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工程”建设十年回顾与展望.doc_第1页
“菜篮子工程”建设十年回顾与展望.doc_第2页
“菜篮子工程”建设十年回顾与展望.doc_第3页
“菜篮子工程”建设十年回顾与展望.doc_第4页
“菜篮子工程”建设十年回顾与展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菜篮子工程”建设十年回顾与展望农业部部长 刘 江 1988年开始在全国组织实施的“菜篮子工程”, 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10年来, “菜篮子”产品的产销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副食品市场供应愈来愈丰富, 价格趋于平稳。回顾“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历程, 认真总结经验,对继续深化改革, 搞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的食物结构, 全面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菜篮子工程”十年建设成效显著 80年代中期开始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镇居民收入的迅速增加, 但同时也出现了副食品供求矛盾加剧,物价上涨过快, 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的状况。在这种形势下,1988年, 农业部建议在全国实施以发展生产、搞活流通、 产销统筹考虑、改善城市副食品供应为主要目标的“菜篮子工程”建设,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批准,并迅速在全国展开。 党中央、 国务院对“菜篮子工程”建设高度重视,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大中城市“菜篮子”问题。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大中城市郊区要抓好“菜篮子工程”, 保证主要副食品的生产和供应。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领导,如果“米袋子”、“菜篮子”抓不上去, 农民收入不能增加,工业速度发展再快,城市搞得再漂亮, 也不能算是合格的领导。 李鹏总理亲自听取“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有关汇报时说,副食品市场是否丰富,价格是否合理,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 各级政府特别是大中城市政府,要坚持不懈地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 朱(钅容)基副总理在“菜篮子工程”工作会议上强调,在宏观调控过程中, 要把“菜篮子工程”和消费品生产抓好,把市场安排好,并深刻地指出, 这是保证政治和经济措施见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 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这些年“菜篮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副食品生产持续快速增长, 从根本上扭转了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1997年,全国肉、蛋、奶、水产品、蔬菜、水果6大类产品的总产量,预计分别为6200万吨、2100万吨、810万吨、3600万吨、313亿吨和5000万吨,与1987年相比,年均递增速度分别为108、135、79、124、72和116。 人均占有量分别为502公斤、170公斤、66公斤、29公斤、253公斤和404公斤,其中肉、蛋、水产品、蔬菜人均占有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二是产品结构趋向合理,品种增多。目前“菜篮子”市场品种繁多,质量提高,各种档次的初加工、 精加工品琳琅满目,基本做到了淡季不淡,均衡上市。 三是“菜篮子”产品产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目前全部“菜篮子”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已经放开, 农民及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参与流通, 区域性市场网络和全国大流通的格局逐步形成,定观调控体系逐步完善。 四是改善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肉、蛋、奶、水产品、蔬菜、水果6类“菜篮子”产品的产值已占整个农业总产值的52左右。 广大农民通过参与“菜篮子工程”建设,以市场为导向, 发展生产,从事加工运销,增强了市场经济观念, 找到了脱贫致富门路。 “菜篮子工程”的实施, 为实现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目标, 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97 年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涨幅比上年回落55个百分点, 其中食品类价格涨幅回落约占总水平的70。 