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气盖注塑模设计与制造【图纸15张】【全套CAD图纸+毕业论文】【原创资料+2.7万文字】【UG3D图纸 】zip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44页)
编号:72570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1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6-08-09
上传人:毕设QQ2****21905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尤**(实名认证)
吉林
IP属地:吉林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透气
注塑
设计
制造
图纸
15
全套
cad
毕业论文
原创
资料
文字
ug3d
zip
- 资源描述:
-





- 内容简介:
-
设 计 说 明 书 题 目 透气盖注塑模设计与制造 院 系 专 业 姓 名 年 级 指导教师 二零 X 月 设计说明书 I 摘 要 塑料工业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门类之一,而注塑模具是其中发展较快的种类,因此,研究注塑模具对了解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意义 。 本文具体地阐述了模具 技术特点以及先进制造模式在模具行业中的应用,分析了国际、国内模具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了注射成型的基本原理,特别是注射模具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对注塑产品提出了基本的设计原则;详细介绍了注射模具浇注系统、温度调节系统和顶出系统的设计过程,并对模具强度要求做了说明;最后介绍了当今世界上最为普及的三维统标准软件 三维造型与数控加工。 通过本设计,可以对注塑模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注意到设计中的某些细节问题,了解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对 学习,可以建立较简单零件的零件库,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 塑料模具;透气盖; G 设计说明书 is in of is to to It is of AM of in in to is to of to to of in to s AM G of to to a in of to G 【 计说明书 I 目 录 摘 要 . I . 言 . - 1 - 第一章 塑料及塑料工业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 - 2 - 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 2 - 种模具的分类和占有量 . - 2 - 我国 模具工业的现状 . - 3 - 我国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 6 - 体方案论证 . - 7 - 第二章 透气盖塑件分析与模具设计 . - 9 - 件的测绘 . - 9 - 件的工艺分析 . - 10 - 析塑件材料 . - 10 - 析塑件的结构工艺性 . - 10 - 第三章 透气盖模具设计 . - 11 - 择注塑机确定型腔数 . - 11 - 核注射机的有关工艺参数 . - 12 - 定分 型面 . - 13 - 定脱模方式 . - 14 - 第四章 确定浇注系统形式 . - 16 - 流道设计 . - 16 - 流道的设计 . - 18 - 口的设计 . - 18 - 料穴和拉料杆的设计 . - 19 - 第五章 冷却系统的设计 . - 20 - 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 - 20 - 冷却水路的形式 . - 20 - 设计说明书 六章 选择标准模架 . - 22 - 用标准模架 . - 22 - 模导向机构设计 . - 23 - 第七章 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 - 26 - 型零部件的结构设计 . - 26 - 腔结构设计 . - 26 - 芯结构设计 . - 26 - 成型零部件工作尺寸计算 . - 28 - 型零部件性能 . - 28 - 腔、型芯工作部位尺寸计算 . - 28 - 成型零部件的强度与刚度计算 . - 29 - 度、刚度计算 . - 29 - 腔的侧壁和底板厚度的计算 . - 29 - 第八章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设计 . - 31 - 算斜导柱倾斜角 . - 32 - 算斜导柱直径 . - 32 - 算斜导柱长度 . - 32 - 第九章 绘制图纸并编写技术文件 . - 33 - 制各非标准零件图纸 . - 33 - 写加工工艺和装配技术 . - 34 - 1 加工要求 . - 35 - 2 装配要求 . - 35 - 9 合要求 . - 36 - 总 结 . - 37 - 参考文献 . - 38 - 致 谢 . - 39 - 设计说明书 - 1 - 前 言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被称为 “ 工业之母 ” 。 