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量1750kgh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论文.doc

处理量1750kgh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11张CAD图纸+毕业论文】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54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72373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15.91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8-06 上传人:信达机械Q****3512...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处理量1750kgh 固定 管板式 换热器 设计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cad 图纸 毕业论文
资源描述:

处理量1750kgh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

57页 17000字数+论文说明书+11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处理量1750kgh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装配图.dwg

处理量1750kgh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论文.doc

零件图4张.dwg

零件图6张.dwg

摘要

换热器可按照其结构形式分类:有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填料函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形管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类属于管壳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的一种标准结构,也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换热器[1]。这类换热器拥有许多特点:结构简易,紧凑,适用面很广泛,安全系数很高,选料面可以很广,成本很低廉,换热表面的清洗也极为方便。因为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可以承受比较高的温度和比较高的操作压力,所以在大型换热器和高温高压换热器中,占首要地位。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有许多特点,最突出的特点是锻件少、比较便宜、密封性能好。由于它的壳程无法机械清洗,所以管子腐蚀后会和壳体一起报废,设备的寿命就会降低[2]。所以当所需流量不同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流量设计不同的换热器。 

首先根据给出的设计温度和设计压力来确定设备的结构形式以及壳程和管程的材料,然后根据物料的性质和传热的面积来确定换热管的材料,尺寸和根数。根据换热管的根数确定换热管的排列,并根据换热管的排列和长度来确定筒体直径以及折流板的选择。通过对容器的内径和内外压的计算来确定壳体和封头的厚度并进行强度的校核。然后是对换热器各部件的零部件的强度设计,有法兰的选择和设计计算与校核,钩圈及浮头法兰的设计计算与校核和管子拉脱力的计算。并且还包括管板的结构设计、防冲挡板、滑道结构的设计以及支座设计。结构设计中的标准件可以按照国家标准根据设计条件直接选取,非标准件,设计完结构后必须进行相应的应力校核。通过查阅GB150-2011《钢制压力容器》和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以及GB和JB等标准以及查看设计要求,我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进行了结构设计和CAD绘图。进行了标准件的选取,零件间连接结构的设计,零件材料的选择以及厚度的计算。其中包括了筒体壁厚、封头壁厚、管板壁厚和管箱壁厚的计算,管子拉脱力和稳定性校核,接管、法兰、容器法兰、支座等的选择及开孔补强设计,管板、折流板以及换热管之间的连接的结构设计,壳体与管板之间的连接处的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有的科技成果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换热器的设计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以后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美好。根据设计要求,绘制了一张总装配图和两张零部件图。

关键词: 换热器; 结构; 计算; 校核

Abstract

Heat exchanger according to its structure form can be divided into: fixed tube plate heat exchanger; Stuffing box heat exchanger; Floating head heat exchanger; U-tube heat exchanger[3]. Fixed tube plate heat exchanger tube and shell heat exchanger, tube heat exchanger is a kind of typical structure, also is a kind of heat exchanger is applied more widely. This kind of heat exchanger with many features: simple structure, compact, widely applicable, high safety coefficient, the material widely, low cost, so the heat exchange surface cleaning is extremely convenient. Due to the fixed tube plate heat exchanger can withstand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operation, so in the large-scale heat exchanger with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heat exchanger, dominate. Fixed tube plate heat exchanger has many features, the most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 is less forgings, cheaper, sealed performance is good. Due to the shell side cannot mechanical cleaning, so after the pipe corrosion will be scrapped, along with shell will reduce equipment life[4]. So when the flow is not required at the same time, ne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heat exchanger of different flow design.