改革使“菜篮子工程”建设充满生机活力 “菜篮子”产品所以能够持续增长, 副食品市场所以能够持续兴旺, “菜篮子工程”建设所以能够充满活力,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得益于党中央、 国务院的决策正确,得益于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 得益于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符合鲜活农产品特点的产销运行机制。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 改革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菜篮子”产品统购包销、低价供应的制度,价格随行就市,市场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 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经营上的自主权, 他们在确保粮食增产的基础上,可以按照经济效益原则, 按照价格信号自主发展多种经营, 这就为“菜篮子”产品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其次,“菜篮子”产品的流通,形成国有、 集体、个体和私营多渠道竞争、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一大批种养专业户、个体运销户、 多种形式的联合体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在“菜篮子”流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原有的“菜篮子”产品流通渠道并驾齐驱,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第三, 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菜篮子”市场体系建设有了较大发展。目前, 全国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已发展到4000多家, 作为连接生产和销售的中心地位已经确立, 各地越来越重视发挥批发市场的信息导向和产品集散作用。 第四,坚持市长负责制, 逐步摸索出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调控市场的成功做法, “菜篮子工程”是系统工程,需要统一规划和协调。 各大中城市在加大领导力度的同时,采取了一些有效的调控措施, 如建立“菜篮子”生产发展基金和价格调节基金, 在流通环节给予比较优惠的政策。 需要指出的是, 十年来“菜篮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也得益于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国家20 年的全方位改革开放,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大提高,为“菜篮子”生产、流通、 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给“菜篮子工程”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以改革促发展, 努力实施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近年来,党中央、 国务院根据经济改革及“菜篮子工程”建设面临的新情况, 提出要根据城镇建设发展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 抓紧组织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要求围绕“两个根本性转变”, 发展“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保供应, 以供应保稳定,使“菜篮子”产品的数量、 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 并逐步向更高的水平前进”。这个重要论断, 为实施世纪之交的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指明了方向, 我们将按照这些新的要求,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搞好生产基地的布局调整。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建设的发展,“菜篮子”生产基地正在从大中城市近郊区向中远郊、 周边地区和农区转移。要顺应这一变化,坚持市场导向, 做好生产基地的统筹规划,加强规模化、 区域化和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建设。 二是加快“菜篮子”产品的科技成果转化, 实现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菜篮子”生产要依靠科技进步,从偏重数量扩张转向数量与质量并重, 建立科技面向生产、面向农村的新机制。 三是以批发市场为重点, 加快“菜篮子”市场体系建设。要根据商品的流向流量、 交通通讯以及交易习惯等条件,有计划、 有步骤地推进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市场体系建设。要循序渐进,因地制宜, 防止一哄而上,有场无市。在加强市场硬件建设的同时, 要健全信息网络,做好“菜篮子”产品供求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发布,引导产销。 四是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产销合作组织, 推进“菜篮子”产品的产业化经营。 “菜篮子”产品的商品率高,市场前景广阔,产后加工增值的余地大, 非常适合采用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方式。 推进产业化经营,关键是要形成内在的良性运行机制, 通过加工增值和减少中间费用,扩大整个生产、加工、 运销全过程的效益,利益在各个环节要合理分配, 龙头组织要真正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 五是健全“菜蓝子”产品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加强宏观调控和协调工作, 健全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和宏观调控体系,用好扶持“菜篮子”生产的专项资金、 新菜田开发基金和风险调节基金等。 回顾过去的10年,“菜篮子工程”深入人心, 建设成效显著,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展望未来, 只要继续深化改革,采取有力措施, 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也一定会创造新的辉煌!齐景发副部长在“菜篮子工程”10周年新闻通气会上的讲话 由农业部提出、 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组织实施的“菜篮子工程”,已经走过10年的发展历程。10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菜篮子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菜篮子”产品供给格局实现了从长期短缺向供求基本平衡的转变,“菜篮子”产销体制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城乡居民对“菜篮子”的变化都有切身感受, 普遍比较满意。 党中央、 国务院历来对“菜篮子工程”高度重视。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菜篮子”工作的重要性, 明确要求各大中城市政府要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 发展副食品生产,保证市场供应。 国务院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和部署“菜篮子”工作, 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菜篮子工程”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李鹏总理、 朱(钅容)基副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出席有关会议并讲话。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以及“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实行, 推动了“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 回顾、总结10年来“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成就, 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菜篮子”产品供给持续快速增长, 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国副食品供应长期短缺的局面。与1987 年相比,1997年,我国肉类产品总产量达到6200万吨, 年平均递增速度达到108;禽蛋总产量达到2100万吨,年均递增135;奶类产品总产量达到810万吨, 年均递增79;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600万吨,年均递增124;蔬菜总产量313亿吨,年均递增72;水果总产量达5删万吨,年均递增116。“菜篮子”产品供应,一年四季品种丰富,质量档次显著提高,地区之间、 季节之间的差异明显缩小, 为改善城镇居民膳食结构和提高生活质量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第二,“菜篮子”产品产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基本建立起了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八十年代中期以来, 各地相继进行了以“自主生产、自由交易、市场定价、 多渠道流通”为主要内容的“菜篮”产品的产销体制改革,经过近10年的探索,目前, 全国“菜篮子”产品的产销运行实现了市场化,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 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 第三,“菜篮子”产品规模化、 专业化生产迅速发展, 在部分地区成为农村经济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在大中城市郊区基地趋于稳定的同时,在农业省区,特别是河北、山东、安徽、江西、 湖北等省份,大规模、专业化的蔬菜、肉类、 淡水养殖生产迅速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蔬菜、肉类、禽蛋、 奶类、水产品和水果等6种“菜篮子”产品的产值,已经占整个农业产值的52左右。 第四,“菜篮子”产品价格涨幅明显回落, 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 近年来“菜篮子”产品供给状况的改善,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缓解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通货膨胀压力,发挥了重要作用。