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72476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47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8-08
上传人:小****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崔**(实名认证)
辽宁
IP属地:辽宁
15
积分
- 关 键 词:
-
煤层
采煤
机截割部
设计
- 资源描述:
-



- 内容简介:
-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1 页 绪论 言 我国是产煤大国,煤炭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 煤炭工业的机械化是指采掘、支护、运输、提升的机械化。其中 采掘包括采煤和掘进巷道。随着采煤机械化的发展,采煤机是现在最主要的采煤机械。 煤机械概述 煤机械化的发展 20 世纪 40 年代初,英国和苏联相继研制出来了链式采煤机。这种采煤机是用截链落煤,在截链上安装有被称为截齿的专用截煤工具,其工作效率低。同时德国研制出了用刨削方式落煤的刨煤机。 50 年代初,英国和德国相继研制出了滚筒采煤机 ,在这种采煤机上安装有截煤滚筒,这是一种圆筒形部件,其上装有截齿,用截煤滚筒实现装煤和落煤。这种采煤机与可弯曲输送机配套,奠定了煤炭开采机械化的基础。这种采煤机的主要缺点有二,其一是截煤滚筒的安装高度不能在使用中调整,对煤层厚度及其变化适应性差;其二是把圆筒形截煤滚筒改进成螺旋叶片式截煤滚筒,即螺旋滚筒,极大地提高了装煤效果。这两项关键的改进是滚筒式采煤机成为现代化采煤机械的基础。 可提高螺旋滚筒采煤机或刨煤机与液压支架和可弯曲输送机配套,构成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使煤炭生产进入高产、高效、安全和可靠的现代化 发展阶段。从此,综合机械化采煤机采煤设备成为各国地下开采煤矿的发展方向。自 70 年代以来,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朝着大功率、遥控、遥测方向发展,其性能日益完善,生产率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工矿自动监测、故障诊断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数显等先进的监控技术已经在采煤机上得到应用。 械化采煤的类型 长壁采煤工作面的采煤过程主要包括:落煤、装煤、工作面运煤、顶板支护及处理采空去五个工序,按照这些工序来分有两种机械化采煤方式: 1) 普通机械化采煤(普采):利用采煤机械(刨煤机或采煤机)来实现 落煤和装煤,工作面 输送机运煤,并用单体液压(或金属磨擦)支柱及金属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2 页 铰接梁来支护顶板的采煤法称普通机械化采煤。 2) 综合机械化采煤(综采) : 用大功率采煤机来实现落煤装煤,刮板输 送机运煤,自移式液压支架来支护顶板而使工作面采煤过程完全实现机械化的采煤法称综合机械化采煤。综采工作面主要是三机配合:如下图 1示: 图 1 - 11 . 采 煤 机2 . 刮 板 输 送 机3 . 液 压 支 煤机简述 煤机的分类 和 组成 采煤机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一般我们按照工作机构的形式进行分类,可分为:滚筒式、钻削式和链式采煤机;现在我们所说的 采煤机主要是指滚筒采煤机,这种采煤机适用范围广,可靠性高,效率高,所以现在有很广泛的使用。 滚筒采煤机的组成如图 1示: 筒采煤机的工作原理 第四代采煤机研发成功后,现在采煤机的设计基本上传承了他们的特点,随着机械电子的飞速发展,对采煤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现在采煤机是集电子系统,液压系统,机械传动系统于一身的复杂的系统。在机械传动部分现代的采煤机去掉了以前采煤机的的托架,全部采用双滚筒设计。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3 页 Y B Q Y S 2 - 4 5 - 2 双 滚 筒 采 煤 机1 . 右 滚 筒 2 . 右 摇 臂 3 . 右 牵 引 部 4 . 中 间 箱 5 . 左 牵 引 箱 6 . 左 摇 臂 7 . 左 滚 筒采煤机的特点 滚筒采煤机对煤层地质条件的要求较低,对于地板起伏 不平、层厚变化大、煤粘顶、有落差不大的断层以及不同性质的顶板等煤层条件,采煤机都能适应; 2调高方便,免开缺口; 3功率大、生产率高、工作可靠; 4操作方便并有完善的保护、监测系统 5向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发展。 但是滚筒采煤机也有其缺点: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割落的煤的块度小, 粉尘含量多,因而破碎单位体积煤的能量消耗大。 