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石激起千层浪浅析初中语文附录名著的导读内涵西机学校 冯淑丽2013. 01. 25人教版教材中“名著导读”栏目的设置,目标是“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文化修养,以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时代文化,思考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旨在引导一种健康理性的阅读风气,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为学生自我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虽是附录内容,实则大大蕴藏机妙,抓好它可以纲张目举式的引领语文学习,促进语文素养形成,也会让语文的教与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学期我们西机学校语文教研组就将各册“名著导读”的教学作为教研课题,深入研究探讨,大胆付诸实践,一学期来,收效颇丰,现谈谈自己的点滴体悟。名著要读,还要去读,更要会读。我认为其中的要诀全在一个“导”字上。这个“导”有“引导”、“指导”、“疏导”、“导向”等诸多内涵,体现了在语文阅读上的“启发、“督促”、“点拨”、“提升”、“达悟”等思想。因而教学时特别要注重“导”的作用和技巧,引领学生自己去读、去学、去品味感悟,老师只要做个“旁观者”,在不同的阅读阶段及时给予学生点拨提醒、答疑解惑即可,决不能“快餐”式喂养学生,更不可功利性的庖代,教学中必须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导向内涵:内涵一:多方策略,导出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是各种能力发展的基础,是学生主动探究新知识的前提。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便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因此,教师要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比如:1、可利用影视媒体,网上下载一些影视片断播放给学生看,像一些评书那样“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以解心中之惑。2、可利用设计的问题进行引导。如讲解歇后语“梁山的军师无(吴)用”,向学生提问:吴用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哪些故事?等等,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3、在平时教育学生的语言中卖些令其不懂得关子,让他们在“老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呢”的揣度中自己主动地去翻翻书,来激发阅读。4、利用课堂,延伸课外。如在讲述杨修之死引导分析文本中的人物时,告诉学生水浒传中的人物更是丰富多彩,个性传神,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其产生“要去读”的欲望。5、甚至也可利用其逆反心理,“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请君入书”焉能不略观一二? 当然,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在平时教学之中足够重视,主动引导,一定会有更多适宜于学生的激趣妙技。内涵二:个性阅读,导出方法。好的阅读方法,是提高阅读实效的保证。学无定法,贵再得法,进入名著后,要及时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且要做到因人而异,个性阅读,体现“要会读”。 用自己能够理解和喜欢的方法阅读,不迷信任何模式,灵活变通,“找到自己与大师心灵的通道”,让学生在名著阅读中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如以下策略:1、阅读以自读为主,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如什么地方浏览,什么地方精读,什么地方旁批,什么地方要背诵等等。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2、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感悟。真正将所看到的内容消化,融入到自己的头脑中去,指导自己的思想言行,指导自己的写作技能,这才是阅读的最高境界。3、要敢于在时间上投入。名著含义很深,涵盖时空之广并非一蹴而就的,没有足够的时间是没有效率的,学生的理解是肤浅的,得到的也只不过是“故事的浓缩版”。当然时间的保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我讲的时间是与效率分不开的,并不是时间的无限制放大。如果那样的话就会冲淡文本的解读,就会舍本逐末、得不偿失。4、老师要有计划、有章法、有重点地去因材施教,可以是精读和泛读结合,可以是点与面结合,重点篇章和章节介绍相结合等等,这样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会读书了,自然也就爱读书了,知识和能力也就形成良性循环了。内涵三:多元固本,导出素养。读书为了明理,读书为了积淀素养。读完一本书就要有所收获,老师要精心策划、多方举措,因势利导、巩固效果,进而导出素养。策略如下:1、可以开展箴言积累竞赛,可以让学生缩写故事,还可以用编剧、表演和读书笔记展览等方式让学生在不断的积累中、对人生的体悟中过渡到鉴赏式和评论式的阅读。 2、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型辩论会,提供机会和场所,让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和论证能力,这样既使学生对书中人物的了解更加全面深刻,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利用对一些典型例子的分析,让学生的阅读思路得到进一步的梳理,让学生的分析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积累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4、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可以适当变化形式来追求名著阅读的效果。如以相声、评书、开故事会、剧本展演,游戏活动等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既巩固了阅读效果,又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一种素养的形成都需要耐心的训练,老师要在“导”的策略和技法上狠下功夫,全面提升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内涵四:深入浅出,导向习惯。导读、教读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将名著由薄读厚,由厚读薄,获取了众多知识,养成了阅读习惯,这才算教者的圆满功德。如何培养习惯,有以下策略:1导阅读态度读名著,除个别对文学十分爱好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如饥似渴的阅读外,大多数学生是被动的。因此,教师首先要教导学生端正态度,要有良好的阅读心境:一要静心,“静以参天地之玄,静以修身心之妙”,唯有静才能潜心攻读。二要有恒心,“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阅读中,焦虑和懒散往往导致阅读半途而废。所以,我们常常以各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孜孜不倦。2导阅读计划的制定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我们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和自我反馈表。计划包括每周大约读的页数,摘抄的内容,随时写下的感受、体会等。反馈表重在细化,每天的计划是否完成或提前,原因是什么,收获是否达到预期等。我要求学生制订计划时,留有余地,做到读有所获。3合理安排阅读时间能日日开卷更好,但由于学校时间制度的局限,建议学生最好放在在周末和假期,并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在时间安排上要求宜松不宜紧。至于什么时候读哪部名著,还可以结合某册正在教的课文或近期电视热播时机安排。在上述时间段,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凑巧的机缘,可预览、制定阅读计划,更利于对良好习惯的促成。4及时修正不足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产生诸多阅读态度、方法上的缺点和不足,教者自身的指导上也难免不出差错,老师要明察秋毫,自省自纠,及时修正出现的问题,让习惯走上正轨,实现良性发展。“胸藏万江凭吞吐,笔下千钧任歙张”,阅读是增加知识的不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