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9《红绣鞋·天台瀑布寺》教案上海五四制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9《红绣鞋·天台瀑布寺》教案上海五四制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9《红绣鞋·天台瀑布寺》教案上海五四制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绣鞋天台瀑布寺元 张可久绝顶峰攒雪剑,悬崖水挂冰帘。倚树哀猿弄云尖。血华啼杜宇,阴洞吼飞廉。比人心,山未险。教学目标1 反复诵读,感受曲子所描绘的意境,了解古诗词的赏析方法。2 体会此曲写景物的角度,并理解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说明:张可久(1207?1349?)名小山,一云名伯远,字可久,庆元(今浙江鄞县)人。录鬼簿言其曾“以路史转道领官”,又曾任桐庐典史。至元初,年七十余,还作过昆山幕僚。一生不得志,浪迹江湖,足迹遍及湘、赣、闽、皖、苏、浙等地,晚年居杭州。专写散曲,小令尤著,与乔吉齐名,李开先称“乐府之有乔、张,犹诗家之有李、杜”(乔梦符小令)。朱权称其曲“如瑶天笙鹤,清而且丽,华而不艳”,誉为“不羁之材”,“词林之宗匠”(太和正音谱)。散曲集有小山乐府。现存小令855首、套数九套。此曲写天台瀑布的壮观,突出天台的高险,并连类取譬,针砭世情,将写景和讽世巧妙而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独出一格。笔势峭拔雄健,景观瑰奇,针砭有力。末句画龙点睛,振起全篇,近乎词中豪放一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目的导入新课1 回忆背诵学过的散曲2介绍曲的一般常识。(词是元曲,实包含两个部份:一是散曲,一是杂剧。散曲可以说是元代的新体诗,杂剧是元代的歌剧;散曲可以独立,同时又是构成元代歌剧的主要部份。)1 读读背背,学生补充,引人今天的曲子的学习。2 根据已有的知识,回忆、讨论、解答。了解有关常识。(曲是词的替身,无论从音乐的基础或是形式的构造上,都是从词演化出来的。元曲就是曲子,分散曲和戏曲两种。散曲又分套曲与小令两种。)激发学生学习曲的兴趣,使学生渐入学习的佳境,积累曲的一般常识。 诵读感知 1 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停顿、语音、语调。2 借助注释,个体朗读,通过理解,说说曲中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风景图画?3 组织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来描绘曲中天台山美景,理解本曲的内容大意。 1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强调正音。2 自由交流,博采众妙。此曲写天台胜景,作者都写了哪些景致呢?反复朗读感受词的韵律美与情境美,将抽象的文字化为具象的画面,从语言的品味提升到对词的意境的自我表述。阅读鉴赏提问:词人在曲末道:“比人心,山未险”这是作者情不自禁的慨叹。七句自然景物描写中没有词人表赞叹的一字,以此句作结,是否突兀?此曲在景物描写手法上主要有什么特点?学生集体朗读课文,四人小组思考问题,交流学习。(这首曲看似客观描写,但实际处处有“我”的情感。如“雪剑”的“看”固然是“我”看,看到天台山这险,实际作者想到了人心之险。作者在美好的景致中寄托着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之意。让学生理解写景中虽没有作者表赞叹的一字,但笔笔都像用蘸满了作者情感的浓墨画出来的,否则哪能这样天台胜景之美丽图画。景中含情。拓展延伸引入无名氏的醉太平,组织学生朗读,并与课文比较。(重点放在两曲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上面)1 朗读后交流感受。2 在表达作者感情的不同表达方式方面进行比较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哀哉可怜。从词所描绘的景象把握作者的情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学习赏析诗词的方法。课后作业选做题:1 用散文化的语言扩写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