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典雅清丽、洒脱激扬的马致远散曲 (2)_第1页
【课外阅读】典雅清丽、洒脱激扬的马致远散曲 (2)_第2页
【课外阅读】典雅清丽、洒脱激扬的马致远散曲 (2)_第3页
【课外阅读】典雅清丽、洒脱激扬的马致远散曲 (2)_第4页
【课外阅读】典雅清丽、洒脱激扬的马致远散曲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阅读】典雅清丽、洒脱激扬的马致远散曲马致远是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一生从事杂剧和散曲创作,颇负盛名。在元代散曲作家中,他的贡献最大,成就最高,不仅扩大了散曲的题材领域,而且提高了散曲的艺术意境,被誉为元代散曲中的第一大家。从艺术水平而言,不但被推为豪放派的魁首,而且一直被视为元散曲的冠冕作家。贾仲明凌波仙挽词称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美谈。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朱权更是将马致远列于元曲家之首,他在太和正音谱中评其散曲有振鬣长鸣,万马皆之意。又若神凤飞鸣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在艺术性上,他的散曲风格飘逸脱俗,以富有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著称。一、写景状物疏旷清淡马致远的散曲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描写自然景物最为出色,如著名的小令越调天净沙秋思,就被誉为秋思之祖,此小令写得极为出色,描绘景物,叙事写人,往往三言两语,就能创造出一幅鲜明的图景,一个深远的意境。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只有五句二十八字,却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天涯秋晚的生动画面,创造出一个深远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历来被誉为描写秋景的上品。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评: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小令开始三句十八个字,用九种景物构成一幅苍凉的秋景,枯藤、老树、昏鸦,一幅没有生机、色彩昏暗的图景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一样出现在人们面前,给人以肃杀、凄凉之感,以一种惊人的艺术感染力,勾起人们缕缕情思。然而,正当旅人陷入连绵不断的羁旅之愁时,作者笔锋一转,镜头摄入一幅恬淡温馨的田园生活图画,多么令人惬意、向往,这不能不引起天涯羁旅的思乡之情。而他却是孤寂憔悴的古道、西风、瘦马般的天涯沦落人,这里用乐景来反衬哀情。九种景物表现了九种意象,其间不着一个关联词语,而以游子的愁情把一个个意象串联起来,自然天成,无斧凿之痕。在色调上极善映衬,如夕阳西下与枯藤老树昏鸦,一面是落日余辉的明亮,一面是深秋晚景的暗淡:一面是落日给枯藤老树昏鸦抹上一层淡金,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又减弱了落日的余辉。作者把这一明一暗的矛盾色调,统一于深秋晚景的图画之中,既增加了画面的视觉效果,又增强了画面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小令语言高度凝炼,格调清逸,音节和谐,情景交融,妙合无垠,素有枯藤老树写秋思,不许旁人赘一词之赞。王国维称其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再如寿阳曲远浦帆归: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这是马致远题宋迪潇湘八景图曲的一首,这里写夕照归帆,渔村晚景,活脱脱一幅生动的风景画,略施水墨,构图疏淡,饶有情趣:夕阳西下的时候,乡村小酒店的酒旆低垂着,一个闲字,写出了黄昏时分小村中悠闲宁静的一角。然后把视线移到水面上,远处,野水茫茫,一派烟波,两三只小船,影影绰绰,正朝岸边划来,画面开阔,传达出一种疏落淡远情致。