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秦岭 淮河线 一 秦岭与淮河 西 东 1 秦岭山脉的走向为 向 淮河的流向是自 向 2 秦岭 横亘于我国 部 东西绵延 千米 南北宽达 千米 海拔多为 米 秦岭为 水系和 水系的重要分水岭 北侧是肥沃的 南侧是狭窄的 其主峰是 中 500 100 150 1500 2500 关中平原 太白山 东西 黄河 长江 汉水谷地 3 淮河 发源于 向东流经 等省注入 湖 然后主流经高邮湖南入 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东入 二 秦岭 淮河线的地理意义1 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 性 地理界线 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 性 差异 桐柏山 河南 安徽 江苏 洪泽 长江 黄海 相似 2 秦岭 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0 封冻 800毫米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小麦 玉米 水稻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柑橘 茶叶 油桐 公路 铁路 0 不封冻 800毫米 苹果 柿 枣 公路 铁路 水运 三 四大地理区域1 我国东南与西北半壁 雨热同期 众多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畜牧业 2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 图4 1 1 1 划分界线 a 线 b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c 边缘线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 2 四大地理区域 A 地区 B 地 区 C 地区和D 地区 青藏 秦岭 淮河 400 青藏高原 北方 南方 西北 一 秦岭 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典例1 2011年东莞质检 读图4 1 2 回答 1 2 题 图4 1 2 1 图中所示山脉为 A 南岭 B 秦岭 C 巫山 D 天山 2 下列有关此山脉和淮河一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与1月0 等温线大致吻合B 是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C 是农耕区和牧业区的分界线D 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思维点拨 根据此山脉与淮河的地理位置可判断为秦岭 秦岭 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大致与1月0 等温线重合 为亚热带与暖温带 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而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 阴山 冈底斯山一线 答案 1 B 2 A 二 我国的四大地理分区 图4 1 3 1 四大地理区域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和青藏 地区 2 划分依据 各地的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 的差异 3 四大地理区域分界线 秦岭 淮河线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青藏高原边缘线是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 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典例2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 分界线的区域是 A 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C 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B 青藏地区和南方地区D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思维点拨 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秦岭 淮河线是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JG 2098-2025直流电能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
- 农业春季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养护安全作业培训目的课件
- 农业安全培训通讯课件
- 别吸烟了课件
- 初高阶语音课件
- 初识代数式讲解课件
- 化工二级安全培训课件
- 内部消防安全培训会议课件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重点校初三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附答案】
- 学校“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2024年秋季全学期)
- 仪表设备管理实施细则
- 磷化工工艺流程
- 2025云南红河州红投永良矿业限公司招聘2人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新入职教师法律法规培训
- 数字经济与就业
- 2024年-2025年司法考试真题及复习资料解析
- 幼儿园护学岗职责
- 国开电大《组织行为学》形考任务1-4
- 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方案
- 精细化工技术-大学专业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