煤机与刨煤机的比较 刨煤机是仅次于滚筒采煤机而应用的较多的一种采煤机械。 它们两者的特点区别在于: 1、刨煤机较采煤机截深浅,它能有效的利用煤壁的压酥作用,刨下的煤块大,能耗低,产生的粉尘少,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它的产量较采煤机而言低了很多; 2、刨煤机传动装置位于输送机两端,刨头靠输送机导向,因此包头可做的很矮,适合在薄煤层开采; 3、刨煤机的使用条件壁采煤机高,故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特别是硬煤,粘煤不宜用刨煤机;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4 页 4、刨煤机调整采高较困难,因为刨头高度不能随时调整,所以要求不能粘顶及厚度不能过大; 5、刨煤机不能自开缺口,工作面两端需人工开缺口,工作量大; 6、刨煤机消耗在刨头与输送机及底板之间的摩擦 功率大,用于采煤的有效功率占采煤机械总功率较小。 滚筒式采煤机正是因为它的适应性强,生产产量大,机械化程度高,截割效率高等等优点得到了飞跃的发展。 35 W 型采煤机 35 W 型薄煤层液压牵引采煤机(以下简称 35为多电机横向布置液压无链牵引采煤机,该机装机总功率 435割功率 2 X 180引功率 45用液压无级调速系统来控制采煤机牵引速度。 35 W 采煤机,主机身采用整体结构形式,取消了长螺柱及传统意 义上的螺栓联接。此结构简单、可靠,且尺寸小,大大的降低了采煤机的机身高度,适用薄煤层开采。多电机驱动采用横向布置形式,拆装方便。在主机箱中部横向装有牵引电机,通过牵引机构为采煤机提供 300牵引力。主机箱分为四个隔腔,从左到右分别为左固定箱、电控部分、液压泵箱和右固定箱。采煤机控制面板位于电控隔腔内,除油马达外,所有液压元件都安装在液压泵箱内。液压调高手把设在主机箱右侧,控制采煤机左、右摇臂的升降。 要用途及适用范围 35 W 型薄煤层液压牵引采煤机适用于采高 倾角小于或等于 35 度,煤质中硬或中硬以下,含有少量夹矸的长壁式工作面。 号的组成及其代表的含义 用环境条件 1、 可在周围空气中的甲烷、煤尘、硫化氢、二氧化碳等不超过煤矿安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5 页 全规程中所规定的安全含量的矿井中使用。 2、 海拔高度小于 200m。 3、 周围介质温度不超过 40 摄氏度、不低于 氏度。 4、 环境温度为 25 摄氏度时,周围空气湿度不大于 97。 5、 周围介质中无足以腐蚀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和导电尘埃。 全警示 1、该产品必须取得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后方可下井使用。 2、该产品的电 控腔急接线腔的箱盖严禁在带电的情况下打开。该产品在箱盖的显著位置已标有“严禁带电开盖”的字样。 3、用的隔离开关“ 禁带电离合。 4、该产品的电路严禁乱拆乱调。 5、该产品开机前必须先通水,后开机,当喷雾泵站停止供水时,应立即停止电机运行。 6、随时注意冷却水路中的安全阀,如产生释放现象,应及时检查原因。 7、定期检查清洗水阀内的过滤器。 8、随时注意各喷嘴运行情况,如有堵塞,应及时疏通。 9、定期检查喷雾泵站至采煤机输水管各连接口是否密合,不得有渗透水现象。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6 页 采煤机截割部的设计 1、截割电动机的选择 电机型号: 180 额定功率( 180 定电压( V): 1140 V 额定电流( A): 112 A 额定转速( 1480 形尺寸( 693 550 615 电动机的转距: T 69 1 0 1 8 01480=、传动比分配 传动比 。 总传动比等于截割电动机的转速与滚筒的转速比值 : 电动机转速: 1460 转 /分 滚筒转速: 45 /分 总传动比: 1 4 8 0 / m i n 3 2 . 4 44 5 / m i r总 12 1 4 8 0 / m i n 2 9 . 25 0 / m i r总即:总传动比在 间 动比分配。 对于采煤机结构的特殊性(如机厚及其约束), 厚煤层型采煤机一般使用 3 级圆柱直齿轮减速,带 2K H 负号行星齿轮减速。行星齿轮传动安排在最后一级较合理,既可利用滚筒滚毂 内的空间,又可减少前面圆柱直齿轮的传动比和尺寸。采煤机机身高度受到严格限制,每级圆柱直齿轮传动比一般为 34,行星齿轮 46。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7 页 行星齿轮减速级传动比: 初步估算行星齿轮减速级传动比为 5表得可取:14,64,25, 3 三级圆柱齿轮传动系总传动比: I 2 9 . 2 5 . 2 45 . 5 7 1 4i 直 齿 2 . 4 4 5 . 8 2 35 . 5 7 1 4i 直 齿 即:传动比在 间 为有效利用空间,同时尽可能使所设计的采煤机机身高度较小, 传动比应从高速级向低速级递增1,在初步设计时可按 1 10% 由公式:1 111 . 