1996、1997 连续两年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涨幅持续回落, 其中食品类价格涨幅回落的因素占70以上。 10年来, 各大中城市和主产区政府积极组织实施“菜篮子工程”,摸索和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 在基地建设、科技推广、市场体系建设、 市场主体培育和宏观调控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 在资金投入和基地建设方面:“菜篮子工程”建设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企业、 农村集体和农民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格局。10年间,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本建设、农办工业技术改造、 财政支农专项基金等渠道,中央共投入资金303亿元,直接用于支持“菜篮子”产品的生产、储运、加工项目。 这些措施与地方、企业、农民的投入相结合, 共建设大型“菜篮子工程”项目591个,发展秸秆养畜示范县213个, 牧区开发示范工程项目80个, 建成了一大批全国重点良种繁育基地和商品生产基地, “菜篮子”产品基地建设的规模化、区域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 共建成畜牧商品生产基地877个,其中,瘦肉型猪基地491个, 商品牛基地88个,商品羊基地195个,禽、兔、蜂及特种禽基地103个;建成水产养殖商品基地300多个, 扩大水产养殖面积157万公顷;全国播种面积在10万亩以上的蔬菜基地县达到460多个,其中30万亩以上的基地县38个。 在科技进步方面:“菜篮子工程”的实施, 加快了科学技术在“菜篮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推广和应用。10年来,重点推广了蔬菜温室大棚栽培、 反季节瓜菜种植、畜禽配套饲养、北方冬季暖棚畜禽饲养、 青贮与氨化秸秆、稻田养鱼、网箱养鱼, 以及果菜病虫害综合防治、畜禽鱼虾疫病防治等多项新技术。 猪的出栏率由1988年的841提高到1996年1192,牛的出栏率由1988年的91提高到1996年276,羊的出栏率由1988年379提高到1996的702。 猪的良种覆盖率达到87,牛的良种覆盖率达到25, 羊的良种覆盖率达到43,肉鸡已基本实现良种化, 水产养殖良种覆盖率达到30。目前全国保护地面积超过1300万亩, 蔬菜良种应用面积达到90以上, 城市郊区菜田标准化率达到35。 在市场体系建设和培育方面:初步形成了以集贸市场和零售商业为基础、批发市场为中心的“菜篮子”市场体系。到1997年底, 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到4000家。大中城市直供直销、 超市连锁等新的营销方式迅速发展,农村各类产销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壮大, 数以百万计的农民运销商和个体商贩活跃在城乡市场。 在政府宏观调控方面: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充分发挥政府在组织管理、综合平衡、适时调节等方面的功能。 各地建立了“菜篮子”产品生产发展基金和副食品风险调节基金,扶持和保障产销稳定发展,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菜篮子”产品产销面临一些新矛盾、 新问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 要“根据城镇建设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 抓紧组织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组织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 就是要紧紧围绕“两个根本性转变”,按照发展大生产、 大市场、大流通的要求,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富有活力、 稳定高效的“菜篮子”生产和供应体系。 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10年, 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也是“菜篮子工程”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发展, 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向小康目标迈进并逐步提高,对“菜篮子”产品的需求在数量、质量、品种和均衡供应等方面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菜篮子工程”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相信, 在党的十五大精神的指引下,在各级政府和广大生产者、 经营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全社会的支持下,“菜篮子工程”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 10年来, “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成就包含着记者朋友们的一份功劳。