First according to the given temperature and design pressure to determine the structure of device and the shell side and tube side of the material, then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the heat transfer area to determine the heat exchange tube material, size, number of root. According to the root of the heat exchange tube, the number of heat exchange tube arrangement, and according to the arrangement of heat exchange tube to determine cylinder diameter and length, and the choice of the baffle plate. Through the container inner diameter and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pressure calculation to determine the thickness of the shell and head and intensity. And then to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heat exchanger strength design of the parts and components have the choice of the flange and design calculation and checking, hook ring, and the calculation in the design of floating head flange and the checking and calculation of the force of tube pulled off. Includes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tube sheet, prevent the impact damper, the design of the track structure and support design[5].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standard parts can be reference to national standards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conditions of direct selection; After non standard parts, design the structure must be corresponding stress checking. By looking at GB150-2011 "steel pressure vessel" and the tube and shell heat exchanger and GB151-1999 GB and JB standard and view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I fixed tube plate heat exchanger for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CAD drawing.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election of standard parts, parts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design, the selection of component materials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calculation. Including the cylinder body wall thickness, head wall thickness and pipe wall thickness and the calculation of wall thickness, tube pulled off force and stability checking, take over, flange, selection of container flange, bearing and opening reinforcement design, tube plate, baffle plate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heat exchange tube, the design of the junctions between the shell and tube plat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exis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for our life, the design of heat exchanger technology is also in constant updates, future application prospect will be more beautiful.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to draw a general assembly drawing and the two parts drawing.

Key words: Heat exchanger;  Structure;  Calculation;  check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3