1 1 . 1 1 . 1 ii i i 直 齿1 ,2 ,3 3 、 直齿轮模数齿数 第一级直齿轮传动 : 由: 取 2) 动 啮合角: 00 1 3 6 . 5c o s c o s c o s 2 0 0 . 9 1 6 2 0 0 3 0 5140gb 所以:位系数和: 0 . 0 2 5 3 5 5 0 . 0 1 4 9 0 4 4( ) ( 1 4 2 5 ) 0 . 5 6 02 t a n 2 0 . 3 6 3 9 7 0 2 3n v a i n v 中心距变位系数 y: 0 1 4 0 1 3 6 . 5 0 . 57m 齿顶降低系数: 0 . 5 6 0 . 5 0 . 0 6y x y y: 分配变位系数: x= 取 : 何尺寸计算 分度圆: d=m Z 齿顶圆: *2 ( )d m h c x 基圆直径: co d a齿顶系数:太阳、行星 轮 * 内齿轮 =隙系数:内齿轮 *c =阳轮: d = 7 1 4 = 9 8 m m 9 8 2 7 ( 1 0 . 5 6 0 . 6 ) 1 1 9ad m m 9 6 2 7 (1 0 . 4 0 . 5 6 ) 8 6 . 2 4fd m m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54 页 9 8 c o s 2 0 9 2 . 0 8 9 8bd m m 行星 轮 : d = 7 2 5 = 1 7 5 m m 1 7 5 2 7 ( 1 0 0 . 0 6 ) 1 8 8 . 1 6ad m m 1 7 5 2 7 (1 0 . 4 0 ) 1 5 5 . 4fd m m 1 7 5 c o s 2 0 1 6 4 . 4 4 6bd m m 内齿轮: d = 7 6 4 = 4 4 8 m m 4 4 8 2 7 ( 0 . 8 0 . 5 6 0 . 6 ) 4 4 3 . 8ad m m 4 4 8 2 7 (1 0 . 2 5 0 . 5 6 ) 4 5 7 . 6 6fd m m 4 4 8 c o s 2 0 4 2 0 . 9 8 2 2 9 4 1bd m m 齿宽: b=60合要素验算 1、 动端面重合度a1)顶圆 齿形曲率半径22( ) ( )22 太阳轮:1 行星 轮 :2 2)端面啮合长度 12( s i n )a a a ig a a 端面节圆啮合角 |ia= 7 . 6 8 4 ( 4 6 . 1 7 2 1 4 0 s i n 2 3 . 6 2 3 ) 2 7 . 7 5 6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55 页 端面重合度aa= c o s 12 7 . 7 5 6 1 . 3 4 4c o s 3 . 1 4 7 c o s 2 0a ng 动端面重合度a1)顶圆齿 形曲率半径22( ) ( )22 太阳轮:1 行星 轮 :2 2)端面啮合长度 12( s i n )a a a ig a a 端面节圆啮合角 |ia= 6 . 1 7 2 ( 7 0 . 2 3 6 1 4 0 s i n 2 3 . 6 2 3 ) 3 2 . 0 3 6 端面重合度aa= c o s 13 2 . 0 3 6 1 . 5 5 1c o s 3 . 1 4 7 c o s 2 0a ng 轮强度验算: 1 动 1)确定计算负荷 名义转距: T=2347 名义圆周力: 1 8 0 2 3 4 7 4 3 1 0 . 898F t N2)应力循环次数 86 0 6 0 4 6 . 1 6 6 8 3 2 0 0 0 0 7 . 5 9 2 1 0Ha a pN n n t 2 5 7 . 2 6 4 6 . 1 6 6 8 / m i 5 7 2 4Ha 3)确定强度计算中的各种系数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56 页 使用系数星齿轮设计表 5取:负荷系数 取:向载荷分布系数:01 ( 1 )H H H W H K K 01 ( 1 )F F F W F K K 0算接触强度时运转初期 查 行星齿轮设计 图 5:0跑合影响系数 查 行星齿轮设计 图 5:算弯曲强度时运转初期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查 行星齿轮设计 图5:0合影响系数查 行星齿轮设计 图 5:。 85 / 8 9 1 (1 . 1 1 1 ) 0 . 6 0 0 . 7 0 1 . 0 4 2 6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57 页 1 (1 . 1 1 ) 0 . 9 0 . 8 5 1 . 0 7 6 5 齿间载荷分布系数1 . 7 5 4 3 1 0 6 0 1 2 5 / b N m m 精度 六级 查 行星齿轮设计 表 5:点区域系数行星齿轮设计 表 5|2 c o s c o s 2 . 2 7 6c o s s i 弹性系数行星齿轮设计 表 5 1 8 9 . 8 M P 4 1 查 行星齿轮设计 表 5图 5:荷作用与齿顶的应力修正系数合度系数 ZY - 1 . 5 5 1= 0 . 9 0 333Z 7 50 . 2 5 0 . 