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对联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对联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教学目标1 了解对联的起源及含义2 了解对联的特点3 掌握对联的写作手法二、教学过程(一) 导入:对联导入: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箫管乐中秋(二) 名人巧对对联的轶事郭沫若在私塾考对子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毛泽东巧对私塾先生跳跳跳,跳下地。飞飞飞,飞上天。少年林则徐机灵应对鸭母无鞋空洗脚,鸡公有髻不梳头。(三)对联的起源1、桃符北宋王安石元日就描绘了这种古老的风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明太祖朱元璋的倡导正是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推动了对联在民间的普遍盛行。出现了解缙、祝允明、唐寅等对联高手。毛泽东在他的文章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引用了解缙的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3、清代乾隆皇帝的普及推广清代乾隆皇帝也十分喜爱对联。封建帝王烦人推崇影响到全国,当他们用对联来粉饰太平时,百姓也必须效仿。久而久之,客观上起到了普及推广的作用。 清朝才子纪晓岚是作对联的高手,至今流传他的很多故事。故事一:穿冬装,摇夏扇,糊涂春秋居南方,来北地,什么东西!故事二:十口心思,思家思妻思父母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四)对联的含义1、对联定义: 2、 对偶与对仗对偶只要求两个句子字数相等。字面意思相对应、句子构造方法相近似,从而造成两个句子的对称。对仗在对偶的基础上,还要求两句中相应的位置上字音平仄相对,字词的虚实相对,而且词类相对。 (五)对联知识1 对联的别称2 对联的量词 3 对联的字数与言的关系4叫法、分类(六)对联的特点1 字数相等人物风流,江山锦绣; 烛光灿烂,桃李辉煌。2 词性相对,且位置相同千年古树为衣架; 万里长江作澡盆。3 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欲知千古事; 须读五车书。4 文字要相别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 春日驱寒南粤大地新年乐。渊深者修诸己, 汲养者惠于人。5 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春情寄语千条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