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1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2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3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4页
念奴娇赤壁怀古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灌云高级中学城西分校 冯俊杰学习目标:1、感受苏词豪放的风格;2、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3、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的方法。学习重点:用文学视角去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 学习难点:对“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话的理解。教学设想:通过反复诵读、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品味词独特的艺术魅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 具:多媒体播放音乐,展示图片。教学步骤与过程:一、 导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播放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同时展示三国、赤壁的图片,多么大气,多么豪迈,多么悲壮,让我们也一起走进三国走进赤壁走进念奴娇 赤壁怀古。二、知人论世:前面学习过赤壁赋,作者在游览赤壁的时候写了“两赋一词”,所谓“一词”就是念奴娇 赤壁怀古,请同学回顾一下苏轼的有关知识以及当时的写作背景。由学生相互补充完成。三、整体感知:诗词鉴赏离不开诵读。诵读不仅能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语言的品味,加深对诗人情感的感受、风格的体会,从而领悟诗词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而且可以增强语感,激发感情,在感受天才的想像魅力的同时,滋润自己的想像力。1、学生自由朗读,揣摩作者的情感。诵读提示:本词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意境开阔,画面壮丽,气势奔腾,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景仰,全诗应读得慷慨洒脱。2、教师范读3、学生齐读4、小组讨论,交流自学所得(1)分小组说说你对这首词的阅读感受,派代表发言。(2)小组提出不能理解的词句。5、小结:这首词是苏轼游赤壁古战场,因眼前之景,忆往昔之事,感自身处境,抒自己情怀。四、文本研习,探究:(一)默读上阕,1、画出写景的句子。2、品味哪些字用的较好。(可用多媒体投影:)乱 多,杂乱无章的气势,豪迈奔放 穿 写尽山石高耸入云的姿态惊巨浪声势 比拟 拍 水石相击,江涛力度卷(溅) 雪浪汹涌 狂澜奔腾 雪 浪花的颜色淘将自然与历史时空连在一起 堆江面开阔 3、总结:下面哪一句可以概括上阕:“江山如画。”“一切景语皆情语”寥寥数语,便勾画出了它的雄伟壮丽,会令人想到当年赤壁之战的壮阔场面,从而为下片追怀周瑜渲染环境氛围。让我们闭上眼睛老师背一句,你们跟着背尽量让脑中浮现这雄伟,瑰丽的画面。然后再将上片的全部内容连起来有感情的大声朗读,读出豪放的气势来。4、面对壮美的赤壁景观,很自然地会想到曾经活动在这里的英雄,“一时多少豪杰”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想象曾经在此的英雄。预设: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云长,一声断喝长坂坡上的猛张飞,运筹帷幄,世所难当的诸葛亮,雄姿英发、足智多谋的周瑜等。5、背诵上阕。(二)品味下阕1、自读下阕,画出描写周瑜形象的句子。2、小组讨论:分析周瑜形象。(可用多媒体投影:)年龄小乔初嫁了美女衬英雄,潇洒的英姿。姿态雄姿英发英俊潇洒,有气魄。装束羽扇纶巾儒雅的将军。气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从容,大智大勇3、小组讨论:可想的豪杰人物那么多,为什么单单想周瑜呢?(对比,衬托)预设:(可用多媒体投影:)周瑜对于苏东坡说来应该算少年得志,从二十四岁开始被重用,一直到三十四岁建立功勋,而苏东坡呢?头发都白(47岁)了还一事无成,“团练副使”只是个虚职。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应该属于主要的角色,是主将,所以苏东坡不可能去怀念别的人。周瑜当时碰到了一位明君-孙权。孙权识人才,重用了周瑜,而苏东坡很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君主,所以他更加有感慨。两者在性情上面可以说是惺惺相惜,“知音如周郎”。4、怀古是为了抒情,抒发了什么感情?(文中话回答)齐读: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倒装句)明确: 从怀古归到伤己:惆怅失意 被排挤 不得志 仕途不平 大志难以实现5、如何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所表现的感情?也有两种解释,一种理解是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解自慰,比较达观,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你是如何理解的?(小组充分讨论,渗透身世背景)预设:(可用多媒体投影:)貌似洒脱,实则无奈的感叹,身心遭打击的自慰之词;走在人生低谷,向明月倾吐壮志难愁的苦闷;年近半百,功未成,望江水,虽感慨人生无常,但能与古之英雄相比,本身就是积极向上的表现,为什么苏轼不及时行乐,自己喝下,却酹江月呢?可以看出对英雄人物的向往。这两句正是身受迫害,怀才不遇和壮志难愁的悲愤,一种无人理解而寄托江月的旷达,不能说是消极。苏轼将满腔的万古愁绪赋予滚滚的江水,洒脱,超越痛苦,智者之所以是智者,东坡之所以是东坡,就在于他能超越痛苦。6、背诵下阕。总结全词:全词作由景、史、情浑然一体,它洋溢着一种缅怀英雄、追求功业、寄情自然的豪放激情,三者融为一体,这是这首词的主旨所在。让我们再一次大声地齐读这首词。五、课堂小结:人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在遭遇挫折时,不放弃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固然是一种精神,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也未尝不是种智慧,苏轼在人生低谷中学会了旷达、洒脱、坦然地面对人生,所以当我们大家遇到挫折时,就请想想我们这节课,想想苏轼。六、板书设计: 大江 赤壁 淘尽风流人物 所见 所想念奴娇 乱石 惊涛 涌现多少豪杰赤壁怀古 壮志难愁 雄姿英发 多情善感 旷达洒脱 所忆 从容闲雅 所感 早生白发 指挥若定 人生如梦七、作业布置:以“我从苏轼看人生”为题目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章。资料连接:1、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一生宦海沉浮,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书法与黄庭坚、米市、蔡襄并称“宋四家”。与其父苏询、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2、背景简介: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今天的地方分军区的司令员,但“不得签书公事”),游赤鼻矶,作词抒怀。念奴骄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3、“赤壁”在哪里?黄州赤壁,景色的雄伟秀丽,大江东去一泻千里的气势,令人叹为观止。但这里决非真正的古战场,有人称它为“假赤壁”此处是因东坡的念奴娇而名传千古的,因此又有“文赤壁”之美名。真正的赤壁又称“武赤壁”,在湖北蒲圻,长江南岸。有一座赭红的小石山伸入大江之中。峭壁临江,刻有“赤壁”两个大字,每字长达一百五十厘米,宽一百厘米,传为公瑾亲笔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