7 3 3 5Y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58 页 螺旋角系数Z=1 4) 齿数比 1225 1 . 7 8 514 5)计算接触应力基本值 1( 1 ) 4 1 1 . 2 H Z 6)接触应力H: 4 8 2 . 8H H O A V H H K K 7)弯曲应力的基本值 9 . 0 F a s Y Y 8) 弯曲应力F: 1 7 . 8F F O A V F F K K M P a9) 确定计算许用接触应力各种参数 寿命系数 6 6 2 1 0查 行星齿轮设计 图 5润滑系数 行星齿轮设计 图 5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59 页 取:度系数 行星齿轮设计 图 5:糙度系数 行星齿轮设计 图 5:作硬化系数 行星齿轮设计 图 5: 尺寸系数 行星齿轮设计 图 5:0)许用接触应力 l i m 1 0 7 9 . 5 6H P H N T L V R W Z Z Z Z M P a11)接触强度安全系数 2 12)确定计算许用弯曲应力各种参数 试验齿轮的应力修正系数 寿命系数查 行星齿轮设计 图 5: 相对齿跟圆角敏感系数查 行星齿轮设计 图 5: 齿面表面状况系数: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60 页 尺寸系数 行星齿轮设计 图 5: 13)许用弯曲应力 :l i m 637F P F N T S T r e l T XR e L Y Y Y M P a 弯曲强度安全系数 3 5 . 7 8 合格 动 1)确定计算负荷 名义圆周力: 7041 2)应力循环次数 86 0 6 0 4 6 . 1 6 6 8 3 2 0 0 0 0 7 . 5 9 2 1 0Ha a pN n n t 2 5 7 . 2 6 4 6 . 1 6 6 8 / m i 5 7 2 4Ha 3)确定强度计算中的各种系数 使用系数星齿轮设计表 5取:负荷系数 取:向载荷分布系数:01 ( 1 )H H H W H K K 01 ( 1 )F F F W F K K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61 页 0算接触强度时运转初期 查 行星齿轮设计 图 5:0跑合影响系数 查 行星齿轮设计 图 5:算弯曲强度时运转初期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查 行星齿轮设计 图5:0合影响系数查 行星齿轮设计 图 5:。 85 / 8 9 1 (1 . 1 1 1 ) 0 . 6 0 0 . 7 0 1 . 0 4 1 1 (1 . 1 1 ) 0 . 9 0 . 8 5 1 . 0 4 2 1 齿间载荷分布系数1 . 7 5 7 0 4 1 6 0 2 0 5 / b N m m 精度 六级 查 行星齿轮设计 表 5 :点区域系数行星齿轮设计 表 5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62 页 |2 c o s c o s 2 . 2 7 6c o s s i 弹性系数行星齿轮设计 表 5 1 8 9 . 8 M P 4 1 查 行星齿轮设计 表 5图 5:荷作用与齿顶的应力修正系数合度系数 ZY - 1 . 5 5 1= 0 . 9 0 333Z 7 50 . 2 5 0 . 7 3 3 5Y 螺旋角系数Z=1 4)齿数比 1264 2 . 5 625 5)计算接触应力基本值 1( 1 ) 2 4 5 . 7 9 H Z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63 页 6)接触应力H: 3 5 1 . 2 0H H O A V H H K K 7)弯曲应力的基本值 7 0 . 8 4 F a s Y Y 8) 弯曲应力F: 1 4 2 . 4 3F F O A V F F K K M P a9) 确定计算许用接触应力各种参数 寿命系数 6 6 2 1 0查 行星齿轮设计 图 5润滑系数 行星齿轮设计 图 5:度系数 行星齿轮设计 图 5:糙度系数 行星齿轮设计 图 5:作硬化系数 行星齿轮设计 图 5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64 页 取:寸系数 行星齿轮设计 图 5:0)许用接触应力 l i m 5 8 1 . 2H P H N T L V R W Z Z Z Z M P a11)接触强度安全系数 1 12)确定 计算许用弯曲应力各种参数 试验齿轮的应力修正系数 寿命系数查 行星齿轮设计 图 5: 相对齿跟圆角敏感系数查 行星齿轮设计 图 5: 齿面表面状况系数:寸系数 行星齿轮设计 图 5: 13)许用弯曲应力 :l i m 4 6 5 . 2 1F P F N T S T r e l T XR e L Y Y Y M P a 弯曲强度安全系数 3 . 2 6 7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65 页 合格 1. 行星轮轴直径的确定: 2 4 3 1 0 . 8行星轮与行星架之间的间隙 2 M则跨距 0 6 0 2 . 