今年是“菜篮子工程”建设10 周年,我们真诚地希望各有关新闻单位能利用春节前的一段时间,比较集中地开展“菜篮子工程”10 周年宣传活动,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党和政府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所做出的努力, 唤起全社会对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从事“菜篮子”产销的农民、 运销商, 各级“菜篮子”主管部门也需要从新闻媒介获取更多、更好的经验和信息, 进一步开创“菜篮子”工作的新局面。“菜篮子工程”与农民组织化程度在“菜篮子工程”座谈会上的发言李炳坤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司长 “菜篮子工程”的提出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 表明农业生产结构已经多样化了。 在“菜篮子工程”提出之前,更多受到重视的是粮棉油。 “菜篮子工程”提出以后,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状况。党中央、 国务院领导的正确决策,成为全国上下的一致行动。应当说, 当时提出这一构想是一个创举, 这一创举造就了现今“菜篮子工程”的蓬勃发展, 以至现在考虑的不再是供给不足的问题,而是建立市场、稳定价格、 不断增加市场容量的问题了。 “菜篮子工程”大体上分两个阶段,1988年到90 年代初,采取城市近郊为主、远郊为辅、外埠调剂的方式,主要解决数量问题;1992年以后,城市开发区发展很快,许多老菜田被征用,生产基地外移。同时, 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建设, 农区与城市、远郊与城市的距离大大缩小了, “菜篮子”产品跨省供应,而且保证鲜活,能够达到城市居民消费的标准。 这是由于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给“菜篮子工程”带来的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 千千万万个专业户的快速成长,无论是蔬菜等种植业还是养殖业, 整个“菜篮子”产品生产专业化、区域化特点明显增强。 从起步较早的山东看,90年代初建的一些大棚, 大家觉还很新鲜,现在黄淮海地区,河南、河北、 辽宁以及北京周围等北方地区已是遍地开花。这是第二个特点, 我们“菜篮子”产品供应量大大增加。第三个特点, 就是现代化的、工厂化的生产方式的推进, 也是以前所没想到的,特别是90年代以来,许多大型的种植业、养殖业的企业,包括外资投入的一些企业,国内股份制的一些企业, 以及政府兴办的一些企业不断涌现出来, 使“菜篮子”产品生产从传统的种养方式转化为现代化的种养方式。 过去搞一个万头猪场好象很罕见, 养鸡到一两千万只在国内也可以称雄了,而现在经过连续多年的发展, 这样的企业持续增加,已不见。 现在,季节差、地区差已经在逐步缩小, 收入差距在扩大。而高收入者对副食品的消费量是有限的, 不可能随着财富的增加而不断增长。 对“菜篮子”产品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却是占人口绝大部分的普通工薪阶层的消费者。这两年来,由于种种原因, 城市居民收入增长放慢,下岗职工增加, 有一部分居民实际收入在下降。种情况对“菜篮子”产品的市场产生了一些影响, 市场容量的扩大受到限制。 另外一个原因,农村市场容量扩增还不是很快, 当然和过去相比,进步不小, 但是和生产供应量增长相比显得相当缓慢,农民收入增加还不是很快。 原来预计到2000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1200元(90年不变价), 现在看来有些困难。当时计算要到达到这一指标, 农民收入的年均增长速度要达到6以上,而近几年除了一两年达到这一增长指标外,多数年份没有达到。 今后看即使能达到6以上,但由于前几年的欠帐,要实现这一目标,难度也相当大。这样一个农民收入状况, 对于我们“菜篮子”产品增长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影响。 另外,从供给方面来说, 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还相当低。农民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 有效的农民合作组织,合作经济仍局限于一个村、 一个乡的范围之内,甚至连一个县的范围都跨越不出去。 国外合作经济组织往往是跨区域、全国性的, 而且农民的生产行为、市场行为都受到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的自我约束, 而我们的约束不能说没有,但约束力相当低。 我们一个合作经济组织在一个乡的范围内还抵不上人家一个家庭农场的规模。这样即使成立了这样或那样的合作组织, 但从整个社会经济的角度来说,还是相当分散的。 对农民不能进行有效的组织,那么农民在进入市场时必然会无序化。在每年的种植上,什么来钱就种什么,等种出来了, 到市场又卖不出去了,于是明年又都不种什么。 现在各地区都在建立经济合作组织,但从整个社会看, 还是无序。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社会分工已经大体确定, 农户是种粮还是种菜,是养猪还是养鸡已经相对稳定, 而在我们国家仍是相当的不稳定,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游动。 现在我们分工没有相对的明确, 仍有一大部分农户在产业选择上处于游离状态,选择到哪个产业哪个产业就发展,然后是过剩,超过市场需求。