1.1 换热器概述 3

1.2 换热器类型 3

1.2.1 卧式壳程换热器 3

1.2.2 卧式管程换热器 3

1.2.3 立式壳程换热器 3

1.2.4 管内向下流动的立式管程换热器 3

1.2.5 向上流动的立式管程换热器 3

1.3 换热器发展前景 3

1.4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总体设计 3

1.5 本文研究内容 3

第二章 工艺计算 3

2.1 设计条件 3

2.2 确定物性数 3

2.3 换热器的类型与流动空间的确定 3

2.4 估算传热面积 3

2.4.1 二甲胺蒸气用量 3

2.4.2 热负荷计算 3

2.4.3 计算有效平均温度差 3

2.4.4 估算传热面积 3

2.4.5 选工艺尺寸计算 3

2.4.6 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3

2.4.7 平均传热温差的校正以及壳程数的选取 3

2.4.8 管子排列 3

2.4.9 管心距 3

2.4.10 壳体内径 3

2.4.11 折流板 3

2.4.12 换热器核算及壳程表面传热系数 3

2.4.13 管内表面传热系数 3

2.4.14 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 3

2.4.15 传热系数 3

2.4.16 传热面积裕度 3

2.4.17 传热管和壳体壁温核算 3

2.4.18 压降校核 3

2.4.19 壳程流体阻力 3

2.5 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 3

第三章 结构设计 3

3.1 壳体、管箱壳体和封头的设计 3

3.1.1 壁厚的确定 3

3.1.2 管箱法兰和垫片确定 3

3.1.3 箱壳体壁厚的确定 3

3.1.4 标准椭圆封头的厚度确定 3

3.2 管板与换热管设计 3

3.3 进出口的设计 3

3.3.1 接管的设计 3

3.3.2 接管外伸长度 3

3.3.3 排气、排液管 3

3.3.4 壳程接管位置的最小距离 3

3.3.5 管箱接管尺寸的最小位置 3

3.4 折流板或支持板尺寸 3

3.4.1 折流板缺口高度和最小厚度 3

3.4.2 折流板和折流板孔径 3

3.4.3 折流板直径及允许偏差 3

3.4.4 折流板的布置及质量计算 3

3.5 防冲挡板 3

3.6 拉杆与定距管 3

3.6.1 拉杆的尺寸 3

3.6.2 拉杆的直径和数量 3

3.6.3 拉杆的位置、定距管尺寸及鞍座选用 3

第四章 强度计算 3

4.1 壳体、管箱壳体和封头校核 3

4.1.1 对壳体进行强度校核 3

4.1.2 压力试验强度校核 3

4.1.3 管箱壳体校核 3

4.1.4 压力试验强度校核 3

4.1.5 对椭圆封头进行强度校核 3

4.1.6 压力试验强度校核 3

4.2 接管开孔补强 3

4.2.1 蒸汽进出口的接管有关参数的选定 3

4.2.2 有效补强范围的确定 3

4.2.3 有效补强面积 3

4.2.4 冷却水进出口的接管有关参数的选定 3

4.2.5 开孔处所需的最小补强面积 3

4.2.6 有效补强范围的确定 3

4.2.7 有效补强面积 3

4.3 膨胀节 3

4.3.1 管子拉脱力计算 3

4.3.2 膨胀节设置计算 3

4.4 管板校核 3

4.4.1 结构尺寸参数 3

4.4.2 壳程圆筒材料和换热管材料 3

4.4.3 管板、法兰、螺栓、垫片材料 3

4.4.4 管子的许用应力 3

4.4.5 垫片压紧力作用中心圆直径和面积 3

4.4.6 管板布管区当量直径和系数计算 3

4.4.7 基本法兰力矩 3

4.4.8 管程压力操作工况下法兰力矩 3

4.4.9 换热管与壳体圆筒的热膨胀应变形差 3

4.4.10 管箱圆筒与法兰的旋转刚度参数 3

4.4.11 管子厚度和加强系数 3

4.4.12 管板周边无量纲宽度和壳体法兰参数 3

4.4.13 旋转刚度无量纲参数、确定系数 3

4.4.14 设计条件不同危险组合土况的应力计算 3

4.4.15 四种危险工况的各种应力计算与校核 3

4.5 设计值总汇 3

第五章 结论 3

参考文献 3

致谢 3

第一章 绪论

1.1 换热器概述

换热器的定义是将热流体的一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叫做热交换器。换热器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在正常生活中汽轮机装置中的凝汽器还有日常生活中的取暖用的暖气散热片以及航天火箭上的油冷却器等,都叫做换热器。换热器还广大运用于化工工业,石油,动力和原子能等工业部门[6]。换热器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介质在工艺过程中所要求的特定温度,同时也是其中之一的主要设备在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在节能技术改革中,换热器具有的作用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在生产工艺流程中明显能减少能源的消耗的办法是使用大量的换热器的效率;第二方面可以明显提高设备的热效率的方法是用换热器来收回工业余热。

列管式换热器的应用己经有了很久远的历史,而且列管式换热器作为一种传统的标准换热设备,应用于很多化工部门。尤其应用于化工设备,石油设备,能源设备等部门使用的换热设备,在这些部门中,列管式换热器仍处于首要地位,列管式换热器中所用的换热表面可以是带肋片的扩展表面、简单的光管或经开槽、波纹或其他特殊方式处理后的强化表面。

本次毕业设计特针对这类换热器中的卧式壳程换热器的结构和工艺计算进行了介绍。

1.2 换热器类型

列管式换热器有卧式换热器与立式换热器两种类型。壳程和管程都可以走被冷凝的工艺蒸汽,其中卧式壳程换热和立式管程换热是最常用的形式。接下来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换热器。

1.2.1 卧式壳程换热器

如下图1-1所示是卧式壳程换热器。在卧式壳程换热器的壳程上有物流进出口接管和冷凝液排出口。在壳程蒸汽入口处安有防冲板,防冲板的作用是将蒸汽对管束的直接冲击降低,为了减小阻力,防冲板周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横向弓形折流板或支承板圆缺面在壳程中可以水平安装也可以垂直安装,如图1-1,对于折流板水平安装时,为了防止流体短路,切去的圆缺高度不应大于壳体内径35%,而折流板的间距应在壳体内径的35%和壳体内径的2倍之间。折流板的下缘开有槽口,这是为了排出冷凝液。水平安装这种方式可以造成强烈扰动在流体中扩散,这种方式传热效果最好。为了便于排出冷凝液选择折流板垂直安装的,圆缺高度应被切去最后为为壳体内径的50%。弓形的折流板圆缺面水平安装或者垂直安装时,随着蒸汽的冷凝,折流板的间距应随之减小,传热的效果就会因此增加。在冷凝的表面,当传热系数比较小时,可以将低翅管安在管外[7]。压降小、便于清洗是卧式壳程换热器的好处,蒸汽与凝液产生分离是其缺点。如图1.1是卧式壳程的换热器。

第五章 结论

所设计的固定管板换热器完全满足预先给定的主体材料及各项技术参数与指标的要求,可保证其在给定的工作介质的条件下可以正常工作,并且有一定的裕度。

经过工艺计算、强度计算和结构设计,并考虑了上述标准中推荐的各个管件、标准件的规格,最终确定了各主要零部件的规格尺寸如下:

换热管的规格为φ25×2.5、单根管长4.9 m,换热管总计884根:壳体和管箱的内径和壁厚均相同,分别为1100mm和10mm;管板厚度为64mm;采用了EHA1000的标准椭圆封头,圆缺高度为220mm的弓形折流板;选用了BI型鞍形支座;冷、热流体进出口接管直径分别为φ400×10mm和φ350×6mm。

总体结构的汇总在装配图上,某些细部尺寸标识于相应的零部件图中。

由于接管选用的厚度较大,避免了开孔补强。但鉴于给定的工作介质属易燃易爆物质,故建议在水压试验合格的基础上,尚需通过气密性试验。

所设计的固定管板换热器系的工作条件受限于给定的主体材料、工作介质及相应技术参数与指标,所以如果变换使用条件,必须经过严格的论证和验证,特别应该注意其管内清洗比较困难的特点。

为保证所设计的换热器安全、正常地工作,除了设计合理外,还必须严格的遵循对管壳式换热器提出的有关制造、检验、安装与维修的具体要求才能保证安全。

参考文献

[1] 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国家质量监督局.

[2] 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国家质量监督局.

[3] 徐鸿,董其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英语.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23-46.

[4] H.bednar. Pressure Vessel Design Handbook[M].Florida: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1991:63-78.

[5] YoungE.H. Process Equipment Design-Vessel Design[M].New York:John Wiley &Sons,1959:56-63.

[6] 金志浩.管壳式换热器原理与设计[M].辽宁科技出版社,2003:45-57.

[7] 郑津洋,董其伍,桑芝富.过程设备设计[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63-72.

[8] 杨善让,徐志明,孙灵芳.换热设备的污垢与对策[M].科学出版社,2002:21-54.

[9] 于浦义.化工设备设计手册[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36-55.

[10] 郑津洋,董其伍,桑芝富主编.过程设备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4-65.

[11] 邹广华,刘强编.过程设备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65-79.

[12] 化工设备设计手册编写组.金属设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66-78.

[13] 化工设备设计手册编写组.材料与零部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63-79.

[14] 王者相,李庆炎.钢制压力容器[M].北京: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8:45-77. 

[15] 钢制化工容器材料选用规定[S].北京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1998:56-63.

[16] 钢制化工容器设计强度计算规定[S].北京: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1998:75-90.

[17] 桑如苞.压力容器法兰[M].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45-65.

[18] 夏清,陈长贵.化工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15-43.

[19] 王志魁.化工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3-62.

[20] 蒋维军.化工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96-102.

致谢

    毕业设计即将结束,在汤方丽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之下,我对换热器的设计有了更多新的认知,对换热器的设计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对换热器的整体脉络了解得更加的清晰透彻。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对自己大学四年以来所学的知识有更多的认识。

毕业设计,帮助我们总结大学四年的收获、认清自我。同时,还帮助我们改掉处理事情时懒散的习惯。从最开始时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到方案比选,确定方案,再到着手开始进行换热器各个部件的设计,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衔接紧密,其中任何一个步骤产生遗漏或者疏忽,就会对以后的设计带来很多的不便。

从这次毕业设计中,我的动手能力和资料搜集能力在设计中也得到提升。毕业设计中很多数值、公式、计算方法都需要我们去耐心地查阅书籍,浏览资料,设计中需要用到辅助设计软件的地方,比如公式编辑器CAD、WORD、EXCEL,以前我们只会用些皮毛,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们又学会了很多,我深刻的体会到——学无止境。掌握使用的要领,运用到设计当中去。最后汇总的时候,需要将前期各个阶段的工作认真整理。毕业设计结束了,通过设计,我深刻领会到基础的重要性,毕业设计不仅仅能帮助学生检验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果,更多的是毕业设计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自我,磨练学生的意志与耐性,这会为我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

