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导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1页
论语十则导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2页
论语十则导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3页
论语十则导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4页
论语十则导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十则第一课时导学案设计教师:杨海萍 设计时间:2012年8月2日 授课时间:9月负 责 人:刘宝锋 班 级: 姓 名:学习目标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了解孔子及论语的相关知识,理解并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名言、警句。2、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并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学习重点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学习难点1、感受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和儒家文化的魅力。2、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自身修养。知识链接文言文翻译技巧留-专有名词,人名等照译 补-补出省略的成分,如主语,宾语删-删去不译的词语 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调-调整倒装句语序成语预告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过程导入 有人曾说:“泰山在这里崛起,黄河在这里入海,孔子在这里诞生。”孔子、泰山和黄河一样是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那么你想了解这位伟人吗?想亲身聆听这位伟大教育家谆谆教导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孔子,走进论语十则课前预习 学生自读 试试填一下 交流一下 修正补充展示A1、文学常识填空。(1)论语是_家经典著作之一,是记录_和 的言行的一部书,共 篇。(2)孔子,名_,字_ ,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家、_家, 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 ”。A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 ) 不愠( ) 三省( ) 罔( ) 殆( ) 凋( ) 诲女( )( ) 恕( ) 焉( ) 是知也( ) 弘毅( )A3、下面句子的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学而不思则罔 B、 择其善者而从之C、士不可以不弘毅 D、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A4、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不亦说乎B、诲女知之乎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5、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有的谈( ) 有的谈( )有的谈( )探究学习课文前三则自由读第一则根据注释理解课文A1、 时: 习: 之: 亦: 说:知: 愠: 君子: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 B2、翻译句子: B3、这则文字讲了什么内容?自由读第二则根据注释理解课文A1、 吾: 日: 三: 省: 吾身: 为: 谋: 忠: 信: 传:B2、翻译句子B3、这则文字讲了什么内容?自由读第三则根据注释理解课文A1、温: 故: 而: 可: 以: 为: 矣:B2、翻译句子: B3、这则文字讲了什么内容?再读课文 熟读成诵当堂检测 A默写1-3则 你认为的疑点、难点是什么?七年级十则第二课时导学案设计教师:杨海萍 设计时间:2012年8月2日 授课时间:9月负 责 人:刘宝锋 班 级: 姓 名:回顾旧知,导入新课探究学习课文后七则自由读第四则根据注释理解课文A1、而: 则: 罔: 殆:B2、翻译句子: B3、这则文字讲了什么内容?自由读第五则根据注释理解课文A1、 诲: 女: 是: 知:B2、翻译句子: B3、这则文字讲了什么内容?自由读第六则根据注释理解课文A1、贤: 思: 齐: 内: 自省: B2、翻译句子: B3、这则文字讲了什么内容?自由读第七则根据注释理解课文A1、三: 行: 必: 焉: 善者: 从: 不善者:B2、翻译句子: B3、这则文字讲了什么内容自由读第八则根据注释理解课文A1、士: 弘毅: 仁: 以为: 重: 已: 远: B2、翻译句子: B3、这则文字讲了什么内容 自由读第九则根据注释理解课文A1、岁: 然后: 凋: B2、翻译句子: B3、这则文字讲了什么内容自由读第十则根据注释理解课文A1、行: 之: 其: 恕: 不欲:B2、翻译句子: B3、这则文字讲了什么内容 再读课文 熟读成诵课堂小结本节课,有部分同学已经能够背诵并口头翻译课文当中的部分句子。我们在下次课中将对着十则论语作更深一步的学习理解。当堂检测 B默写则410则 你认为的疑点、难点是什么?七年级十则第三课时导学案设计教师:杨海萍 设计时间:2012年8月2日 授课时间:9月负 责 人:刘宝锋 班 级: 姓 名:课内探究B1、 熟读并背诵全文B2、翻译理解前五则,并以“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修身做人”对文中语句进行归类。翻译理解后五则,并以“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修身做人”对文中语句进行归类。B3、“学而”章是论语开宗明义第一段。三个“不亦乎”的反问复迭,尽得一唱三叹之妙。那么“君子”指的是什么人?一个人在别人不了解他的情况下总是怨天尤人,这样的人配称为君子吗?联系孔子经历,从中感受到孔子怎样的人格呢?B4、有些老师知道世上许多事情,讲起来娓娓动听,这样的老师能说是好老师吗?孔子对老师的评价标准是什么?B5、论语“诲汝”章中这段话非常简练,也没有交代说话的背景,而荀子书里记子路盛服见孔子的谈话背景,就详细得多,书中说子路穿戴得整整齐齐去见孔子。脸上还露出得意洋洋的神情,经孔子批评后,他挽上了便服,但神情依旧。从这个背景看,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什么?B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此,曾经有过不同看法,联系生活体验,谈谈该怎样看待。课堂小结本文选取了论语中的十则,他们是儒家的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人是由社会来组成的,所以人与人之间要交往,那么别人想让你帮忙的时候你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周围有无好友亲朋,与他们交往是不是真诚呢?我们要努力学会“学以致用”才行。当堂检测课内精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1“而”的用法有:表并列、表转折、表承接,请解释下列句子中“而”的意思:(6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择其善者而从之()2论语十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 。(3分)3第一则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3分)4曾子经常反思的一些事是什么?(5分)5“温故”和“知新”是不是两件并列的事?该如何理解?(5分)6课文中强调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起来的一则是 。(4分)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则是为了告诫弟子 。(4分)8孔子曾说过:“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这里有借鉴的意思)。”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 , 。(4分)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是借松柏之后凋比喻什么社会现象?(5分)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11. “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 。12.第八则中“重”和“远”分别表现在哪些地方? 13.揭示儒家所倡导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14.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教导他学习应该常温故知新。C、骄傲自满是求知的大敌,学而不厌才是学习的正确态度。D、武斌同学学习成绩一直遥遥领先,这归功于他经常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勤奋好学。我的收获:答案:一、3、A 4、D 5、完成分类式学习笔记如下:(1)成语类不亦乐乎;择善而从;死而后已;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格言警句类谈学习态度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谈学习方法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谈修身做人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1、“君子”,在论语中有多个义项,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孔子一生际遇坎坷,但这位大智者能从理智上保持一种心理平衡,表达出一种坦荡旷达的气度,自谓之“不愠”,这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精神足可为百世之师。2、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这句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了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3、孔子说这番话的用意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逊的态度,不可强不知以为知。4、曾子曾经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和“恕”正是孔子“仁”的学说的两个方面。孔子用这句话给“恕”下定义,其中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思。 三、一)1表并列表转折表并列表承接表转折表承接2要有正确的方法和态度3学习方法;学习的乐趣;为人的态度即个人修养4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5并非平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了。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9君子的风度和才能只有在恶劣的社会环境中才能体现出来。意思相近即可10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11.任重而道远12.“重”表现在“仁以为己任”上;“远”表现在“死而后已”上。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4.D课内探究1、“君子”,在论语中有多个义项,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孔子一生际遇坎坷,但这位大智者能从理智上保持一种心理平衡,表达出一种坦荡旷达的气度,自谓之“不愠”,这种“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的精神足可为百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