一位思想家创立的?( )A老子 B孔子C墨子 D庄子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历时短命的封建王朝是 ( )A秦朝 B西汉C东汉 D唐朝3我国隋朝时期工匠李春建造的、现在仍然存在的一座石拱桥是 ( )A平安桥 B卢沟桥C泸定桥 D赵州桥4我国的回族形成于 ( )A唐朝时期 B宋朝时期C元朝时期 D清朝时期5我国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指的是 ( )A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B大机器生产C资本主义政权 D商品经济6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强加给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7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的基本特点是 ( )A属于最革命的阶级 B力量十分强大C革命性与妥协性并存 D斗争中永不妥协8清政府最终成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是在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9我们说辛亥革命失败,主要是因为它 (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B没有提出革命纲领C没有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D没有建立共和国10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历史事件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爱国运动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革命统一战线建立11中共“二大”的主要任务是 ( )A确立无产阶级的最终奋斗目标 B制定中国革命现阶段的纲领C发动武装斗争 D建立统一战线12中共领导“工农武装割据”主要针对的是 ( )A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C欧美帝国主义的统治 D清政府的腐朽统治13抗日战争时期开始的标志是 ( )A“一二八”事变 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14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的意义是 ( )A揭开解放战争的序幕 B揭开解放战争反攻序幕C消灭国民党从事内战的主力 D标志国民政府统治灭亡15中国现代史开始的标志是 ( )A解放军解放南京 B三大战役的胜利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的完成16解放初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中,根本上变革了生产关系的是 ( )A解放军解放大陆 B镇压反革命运动 C抗美援朝运动 D全国进行土地改革171953年,中共发布过渡时期总路线。这里“过渡”的意思是 ( )A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C农业生产向工业生产过渡 D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181958年,中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最严重问题是 (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B经济建设中缩手缩脚C资产阶级自由化 D“左”倾错误泛滥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转折点,主要是 ( )A彻底消灭了封建剥削 B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C“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D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20“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源于 ( )A台湾问题 B澳门问题C香港问题 D深圳问题21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中提出“求同存异”,促成会议成功。这指的是 ( )A中美关系正常化会谈 B中苏建交谈判C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 D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 22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开始于 ( )A葡萄牙 B西班牙C意大利 D德意志2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标志是 ( )A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B1642年革命战争的爆发 C1649年共和国成立 D1688年“光荣革命” 24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基本思想是 ( )A社会主义思想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C封建专制思想 D殖民主义思想25下列国家中,首先完成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过渡的是 ( )A德国 B美国C英国 D法国26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主要是由下列哪种因素决定的? ( )A参战国家的社会制度 B参战国家的战争目的C参战国家谁先进攻 D参战国家谁失败27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局面的是 ( )A1640年英国革命 B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C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 D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28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 )A对德国的和约 B对奥地利的和约C对匈牙利的和约 D对土耳其的和约29下列不属于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特征的是 ( )A持续时间长 B波及范围广C破坏性强 D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30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西欧衰落,战后由美国和苏联为主建立起的世界格局是( )A维也纳体系 B凡尔赛体系C华盛顿体系 D雅尔塔体系得分二、非选择题 第31题12分,第32题16分,第33题12分,共40分。 评卷人31阅读下述材料:1860年12月曾国藩上奏折说,“目前借外国力量助剿、运粮,可减少暂时的忧虑;将来学习外国技艺,造炮制船,还可收到永久的利益。”第二年又说,“购外国船炮,访求能人巧匠,先演习,后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成为官民通行之物,那时可以剿发(指太平军)、捻(捻军),勤远略,这是救时第一要务。”李鸿章认为,清军作战往往数倍于外敌,仍不能胜,原因在武器不行,如能使火器与西洋相埒(相比),则“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今起重视,最后可达自主。奕訢在奏折中说,治国要做到自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我能自强,可以彼此相安”。 请回答:(1)从材料看,三人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历史上称他们为什么派别?(4分)(2)从材料中看,奕訢所说的“自强”包含哪几方面内容?(4分)(3)他们的主张中存在什么问题?实践的最终结果怎样?(4分)32近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得以确立的根本动力是什么?(2分)从18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这个体系的确立经历了两个阶段,请概括其过程。(14分)33阅读下述材料:世界银行1991年和1995年的发展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国内生产总值比较(单位:百万美圆)高收入国家中三种类型全世界高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美国欧共体日本1965年 2003700141328016304069890031757091290所占% 1007053814348815854561993年 2311256618247536990262625989962797624214204所占% 1007895428270827171823 回答: (1)说明19651993年高收入国家、低收入国家共同的经济发展趋势。(2分)高、低收入国家之间的经济状况呈现什么变化?(2分)这种变化对它们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2分)(2)分别说明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指出这种变化对三者之间的经济格局有何影响。(2分) 得分附加题(20分)评卷人概括1919年1922年间中国革命出现新面貌的主要原因,(8分)同时分析这种革命新面貌的实质。(12分)高中毕业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A 3D 4C 5A 6A 7C 8D 9A 10B11B 12A 13C 14B 15C 16D 17A 18D19B 20A 21C 22C 23D 24B 25C 26B27D 28A 29D 30D 二、非选择题(第31题12分,第32题16分,第33题12分,共40分。)31、(1)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洋务派。(4分)(2)一方面平定国内人民反抗运动,另一方面抵御外国侵扰。(4分)(3)问题是利用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力,维护落后的封建制度。结果是破产。(4分)32、主要推动力:资本主义近代生产力的快速发展。(2分) 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力有了很大提高。(2分)为了满足市场的需要,资本主义各国开始控制东方。(2分)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地区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2分)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力又有了新的飞跃。(2分)垄断组织促使列强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东方进一步被列强控制。(2分)到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同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也最终确立。(4分)33、(1)1965-1993年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经济都在发展。(2分)高收入国家与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差距在扩大。(2分)这种变化不利于低收入国家。(2分)(2)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在90年代已相对衰弱;(2分)欧共体的经济实力已超过美国;日本和美国的差距缩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2分)这种变化使原来美国独霸的经济格局演变为美、 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2分)附加题(20分)概括: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2分)同时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新思潮的主流,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4分)随着中共的成立,制定了两个阶段的革命纲领。(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