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师者常伴谱写教育辉煌.doc_第1页
与师者常伴谱写教育辉煌.doc_第2页
与师者常伴谱写教育辉煌.doc_第3页
与师者常伴谱写教育辉煌.doc_第4页
与师者常伴谱写教育辉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师者常伴,谱写教育辉煌 魏书生班级管理之我见著名教育专家任小艾曾这样说:“一个学生或教师,如果没听过魏书生的课或报告,那真是一生的遗憾。”6月2日,我在延安市党校聆听了魏书生近四个小时的有关班级管理的精彩报告,报告沉静而又饱含激情,表达质朴而又充满哲理 。听魏书生的报告,如沐春风 ,令人震撼,震撼于他的知识渊博,震撼于他的爱岗敬业,震撼于他的勇于创新,震撼于他的简淡心态,震撼于他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师德。他那种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以及他“民主、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深深地吸引着我,感染着我,更激励着我。接下来我将就本次报告谈谈我的感悟。一、 爱班级管理的核心魏书生教了近18年的书,当了17年的班主任。就在他任盘锦市实验中学校长兼书记期间,还兼任一至两个班的班主任,足见其对班主任这一工作的青睐。他身上似乎有一种魔力,一种点石成金的魔力,这就是 “爱”。1、因为爱,所以他懂得“以人为本” 在魏书生的眼里,学生从来都不是驯服物,而是一群活生生、实实在在的、有灵魂的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能主动发展的个体。有了这样的观念意识,他成功地摆对了自己和学生的位置,生主师辅,将师生关系处理的十分和谐,从而为他的教学和管理夯实了基础,也成就了他的教育事业。2、因为爱,所以懂得尊重 他有一颗仁爱之心,所以他懂得尊重学生。在魏书生眼里,班主任不仅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也不单单只做学生活动的监护人与严厉的执法者,他更是学生的同行者。作为同行者的班主任首先要做的是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只有了解学生,才会走进学生内心,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只有尊重学生,才会赢得学生的爱戴与尊重;只有相信学生,才有可能成功塑造学生。3、因为爱所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于魏书生的学生而言,魏书生既是自己的老师,也是自己的朋友,更是自己的家人。在放学的路上,你经常可以看见一位温文尔雅的长者和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从你身边经过,他们或谈笑风生,或低语呢喃,似朋友,更似父子。魏书生说“教师治的是心病。而要治好心病,第一步当然是认识心,知道心,即育人先知人。” “种庄稼,首先要知道各种作物的生长发育的特点,才能适时适地施肥浇水;治病要了解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方能选择确定教育的方法、措施。”魏书生喜欢和孩子们谈心,但他从不选择在学校,因为校外更能让学生放松心态,吐露心声。在学生心里,有什么能比这位时刻关注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朋友来得珍贵?魏书生是学生的“良师”更是“益友”,所以才能走近学生,与学生相伴相知。二、智 班级管理的关键魏书生的班级管理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这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魏书生身上那种让人叹服的管理智慧。1、魏书生的智慧在于他的“一片冰心在玉壶”他对于教育有火一样的热情,对学生有着水一样的柔情,对于教育和学生,他更是有着“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纯粹。成功的他,不可避免的被一些光环所照耀着,可是他却偏偏能在浮华的光环背后守住那一颗对于教育和学生的冰心,沉心于学生,沉心于班级。他在每次做完报告后,都谢绝主办单位的宴请,坐车回“家”去喝上一碗素净的小米稀饭,这样的处事姿态,不由让我的心中浮现出一个洗尽铅华呈素姿的智者形象。正是有了他纯粹、彻底的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才有了学生对他的信赖和敬仰,有了众人对他的叹服和敬佩。2、魏书生的智慧在于他人性化的管理理念魏书生班级中的管理制度,大多数都是出自于学生之口,都是从学生中来,再到学生中去。他说:“只有学生愿意接受的制度,才能发挥良好的管理效应,而那些教师规定的必须服从的法则往往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抵触甚至对抗”,所以他们班的“说明文”“心理病例”都是学生的想法。学生集思广益,为班级出谋划策,作为“班法”的制定者,他们自然也会服从于法,正因为有这样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在他们班里才不会出现制度执行不下去的现象。3、魏书生的智慧在于他的知人善任魏书生因为尊重学生,所以关注学生,因为关注学生所以了解学生的优势与劣势,做到了“知人”。在班里他懂得发挥每个孩子的优势,实行承包责任制,人人参与班级管理,使得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真正做到了“善任”。 