内容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 题 目: 处理量 1750kg/h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 专 业: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班 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答辩日期: 毕业设计任务书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 程 专业 班 学生: 毕业设计题目: 处理量 1750kg/h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 毕业设计内容: ( 1)根据换热任务和有关要求确定设计方案; ( 2)根据要求设计换热器参数; ( 3)对本设计有关问题分析与讨论。 毕业设计专题部分: 起止时间: 指导教师: 摘要 换热器 可 按照其结构形式 分类 : 有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 填料函式换热器 ; 浮头式换热器 ; U 形管换热器。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类 属于管壳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的一种 标准 结构,也是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换热器 1。 这 类 换热器拥有 许多 特点:结构简易,紧凑,适用面 很 广泛,安全系数 很 高,选料面 可以很广 , 成本很低廉 ,换热表面 的 清洗 也 极 为方便。 因为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可以承受比较高的温度和比较高的操作压力,所以在大型换热器和高温高压换热器中,占首要地位。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有许多特点 ,最突出的 特点是 锻件 少 、 比较便宜 、 密封性能好 。由于 它的 壳程无法机械清洗 ,所以 管子腐蚀后会和 壳体一起报废,设备的 寿命就会降低 2。 所以当所需流量不同时 , 需要根据不同的流量设计不同的换热器 。 首先根据给出的设计温度和设计 压力来确定设备的结构形式以及壳程和管程的材料,然后根据物料 的 性质和传热 的 面积来确定换热管的材料,尺寸 和 根数。根据换热管的根数确定换热管的排列,并根据换热管的排列和长度来确定筒体直径以及折流板的选择。通过对容器的内径和内外压的计算来确定壳体和封头的厚度并进行强度 的 校核。然后是对换热器各部件的零部件的强度设计,有法兰的选择和设计计算与校核,钩圈及浮头法兰的设计计算与校核和管子拉脱力的计算。 并且 还包括管板的结构设计、防冲挡板、滑道结构的设计以及支座设计。结构设计中的标准件可以 按照 国家标准根据设计条件直接选取 , 非标 准件,设计完结构后 必须 进行相应的应力校核。 通过查阅 制压力容器和 壳式换热器以及 B 等标准以及查看设计要求,我对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进行了结构设计和 行了标准件的选取,零件间连接结构的设计,零件材料的选择以及厚度的计算。其中包括了筒 体壁厚 、封头壁厚、管板壁厚 和管箱壁厚的计算 , 管子拉脱力和稳定性校核 , 接管、法兰、容器法兰、支座等的选择及开孔补强设计 , 管板、折流板以及换热管之间的连接 的 结构设计, 壳体与管板 之间的 连接 处的 设计 。 随着经济的发展 ,现有的科 技成果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换热器的设计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以后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美好。根据设计要求,绘制了一张总装配图和两张零部件图。 关键词 : 换热器; 结构; 计算; 校核 to be . is a of is a of is of so is to so in is is to so be . So is at to of to to of of to to of to of of to of to of to of to of of of in of of of of of . of be to to of be By B B I AD of of of of of of of of of of of is in be to to a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 1 热器概述 . 1 热器类型 . 1 式壳程换热器 . 1 式管程换热器 . 2 式壳程换热器 . 2 内向下流动的立式管程换热器 . 3 上流动的立式管程换热器 . 3 热器发展前景 . 4 定管板式换热器总体设计 . 4 文研究内容 . 5 第二章 工艺计算 . 6 计条件 . 6 定物性数 . 6 热器的类型与流动空间的确定 . 