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doc_第1页
内蒙古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doc_第2页
内蒙古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doc_第3页
内蒙古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doc_第4页
内蒙古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1:全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推动全面解决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饮用水安全问题,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定的全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实施方案,制定本方案。一、总体目标全面、客观、准确地掌握我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取水量、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时提供技术支撑,保障饮用水安全。 二、监测范围全区12个地级城市(指9个地级市及3个盟政府所在地的2个县级市及1个旗,即乌兰浩特市、锡林浩特市和阿拉善左旗)、9个县级市(乌兰浩特市、锡林浩特市除外)、68个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阿拉善左旗除外)的所有在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及乡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由各盟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三、监测实施安排(一)2013年1月起,对全区12个地级城市、9个县级市、68个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的所有在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开展监测,并通过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简称“自治区中心站”)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简称“监测总站”)报送数据。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监测任务原则上由所在县级环境监测站承担,所在县级环境监测站不具备能力的监测指标,由所属地市级监测站承担或由所在县委托其他具有资质的环境监测站完成。(二)已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的地级城市、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若监测频次多于本方案的,可按本地区要求进行,但监测项目应与本方案一致。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提前开展监测,并通过自治区中心站向监测总站报送数据。四、监测时间与频次要求(一)地级城市地级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地)每月上旬采样监测一次,由所在地级市环境监测站承担。如遇异常情况,则须加密监测。(二)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9个县级市及68个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的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每季度采样监测一次,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每半年采样监测一次。如遇异常情况,则须加密监测。(三)地级城市、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备用水源以及乡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每年45月份采样监测一次。(四)水质全分析地级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每年67月进行1次水质全分析监测;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每2年开展1次水质全分析监测;地级城市、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备用水源以及乡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2013年暂不做水质全分析监测要求。对于不具备全分析能力的地区,可委托具备全分析能力并取得计量认证和上岗证的其他环境监测站,或委托所属省级环境监测站完成全分析工作。在地方环保主管部门许可条件下,可适当发挥相关检测机构的作用。五、监测点位(一)河流:在水厂取水口上游100米附近处设置监测断面;水厂在同一河流有多个取水口,可在最上游100米处设置监测断面。(二)湖、库:原则上按常规监测点位采样,在每个水源地取水口周边100米处设置1个监测点位进行采样。(三)地下水:具备采样条件的,在抽水井采样。如不具备采样条件,在自来水厂的汇水区(加氯前)采样。(四)河流及湖、库采样深度:水面下0.5米处。六、监测项目(一)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1.常规监测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的基本项目(23项,化学需氧量除外)、表2的补充项目(5项)和表3的优选特定项目(33项,监测项目及推荐方法详见附表1),共61项,并统计取水量。各地可根据当地污染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区域特征污染物。2.全分析项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109项。(二)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1.常规监测项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23项,并统计取水量。各地可根据当地污染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区域特征污染物。2.全分析项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1993)中的39项。七、监测分析方法优先选用国家或行业标准分析方法,或采用EPA、ISO分析方法,但应经过验证合格,其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应能达到质控要求。地表水常规监测的33项优选特定项目可按附表1中方法进行。地下水可按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5750)进行。八、评价标准及方法地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或对应的标准限值进行,评价方法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试行);地下水水源地水质评价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类标准。水质评价以类标准限值为依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九、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监测数据实行三级审核制度,监测任务承担单位对监测结果负责。省级环境监测站负责对辖区内任务承担单位进行质量监督与考核,对任务承担单位报送的监测结果进行审核,并对最后上报监测总站的数据质量负责。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及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有关要求执行。十、监测数据报送方式及格式1.地级城市各地级城市环境监测站每月向自治区中心站报送当月饮用水源地监测数据;自治区中心站审核后,于当月25日前通过“饮用水水源地月报填报传输系统”软件将数据报送监测总站。2.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各地级城市环境监测站负责汇总、审核辖区内所有县级行政单位所在城镇、乡镇的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并于4、7、10月15日及次年1月15日前向自治区中心站报送上一季度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于7月15日及次年1月15日前向自治区中心站报送上半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自治区中心站审核后,于4、7、10月25日及次年1月25日前通过“饮用水源地月报填报传输系统”软件将数据报送监测总站。3.全分析监测数据经地级、自治区中心站逐级审核后,于每年10月15日前由自治区中心站通过“饮用水源地月报填报传输系统”软件报送到监测总站。4.报送格式报送监测数据时,若监测值低于检测限,在检测限后加“L”, 表1的基本项目检测限应该满足地表水类标准值的1/4;表2和表3项目检测限须满足标准值的1/4;未监测项目填写“-1”,若水源地未监测取水量填写“0”;超标项目由相关环境监测站组织核查,并向自治区中心站报送超标原因分析。5.监测结果发布鉴于本方案实施过程中,地方环保部门要开展监测能力建设、技术人员培训等一系列工作,需经历一个能力水平提高和业务熟练过程。因此,现阶段全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在环保系统内部报送,待条件成熟后再研究数据公开事宜。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数据公开事宜。十一、保障措施为保证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各级环保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任务落实。