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B习题答案(2012).doc_第1页
电工学B习题答案(2012).doc_第2页
电工学B习题答案(2012).doc_第3页
电工学B习题答案(2012).doc_第4页
电工学B习题答案(201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工学B答案第一章U1V21AI3A一ADBA 二电路如图所示,求电流I和电压U。解:对右回路列一个KVL方程(选顺时针绕行方向): U1+13=0 可得U=113=2V 对A点列一个KCL方程I121=0可得 I=121=1.5A三用支路电流法求图中各支路电流。解:结点a: I1 I2 I3 0结点b: I3 I4 IS 0回路1: R1 I1 R2 I2 US 0回路2: R2 I2 R3 I3 R4 I4 0联立方程,解得: I12.5 A I20.5 A I32 A I41 A 四电路如图,已知E=10V、IS=1A ,R1=10W , R2=R3=5W,试用叠加原理求流过R2的电流I2和理想电流源IS两端的电压US。 解:由图(c) 五试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方法计算2W电阻中的电流。解六电路如图1.35所示,已知其中电流I1=1A,US1=20V,US2=40V,电阻R1=4,R2=10,求电阻R3等于多少欧。US1R1I1US2R2R3AB解:并联支路的端电压 UAB= US1I1 R1=20(1)4=24VUS2支路的电流假设方向向上,则 A对结点A列KCL方程可求出R3支路电流(假设参考方向向下)为I3= I1 I2=(1)1.6=0.6A由此可得 R3=UABI3=240.6=40七电路如图所示,试用戴维宁等效定理求Ix。 解:求出Ix所在支路之外电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 八图示电路中,已知:R1=R2=R3=R4=2,用戴维南定理求电流I4。第二章 正弦交流电路 一EB二. 解:uA的振幅值是311V,有效值是220V,初相是0,角频率等于314rad/s,频率是50Hz,周期等于0.02s;uB的幅值也是311V,有效值是220V,初相是120,角频率等于314rad/s,频率是50Hz,周期等于0.02s。uA超前uB120电角。uA、uB的波形如图所示。三. 已知RLC串联电路的参数为R=20,L=0.1H,C=30F,当信号频率分别为50Hz、1000Hz时,电路的复阻抗各为多少?两个频率下电路的性质如何?解:当信号频率为50Hz时 当信号频率为1000Hz时 四将 u1、u2 用相量表示,并画出向量图答案: 相量式(2) 相量图五. 如图所示电路,已知,求电路总阻抗电路总电流。答案: 则: 即: 六.在图示中,已知:,试求各仪表读数及电路参数、和。 答:I115.6 I211220V I11 =L=10 =L/=10/314 =0.0318 () 七.在RLC串联交流电路中,求:(1)电流的有效值I与瞬时值 i ;(2) 各部分电压的有效值与瞬时值;(3) 作相量图;(4)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和视在功率S。答案:八.下图电路中已知:I1=10A、UAB =100V,求:总电压表和总电流表 的读数。九. 一感性负载,其功率P=10kW, ,接在电压U=220V , =50Hz的电源上。(1)如将功率因数提高到,需要并多大的电容C,求并C前后的线路的电流。(2)如将从0.95提高到1,试问还需并多大的电容C。答案:,求并C前后的线路电流从0.95提高到1时所需增加的电容值第四章 供电与用电 一.有一次某楼电灯发生故障,第二层和第三层楼的所有电灯突然都暗淡下来,而第一层楼的电灯亮度未变,试问这是什么原因?这楼的电灯是如何连接的?同时又发现第三层楼的电灯比第二层楼的还要暗些,这又是什么原因?画出电路图。解:这楼的电灯连接如下图所示。原因是中线的某处断线而引起的。第一层的电灯工作电压没有改变;而第二层和第三层的电灯串联后所施加的电压为UBC ,因此都暗淡下来。第三层楼的电灯比第二层楼的还要暗些,是由于第三层楼的电灯的总功率比第二层楼的大,电灯功率越大,其电阻值越小,而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小,实际消耗的功率就越小。二. 电路图如图所示,电源的线电压,三相负载、。求负载的相电流、和,中线电流。解: 设 则 三.在线电压为380V的星形连接三相电源上,接两组电阻性对称负载,如图10所示。已知,试求电路的线电流I。解:设 则: 对于星形负载:其线电流等于相电流: 对于三角形负载,线电流计算如下: 依据KCL定理得:四. 一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电源电压对称。设电源线电压 ,负载为电灯组,若R1=R2= R3 = 5W ,求线电流及中性线电流IN ; 若R1=5 W , R2=10 W , R3=20 W ,求线电流及中性线电流 IN 。五.在如图所示三相电路中, R = XC = XL = 25,接于线电压为 220 V 的对称三相电源上,求各相线中的电流。