6 算传热面积 . 7 甲胺蒸气用量 . 7 负荷计算 . 7 算有效平均温度差 . 7 算传热面积 . 8 工艺尺寸计算 . 8 程数和传热管数 . 8 均传热温差的校正以及壳程数的选取 . 9 子排列 . 10 心距 . 11 体内径 . 11 流板 . 12 热器核算及壳程表面传热系数 . 12 内表面传热系数 . 13 垢热阻和管壁热阻 . 14 热系数 . 14 热面积裕度 . 15 热管和壳体壁温核算 . 15 降校核 . 16 程流体阻力 . 17 热器主要结构尺寸和计算结果 . 18 第三章 结 构设计 . 19 体、管箱壳体和封头的设计 . 19 厚的确定 . 19 箱法兰和垫片确定 . 20 壳体壁厚的确定 . 20 准椭圆封头的厚度确定 . 20 板与换热管设计 . 21 出口的设计 . 22 管的设计 . 22 管外伸长度 . 22 气、排液管 . 23 程接管位置的最小距离 . 23 箱接管尺寸的最小位置 . 23 流板或支持板尺寸 . 24 流板缺口高度和最小厚度 . 24 流板和折流板孔径 . 24 流板直径及允许偏差 . 24 流板的布置及质量计算 . 25 冲挡板 . 25 杆与定距管 . 25 杆的尺寸 . 25 杆的直径和数量 . 26 杆的位置、定距管尺寸及鞍座选用 . 26 第四章 强度计算 . 27 体、管箱壳体和封头校核 . 27 壳体进行强 度校核 . 27 力试验强度校核 . 27 箱壳体校核 . 27 力试验强度校核 . 27 椭圆封头进行强度校核 . 28 力试验强度校核 . 28 管开孔补强 . 28 汽进出口的接管有关参数的选定 . 28 效补强范围的确定 . 29 效补强面积 . 29 却水进出口的接管有关参数的选定 . 30 孔处所需的最小补强面积 . 30 效补强范围的确定 . 30 效补强面积 . 31 胀节 . 31 子拉脱力计算 . 31 胀节设置计算 . 31 板校核 . 33 构尺寸参数 . 33 程圆筒材料和换热管材料 . 34 板、法兰、螺栓、垫片材料 . 35 子的许用应力 . 35 片压紧力作用中心圆直径和面积 . 36 板布管区当量直径和系数计算 . 36 本法兰力矩 . 37 程压力操作工况下法兰力矩 . 37 热管与壳体圆筒的热膨胀应变形差 . 37 箱圆筒与法兰的旋转刚度参数 . 38 子厚度和加强系数 . 38 板周边无量纲宽度和壳体法兰参数 . 38 转刚度无量纲参数、确定系数 . 39 计条件不同危险组合土况的应力计算 . 39 种危险工况的各种应力计算与校核 . 41 计值总汇 . 41 第五章 结论 . 42 参考文献 . 43 致谢 . 44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 学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1 第 一 章 绪论 热器 概述 换热器的定义是将热流体的一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 体的设备,又叫做热交换器。换热器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在正常生活中汽轮机装置中的凝汽器还有日常生活中的取暖用的暖气散热片以及航天火箭上的油冷却器等,都叫做换热器。换热器还广大运用于化工工业,石油,动力和原子能等工业部门 6。 换热器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介质在工艺过程中所要求的特定温度,同时也是其中之一的主要设备在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在节能技术改革中,换热器具有的作用表现在两大方面 : 一方面在生产工艺流程中明显能减少能源的消耗的办法是使用大量的换热器的效率 ; 第二方面可以明显提高设备的热效率的方法是用换热器来收回工业余热 。 列管式换热器的应用己经有了很久远的历史,而且列管式换热器作为一种传统的标准换热设备,应用于很多化工部门。尤其应用于化工设备,石油设备,能源设备等部门使用的换热设备,在这些部门中,列管式换热器仍处于首要地位,列管式换热器中所用的换热表面可以是带肋片的扩展表面、简单的光管或经开槽、波纹或其他特殊方式处理后的强化表面。 本次毕业设计特针对这类换热器中的卧式壳程换热器的结构和工艺计算进行了介绍。 热器 类型 列管式换热器有卧式换热器与立式换热器两种类型。壳程和管程都可以走被冷凝的工艺蒸汽,其中卧式壳程换 热和立式管程换热是最常用的形式。接下来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换热器。 式壳程 换热器 如下图 1示是卧式壳程换热器。在卧式壳程换热器的壳程上有物流进出口接管和冷凝液排出口。在壳程蒸汽入口处安有防冲板,防冲板的作用是将蒸汽对管束的直接冲击降低,为了减小阻力,防冲板周围应留有足够的空间。横向弓形折流板或支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 学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2 承板圆缺面在壳程中可以水平安装也可以垂直安装,如图 1于折流板水平安装时,为了防止流体短路,切去的圆缺高度不应大于壳体内径 35%,而折流板的间距应在壳体内径的 35%和壳体内径的 2 倍之间。