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 1 第四章差动放大器与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四章 多级放大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器 4 2 第四章多级放大电路和集成运算放大器 4 1多级放大器 4 2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4 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及其零点漂移问题 4 4差动放大电路 4 5集成电路的基本知识 4 6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知识 4 3 耦合方式 直接耦合 阻容耦合 变压器耦合 光电耦合 4 1多级放大器 耦合 即信号的传送 多级放大电路对耦合电路要求 1 静态 保证各级Q点设置 2 动态 传送信号 要求 波形不失真 减少压降损失 4 4 设 1 2 50 rbe1 2 9k rbe2 1 7k 4 1 1多级放大器的组成 4 5 关键 考虑级间影响 1 静态 Q点同单级 2 动态性能 方法 ri2 RL1 4 1 2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 4 6 考虑级间影响 1 4 7 微变等效电路 4 8 1 ri R1 rbe1 1 RL1 其中 RL1 RE1 ri2 RE1 R2 R3 rbe1 RE1 RL1 RE1 ri2 27 1 7 1 7k ri 1000 2 9 51 1 7 82k 2 ro RC2 10k 4 9 3 中频电压放大倍数 其中 4 10 4 11 多级阻容耦合放大器的特点 1 由于电容的隔直作用 各级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相互独立 分别估算 2 前一级的输出电压是后一级的输入电压 3 后一级的输入电阻是前一级的交流负载电阻 4 总电压放大倍数 各级放大倍数的乘积 5 总输入电阻ri即为第一级的输入电阻ri1 6 总输出电阻即为最后一级的输出电阻 由上述特点可知 射极输出器接在多级放大电路的首级可提高输入电阻 接在末级可减小输出电阻 接在中间级可起匹配作用 从而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 4 12 例1 放大电路由下面两个放大电路组成 已知EC 15V R1 100k R2 33k RE1 2 5k RC 5k 1 60 RB 570k RE2 5 6k 2 100 RS 20k RL 5k 4 13 求直接采用放大电路一的放大倍数Au和Aus 若信号经放大电路一放大后 再经射极输出器输出 求放大倍数Au ri和ro 若信号经射极输出器后 再经放大后放大电路一输出 求放大倍数Aus 4 14 ri R1 R2 rbe 1 52k 1 由于RS大 而ri小 致使放大倍数降低 2 放大倍数与负载的大小有关 例 RL 5k 时 Au 93 RL 1k 时 Au 31 求直接采用放大电路一的放大倍数Au和Aus rbe1 1 62k rbe2 2 36k 4 15 2 若信号经放大电路一放大后 再经射极输出器输出 求放大倍数Au ri和ro 4 16 4 17 讨论 带负载能力 2 输出不接射极输出器时的带负载能力 RL 5k 时 Au 93RL 1k 时 Au 31 即 当RL由5k 变为1k 时 放大倍数降低到原来的92 3 放大倍数降低到原来的30 RL 5k 时 Au1 185 Au2 0 99 ri2 173k RL 1k 时 Au1 174 Au2 0 97 ri2 76k 1 输出接射极输出器时的带负载能力 可见输出级接射极输出器后 可稳定放大倍数Au 4 18 3 若信号经射极输出器后 再经放大后放大电路一输出 求放大倍数Aus Au2 93ri2 1 52k Au1 0 98ri 101k 4 19 输入不接射极输出器时 可见输入级接射极输出器后 由于从信号源取的信号增加 从而可提高整个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us 4 20 思考题 若首级接射极输出器 中间级接共射放大电路 末级接射极输出器 射极输出器和共射放大电路的参数同前 求该三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u Aus ri和ro 1 100 2 60 3 100 4 21 1 100 2 60 3 100 rbe1 2 36k rbe2 1 62k rbe3 2 36k 4 22 4 23 4 24 RL 5k 时 ri2 173k Au2 185 Au3 0 99 RL 1k 时 ri2 76k Au2 174 Au3 0 97 4 25 RL 5k 时 ri2 173k Au2 185 