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论语〉选读》《高山仰止》第二课时教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高山仰止》第二课时教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高山仰止》第二课时教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高二论语选读高山仰止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党、否、厌、卓尔、宜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并积累成语:斐然成章;暴虎冯河;登堂入室;杀鸡焉用牛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循循善诱。2、感悟孔子的人格之美以及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情谊。3、结合选读中的其它章节,为子路画像,探讨子路与孔子的关系,深入理解孔子的人才观。4、结合孔子师生间的关系,探讨当今时代的师生关系的特点。文化内涵1、感悟孔子的人格之美以及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情谊。2、结合孔子师生间的关系,探讨当今时代的师生关系的特点。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步骤:第二课时一、课文总结这一章多方面展示了孔子的为人和性格,从中可以看出他富有人情味、善于识人、善于引导教育人、关心学生、坚持原则和志向的人品和道德操守。“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专门引以赞美孔子:“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汉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郑把“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人们行动的准则。宋朱熹则解释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朱熹的“高山”,就说是人们平时仰望的高山,没有什么喻义;而“景行”是大道、大路,“景行行止”是说大道可供人们行走。一个崇高得可以,一个直白得可以。对“止”,都解释为语助词,看来没有什么异义。二、难点解析1、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亢直”。从本书的有关材料中,可以看出子路是怎样一个人?论语中子路的形象为什么显得较为丰满生动?讨论明确:子路性格直爽、率直,说话、做事前往往缺乏细致思考,好说大话,如侍坐章中的回答。有时甚至分不清好坏,为人利用,如季氏将伐颛臾章中参与季氏的攻打颛臾。有时说话也缺乏分寸,如133章中说孔子“名分”之说“迂”,使得孔子也发火,说他“野”(粗鲁)。但有时也很知礼,如187章中遇见丈人问路时“拱而立”等。由于论语中通过多角度地展示子路的为人,或通过孔子、或通过其他学生来看子路,而且在刻画他的言语及行为时,极有个性色彩,白描传神,如回答孔子提问时“率尔对曰”(侍坐章)。所以,子路形象较为丰满生动。2、论语中多叠句,如“觚哉,觚哉”、“使乎,使乎”、“归与,归与”、“天厌之,天厌之”等。说说这些叠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以及这种句子形式与论语语体特点的关系。讨论明确:这些叠句使得人物说话的感情显露出来,由于论语是语录体,对人物的神情动作描写极少,所以人物的语言尤显重要,而叠句将人物或喜或忧、或感慨或赞叹的情感表现出来,同时也增添了生动性和形象性,言语中看到人物神情毕现。三、解名说字古人有名有字。名与字意义上有联系,或同义,或反义,或相关。如颜回,字子渊。说文:“渊,回水也。”(回,旋转)曾点,字子皙。说文:“点,小黑也。”“皙,人色白也。”冉求,字子有。“有”是“求”的结果。有些名字看不出联系,是因为字义变化的缘故。有时字前加伯(孟)仲叔季表排行,或加“子”、“公”等表示尊敬字眼;后面加“甫”、“父”等表示性别,表示排行或尊称的字眼也可放在后面。根据以上介绍,适当借助工具书,对下列人名和字关系作一说明。宰予,字子我。樊须,字子迟。端木赐,字子贡。仲由,字子路。孔鲤,字伯鱼。杜甫,字子美。白居易,字乐天。白居易,字乐天。韩愈,字退之。柳宗元,字子厚。欧阳修,字永叔苏轼,字子瞻。苏辙,字子由。讨论明确:宰予,字子我“子”,男子尊称。“我”即“予”。樊须,字子迟“子”,同上。“须”有“等待”之义项,“迟”所以需等待。端木赐,字子贡“子”,同上。“端木”是双姓。“赐”(赏赐)与“贡”(进贡)相对。仲由,字子路。“子”同上。“路”(道路)是人必“由”(经过、经由)之处。孔鲤,字伯鱼。“伯”,排行老大。“鲤”即“鱼”类。杜甫,字子美。“子”,男子。美,美(男子),与“甫”(男子)同意。白居易,字乐天。“居易”即生活随意,“乐天”,即乐天知命,表示生活态度。韩愈,字退之。意义相反。“愈”(同“逾”),前进。与“退之”相对。柳宗元,字子厚。“宗元”,本原,元气。“厚”,指本原、元气充沛、深厚。欧阳修,字永叔。“修”与“永”同义,长。“叔”是排行。苏轼,字子瞻。“轼”,车上横木,供人扶着远望(瞻),“登轼而望”(左传)。苏辙,字子由。“辙”,车轮经过(“由”)的痕迹。四、畅所欲言读17.4,分析孔子和学生的关系讨论明确: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学生的关系很融洽,学生并没有因为孔子是老师就觉得他的话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说错话同样也可以反驳。孔子在这里也表现的很有君子风范,甚至可以说很可爱,他觉得自己说错了,马上能改过来,并没有以老师的架子来压人(可以穿插现今的某些例子)。补充南怀瑾论语别裁:武城是一个地名,孔子学生子游在那里做首长。一次孔子到了那里,听到弦歌之声。这是孔子教育学生的高级方法,而子游却用这高度的文化礼乐在教育老百姓。孔子嘴巴一咧,比微笑又大一点的这么一笑说,子游真滑稽,在这样一个小地方,用这种高级教育来教育老百姓。等于杀一只鸡,动用牛刀,过于小题大作了!有人把这话告诉了子游,子游马上对孔子不客气了,立即来质询孔子说,老师,以前你不是常告诉我们,有知识的上等人要求学,学道后,能够扩充仁慈的胸襟,更能够爱人;低能的小人物更须要教育,更须要学道,因为低等的人学道就懂道理了,指挥起来就更方便,更怕是不懂道理。教育的目的在此,第一流头脑受了教育更好,下等人受了教育,自己好,对人也好。这个话,是你教育我的啊!我今日出来当地方首长,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我应该教育他们啊!孔子听了这话,立刻收回同刚才的话,告诉身边的其他学生,你们大家听好,子游的话是对的,我刚才是开玩笑说笑话的。孔子这一下真是错了。我们不必像古人一样,把孔子塑造得那么好,孔子也是人,有时候也会说个笑话。或者不经过大脑说话的时候也是有的。由此可见他们师生之间无所不谈,老师对的就是对的,不对的就给他退回去。从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学生之间关系很融洽,很自然,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孔子的睿智,和蔼和温逊。其实,圣贤永远都不是那个砖头一样的典籍,让你要拿着放大镜,翻着辞海非常费劲佶屈聱牙说他到底说什么呢。如果端着架子,那不是真正的圣贤,其实圣贤的价值就在于千古之前,他们那些有价值的生活经验可以穿越沧桑,走到今天,让我们仍然觉得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