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渔家傲·秋思.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渔家傲·秋思.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渔家傲·秋思.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渔家傲·秋思.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渔家傲·秋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渔家傲 秋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范仲淹的生平、词的风格及代表作品。2、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抒发的情感。3、掌握吟诵词的方法和技巧。4、背诵并默写这首词。教学重点1、掌握吟诵词的方法和技巧。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教学难点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情感。教学用具PPT和配乐古筝曲。教学过程一、 导入上节课我们体会了婉约词的柔美,如果把婉约词比喻成一位柔美的少女,那豪放词无疑就是一位强壮的大汉。本节课我们就来领略一下这位“大汉”的风采。二、 新课教学1、 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范仲淹的生平、词的风格及代表作品。(2)、掌握吟诵词的方法和技巧。(3)、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人抒发的情感。(4)、背诵并默写渔家傲秋思。2、 检查课前预习。(1)、渔家傲为词牌名,秋思为正题。 (2)、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朝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官至参知政事。曾守卫边疆多年,政治上主张革新。他的词风格明健,善写塞上风光,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3、 了解创作背景北宋仁宗即位之后,国家逐渐形成积贫积弱之势,表面一片升平,实际上危机四伏。宝元元年,西夏元昊称帝,宋廷调兵遣将,扬声声讨,但事出仓促,每战辄败。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出任陕西经略安副使兼知延州(延安),抗击西夏,范仲淹担任起组织西北战线,力完狂澜的重任。他到任后,改革军制,团结上下,生产戍边,渐收失地而威震西夏,他在任四年,西夏不但不敢侵犯,而且称他为“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这首诗就作于此时。4、 读词(1) 师配乐朗诵本词,生听读,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词的感情基调。(2) 生展示读,其余同学评价。5、 生借助书下注释,理解本词的意思。6、 自己组织语言,说说你对本词意思的理解。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7、 合作交流(1)、这首词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致?从那句词体现出来的?明确:描写的是边塞之景,“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塞下”交代了写作的地点,“秋来”写了时间。“风景异”概括了这里景致的特点。(2)此词分上下两阙,上阕以“ ”字统领全文,词中从哪些地方体现出来?明确:“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里着重表现塞下这一地域性的特点,与中原大不相同。一异:雁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塞之地的荒凉。二异:号角凄厉。“四面边声连角起”,“边声”指一切带有边地特色的声响。这种声音随着军中的号角声而起,夹杂着风吼、马嘶的声音,形成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三异;重山叠嶂。交代了他们所在的地理位置,坐落于群山之中,处于偏远之地。四异:孤城紧闭。“孤”不仅仅交代所在城池的环境,也是自身心境的写照。“闭”写出“孤城”的冷落、警戒气氛,呈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3)、下阕围绕一个“ ”字展开,结合语句体会词人当时的情感。明确:“情”。思乡之情急切。“浊酒一杯家万里”,“浊酒一杯”,举杯消愁,消思乡之愁苦;“家万里”,可是家却在万里之外,形成强烈的对比,更突显急切的归家之情。 建功之心强烈。“燕然未勒归无计”,燕然,山名,即杭爱山,今蒙古国境内。汉和帝永元元年(89),窦宪大破北匈奴,穷追北单于,曾登此山,“刻石勒功而还”(后汉书和帝纪)。词意是说,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然而要取得胜利,更为不易。由此可以体会出作者的爱国之情。8、 小结中心思想:渔家傲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9、 尝试背诵。三、 课堂练习点明秋天边塞风景大变的一个词是_。“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出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由此可以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的什么诗句?答:_词作暗含对比,请举例说明。答:_4、揭示词作主旨的一句是_。文化积累:“衡阳雁去”指:_“燕然未勒”指:_明确:异描绘出了边塞荒凉而又壮阔的景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词作将大雁南归“无留意”与戍边将士们不能不留下来进行对比,润笔深厚,为下文写将士们戍边凄苦埋下了伏笔,大雁都知道回家,人何尝不想回家呢?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衡阳雁去指大雁向衡阳方向飞去。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秋末冬初大雁向南至此不再南飞。燕然未勒指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后汉书记载有窦宪追击入侵的单于,“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而还之典故。四、 小结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渔家傲 秋思,通过学习体会到了豪放词的风格和魅力。也学到了一些学词的方法,希望大家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其它诗词的学习中,体会不同诗词的风采。五、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2、请课外搜集一些与“酒”有关的诗句。六、板书 上阕写景:异 渲染荒凉、萧瑟气氛 苍凉 渔家傲 秋思 悲壮 范仲淹 沉郁 下阕抒情:泪 抒发思乡、报国之情 雄浑七、教学反思渔家傲 秋思是我本人比较喜欢的一首豪放词,通过授课环节我再次对课改进行了反思,并有了新的收获。现将本节课的得失总结如下:本课教学中以读代讲,巧设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明确学习目标,先学后导,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