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高考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1课文化与社会复习学案含答案.doc_第1页
2017人教版高考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1课文化与社会复习学案含答案.doc_第2页
2017人教版高考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1课文化与社会复习学案含答案.doc_第3页
2017人教版高考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1课文化与社会复习学案含答案.doc_第4页
2017人教版高考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1课文化与社会复习学案含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知识点考试要求 1.文化的内涵和特点b 2.文化的力量b 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b4.加强文化建设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意义c(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_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文化的特点:文化是_的现象。每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是_,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例】(2016浙江学业考)一尊青铜,数行铭文,引发无限遐思:声势浩大的宗庙祭祀,尘土飞扬的战乱杀伐,觥筹交错的节庆盛宴斑斑铜绿下,一串字符就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这体现了 ()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人类创造文化同时也享受文化 文明只有靠文字才能传承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BCD【命题立意】了解文化基本概念并理解清楚文化的特点【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说法片面,题中没有体现,故答案选A。【答案】A文化的力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文化作为一种_,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_,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改编【例】 2015年12月,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大会期间,主办方特别设置了“气候与子孙后代区”,通过内容丰富的展览、参与体验等气候文化主题活动,帮助普通民众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主办方这一做法是基于 ()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交融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A. B. C. D. 【命题立意】理解文化的作用【试题分析】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说法错误,在题中没有体现。故答案选D。【答案】D(1) 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_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2) 文化与_、_相互交融。【例】(2016温州模拟考)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在2015年戛纳电影节售出超过1001万元人民币的版权,创下中国动画国际销售的最好成绩。这说明 ()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A B C D【命题立意】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三者关系 【试题分析】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健康文化起促进作用,落后、腐朽文化则起阻碍作用,所以说法错误。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表述错误。故答案选C【答案】C(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_竞争的重要因素。(2)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而且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_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例】(2016宁波模拟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现价增长速度高于20%,2015年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这表明 ()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A. B. C. D.【命题立意】理解并领会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试题分析】本题以“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对我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性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对政治、经济的作用,以及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所以知识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所以不选。故答案选B。【答案】B一、判断题(本题共3题,每小题1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填写T,错误的请填写F。)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原创2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直接等同于物质力量。()(2016浙江学业考)3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字形来源于对实物的描摹,因此它本身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如图)。如马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与马有关的字就造了许多,如驳(马的颜色不纯)、冯(疾行中的马)等。这一现象说明()第1题图 A文化是自然而然产生的 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就是指语言文字 D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改编2目前我国共有2400多座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这些博物馆每年举办各类陈列展览16000余项,接待观众超过5亿人次,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从文化的特点角度看,图书馆免费开放主要是因为()有利于全面提高人们的各种修养 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有利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ABCD 改编3近年来,浙江地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深深扎根于浙江土壤,取得喜人成就,又对当地社会生产和人们的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上述事实主要表明() 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B.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C.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D.人们在社会中获得和享用文化4文化系统之所以要切实担当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化责任,全面推动文化改革发展,是因为()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A B C D52015年是雷锋同志逝世53周年,抚顺雷锋纪念馆除了继续开展以往传统的接待游客参观浏览、赴全国各地作雷锋事迹巡回报告、雷锋图片展等活动以外,还将利用馆内网站,尝试开通微博,运用新载体,畅谈雷锋精神。这说明()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有关系 B精神的东西是物质的东西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改编6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这主要是因为:() A.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起决定作用B.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 C.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样D.文化是社会的一种精神力量 改编7在文化交流中,一方面,要加大传播渠道建设力度,继续推进重点新闻媒体建设,完善全球新闻信息采集传播网络,提高新闻传播的“时、度、效”,让我们的声音传出去。另一方面,要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说明:() 文化总是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 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政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A.B.C.D.82015年,我国电影市场持续高速发展,票房破亿的国产影片层出不穷,我国大力推进电影市场的发展繁荣,是因为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能排斥外来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有利于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A B C D 改编92015年12月,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大会期间,主办方特别设置了“气候与子孙后代区”,通过内容丰富的展览、参与体验等气候文化主题活动,帮助普通民众了解气候变化的影响。主办方这一做法是基于()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文化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A. B. C. D. 改编10前段时间,网络上有关于“三个苹果改变世界”的段子:第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让人类走出蒙昧,有了文化;第二个苹果砸中了牛顿,使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推动科技的发展;第三个苹果被乔布斯咬了一口,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世界。“三个苹果改变世界”虽具有玩笑性质,却也形象地告诉我们文化和科技的作用。以下关于文化的作用表述正确的是()文化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学习获得 文化和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基础 文化消费更加丰富使文化生产力作用凸显文化日益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ABCD三、综合题 改编: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企业要追求科技创新,技术进步。如果说企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所在,那么一个以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为主体的企业,就是民族振兴的动力源泉,是国家财富增加的源泉所在。工匠精神核心是追求技术进步。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培育工匠精神,提品质创品牌,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企业如同一个工匠一样,琢磨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和推敲。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有关知识,说明国家强调发扬工匠精神的必要性。(12分)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简明答案11精神活动人类社会特有天生的 1.2精神力量 物质力量1.3一定的文化经济政治 1.4综合国力文化建设考点专练一、判断题1T2F3F二、选择题1B2B3D4C5C6D7B8A9A10C 三、综合题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3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