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决这些问题不能过于急躁, 应面对现实,今后面临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还是要增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做法来看, 农民的有序化、 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是有一个全国性的或大区域性的合作组织, 再一个是农民在合作组织中真正发挥了作用。合作组织利益和农民的利益是相关的。 达到这一目的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是,农民通过入股参与市场行为、市场经济活动。这些国家的经济实体, 特别是和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实体, 可以说大部分是通过农民以入股的方式来组成的。 今后我们国家应尽量采取这种农民入股的方式,通过合作的形式来把基础先搞好。 在这个基础上,若干个合作组织在较大的区域之内再联接起来, 形成一个整体,不要各自为战,应根据市场需求, 根据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行预测,提出生产安排计划。 使农民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能够目的性更强。 在这样一种组织内, 开展大规模的社会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开展有效的技术指导,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包装标准等,可以统一规格,统一标志,发展加工业, 使农户利益在农产品包括“菜篮子”产品生产各环节得到体现。 今后的发展趋势应当是农民利益最大化,农村产业最大化。使农民和企业、 也就是生产环节的利益和流通、加工诸环节的利益联为一体, 大家有共同利益,有共同语言,就能够遵守共同的规则。应加强“菜篮子工程”发展的研究在“菜篮子工程”座谈会上的发言陈吉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研究所所长近两年,个别地方蔬菜、 副食品出现某些需求不足或卖难、价格下滑的问题, 应如何处理好市场供求关系呢?需求不足主要不在城市,而在农村。 由于农民收入低,农民没有吃很多的莱、肉、蛋、奶。当前蔬菜副食品的产销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以前南菜北运被当成是一种正常的流通格局, 随着北方蔬菜特别是大棚菜的发展,南菜北运已经很困难, 造成生产需求的新矛盾, 下一步如何进行调整需要进行很好的研究。 还有流通中的流通暴利论问题,叫“两头叫, 中间笑”。对此问题,应科学地分析和判断, 市场经济国家蔬菜、副食品成本构成有这样一个发展趋势, 农业生产环节所占的价值在逐步下降, 流通加工环节的价值在逐步增加。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个趋势。应当加强调研,到底在多大区间内, 流通环节的利润属于这种规律允许的范围, 而在多大的范围内属于暴利。 政府要调控生产与流通的关系,但是蔬菜、 副食品市场的发展是有其自然规律的, 如何处理好政府调控与市场自然发育的关系?近几年,政府的调控对“菜篮子”产销起到了重要作用, 包括信息指导和采用副食品价格调节基金。当蔬菜、副食品的价格暴涨时, 要动用副食品调节基金,但怎么用才科学,很需要研究。 如现在鸡蛋的市场价格已经降到23元斤, 这样能不能保本,农民还愿不愿养鸡值得探讨。 市场的发展有其自然规律,市场建在什么地方、 建多大规模都有规律。政府建市场主观愿望较多, 建的市场不一定是农民愿意去的市场。 我曾到怀化地区考察过牲畜交易市场建设的情况, 发现政府在镇上建的市场挂着“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大牌子, 各种设施也比较完善,而市场里却没有一头牲畜, 农民都把牲畜赶到山沟里面去卖,山沟里面的市场很兴旺。 “菜篮子工程”建设从经营组织形式上看,有市场加农户,公司加农户,也有合作社加农户,大户加农户,国营、集体、 私营、合营经济加农户的多样化模式。 多样化的模式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为此, 领导们切忌在自己的任期内过早地把市场规范为一个或较少的几个模式。 应当按照十五大精神,先让他们自由发展,经过一段时间以后, 再用小平同志讲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进行选择。 过早地从主观愿望出发,往往会把新生事物的萌芽剪裁掉。“菜篮子工程”建设应加强的几方面工作在“菜篮子工程”座谈会上的发言张文宝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近年来,“菜篮子工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价格比较平稳,产品的品质和档次有了很大的提高, 应该说这是看得见的成绩。看不见的, 我看主要是“菜篮子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在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 在机制转换上,有很多东西和经验值得总结。 过去国家对“菜篮子”产品价格放开、市场放开, 各种渠道的购销组织发展很快, 流通领域的改革为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总体目标作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下面我就今后“菜篮子工程”发展谈四点想法: 一、 现在实施“菜篮子工程”应当在抓市场供求信息的采集和发布上花精力。 现在大家对“菜篮子工程”的整体形势判断有一个较好的估计:产销街接, 供求关系平衡。