Φ3600X13000混合机设计
44页 15000字数+论文说明书+7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Φ3600X13000混合机装配图.DWG
Φ3600X13000混合机设计论文.doc
大齿轮.dwg
小齿轮装配.dwg
总装配图左视图.dwg
托辊装置.dwg
筒体.DWG
轴.dwg
φ3600×13000混合机
摘要
混合机在现代工厂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将配好的混合料混匀、润湿、制粒,使之达到成分均匀、水分适中、通气性良好的要求。为实现烧结原料的组分均匀,取得最佳制粒效果,本次设计的混合机在参考鞍钢烧结厂混合机的基础上,设计出了更为实用、新型的混合机,并且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混料均匀,无粘结现象发生,成型性能好,非常适合于烧结厂中使用。本设计根据设备的生产率,选择了合适的电机,减速器,传动齿轮等部件,并且对选择的联轴器、液力耦合器、轴承等主要零部件进行了校核。最后对混合机的安装、维护等方面做了相当的介绍。本次设计出的混合机安装维护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是一部值得推广的烧结设备。
关键词: 混合机,齿轮传动,烧结设备
Mixer φ3600 × 13000
Abstract
In a modern factory mixer play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t will mixes with good mixing, wetting, granulation, to achieve uniform composition, moderate water, good ventilation requirements. Sintering of raw material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uniform composition, to achieve the best results granulating, the design of the mixer in the reference mixer Iron and Steel sintering plant, based on a more practical design, a new type of mixer, and simple structure, long service life, mixing evenly, without bond occurred, forming a good performance, very suitable for use in the sintering plant.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of equipment productivity, choose the right motor, reducer, transmission gears and other components, as well as choice of coupling, hydraulic coupling, bearings and other major components for the check. Finally, Mixer installation, maintenance, etc. have done a considerable introduction. The mixer designed to facilitate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simple operation, low cost, is a device worthy of promotion。
Keyword:Mixer; gear driving ;Sintering equipment
1 绪 论 1
1.1 毕业设计的选题背景及目的 1
1.1.1 毕业设计的选题背景 1
1.1.2 毕业设计的目的 1
1.2 混合机技术的发展 2
1.3课题的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4
2.1 混合机的分类及特点 5
2.1.1混合机的分类及特点 5
2.1.2 混合机的结构及特点 6
2.2 混合机的工作原理 8
2.3 ф3600×13000m混合机的设计参数 10
3 混合机的传动设计 11
3.1 电机的选择 11
3.1. 电动机的选择 11
3.2 传动轴上的动力参数计算 11
3.3 齿轮传动设计 12
3.3.1 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2
3.3.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12
3.3.3 按齿根弯曲强度校核 15
3.4齿轮设计 15
4 轴的设计与校核 16
4.1电机伸出轴的结构设计 16
4.2 延伸轴的结构设计 16
4.3 齿轮轴的结构设计与校核 17
4.3.1 齿轮轴的结构设计 17
4.3.2 齿轮轴的强度校核 17
4.3.3 齿轮轴的弯曲刚度校核 19
4.3.4 齿轮轴的扭转刚度校核 22
5 主要零部件的选择与校核 23
5.1滚动轴承的选择与校核 23
5.1.1 滚动轴承的概况 23
5.1.2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 23
5.1.3 滚动轴承的寿命校核 23
5.2 键的选择与校核 24
5.2.1 键连接的功能、分类、结构型及应用 24
5.2.2齿轮轴上键的选择 25
5.2.3 齿轮轴上键的校核 25
5.3 液力耦合器的选择与校核 26
5.4 联轴器的选择与校核 26
5.4.1 联轴器的分类及特点 26
5.4.2 联轴器的类型选择 27
5.4.3 联轴器载荷计算 27
5.4.3联轴器型号选择 27
5.5 慢速驱动装置的设计 27
5.6托辊的装置和校核 27
6 混合机的安装、使用操作、维修、润滑及密封 29
6.1混合机的安装 29
6.2 磨机的使用操作 29
6.2.1 启动顺序 29
6.2.2停机顺序 29
6.2.3 紧急停车 30
6.3 混合机的维修 30
6.4 混合机设备的润滑 30
6.4.1 润滑方法 31
6.4.2 润滑剂的种类 31
6.4.3 齿轮传动的润滑 31
6.4.4轴承的润滑 32
6.5 混合机设备的密封 32
7 经济性与可靠性分析 33
7.1设备的经济性分析 33
7.2 设备的可靠性 33
7.3 设备的有效度 33
结 束 语 35
致 谢 36
参 考 文 献 37
1 绪 论
1.1 毕业设计的选题背景及目的
1.1.1 毕业设计的选题背景
本混合机作为一次混合机,主要作用是将物料混匀并湿润.
