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机械制造业中,机械手已被广泛应用,大大地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显著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了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
本文通过对机械手的组成和分类,及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的了解,对本课题任务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确定了机械手用三自由度和圆柱坐标型式。设计了机械手的夹持式手部结构;以及设计了机械手的总体结构,以实现机械手伸缩,升降,回转三个自由度及手爪的开合。驱动方式由气缸来实现手臂伸缩和升降,异步电机来实现机械手的旋转。
运用了FX 系列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对上下料机械手进行控制, 论述了电气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控制软件结构以及手动控制程序和自动控制程序的设计。
关键词:机械手,气缸,可编程序控制器
Abstract
In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 manipulator has been applied extensively so that the labor condition of worker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 labor productivity raised notably, the step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realized rapidl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manipulator's composition and the classification, an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development condition's understanding, has carried on the overall concept design to this topic duty. Had determined the manipulator uses three degrees-of-freedom and the circular cylindrical coordinate pattern. Has designed manipulator's clamp type hand structure; As well as has designed manipulator's gross structure, realizes the manipulator to expand and contract, the fluctuation, rotates three degrees-of-freedom and hand fingernail's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drive type realizes the arm expansion and the fluctuation by the air cylinder, the asynchronous machine realizes manipulator's revolving.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at the control of the upper and lower material by means of the PLC and also includes the hardware design of the electric control system, the control software structure and the design of the manual and automatic control program.
Key words: manipulator, air cylinder, Programmable controller(PLC)
目 录
1 绪言 1
1.1 机械手的概述 1
1.2 我国机械手的发展 1
1.3 气动机械手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3
1.4 本课题设计要求 5
2 机械手的总体设计方案 7
2.1 机械手的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 7
2.2 机械手基本形式的选择 8
2.3 驱动机构的选择 9
2.4 机械手的技术参数列表 9
3 机械手的机械系统设计 11
3.1 机械手的运动概述 11
3.2 机器人的运动过程分析 12
4 机械手手部结构设计及计算 13
4.1 手部结构 13
4.2 手部结构设计及计算 14
4.3 夹紧气缸的设计 16
5 机械手手臂机构的设计 22
5.1 手臂的设计要求 22
5.2 伸缩气压缸的设计 22
5.3 导向装置 27
6 机械手腰部和基座结构设计及计算 29
6.1 结构设计 29
6.2 控制手臂上下移动的腰部气缸的设计 29
6.3 导向装置 33
6.4 平衡装置 33
6.5 基座结构设计 34
7 气动系统设计 37
7.1 气压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图 37
8 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设计 39
8.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选择及工作过程 39
8.2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使用步骤 40
8.3 机械手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方案 40
9 结论 52
参考文献 53
致谢 54
1 绪言