75%的粗加工工业产品零件、 50%的精加工零件由模具成型,绝大部分塑料 塑件 也由模具成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模具涉及机械、汽车、轻工、电子、化工、冶金、建材等各个行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随着塑料工业的 飞速发展和通用塑料与工程塑料在强度和精度等方面的不断提高,塑料塑件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越来越普遍地采用塑料成型。该方法适用于全部热塑性塑料和部分热固性塑料,制得的塑料塑件数量之大是其它成型方法望尘莫及的。作为注塑成型加工的主要工具之一注塑模具,在质量、精度、制造周期以及注塑成型过程中的生产效率等方面水平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产量、成本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同时也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反映能力和速度。 本课题为透气盖注塑模的 合生产实际,进行透气盖塑件测绘、模具设计、 型。 设计原始数据:透气盖, 其中: 1) 材料: 冲) ; 2) 数量 : 大批量生产 ; 3) 质量: 18g 4) 颜色 : 红色 ; 5) 要求:塑件外表面光滑、美观、下端外缘不允许有浇口痕迹,塑件允许的最大脱模斜度为 在设计过程中要解决 透气盖塑件测绘、模具设计、在模具设计时对分型面的选择、浇口形式与位置的确定、型腔位置的安排、定模冷却水道的设置等问题。透气盖的几何尺寸进行测量后要进行合理的后处理。模具分型面处在同一平面时不需要一定的角度,所以选择底面为分型面。本模具设计采用点浇口,并要避开塑件点画线所示的高光量区域。为使流道 平衡,应使各型腔距主流道距离均等。由于所成型的塑件形状简单且几何尺寸较小,因此可采用冷却水道围绕型腔镶件的冷却方式。模具方案确定后进行 型及数控模拟加工。根据此方案可以达到设计的预期效果,并且大大提高了注塑模的质量和效率。 设计说明书 - 2 - 第一章 塑料及塑料工业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模具是制造业的一种基本工艺装备,它的作用是控制和限制材料(固态或液态)的流动,使之形成所需要的形体。用模具制造零件以其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低,生产成本低而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模具工业是国 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际上公认的关键工业。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模具工业既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模具在机械,电子,轻工,汽车,纺织,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里,日益成为使用最广泛的主要工艺装备,它承担了这些工业领域中 60 90的产品的零件,组件和部件的生产加工。 模具制造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市场的需求上,仅以汽车,摩托车行业的 模具市场为例。汽车,摩托车行业是模具最大的市场,在工业发达的国家,这一市场占整个模具市场一半左右。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工业重点是发展零部件,经济型轿车和重型汽车,汽车模具作为发展重点,已在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中得到了明确。汽车基本车型不断增加, 2005 年将达到 170 种。一个型号的汽车所需模具达几千副,价值上亿元。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汽车将不断换型,汽车换型时约有 80的模具需要更换。中国摩托车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据统计,中国摩托车共有 14 种排量 80 多个车型, 1000 多个型号。单辆摩托车约有 零件 2000 种,共计 5000 多个,其中一半以上需要模具生产。一个型号的摩托车生产需 1000 副模具,总价值为 1000 多万元。其他行业,如电子及通讯,家电,建筑等,也存在巨大的模具市场。 目前世界模具市场供不应求,模具的主要出口国是美国,日本,法国,瑞士等国家。中国模具出口数量极少,但中国模具钳工技术水平高,劳动成本低,只要配备一些先进的数控制模设备,提高模具加工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沟通外贸渠道,模具出口将会有很大发展。研究和发展模具技术,提高模具技术水平,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种模具的分类和占有量 模具主要类型有:冲模,锻摸,塑料模,压铸模,粉末冶金模,玻璃模,橡胶模,陶瓷模等。除部分冲模以外的的上述各种模具都属于腔型模,因为他们一设计说明书 - 3 - 般都是依靠三维的模具形腔是材料成型。 ( 1) 冲模:冲模是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获得合格产品的工具。冲模占模具总数的 50以上。