班级是大家的班级,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参与者更是主动的导演者,让学生全民参与,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就是让每一个个体在自己的舞台上演出自导自演的角色,当然没有不精心为之的。这样的知人善任让学生有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有了作为班级管理者的自豪感和责任感,由此产生对班级的热爱和眷恋,从而自觉自愿的为创建优秀集体付出努力。4、魏书生的智慧还在于他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化的管理方法最让孩子们新奇的是魏书生的班级管理模式就是一个微型社会的管理模式。在他的班级里,设有卫生部部长,警察局局长等职位,办班级日报,将班级的新鲜事以报纸的形式呈现,同时在他的班级中出各种各样独具特色的“惩罚措施”,例如值日班长发现那一位同学附近地面有纸屑,100字说明书;有病不能跑步或出操者400字请假条等,这些有趣的“惩罚”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兴趣。这种管理模式让学生在一个小小的班级里就感受到了一个千姿百态的社会,让学生作为管理者来经营自己的社会,其中管理的乐趣和成就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学生才能做得津津有味乐此不疲。 魏书生就是这样一位智任仁师,在他的执教生涯中,能够打造出一个又一个民主、和谐、成功的班集体,他靠的不是多么高深的理论指导,不是多么浓重的学术气息,而是来自实践的详细、可操作、实时的管理经验。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对我来说这是最宝贵的,他带给我的是实战中的启发。一、作为管理者,必须要懂得宏观调控与微观控制之间的巧妙平衡 魏书生说:“普通学生能做的班委不做,班委能做的班长不做,班长能做的班主任不做。”这样分工到位,责任到人,各司其职,使身兼两个班班主任的魏书生老师竟发出轻松无事可做的感慨。因为魏书生在管理上真正做到了“民主和科学”。1、站在高处才能看得全面,所以将自己抽身站在班级之外是一种高明的处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宏观的操作,时刻将班级的动态尽收眼底,也只有这样才能操纵整个局面,让班级工作走上预想的轨道。2、责任具体化,将班级的具体事务交给学生干部,由他们去执行,从实质上来看是在给予班干部权利的同时又规定了相应的责任和实施权利的范围,这样就做到了让班干部之间互相牵制,抑制干部专权强权的产生,也都能一心服务于班级服从于班主任这个宏观的调控者。二、班级管理目标明确化作为全局操控者的魏书生给每个人权利的同时也给了他们义务,并且有明确的班级条例作为“班法”来实行,每一条都定好了目标,比如“积极地、全心全意地”、“ 必须完成”、“要做到以下点”、“ 做事的时候要定向、定量、定时”等,给出了目标,就定出了规矩,什么是不可逾越的,什么是必须做到的,规定的非常明确,就像道路上的护栏和交通灯,有了它们交通才能通畅无阻,顺利前行。魏书生的班级规定了“每日”“每周”“每月”“每期”的目标,让班级的成长时时刻刻有了明确的任务和目标,也就有了积极前行的方向和动力。明确目标,划清责任,让管理走上坦途。三、魏书生的班级奖罚艺术,治标治本管理要有奖励,惩罚也必不可少,从魏书生对学生的“惩罚”中我看到了作为管理者应该具备的惩罚的技巧和能力。惩罚的方式应该有针对性和多样性,根据不同的违反“班法”情节,魏书生给出了重新完成、加倍完成、劳动惩罚、书面说明、公开批评、私下谈话、干部惩罚、自我惩罚等惩罚方式,各有千秋,针对性强,行之有效。惩罚让班级管理能顺利进行,让学生在自我约束的基础上有了强制约束,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形成班级管理的强有力制约。无规矩不成方圆,中规中矩也难成大事,作为管理的最高境界,就如孙悟空划的圈,看似无形,实有约束,规矩者可以大行其事,乱规者则寸步难行。管理并非整治,要将规矩植入人心,让被管理者时刻有自我警觉的意识,最终以达到不管胜管的目的。四、自我反思是形成班级凝聚力的必经之路 人生路不能重复,所以作为每次走过之后的反思和总结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给予接下来的行路有力的指导。而作为一个班级中的个人,他的反思也成了决定这个班级明日走向的因素之一。魏书生在管理班级中就用了“反思”的好办法,他让犯错的学生写出“说明书”,作为一种书面的反思,这无疑给学生了一个检讨自己行为的机会,书写“说明书”的过程是回忆和思考的过程,在书写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可以了解自己的失误,甚至可以想出改正的良策,所以这种被逼的“说明”就变成了一种自觉的“反思”,从而让学生在自己错误的行为中也能有所收获。在书写中反思,在反思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让学生个体得到发展,让班级正气得到弘扬,以达到形成班级凝聚力的目的。别人的管理只能是外在的约束,自我的束缚才是内在的觉醒,能做到由强制检讨变为自觉反思,这无疑让管理从外在形式变成了内在意识,让被管理者从思想上接受和承认管理,形成了一种自省的习惯,由被人管理变成自我管理,这才是管理最终要达到的目的。魏书生的班级管理是在实际管理中总结出来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虽然不华丽不高深,但却是实实在在可行的,它给我们的指导不仅仅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