在工业生产线中,机械手具有很广泛的用途。它是工作抓取和装配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作用是从指定位置抓取工件运送到另一个指定的位置进行装配。机械手臂代替了人工的繁杂劳动,并且操作精度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1.1 机械手的概述
机械手(又称机器人,机械人,英文名称:Robot),在人类科技发展史上其来有自。早在三国时代,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即是古代中国人的智能结晶。随着近代的工业革命,机器产业的不断发展成为近代工业的主要支柱。由于科学幻想所系的“永动机”、太空探险以及梦想解决人的机能所无法达致境界的求新意念,推动科学家想研究创造出种种能够代替人的机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自动化机器、无人操纵的飞行器等等,即是此产业发展链条上的一个大胆的尝试与突破。虽然,后来电脑、电子产业的发达引开了人们关注的热点,但关于机械手的研究与开发一直在持续进行着。而近二十年中,因为电脑技术、电子产品及生物遗传工程等技术的大踏步发展,“机械手”的研发热潮已从专业人士的实验室中走了出来,成为一种综合科研能力的开发活动,参与者也打破了各行各业的划地为牢、各自为政的困局,开始了纵横连合,争奇斗妍,蔚成热潮的研究与制作尝试。
机械手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是拟人化的,所以才有机械臂的开发与制作,也是为了以机械来代替人去做人力所无法完成的劳作或探险。但近十几年来,机械手的开发不仅越来越优化,而且涵盖了许多领域,应用的范畴十分广阔。大而言之,用之于太空开发,月球车,深海探测器,海洋石油开采,航天飞机机械臂等,小至微型手术机械,生命监测仪等。军事上的用途更是日新月异,从拆弹器、清除地雷器到无人驾驶飞机、战车,有人甚至预测未来战争可能如星球大战一样,是机械手的战争。至于工业、农业、遗传生物产业、医学、文化产业、电讯业、能源开发,都将因机械手的大量登场而出现产业革命。英国电讯公司未来学部门研究员曾因准确预测手机短讯、垃圾电邮及网上搜寻引擎的出现而闻名,在最近公布的科技展望五十年的预测中,其中就有数条是关于机械手的[1]。
1.2 我国机械手的发展
第一台机械手出现后20年,我国于1972年开始研制机械手,由上海起,接着天津,吉林,哈尔滨,广州,昆明等十几个研究单位和院校分别开发了固定程序、结合式、液压伺服型同用机械手,并开始了机构学(包括步行机构)、计算机控制和应用技术的研究,这些机械手大约有1/3用于生产。
在该技术的推动下,随着改革开放方针的实施,我国机械手技术的发展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在80年代中期,国家组织了对工业机械手的需求的行业的调研,结果表明,对第二代工业机械手的需求主要集中于汽车行业(占总需要的60%~70%)。在众多的专家的建议和规划下,于“七五”期间,由机电部主持,中央各部委,中科院及地方十几所科研院所和大学参加,国家投入相当的资金,进行了工业机械手基础技术,基础元器件,几类工业机械手整机及应用工程的开发研究,完成了示教再现式工业机械手成套技术(包括机械手、控制系统、驱动传动单元、测试系统的设计、制造、应用和小批量生产的工艺技术等)的开发,研制出喷涂、弧焊、点焊和搬运等作业机械手整机,几类专用和通用控制系统及几类关键元部件如交、直流伺服马达驱动单元机械手专用薄壁轴承、谐波传动系统、焊接电源和变压器等,并在生产中经过实用考核,其主要性能指标达到80年代初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且形成小批量生产能力。在应用方面,在第二汽车厂建立的我国第一条采用国产机械手的生产线-东风系列驾驶室多品种混流机械手喷涂生产线,该线由7台国产PJ系列喷涂机械手和PM系列喷涂机械手和周边设备构成,已运行十年,完成喷涂20万辆东风系列驾驶室的生产任务,成为国产机械手应用的一个窗口;此外,还建立了几个弧焊和点焊机械手工作站。与此同时,还研制了几种SCARA型装配机械手样机,并进行了试应用。在基础技术研究方面,解剖了国外10余种先进的机型,并进行了机构学,控制编程,驱动传动方式,检测等基础理论与技术的系统研究。开发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测量系统,编制了我国工业机械手标准体系和12项国标,行标。
为了跟踪国外高技术,80年代在国家高技术计划中,安排了智能机械手的研究开发,包括水下无缆机械手,高功能装配机械手(DD驱动)和各类特种机械手,进行了智能机械手体系结构,机构控制,人工智能机器视觉,高性能传感器及新材料的应用研究已取得一批成果。这些技术的实用化将加速我国第二代机械手的发展[2]。
经过80年代尤其是后50年的努力,吸引了160多个单位从事机械手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力量,形成了京津、东北、华东、华南等机械手技术地区和十几家优势单位,培养了一支2000多人的工业机械手设计、研制、应用队伍,造就了一批机械手专家,使我国的工业机械手技术发展基本上可以立足于国内。
90年代初期,我国主要开发下列机械手:
(1)喷涂机械手
(2)焊接机械手
(3)搬运机械手
(4)装配机械手
在90年代中期,国家已选择以焊接机械手的工程应用为重点进行开发研究,从而迅速掌握焊接机械手应用工程成套开发技术、关键设备制造、工程配套、现场运行等技术,即以机械手焊接工艺为龙头,开展焊装线总体设计、线体总控及多机通讯,新型焊接机械手用焊接电源、送丝机构、焊缝跟踪系统、机电精度、控制技术等开发及完善化,以及几条焊装生产线的全套应用及其可行性作为主攻目标。
虽然我国的机械手研发工作基本上属于科学研究的项目,但据说,中国科学院目前已造出说话时嘴唇能够活动、眼睛能转动、具视觉功能的机械手,其水准可媲美日本同行,但这台机械手体形甚大,却未能以双脚走路。在日本,机械手能否以二脚行走已成为一个热门及熟练的技术竞赛项目,譬如有“二足机械人竞赛大会”(分等级)。其实,机械手的制作绝对并非只是液压机械与电子产品的混成物,要将机械手造得越来越有人性化,就要兼及生命医学、传感、光学及创造性的文化产业等方面,比如机械手的关节就需要研究中医的经络学、生物学上的神经刺激反应以及文化产品的某种造型特征(其中很重要的是民族特征的外表)等等。英国的科学家甚至预言,到2020年,随着机械手愈来愈精密和使用有机零件制造,它们将会受到“机械手权”的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