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生产过程中钻孔经常遇到的问题点.doc_第1页
PCB生产过程中钻孔经常遇到的问题点.doc_第2页
PCB生产过程中钻孔经常遇到的问题点.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线路板在生产过程中钻孔遇到的问题一、为什么孔内玻纤突出(Fiber Proturusion in Hole)?1. 可能原因:退刀速率过慢对策:增快退刀速率。2. 可能原因:钻头过度损耗对策:重新磨利钻尖,限制每只钻尖的击数,例如上线定位1500击。3. 可能原因:主轴转速(RPM)不足对策:调整进刀速率和转速的关系到最佳的状况,检查转速变异情况。4. 可能原因:进刀速率过快对策:降低进刀速率(IPM)。二、为什么孔壁粗糙(Rough hole walls)?1. 可能原因:进刀量变化过大对策:维持固定的进刀量。2. 可能原因:进刀速率过快对策:调整进刀速率与钻针转速关系至最佳状况。3. 可能原因:盖板材料选用不当对策:更换盖板材料。4. 可能原因:固定钻头所使用真空度不足对策:检查钻孔机台真空系统,检查主轴转速是否有变异。5. 可能原因:退刀速率异常对策:调整退刀速率与钻头转速的关系至最佳状况。6. 可能原因:针尖的切削前缘出现破口或算坏对策:上机前先检查钻针情况,改善钻针持取习惯。三、为什么孔形真圆度不足?1. 可能原因:主轴稍呈弯曲对策:更换主轴中的轴承(Bearing)。2. 可能原因:钻针尖点偏心或削刃面宽度不一对策:上机前应放大40倍检查钻针。四、为什么板叠上板面发现藕断丝连的卷曲形残屑?1. 可能原因:未使用盖板对策:加用盖板。2. 可能原因:钻孔参数不恰当对策:减低进刀速率(IPM)或增加钻针转速(RPM)。五、为什么钻针容易断裂?1. 可能原因:主轴的偏转(Run-Out)过度对策:设法将的主轴偏转情况。2. 可能原因:钻孔机操作不当对策:1) 检查压力脚是否有阻塞(Sticking)2) 根据钻针尖端情况调整压力脚的压力。3) 检查主轴转速的变异。4) 钻孔操作进行时间检查主轴的稳定性。3. 可能原因:钻针选用不当对策:检查钻针几何外型,检验钻针缺陷,采用具有适当退屑槽长度的钻头。4. 可能原因:钻针转速不足,进刀速率太大对策:减低进刀速率(IPM)。5. 可能原因:叠板层数提高对策:减少叠层板的层数(Stack Height)。六、为什么空位不正不准出现歪环破环?1. 可能原因:钻头摇摆晃动对策:1) 减少待钻板的叠放的层数。2) 增加转速(RPM),减低进刀速(IPM)。3) 重磨及检验所磨的角度与同心度。4) 注意钻头在夹筒上位置是否正确。5) 退屑槽长度不够。6) 校正及改正钻机的对准度及稳定度。2. 可能原因:盖板不正确对策:选择正确盖板,应选均匀平滑并具有散热与钻针定位功能者。3. 可能原因:基板中玻璃布的玻璃丝太粗对策:改用叫细腻的玻璃布。4. 可能原因:钻后板材变形使孔位偏移对策:注意板材在钻前钻后的烘烤稳定。5. 可能原因:定位工具系统不良对策:检查工具孔的大小及位置。6. 可能原因:程序带不正确或损毁对策:检查城市带及读带机。七、为什么孔径有问题,尺寸不正确?1. 可能原因:用错尺寸的钻头对策:钻头在上机前要仔细检查并追究钻机的功能是否正确。2. 可能原因:钻头过度损伤对策:换掉并定出钻头使用的对策。3. 可能原因:钻头重磨次数太多造成退屑槽长度不够对策:明订钻头使用政策,并检查重磨的品质。4. 可能原因:主轴损耗对策:修理或换新八、为什么胶渣(Smear)太多?1. 可能原因:进刀及转速不对对策:按材料性质来做钻孔及微切片试验以找出最好的情况。2. 可能原因:钻头在孔中停留时间太长对策: 1) 改变转速计进刀速以减少孔中停留时间。 2) 降低叠板的层数。 3) 检查钻头重磨的情况。 4) 检查转速是否减低或不稳。 3. 可能原因:板材尚彻底干固 对策:钻孔前基板要烘烤。 4. 可能原因:钻头的击数使用太多 对策:减少钻头使用的击数,增加重磨频率。 5. 可能原因:钻头重磨次数太多,以致退屑槽长度不够 对策:限定重磨次数,超过则废弃之。 6. 可能原因:盖板及垫板有问题 对策:改换正确的材料。 九、为什么孔壁有纤维突出? 1. 可能原因:钻头退刀速太慢 对策:增加退刀速率。 2. 可能原因:钻头受损 对策:重磨及限定钻头使用政策。 3. 可能原因:钻头有问题 对策:按钻头条件的改变以及孔壁微切片检验的配合,找出合适的条件。 十、为什么内层铜箔出现钉头? 1. 可能原因:钻头退刀速太慢 对策:增加钻头退刀速度。 2. 可能原因:切屑量(Chip Load亦即进刀量) 不正确 对策:对不同材料做不同的切屑量的试验,以找出最正确的排屑情况。 3. 可能原因:钻头受损 对策: 1) 重磨钻头并定出每支钻头应有的击数。 2) 更换钻头的设计。 4. 可能原因:主轴(Spindle)转动 对策: 1) 做实验找出最好的切屑量。 2) 检查主轴速度的变异。 十一、为什么孔口出现白圈? 1. 可能原因:发生热机应力 对策: 1) 换掉或重磨钻头。 2) 减少钻头留在孔中的时间。 2. 可能原因:玻璃纤维组织太粗 对策:改换为玻璃较细的胶片。 十二、为什么孔壁出现毛头(Burr即毛刺) ? 1. 可能原因:钻头不利对策: 1) 换掉或重磨钻头。2) 定出每支钻头的击数。 3) 重新评估各种品牌的耐用性。 2. 可能原因:堆叠中板与板之间有异物 对策:改用板子上机操作的方式。 3. 可能原因:切屑量不正确 对策:使用正确的切屑量。 4. 可能原因:盖板太薄,使上层钻板发生毛头 对策:改用较厚的盖板。 5. 可能原因:压力脚不正确,造成朝上的孔口发生毛头 对策:修理钻机的主轴。 6. 可能原因:垫板不正确,使朝下的孔口发生毛头 对策: 1) 使用平滑坚硬的垫板。 2) 每次钻完板叠后要换掉垫板或翻面。 十三、为什么孔形不圆? 1. 可能原因:主轴性能有问题 对策:更换主轴的轴承(Beari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