六. 对称负载接成三角形,已知电源电压Ul = 220V,电流表读数I l =17.3A,三相功率 P=4.5kW,试求,(1) 每相负载的电阻和感抗;(2) 当 L1 L 2相断开时,图中各电流表的读数和总功率 P,(3) 当 L1 线断开时,图中各电流表的读数和总功率 P。 第5章 变压器一、填空 1、直流磁路,交流磁路 2、软磁材料,较小,较窄 3、远大于 4、磁动势 5、磁通(密度) 6、B=H,非线性 7、高导磁性、磁饱和性、磁滞性 8、永磁材料,较大,较宽 9、电流互感器,升压二、计算1、解:在铁心叠片中的磁密为 BFe=/SFe=11/12.25=0.9 (T) 根据硅钢片磁化曲线查出HFe=206(A/m) 在铁心内部的磁动势 FFe=HFelFe=2060.4=82.4 (安匝) 在空气隙处,当不考虑气隙的边缘效应时 B0= BFe=0.9 (T) 所以H0= B0/0=0.9/410-7=7.16105 (A/m) 故 F0=H0=7.161050.510-3=358 (A) 则励磁磁动势 F= F0+ FFe=358+82.4=440.4 (安匝) 励磁电流If=F/N=440.4/600=0.734 (A)2、解:铁环中磁路平均长度lD=2R=20.3=1.89 (m) 圆环的截面积S=1/4D2=1/40.052=1.9610-3 (m2) 铁环内的磁感应强度B=/S=0.003/1.9610-3=1.53 (T) 查磁化曲线得磁感应强度H=4000(A) F=HlD=40001.89=7560 (A) 故:线圈应有的匝数为N=F/I=7560/5=1512 (匝)3、解:K=N1/N2=1000/200=5 故原边电压为 U1=KU2=550=250V 副边电流为 I2=KI1=52=10A 输入功率为 P1=U1I1=2502=500W 输出功率为 P2=U2I2=5010=500W 由此可见,当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忽略不计时,它的输入功率与输出功率相等,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第6章 电动机一、填空1、 绕线,鼠笼,相同。2、 定子,转子,硅钢片。三角形,星形3、 相序,相同,磁极对数,电源频率4、 不同,小于5、 小,临界6、 变极,变频,变转差率二、 选择 B C C B D C A C三、计算题1、解:因为nN=960r/min 所以n0=1000 r/min 所以p=3 ,s=(1000-960)/1000100%=4%2、解: (1)额定电流IN=18.51000/(1.7323800.860.91)=35.9A (2)额定转差率sN=(1500-1470)/1500=0.02 (3)额定转矩TN=955018.5/1470=120NM 最大转矩TM=2.2120=264 NM 起动转矩Tst=2.0120=240 NM3、解:(1)TN=95504.5/950=45.2NM TM=1.645.2=72.32NM (2)由于电磁转矩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U/U=300/380=0.789即TM=(0.789)2TM=45NMTN所以当电压下降至300V时,该电动机不能带额定负载运行。第7章 电气控制一、选择题B C A A A D二、不定项选择题 ABE B CD D BC 第八章半导体器件一、 选择1.A 2.B 3.B.A. 4.B. 5. C二、 填空题1.N.P 2. 0.2V.0.5V 3. 锗管和硅管 4. .0.45U三、a. 导通6V b. 导通 -3V c. 导通0V d.V1截止 V2导通4V四、a.16V b.10V c.6V五、1. 21.6V 2. 16.2 第九章基本放大电路一、30mv、10mv、-1v、-1.015v二、对称、差模、共模三、1、e,c,b,锗管,NPN型 2、c,e, b硅管,PNP型四、4.1mA,b, e,c,NPN型 2、b, c,e, PNP型五、a、放大区b、放大区c、放大区d、饱和区e、截止区六、饱和失真、增大Rb七、截止失真,工作点过低,减小Rb八、(1)IBQ=30A ICQ=1.2mA UCEQ=5.88V (2)略 (3) ri1.17K ro=5.1K (4)九、(1)IBQ=33A ICQ=1.65mA UCEQ=5.4V (2)略 (3) ri1K ro=2K (4)十、(1)IBQ=30A; ICQ=3mA; UCEQ=6V (2)略 (3) ; ri67.6K; ro=21K 十一、(1)IBQ1=12A; ICQ1=0.6mA; UCEQ1=12V; IBQ1=40A; ICQ2=2.1mA; UCEQ1=13.8.V (2)略(3) (4) ri2.8K; ro=2K第10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及其应用一、a、电流并联负反馈b、电流串联负反馈c、电流并联负反馈的、电压并联负反馈二、a、-0.4V b、0.8V c、-0.8V 三、5.4V四、1.V;2.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