折流板 的下缘开有槽口,这是为了排出冷凝液。水平安装这种方式可以造成强烈扰动在流体中扩散,这种方式传热效果最好。为了便于排出冷凝液选择折流板垂直安装的,圆缺高度应被切去最后为为壳体内径的50%。弓形的折流板圆缺面水平安装或者垂直安装时,随着蒸汽的冷凝,折流板的间距应随之减小,传热的效果就会因此增加。在冷凝的表面,当传热系数比较小时,可以将低翅管安在管外 7。压降小、便于清洗是卧式壳程换热器的好处,蒸汽与凝液产生分离是其缺点。如图 卧式壳程的换热器 。 图 卧式壳程 换热器 式管程 换热器 卧式换热器的管程多是单程的,也有双程的。其中管程和壳程传热的需要决定着传热管长度,传热管的排列方式和直径的大小也会受到管程和壳程的影响。当采用多程管程时,在管程之间可以流出冷凝液,这样可以减少液体的覆盖而积并且可以降低压降 8。 同时,为了使它保持质量流速不变还可以用减少多程管数的方法。在这种多管程换热器中,冷凝液和蒸汽之间的接触十分不好,所以完全冷凝的方法对于沸程宽处的蒸汽是不合适的。另外过冷度比较低的原因还是因为冷凝液局部地注满了管道 。 式壳程 换热器 如图 示是立式壳程换热器 9。在壳程中每隔一定位置就设置了折流板,由于设置了折流板,蒸汽按从上到下流动。冷却水从冷凝液的下端排出,在管内向下流动,因此冷却水一侧压力需求比较低,因为水的传热系数很大,所以耗水量少,由于水不容易分配很均匀,可安装一个水分配器在管口的位置,如图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 学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3 图 立式壳程 换热器 和水分配器 内向下流动的立式管程 换热器 立式换热器管内蒸汽及其冷凝液均向下流动的立式管程换热器,它是一种由分离端盖和外部封头组成的管壳式换热器 10。应用固 定管板式的结构的前提是壳程不需要清洗或可用化学方法清洗。在立式管程换热器中蒸汽通过接管从顶部注入,在管内向下流动,逐渐冷凝在管壁上,底部排出冷凝液。下面的分离端盖可设计成挡板式目的是使出口排气中携带的冷凝液量最少,此外,挡板应比冷凝液的液位高 。 上流动的立式管程 换热器 如图 示为一个管程蒸汽和壳程冷凝介质都向上流动的立式管程换热器。蒸馏塔的顶部通常直接安装这种换热器,这样有利于利用冷凝液的回流少量组分。采用冷凝介质向上流动的流程目的是确保有热的冷凝液或防止低沸点组分被冷凝,蒸汽可以从接管注入底部,立式换热器的传热管长度为 2 到 3 毫米,而直径大多大于 当冷凝自由回流受到蒸汽向上流动的流速阻碍时,液泛现象便会产生,换热器顶部就会吹出冷凝液。 根据哈威特和哈里特维尔准则,当满足哈威特和特维尔准则条件时,可防止液泛现象出现 11。 立式管程换热器 如图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 学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4 图 向上流动的立式管程 换热器 热器 发展前景 换热器的发展应注意理论的创新和理论的完善,并从中寻求理论的新突破。 我国的换热器工业起步比较晚, 1963 年抚顺机械设备有限公 司以美国 准为蓝本造出我国第一台管壳式换热器。 随着科技的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工业装置中应用了大量的传热强化技术,我国换热器在工业产业技术水平上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有需求才有创新,由于需求,板式换热器近年来日益崛起。最近这几年,我国在大型管壳式换热器和高效节能板壳式换热器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12。由于我国在石油,钢铁等重工业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大幅度的增多了换热器需求,在国内制造水平、供给的能力的不足在企业中体现的很明显,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态,只能依靠国外进口来弥补其出现的缺 口。在我国换热器市场,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供给。我国的现状是对高端换热器产品需求量极其大,但是供给不足。 在不远的将来,国内市场的需求会出现环保节能型产品,并且产品的性价比、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产品的特点化等需求逐步将成为主导 。 定管板式换热器总体设计 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制造、检验与验收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制管壳式换热器”这一标准来执行。管壳式换热器采用焊接圆筒时,公称直径的数值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 学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5 等于圆筒内径的数值 ; 若采用无缝钢管制圆筒,公称直径的数值等于钢管外径的数值。 