混合料的进料由皮带机和漏斗两种形式,将料送入圆筒混合机的进料端,通过筒体的旋转,物料在筒体内呈螺旋状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使混合料形成“滚落”状,从而完成物料的混合、湿润、制粒、混匀后通过圆筒混合机排料端的溜槽排到皮带输送机上。
传动形式主要分齿式传动和胶轮传动两种形式,按工艺需要而定。齿式传动一般适用于Φ3.2m以上规格圆筒混合机,胶轮传动一般适用于Φ3.2m以下规格圆筒混合机。但不能一概而论,也有Φ3m采用齿式传动,Φ3.2m采用胶轮传动的。
圆筒混合机由筒体、给(排)料端支承托轴、传动装置、喷水装置、排料端漏斗、给(排)料托辊罩、齿轮罩、检修平台等组成,筒体支承在支承托辊上,由主电机通过硬齿面减速机及筒体上的大、小齿轮带动筒体旋转。为了便于检修和调整,在减速机主电机的对侧设有微动装置以使筒体能缓慢转动,并按要求准确定位。
在四年的机械专业学习中,我对烧结机械的理论和实际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混合机在烧结工艺中占有这么重要的地位,于是我选择了混合机设计这个题目。
1.1.2 毕业设计的目的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专业工程技术工作的基本训练。由于我选的是混合机设计,希望通过该设计,熟悉冶金机械设备设计的全过程,深入理解力能参数计算基本理论,并能在各设计环节中准确应用,深入体会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毕业设计巩固和发展四年来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设计一般机械设备的方法和步骤,并且熟练掌握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使用机械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等。
结 束 语
毕业设计是学校对我们毕业前的最后一次考验和锻炼,也是我们在学校进行的最后一次挑战,这个过程使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我学会了设计的全部过程,同时通过本次设计,不但使我对混合机的了解更加深入,而且对其他机械设备也有所了解。在设计中,需要运用机械专业各门的综合知识,我重新温习了以前的知识并与设计运用相结合;为了更好的完成设计,我广泛的摄取了大量关于机械和设计内容相关的新知识,丰富了理论的学习,并很好的与实践相结合,为我今后在工作岗位行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毕业设计,我深刻的感觉到毕业设计是对我们大学所学习知识的深化和应用,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并在实际中检验理论知识的正确性。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不但提高了专业知识,而且使我对学习的感悟、学习观等方面有新的理解。我相信,这个阶段的设计对我日后的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
致谢
首先,感谢我的指导导师宋华教授,在这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从课题的选择,设计中注意事项,到说明书的写作,经过他循循善诱的教导,对设计进程无微不至的关注,使我终于顺利完成了毕业设计。
其次,感谢我的同学,在我们之间共同探讨下使我避免了很多错误,使效率和正确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最后,感谢我的母校为我们毕业设计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料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我们能顺利的完成设计。在离开母校的日子,我会更加努力,发愤图强,做一名母校的合格毕业生。
参考文献
【1】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教研室组编.濮良贵主编.机械设计【M】.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组编.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轴承单行本)【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3】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组编.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联接与紧固单行本)【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4】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组编.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轴及其联接单行本)【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巩云鹏,田万禄等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6】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