但是,供需两头不见面,市场发育不健全。 市场供求信息对农民, 特别是对分散经营的小农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信息滞后对生产者、经营者、 流通者都有大的影响。信息对产地供求关系影响不可估量。 今年什么品种的蔬菜价格好、销路好, 明年农民就种什么,反之就不种什么。一家一户的影响可能不大, 但是农户之间存在着极强的仿效倾向, 千家万户加在一起对市场的影响可就大了。市场信息方面的工作, 应当加一些分析,在分析、预测和采集上下一些功夫。 国外有些农产品价格中心,从方方面面采集信息, 把信息往一块对,每天定时发布几次。美国有一家私人企业, 专门收集农产品信息,对美国农场主、期货市场价格影响很大, 美国农业部对其发布的信息也非常重视, 把它收集的信息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农民流通组织发育问题。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农产品市场流通中的主体是农民,民中从事农产品运销的专业户、个体户是较多的。 做大了的农户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能不能通过合作组织把运销大户和种养农户组织起来, 让其与农户之间建立起一种代理的关系,而不是买断关系。 现在大部分运销大户与农民之间仍是一种买断关系, 所获取的经营利润都留在了大户自己的腰包里, 而没有和搞种养的农民一起分享。建立起代理关系, 就可以让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 今后在发育农民合作组织上应当能够有点有效的办法,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理论应当对实践有所指导。 三、市场建设问题。 市场建设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当前一些地方, 市场硬件建设存在着一些教训,从生产、交通方面考虑过多,兴建了一些新的市场, 而一个新的市场要形成规模, 达到预期的目标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应注重改造老市场。 在老市场现有的条件下,增加投资,对其硬件设施进行改建, 提高硬件水平,并由此带动整个市场交易行为、 交易水平等市场软件建设上一个档次。另外,要加强市场交易制度、法律、法规等市场软件建设。 国内贸易部曾制定过一个类似的规定,但他们是从部门利益出发建立的一个规定, 角度不对,其他有关部门实施不了。为此, 建议国务院秘书局出面制定一个“菜篮子”产品市场交易行为规范或法律、法规。 四、关于生产基地的建设问题。 现在看生产基地已经不再局限于城市郊区, 而是在向远郊区及广大农区转移。广大农区已经替代了城镇郊区的功能, 而且这种替代功能非常明显。今后,“菜篮子工程”的发展, 总量供给提高仍是第一位的,其次是在品种、 品质的提高上下功夫,要培育、引进一些新的品种。同时, 拓宽生产基地的建设应把初加工环节纳入到生产基地建设中去。在生产基地建立一些“菜篮子”产品初加工企业, 这样既可以减少对城镇的环境污染压力, 也可以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利益,将初加工环节的利润留在农民手中, 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还可以把生产、初加工、分级、 包装、储运各个环节和生产基地建设结合起来, 在农村形成一种产业化的、系统化的生产链条和经营模式。抓住规律 推动发展在“菜篮子工程”座谈会上的发言柯炳生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 就恩格尔系数分析,城市居民现在是51左右, “菜篮子”产品的支出占有相当比重,从这一意义上讲, “菜篮子”对社会的稳定, 对城镇居民的利益非常重要。由于市场机制在菜篮子产品方面进入的较早, 我们已经看到了成绩,就是数量增多,品种丰富,质量提高。 这说明我们采取的政策是正确的, 对提高农民收入有重要意义。 下面从三个方面讲发展中的问题。一、 正确看待波动问题。 “菜篮子”产品本身有其内在的波动规律,象蔬菜的季节性波动, 生猪的蛛网波动。另外一层波动, 是在宏观经济背景条件下产生的。如94、95年通货膨胀时不可能不波动, 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以后,波动没有那么大。多年来, 我国“菜篮子”产品波动要找一个规律很难,除生猪以外, 其他都不大规律,主要原因是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 要总结出一般规律不易,但具体到每年每段, 价格为什么下降或上升等还是可以总结出一般规律的。波动问题, 一个方面是存在多种影响因素、原因很复杂, 毕竟我们现行机制本身尚未理顺,对“菜篮子工程”本身产生的问题, 有很多的规律尚未掌握,还有宏观的经济背景影响问题。 另一方面“菜篮子”产品价格有点波动是正常的。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价格波动的经济,有一定的波动, 尤其是季节性波动是非常正常的。 但是要控制在老百姓可接受的范围以内。 二、 “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的环境问题。 这个问题在我国日益突出。因为无论是蔬菜的生产, 还是畜产品的生产,所造成化肥、农药施用过量, 粪便排放等,已经对环境造成影响。地下水的污染, 生物链的破坏,氮素导致蔬菜产生成亚硝酸,而成为致癌物质等等。 这一问题以后可能会更突出一些。 现在国外已经是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我们也必须警惕,积极采取治理措施。 三、 关于政府职能。农业部有市场信息司, 从这个角度,谈谈工作方向。第一是信息。