近处,水面上漂着点点落花,落花的余香弥漫在晚霞映照的水面上,沁人心脾,水岸上,数间茅舍静静在躺在金色的余晖之中,恬静而又温馨,真是一幅点染得令人心醉的景象。最后,断桥头卖鱼人散,一种渔村傍晚常见的景象,透露出这个静谧的水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宁静生活,作者写人散,而不是写人聚,使读者想象到不久之前那热闹的鱼市交易的场面,更加突出了水乡黄昏的静谧。整首小令,篇幅虽短,但作者不断变换空间,描写了夕阳晚照、岸边酒旗、远水归帆、水中落花、渔村茅舍、断桥集市等等景物组成的画面,不但充满了明丽的画意,而且洋溢着诗情,体现了一种疏旷清淡、平和静穆的美。二、叹世嫉俗放逸宏丽在马致远的散曲中,叹世归隐之作最多,既有老了栋梁材、恨无上天梯的失意感慨,又有白发劝东篱,西村最好幽栖的隐逸思想,表现了当时文人仕隐交织的矛盾心理和愤世嫉俗的感情。尽管作为元代之主旋律的叹世归隐题材有很多人涉及,但没有谁写得像马致远那样淋漓尽致,放逸宏丽,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鲜明的时代烙印。这一点由马致远的名、号可见一斑。马致远的名取义于宁静而致远。号东篱,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意,自然也有愿效法陶渊明退隐的意思。他的散曲南吕四块玉恬退即反映了这种思想:绿鬓衰,朱颜改,羞把尘容画麟台。故国风景依然在,三顷田,五亩宅,归去来。绿水边,青山侧,二顷良田一区宅。闲身跳出红尘外,紫蟹肥,黄菊开,归去来。翠竹边,青松侧,竹影松声两茅斋。太平幸得闲身在,三径修,五柳栽,归去来。酒旋沽,鱼新买,满眼云山画图开。清风明月还诗债。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归去来。用清新明丽之语,写出了一种简淡闲放的意境,表现了他的淡泊宁静的心态,显得非常洒脱。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现实不满,向往自然,回归自然,愿像陶渊明那样隐居田园的思想情感。与关汉卿散曲相比,关曲有更多野气,表现出异于传统文人的新的人格精神,而马致远的山水田园之曲,虽然也有一些野气,但总不失传统文士的闲雅。马致远的青年时代,正是元世祖忽必烈遵用汉法,重用儒者之际,他早年饱习儒业:夙兴夜寐尊师行,动止浑绝浮浪名,身潜诗礼且陶情(中吕喜春来六艺)。因而他的散曲中有不少仕途坎坷,壮志难酬的感慨,如:南吕金字经夜来西风里,九天雕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上天梯!双调拨不断叹寒儒,漫读书,读书须索题桥柱。题桥柱虽乘驷马车,乘车谁买长门赋!且看了长安回去。这里真实地反映了仕途闭塞的元代知识分子的困窘处境。作者借古讽今,故作洒脱,以发泄内心的不满。这些散曲纵横驰骋,挥洒自如,痛快淋漓的抒发知识分子怀才不遇、愤世嫉俗之情。马致远早年曾努力追求过功名,在他的散曲黄钟女冠子中写道:且念鲰生自年幼,写诗曾献上龙楼。尽管他孜孜不倦地追求功名,仍无结果,但他却像李白那样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压抑着悲愤,耐心等待:拨不断子房鞋,买臣柴,屠沽乞食为僚宰,版筑躬耕有将才。古人尚且把天时待,只不如且酩子里胡挨。冷酷的现实教育了他,尽管他有佐国心,拿云手,自比九天雕鹗飞,但仍是沉抑下僚,志不得伸,他并没有在仕途中找到出路,多次碰壁,遭到失败,使他非常绝望,于是发出英雄失路之悲,壮志未酬之叹:金字经夜来西风里,九天雕鹗飞,困煞中原一布衣。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上天梯。仕途的挫折,社会的残酷,使他终于认清了现实,于是便有了归隐之心:黄钟尾都不迭半纸来大功名一旦休,便以陆贾随何,且须缄口。著领布袍虽故旧,仍存两枚宽袖,且遮藏着钓鳌攀桂手。他很快觉悟了,在双调拨不断曲中写道:布衣中,问英雄,王图霸业成何用?禾黍高底六代宫,楸梧远近千官冢,一场恶梦!和其他作家一样,满腹诗书却不为所用,在没有出路的情况下,他把自己的艺术才华贡献给了杂剧事业。他的隐退是被迫的,因而他的牢骚和愤懑异常强烈,在他的散曲中,这类作品非常富有代表性。秋思套曲,最能表达马致远的思想感情和生活面貌,在这个套曲中,表达了对帝王将相、功名利禄的蔑视,对秦汉统治者的嘲讽,对争权夺利的丑恶现实的不满,表现了不愿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但同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消极厌世、及时行乐的思想。在内在的深沉反省中表现对人生的领悟和放脱的情怀。