Au3 0 99 RL 1k 时 ri2 76k Au2 174 Au3 0 97 RS 20k RL 5k 时 RL 1k 时 4 26 例2 设gm 3mA V 50 rbe 1 7k 求 总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4 27 1 估算各级静态工作点 略 2 动态分析 微变等效电路 首先计算第二级的输入电阻 ri2 R3 R4 rbe 82 43 1 7 1 7k 4 28 第二步 计算各级电压放大倍数 4 29 第三步 计算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ri R1 R2 3 1 0 75M ro RC 10k 4 30 第四步 计算总电压放大倍数 Au Au1Au2 4 4 147 647 4 31 稍差 再改 4 2 4 32 阻容耦合电路的频率特性 耦合电容造成 三极管结电容造成 采用直接耦合的方式可放大缓慢变化的信号 扩大通频带 下面将要介绍的差动放大器即采用直接耦合方式 阻容耦合电路缺点 不能放大直流信号 4 33 4 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及其零点漂移问题 增加R2 RE2 用于设置合适的Q点 问题1 前后级Q点相互影响 4 3 1直接耦合电路存在的问题 4 34 问题2 零点漂移 前一级的温漂将作为后一级的输入信号 使得当ui等于零时 uo不等于零 有时会将信号淹没 4 35 一 结构 特点 结构对称 4 4 1差动放大电路基本概念及基本电路 ui1 ui2 4 4差动放大器 4 36 二 抑制零漂的原理 uo UC1 UC2 0 uo UC1 uC1 UC2 uC2 0 当ui1 ui2 0时 当温度变化时 UCC 4 37 三 共模电压放大倍数AC UCC 共模输入信号 ui1 ui2 uC 大小相等 极性相同 理想情况 ui1 ui2 uC1 uC2 uo 0 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很小 1 但因两侧不完全对称 uo 0 4 38 四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d 差模输入信号 ui1 ui2 ud 大小相等 极性相反 很大 1 设uC1 UC1 uC1 uC2 UC2 uC2 因ui1 ui2 uC1 uC2 uo uC1 uC2 uC1 uC2 2 uC1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UCC 4 39 五 共模抑制比 CMRR 的定义 例 Ad 200Ac 0 1KCMRR 20lg 200 0 1 66dB CMRR CommonModeRejectionRatio KCMRR KCMRR dB 分贝 4 40 一 结构 为了使左右平衡 可设置调零电位器 4 4 3双电源供电的差动放大电路 特点 加入射极电阻RE 加入负电源 UEE 采用正负双电源供电 4 41 双电源的作用 1 使信号变化幅度加大 2 IB1 IB2由负电源 UEE提供 4 42 二 静态分析 温度T IC IE 2IC UE UBE IB IC 1 RE的作用 设ui1 ui2 0 RE具有强负反馈作用 抑制温度漂移 稳定静态工作点 4 43 IC1 IC2 IC IB UC1 UC2 UCC IC RC UE1 UE2 IB RB UBE UCE1 UCE2 UC1 UE1 4 44 三 动态分析 1 输入信号分类 1 差模 differentialmode 输入 ui1 ui2 ud 2 共模 commonmode 输入 ui1 ui2 uC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共模电压放大倍数 4 45 结论 任意输入的信号 ui1 ui2 都可分解成差模分量和共模分量 注意 ui1 uC ud ui2 uC ud 例 ui1 20mV ui2 10mV 则 ud 5mV uc 15mV 差模分量 共模分量 4 46 一 差模输入 均压器 4 47 RE对差模信号作用 ui1 ui2 ib1 ic1 ib2 ic2 ic1 ic2 iRE ie1 ie2 0 uRE 0 RE对差模信号不起作用 4 48 差模信号通路 T1单边微变等效电路 4 49 1 放大倍数 单边差模放大倍数 4 50 若差动电路带负载RL 接在C1与C2之间 对于差动信号而言 RL中点电位为0 所以放大倍数 即 总的差动电压放大倍数为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4 51 ro 2RC ro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2 输入输出电阻 思考题 电路去掉RB能正常工作吗 RB的作用是什么 4 52 二 共模输入 RE对共模信号有抑制作用 原理静态分析 即由于RE的负反馈作用 使IE基本不变 uC