要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切实加强各级环境监测部门饮用水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强化环境监测基础能力,推进监测站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加大监测技术人员培训力度,加大监测运行经费补助,保障实施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所必需的人员、设备和资金等条件。附表1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特定项目及分析方法序号监测项目拟用监测分析方法/仪器方法来源1三氯甲烷HS-GC-MS法HJ 620-2011P&T-GC-MS法GB/T 5750.8-2006 (附录A)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2四氯化碳HS-GC-MS法HJ 620-2011P&T-GC-MS法GB/T 5750.8-2006 (附录A)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3三氯乙烯HS-GC-MS法HJ 620-2011P&T-GC-MS法GB/T 5750.8-2006 (附录A)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4四氯乙烯HS-GC-MS法HJ 620-2011P&T-GC-MS法GB/T 5750.8-2006 (附录A)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5甲醛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HJ 601-20116苯P&T-GC-MS法GB/T 5750.8-2006 (附录A)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7甲苯P&T-GC-MS法GB/T 5750.8-2006 (附录A)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8乙苯P&T-GC-MS法GB/T 5750.8-2006 (附录A)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9二甲苯P&T-GC-MS法GB/T 5750.8-2006 (附录A)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10苯乙烯P&T-GC-MS法GB/T 5750.8-2006 (附录A)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11异丙苯P&T-GC-MS法GB/T 5750.8-2006 (附录A)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12氯苯GC-ECD法HJ 6212011P&T-GC-MS法GB/T 5750.8-2006 (附录A)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131,2-二氯苯GC-ECD法HJ 6212011P&T-GC-MS法GB/T 5750.8-2006 (附录A)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141,4-二氯苯GC-ECD法HJ 6212011P&T-GC-MS法GB/T 5750.8-2006 (附录A)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15三氯苯P&T-GC-MS法GB/T 5750.8-2006 (附录A)GC-ECD法HJ 621201116硝基苯GC-ECD法GB 13194-91GC-MS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17二硝基苯GC-ECD法GB/T 5750.8-2006(31.1)GC-MS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18硝基氯苯GC-ECD法GB 13194-91GB/T 5750.8-2006(31.1)GC-MS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19邻苯二甲酸二丁酯GC-MS法HPLC 法HJ/T 72-2001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HPLC 法GC-MS法HJ/T 72-2001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20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GC-MS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HPLC 法HJ/T 72-2001GC-FID法GB/T 5750.8-2006(12.1)21滴滴涕GC-MS法GB/T 5750.8-2006(附录B)GC-ECD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22林丹GC-MS法GB/T 5750.8-2006(附录B)GC-ECD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23阿特拉津HPLC法HJ 587-2010GC-MS法GB/T 5750.8-2006(附录B)GC-NPD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24苯并(a)芘HPLC法HJ 478-200925钼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5750.6-2006(13.1)ICP-AES法GB/T 5750.6-2006(13.2)ICP-MS法GB/T 5750.6-2006(13.3)26钴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5750.6-2006(14.1)ICP-AES法GB/T 5750.6-2006(14.2)ICP-MS法GB/T 5750.6-2006(14.3)27铍铬菁R分光光度法HJ/T 58-2000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T 59-2000桑色素荧光分光光度法GB/T 5750.6-2006(20.1)ICP-AES法GB/T 5750.6-2006(20.4)ICP-MS法GB/T 5750.6-2006(20.5)28硼姜黄素分光光度法HJ/T 49-1999ICP-AES法GB/T 5750.5-2006(8.2)ICP-MS法GB/T 5750.5-2006(8.3)29锑氢化物原子荧光法GB/T 5750.6-2006(19.1)或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氢化物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5750.6-2006(19.2)ICP-MS法GB/T 5750.6-2006(19.4)30镍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5750.6-2006(15.1)ICP-MS法GB/T 5750.6-2006(15.3)31钡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602-2011或GB/T 5750.6-2006(16.1)ICP-AES法GB/T 5750.6-2006(16.2)或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ICP-MS法GB/T 5750.6-2006(16.3)铬酸盐间接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4673-1993或GB/ T 5750.6-2006(18.1)ICP-AES法GB T 5750.6-2006(18.2)或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ICP-MS法GB/T 5750.6-2006(18.3)33铊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5750.6-2006(21.1)ICP-MS法GB/T 5750.6-2006(21.3)10附表2: 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地常规监测数据报送表序号省份省份代码城市城市代码水源地名称水源地代码所属水系水源地性质取水点经纬度本月取水量采样时间水温pH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续表总磷总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六价铬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粪大肠菌群硫酸盐氯化物续表硝酸盐铁锰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甲醛苯甲苯乙苯二甲苯苯乙烯异丙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硝基苯续表二硝基苯硝基氯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滴滴涕林丹阿特拉津苯并(a)芘钼钴铍硼锑镍钡钒铊 注:水温单位为,pH无量纲,粪大肠菌群单位为个/L,其余项目为mg/L。附表3: 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常规监测数据报送表 序号省份省份代码城市城市代码水源地名称水源地代码所属水系水源地性质取水点经纬度本月取水量采样时间pH总硬度硫酸盐氯化物铁锰续表铜锌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氟化物氰化物汞砷硒镉六价铬铅总大肠菌群注: pH无量纲,总大肠菌群单位为个/L,其余项目单位为mg/L。15附表4:全区12地级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基础信息汇总序号省份所属城市水源地名称水源地性质备注536内蒙包头黄河磴口河流*537内蒙包头黄河画匠营子河流*538内蒙包头黄河昭君坟河流*539内蒙赤峰赤峰市九龙供水有限责任公司地下水*540内蒙赤峰二水厂地下水*541内蒙赤峰平庄龙源供水有限责任公司地下水*542内蒙赤峰三水厂地下水*543内蒙赤峰一水厂地下水*544内蒙呼和浩特东门外水厂地下水*545内蒙呼和浩特二水厂地下水*546内蒙呼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