所谓换热器的传热面积计 算是以传热管的外径减掉伸入管板内的换热管长度后,得到的差值即管束外表面积。公称换热面积是指换热面积圆整后的数值。公称长度的定义是换热器换热管的长度,传热管是直管的时候,直管段长度就是工称长度;传热管是U 型管型的时候, U 型管直管段的长度就是公称长度。钢制管壳式标准将列管换热器的主要结合部件分为前端管箱、中端壳体以及后端结构 。 文研究内容 本篇论文对二甲胺处理量为 1750kg/h 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进行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 ( 1) 调查和总结了换热器的类型和种类。并且介绍的几种换热器都是结构典型的,叙述了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设计思路。本论文的研究路线和内容已经确定。 ( 2) 换热器的设计方案已被确定。选用了合适的换热器材料,其根据是介质的特点。并对冷热介质选择了是走管程和壳程。 ( 3) 计算并校核了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温度、压降、换热面积。确定了换热器的布管情况和结构参数。 ( 4) 通过国标 150 和国标 151 对换热器的壳体、封头、管箱、管板进行了强度设计和校核,对壳程和管程进行了压力校核的计算,最后对开孔补强进行了压力校核的计算。 ( 5) 并且换热器设计的主要附件如分程隔板槽、法兰、折流板、鞍座、吊耳、焊条、清 洗系统及防护系统等都进行了设计和选用 。 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 学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工艺计算 6 第 二 章 工艺计算 换热器的设计 , 首先应 该 根据流程 的 要求选择 其 合适的类型 , 然后计算所需 要 的传热面积,工艺设计包括热力设计以及流动设计,具体的运算如下所述 。 计条件 壳程的介质 的二甲胺蒸汽,管程的介质为进口温度 33 ,出口温度为 43 的冷却水,壳程的设计压力 是 程的设计压力 是 甲胺的处理量为 1750kg/h。 定物性数 在 下的二甲 胺蒸汽物性数据如下: 导热系数: 1=(m ); 二甲胺 密度 : 1=kg/m,二甲胺 比热容: J/( ),二甲胺 粘度:1=as,二甲胺 潜热: =7884 KJ/ 该冷凝为完全冷凝,假定二甲胺蒸气冷凝温度为 ,循环水的定性温度:入口温度: 3 ,出口温度为 3 ,冷却水的定性温度为 33+43)/2=38 ,两流体的温差 。 在定性温度下两流体的物性数据 表 2 表 2定性温度下两流体的物性数据 物性 温 度 密度 kg/度 s 比热容 ) 导热系数 W/( m) 流体 二甲胺 蒸汽 进 却水 38 热器 的类型与流动空间的确定 两 种 流体 的 温度的变化情况,热流体 的进口温为 ,出口温度 为 ;冷流体 的 进口温度 为 33 ,出口温度 为 43 。该换热器用水冷却,考虑 到清洗等各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 学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工艺计算 7 种因素,初步确定 换热器类型为固定管板式 换热器 。二甲胺走壳程,冷却水走管程。这是因为 : 热流体走壳程,这样可通过壳程向外传递热量,便于散热,冷的流体应走管程,这样可减少热应力。同时对于 换热器 ,一般易结垢流体走管程,这样不易结垢。 算传热面积 甲胺 蒸气用量 由题目可知,二甲胺的蒸汽流量: 750kg/h=s Q1=m1r=17507884=07KJ/h=3833 工程上常用的热量损失系数 以估计 Q2= (2取 . 97 则 Q2=107KJ/h =107KJ/h=3718 热负荷计算 热负荷计算公式 : 89. 176 kg/s=kg/. 21)3343(712222 算有效平均温度差 对于逆流,有效平均传热温差: 211,逆 (2逆流传热温差: ,逆 n (6 . 9 61-. 9 66沈阳化工大学科亚学院 学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工艺计算 8 算传热面积 设 一 K 值, 再 通过传热速率方程,估算 所需的 传热面积: ,逆 (2根据 循环水走 管程, 二甲胺蒸气走 壳程,总传热系数 K 现暂取: K=1100W/( ) 则估算换热面积: 23,逆工艺尺寸计算 管径选用 25 不锈钢 ) 在工 厂 生产中, 流体 流速 常规定 如下:水的流速一般取 s,和水相类似的流体取法与水相同。 对大型 换热器 的冷却水流速可增加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处理量1750kgh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设计【11张CAD图纸+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72373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