5 2 6 5L M M 行星轮转壁中的配合 选 H7/险截面的弯距: 200 1 1 4 4 1 6 . 2 588tq l F N/用 45 钢调质 440S M P a 安全系数 S= / 4 4 0 / 2 . 5 1 7 6 M P a 固行星轮轴直径: 30 32 1 8 . 7 8取:0 40d 出轴直径 及轴承 的确定: 输出轴直径选用 42t=450 36575 1 6 0 . 5 245d 取:0 200d m m选择轴承 在行星轮上安装两个调心滚子轴承 每个轴承径向载荷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66 页 35212选 调心滚子轴承 21308 40 参数: N9 6 N当量动载荷 P=0663 31 0 1 0 1 8 5 0 0 0 2 7 9 0 7 . 86 0 6 0 8 4 5 . 7 1 . 6 7 0 4 1f F 合格 输出轴轴承不受径 向工作载荷 按尺寸结构要求确定 选滚子轴承 200星架轴承选 8 、 花键的设计及校核 入轴上的的花键 已知: D=152 T = 1 1 4 7 7 0 0 N m m 选用 030 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 查机械设计手册: 取 m=3 z=14 D=45校核公式: 2p= T pZ h P: 动连接压力强度 : 载荷分配不均系数,一般取 0 H: 花键工作高度 h=1。 0m l: 花键工作长度 p :许用挤压应力强度 查机械设计工程学下表 2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67 页 取: 24 0 7 0 /p N m m 22 2 1 1 4 7 7 0 0p = 1 8 . 5 /0 . 8 1 4 3 7 5 3 5T N m mZ h l d 显然 合格 三上的花键 已知: d=152 T = 2 3 0 5 7 4 2 N m m 选用 030 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 查机械设计手册: 取 m=5 z=34 D=170核公式: 2p= T pZ h P: 动连接压力强度 : 载荷分配不均系数,一般取 0 H: 花键工作高度 h=1。 0m l: 花键工作长度 p :许用挤压应力强度 查机械设计工程学下表 2: 21 0 2 0 /p N m m 22 2 2 3 0 5 7 4 2p = 4 . 6 3 /0 . 8 3 4 5 8 0 1 5 2T N m mZ h l d 显然 合格 四上的花键 已知: d=116 T = 4 1 6 8 0 7 2 N m m 选用 030 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 查机械设计手册: 取 m=6 z=22 D=132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68 页 校核公式: 2p= T pZ h P: 动连接压力强度 : 载荷分配不均系数,一般取 0 H: 花键工作高度 h=1。 0m l: 花键工作长度 p :许用挤压应力强度 查机械设计工程学下表 2: 24 0 7 0 /p N m m 22 2 4 1 6 8 0 7 2p = 9 . 7 8 /0 . 8 2 2 6 9 0 1 1 6T N m mZ h l d 显然 合格 出轴上的花键 已知: d=116 T = 3 9 1 4 8 5 7 1 N m m 选用 030 圆柱直齿渐开线花键 查机械设计手册: 取 m=6 z=32 D=192核公式: 2p= T pZ h P: 动连接压力强度 : 载荷分配不均系数, 一般取 0 H: 花键工作高度 h=1。 0m l: 花键工作长度 p :许用挤压应力强度 查机械设计工程学下表 2: 24 0 7 0 /p N m m 22 2 3 9 1 4 8 5 7 1p = 3 2 . 8 7 /0 . 8 3 2 6 9 0 1 7 6T N m mZ h l d 显然 合格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69 页 参考文献 1 王洪欣,李木,刘秉忠 . 机械设计工程学 1.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1 2 唐大放,冯晓宁,杨现卿 . 机械设计工程学 2.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 社, 2001 3 张永茂 ,马卫东 . 中文版 005 实战指导 中国 铁道 出版社, 2005 4 成大先 等 . 机械设计手册 第三版 学工业出版社, 1992 5 吴宗泽 . 机械设计师手册 上册 械工业出版社, 2002 6 吴宗泽 . 机械设计师手册 下册 械工业出版社, 2002 7 吴宗泽 ,罗胜国 . 机械 设计课程设计手册第二版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 8 吴宗泽 . 