ic1 ic2 iRE uRE 4 53 共模信号通路 4 54 T1单边微变等效电路 4 55 AC 0 问题 负载影响共模放大倍数吗 不影响 4 56 4 4 4恒流源式差放电路 电路结构 4 57 rce3 1M 恒流源 T3 放大区 静态分析 主要分析T3管 VB3 VE3 IE3 IC3 4 58 电路改进 加入温度补偿三极管T4 BC短接 相当于二极管 温度 IE3 温度 UBE4 UB3 IE3 结论 T4稳定IE3 IE3 UBE4 Q变化 4 59 1 恒流源相当于阻值很大的电阻 2 恒流源不影响差模放大倍数 3 恒流源影响共模放大倍数 使共模放大倍数减小 从而增加共模抑制比 理想的恒流源相当于阻值为无穷的电阻 所以共模抑制比是无穷 恒流源的作用 4 60 4 4 5差放电路的其他接法 双端输入双端输出 Ad Ad1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 4 61 单端输出 对Ad而言 双端输入与单端输入效果是一样的 ud 0 5ui uc 0 ud 0 5ui uc 0 5ui 4 62 集成电路 将整个电路的各个元件做在同一个半导体基片上 集成电路的优点 工作稳定 使用方便 体积小 重量轻 功耗小 集成电路的分类 模拟集成电路 数字集成电路 小 中 大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4 5集成运放的内部结构及特点 4 63 集成电路内部结构的特点 1 电路元件制作在一个芯片上 元件参数偏差方向一致 温度均一性好 2 电阻元件由硅半导体构成 范围在几十到20千欧 精度低 高阻值电阻用三极管有源元件代替或外接 3 几十pF以下的小电容用PN结的结电容构成 大电容要外接 4 二极管一般用三极管的发射结构成 4 64 UEE UCC u uo u 反相输入端 同相输入端 原理框图 输入级 中间级 输出级 与uo反相 与uo同相 4 65 对输入级的要求 尽量减小零点漂移 尽量提高KCMRR 输入阻抗ri尽可能大 对中间级的要求 足够大的电压放大倍数 对输出级的要求 主要提高带负载能力 给出足够的输出电流io 即输出阻抗ro小 1 采用四级以上的多级放大器 输入级和第二级一般采用差动放大器 2 输入级常采用复合三极管或场效应管 以减小输入电流 增加输入电阻 3 输出级采用互补对称式射极跟随器 以进行功率放大 提高带负载的能力 4 66 IC IC1 IC2 1IB 2 1 1 IB 1 2 1 1 IB 为减小IB 提高输入电阻 T1 T2采用复合三极管 IC IB 1 2 1 1 1 2 4 67 第4级 互补对称射极跟随器 第3级 单管放大器 集成运放内部结构 举例 极性判断 4 68 ri大 几十k 几百k 运放的特点 KCMRR很大 ro小 几十 几百 Ao很大 104 107 运放符号 国际符号 国内符号 4 69 一 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od 无外加反馈回路的差模放大倍数 一般在105 107之间 理想运放的Aod为 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专业基础安全)测试题及答案二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专业基础环境与人员保护)测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篮球教师招聘试题及答案
- 国家银行考试题库及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参考答案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年市场营销经理高级考试指南及模拟题
- 2026届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美术高考强化训练题库面试模拟题集及解析
- 公务员求职面试题及答案
- 学生矫治教育申请书
- 防范工贸行业典型事故三十条措施解读
- 消防救援大队专职消防员政审表
- 幼儿园食谱营养计算表
-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
- 模板支架计算讲解
- 学校食堂餐饮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 GB/T 2820.9-2024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第9部分:机械振动的测量和评价
- 知识题库-人社练兵比武竞赛测试题及答案(六)
- 第10章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课件
- (正式版)SHT 3551-2024 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