如:风入松:眼前红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车。不争镜里添白雪,上床与鞋履相别。休笑鸠巢计拙,葫芦提一向装呆。拨不断:利名竭,是非绝,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更那堪竹篱茅舍。两支曲子写出了他对人生短促,朝不保夕的感慨,显得消沉,但提出要消除名利思想,去追求那种与世隔绝的隐居生活,显得又非常洒脱,这里描绘了一幅红尘不染、绿树青山茅舍相掩映的空明恬静的境界。他向往这样的生活:裴公绿野堂,陶令白莲社。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嘱咐我玩童记者,便北海探吾来,道东篱醉了也。在这里,他把胸中的闲逸之情、清高之气一泻无余。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富有诗意的美感,而黄、紫、红、白的色彩更是悦人耳目,怡人心境,这些具有特色的景物的和谐组合,既写出了作者的清高品格,更把读者带入一种清秋妙境之中,使人感受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山林隐居之乐。这套散曲的风格豪放,题为秋思,作者面对眼前的秋色,展开想象的翅膀,纵横驰骋于悠悠的历史和浩浩现实的原野,时而秦汉,时而魏晋;时而衰草牛羊野,时而狐踪与兔穴;时而朝,时而暮;时而饮,时而醉;时而睡,时而醒;时而大声疾呼;时而细语传情;时而与世无争;时而愤世嫉俗。行文如湍湍流水,哗哗有声;笔锋如峰回路转,曲折有致。正如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所说高华雄浑,情深文明。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在曲藻中品评此曲说:元人称为第一,在艺苑卮言中称其放逸宏丽而不离本色。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评曰:此方是乐府,不重韵,无衬字,韵险,语俊。谚云百中无一,余曰万中无一。清姚华曲海一勺骈史云:至于绚烂之余,归于平澹,牢骚之极,反为旷达。此套散曲高标于曲史,可以想见。三、牢骚之极反为旷达政治环境的变异,使元代文人更加强调和注重主观的意兴心绪,自然景物便成了他们寄托情思、抒写心曲排遣忧愤的重要途径。他们把各种矛盾复杂的感情,都深深地揉进了山水情思之中,主观意绪驾驭着客观事物,以有我之境来抒写胸中之逸气,用不羁之笔,抒写豪旷之情,充分体现了洒脱、清丽的艺术特点。如双调拨不断:菊花开,正归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哎,楚三闾休怪。曲子把人名、地名、物名串联起来,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意境,表达了隐逸生活的欢乐之趣,抒写了旷达洒脱的心境。景物与情思的巧妙结合,使他的散曲成为富于形象性的优美篇章,如拨不断:立峰峦,脱簪冠。夕阳倒影松阴乱,太液澄虚月影宽。海风汗漫云霞断,醉眠时小童休唤。在这里,作者把抒情写意放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夕阳松阴、云霞月影等虚实不定的清静空灵之景,借立峰峦,脱簪冠等潇洒举止,在一声醉眠时小童休唤的叮嘱中,写出了清高的隐士形象。马致远的旷达酒脱是牢骚之极的结果。清姚华曲海一勺骈史云:至于绚烂之余,归于平澹,牢骚之极,反为旷达。遂乃寄身世于糟丘,悟人生于梦蝶这段话概括了马致远散曲超旷洒脱的表象之外,内心所郁结的块垒。在他的散曲中,这种牢骚之极的作品占有相当的数量。如:南吕四块玉叹世:白玉堆,黄金垛,一日无常果如何?良辰媚景休空过,琉璃钟,琥珀浓,细腰舞,皓齿歌,倒大来闲快活。双调拨不断竞江山,为长安,张良放火连云栈,韩信独登拜将坛,霸王自刎乌江岸。再谁分楚汉?双调拨不断酒杯深,故人心,相逢且莫推辞饮。君若歌时我慢斟,屈原清死由他恁。醉和醒争甚。双调庆东原叹世:三顾草庐问,高才天下知。笑当时诸葛成何计!出师未回,长星坠地,蜀国空悲。不知醉还醒,醒还醉!南吕四块玉海神庙:彩扇歌,青楼饮,自是知音惜知音,桂英你怨王魁甚?但见一个傅粉郎,早救了买笑金,知他是谁负心?马致远连屈原这样耿介之士都不愿辩其曲直,连诸葛亮这样的高才也笑其失计,连王魁负桂英这样人人尽知的道理都表示怀疑,真是不问是非曲直,这正是他自己所说利名竭,是非绝。之所以产生这种态度,完全是由当时不分是非的黑暗社会所造成的。面对这种贤愚混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