机械设计 实用 手册 第二版 械工业出版社, 2003 9 束德林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10 李宜民,王慕龄,宫能平 . 理论力学 .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6。 11 单辉祖 . 材料力学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12 甘永立 . 几何量公差与检测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13 何新铭 . 机械制图 .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97 14 中国矿业大学机械制图教材编写组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2 15 机 械零部件手册 选型 指南。余梦生,吴宗泽。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 16 机械设计手册电子版 17 刘小年等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18 施高义等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19 马先贵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 in a 8(2000)131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70 页 21 79001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71 页 翻译英文 by to at in In is it is to in a a of in of ID to to an in of in is of to to of in of 1 he of is in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72 页 an of in of or In of 0 Hz or 5 be as to at in a of as a of on of ID in of to as to in of of is in of of a to be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73 页 a of of of of an of SP in a of , a of a to to a of 2 2000 SP to he of a is on to 中国矿业大学 2007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 第 74 页 in In to a complex目 录 绪论 言 1 煤机械概述 1 煤机简述 2 35 W 型采煤机 4 煤层 采煤机截割部的设计 1、截割电动机的选择 6 2、传动比分配 6 3 、 直齿轮模数齿数 7 4、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计算 8 轴转速的计算 8 轴的扭矩 10 5 、圆柱直齿齿轮设计及校核 10 柱直齿齿轮 1 设计及校核 10 柱直齿齿轮 2 设计及校核 13 柱直齿齿轮 3 设计及校核 17 柱直齿齿轮 4 设计及校核 20 柱直齿齿轮 5 设计及校核 23 柱直齿齿轮 6 设计及校核 27 柱直齿齿轮 6 设计及校核 30 柱直齿齿轮 8 设计及校核 30 6 、 轴及轴承的设计及校核 34 轮轴 1 34 轴 2 37 3 40 4 44 轴 5 47 6 50 7 、行星齿轮设计及校核 51 步计算齿轮的主要参数 算变位系数 52 何尺寸计算 53 合要素验算 54 轮强度验算 55 出轴直径及轴承的确定: 66 8 、花键的设计及校核 66 入轴上的的花键 66 三上的花键 67 四上的花键 67 出轴上的花键 68 参考文献 69 翻译英文 70 翻译中文 76 致谢 81 中 国 矿 业 大 学 本科生毕业设 计 姓 名: 刘晓亮 学 号 : 03030852 学 院: 机电工程学院 专 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设计题目: 中煤层采煤机 截割部 设计 专 题: 指导教师: 杨寅威 职 称: 副教授 2007 年 6 月 25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 学院 机电学院 专业年级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学生姓名 刘晓亮 任 务下 达日 期: 2007 年 3 月 5 日 毕业设计日期: 2007 年 3 月 26 日 至 2007 年 6 月 25 日 毕业设计题目: 中煤 层采煤机 截割部 设计 毕业设计专题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