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菜篮子产品信息对消费者来说不太重要,主要给生产者和经营者。而政府最关心的, 通过这种市场运作、价格机制的引导有助于供需基本平衡。 信息采集、整理、传播工作指望谁来承担? 只能由政府来承担。信息,一个经营部门自己知道就行了, 不能传播给生产者和其它经营者。 政府的市场管理部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是一个中性的、事业性单位, 承担着一部分市场管理的职能,规范交易规则,提供市场信息, 制定品种等级等,要保证市场透明度。 等级是非常重要,没有等级就没有价格。随着产品的日益分化, 质量差异越来越大,这种市场信息是非常模糊的。 如果没有统一的、严格的、规范的、大家都承认的标准, 人们得到的信息将是混乱的。这方面的工作量可能是非常大的。第二是政府管理。 政府实际上起一个市场裁判员、法官的作用。不规范的交易行为太多了,大市场有, 小市场也有,如哄抬物价、欺行霸市等。 第三是产业化发展。 产业化应当说是在“菜篮子工程”方面发展潜力更大、前景更为广阔。 因为就“菜篮子”产品本身来说对加工、营销的要求要比粮食、 棉花高得多。粮食今天卖不出去,在家里放两个星期, 以至更长时间也无所谓。而“菜篮子”产品不行, 必须有一个高效率的营销体系。 产业化最大好处是生产者参与产后环节的利益分割,有利于将产加销连为一体, 及时营销或加工“菜篮子”产品。成就显著 尚需努力在“菜篮子工程”座谈会上的发言梅方权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所所长 “菜篮子工程”的成就是明显的,应该系统地总结,其成就、经验和问题,对正确分析判断当前形势, 提出下一步政策措施很重要。 第一,成就显著。 城市“菜篮子工程”搞的好也反过来带动了整个农村经济发展, 全国人民食物营养的改善是明显的。占世界人口21 的中国人的营养上去了,对全世界是一个极大的带动。 上星期我参加美国国家农业科学委员会25 周年年会暨国际食物安全保障讨论会,讲了中国的食品问题, 得到了与会代表长时间的热烈掌声。有许多人赞叹中国近十几年发展迅速, 食物营养改善迅速。这么多人口,这么大的变化, 在世界上是没有的。 第二,问题。今年, 我国“菜篮子”有些产品有些时期过剩, 但相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收入来看,价格还是偏高。美国一个教授每月7000 多美元的收入和我国教授月均1000到2000元人民币的收入是不能相比的,而我们两个国家的农产品价格是差不多的。 所以我们的价格不能再升了,否则将来与国际市场交换, 国内市场的调整都非常不利。大家知道欧共体、 荷兰制定的指导价格、最高限价,是十分有效的, 而我们国内的市场最高限价往往是无效的。这是一个问题。 二是管理体制还要完善。 虽说“菜篮子”是国家统一管理,实际上各部门之间统一协调不够。 下一步要规范市场,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如果城乡之间、 部门之间不协调,将无法统一管理, 影响“菜篮子工程”的进一步发展。说“菜篮子工程”很重要,国务院亲自抓,而实际上没有一个部门统筹抓,就等于没法抓。 三是要有一些具体措施。 如基础设施和基地建设。要控制市场、控制价格,就要有实际物质基础。 基地建设这一块国家不能放松,不要觉得市场丰富了, 农民生产热情很高,政府的积极性就可以放松了。 基础设施建设你不抓,农民抓的时候绝对以自己的利益为主, 而不是以城镇居民的利益、政府的意愿为主。 最后是市场网点布局结构调整问题。 意大利是个市场经济国家, 罗马最大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就解决了罗马60的农副产品供应,在价格、质量、等级分类、 来往运销需多长时间,都很稳定,市场非常成熟。 我强调市场建设中的政府管理问题,很重要的是市场布局, 布局好了,是有利于整个“菜篮子”市场体系建设的。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须适应形势发展在“菜篮子工程”座谈会上的发言唐仁健 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一、 “菜篮子工程”对经济社会稳定和宏观调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几年改革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宏观调控软着陆,主要靠的是农业, 而农业的根本还是靠的“菜篮子”产品,非农产业这一块已基本比较疲软, 对农民增收的作用也不明显。1997年一至三季度, 农民的现金收入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同期上升了47, 农民非农劳动就业收入占12, “菜篮子”产品对农民增收作用很大。宏观调控的实施,改革十八九年来, “菜篮子”在计划与市场的结合上比其他农作物来的更早也更成熟一些,为我们的宏观调控、 深化改革提供了很多机会和条件。 二、“菜篮子工程”改革的线索和方向。 第一是逐步由生产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的过程, 第二是市场化进程不断深入拓展。生产环节自然的延伸, 或者产前产后部门(如商业部门)向产中部门延伸, 都是一个趋势。不管今后的管理体制如何, 从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条讲,必须这样发展。市场化改革的逐步发展, 我们才提出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内容。 三、今后“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发展。 不仅仅把新一轮当成是一个建立市场的过程。 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