按工艺性质的不同,冲模可分为落料模,冲孔模,切口模,切边模,弯曲模,卷边模,拉深模,校平模,翻孔模,翻边模,缩口模,压印模,胀形模。按组合工序不同,冲模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连续模。 ( 2) 锻模:锻模是金属在热态或冷态下进行体积 成型是所用模具的总称。按锻压设备不同,锻模分为锤用锻模,螺旋压力机锻模,热模锻压力锻模,平锻机用锻模,水压机用锻模,高速锤用锻模,摆动碾压机用锻模,辊锻机用锻模,楔横轧机用锻模等。按工艺用途不同,锻模可分为预锻模具,挤压模具,精锻模具,等温模具,超塑性模具等。 ( 3) 塑料模:塑料模是塑料成型的工艺装备。塑料模约占模具总数的 35,而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塑料模主要包括压塑模,挤塑模,注射模,此外还有挤出成型模,泡沫塑料的发泡成型模,低发泡注射成型模,吹塑模等。 ( 4) 压铸模:压铸模是压力铸造工艺装备,压力铸造 是使液态金属在高温和高速下充填铸型,在高压下成型和结晶的一种特殊制造方法。压铸模约占模具总数的 6。 ( 5) 粉末冶金模:粉末冶金模用于粉末成型,按成型工艺分类粉末冶金模有:压模,精整模,复压模,热压模,粉浆浇注模,松装烧结模等。 模具所涉及的工艺繁多,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塑料,橡胶加工,金属材料,铸造(凝固理论),塑性加工,玻璃等诸多学科和行业,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其复杂程度显而易见。 我国模具工业的现状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逐渐起飞,也为模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20 世纪 90 年 代以后,大陆的工业发展十分迅速,模具工业的总产值在 1990 年仅 60 亿元人民币, 1994 年增长到 130 亿元人民币, 1999 年已达到245 亿元人民币, 2000 年增至 260270 亿元人民币。今后预计每年仍会以1015的速度快速增长。 目前,我国 17000 多个模具生产厂点,从业人数五十多万。除了国有的专业模具厂外,其他所有制形式的模具厂家,包括集体企业,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等,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集体和私营的模具企业在广东和浙江等省发展得最为迅速。例如,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从事模具制造的集体企业 和私营企业多达数千家,成为我国国内知名的 “模具之乡 ”和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在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为了提高其产品的市场竞设计说明书 - 4 - 争能力,纷纷加入了对模具制造的投入。例如,科龙,美的,康佳和威力等知名集团都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则多集中于沿海工业发达地区,现已有几千家。 在模具工业的总产值中,企业自产自用的约占三分之二,作为商品销售的约占三分之一。其中,冲压模具约占 50(中国台湾: 40),塑料模具约占 33(中国 台湾: 48),压铸模具约占 6(中 国台湾: 5),其他各类模具约占 11(中国台湾: 7)。 中国台湾模具产业的成长,分为萌芽期( 19611981),成长期( 19811991),成熟期( 19912001)三个阶段。 萌芽期,工业产品生产设备与技术的不断改进。由于纺织,电子,电气,电机和机械业等产品外销表现畅旺,连带使得模具制造,维修业者和周边厂商(如热处理产业等)逐年增加。在此阶段的模具包括:一般民生用品模具,铸造用模具,锻造用模具,木模,玻璃,陶瓷用模具,以及橡胶模具等。 1981 年 1991 年是台湾模具产业发展最为迅速且高度 成长的时期。有鉴于模具产业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彰显,自 1982 年起,台湾地区就将模具产业纳入 “策略性工业适用范围 ”,大力推动模具工业的发展,以配合相关工业产品的外销策略,全力发展整体经济。随着民生工业,机械五金业,汽机车及家电业发展,冲压模具与塑料模具,逐渐形成台湾模具工业两大主流。从 1985 年起,模具产业已在推行计算机辅助模具设计和制造等 术,所以台湾模具业接触 术的时间相当早。 成熟期,在国际化,自由化和国际分工的潮流下, 1994 年, 1998 年,由台湾地区政 府委托金属中心执行 “工业用模具技术研究与发展五年计划 ”与 “工业用模具技术应用与发展计划 ”,以协助业界突破发展瓶颈,并支持产业升级,朝向开发高附加值与进口依赖高的模具。 1997 年 11 月间台湾凭借模具产业的实力,获得世界模具协会( 同获准入会,正式成为世界模具协会会员,。整体而言,台湾模具产业在这一阶段的发展,随着机械性能,加工技术,检测能力的提升,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台湾模具厂商供应对象已由传统的民用家电,五金业和汽机车运输工具业,提升到计算机与电子,通信与光电等精密模具,并发展出汽机车用大型钣金 冲压,大型塑料射出及精密锻造等模具。 世界五大塑料生产国的产能状况 美国塑料 (原料 )的产量多年来一直雄居各国之首。早在 80 年代前期,美国塑料产量就已达 2000 万吨之多, 1986 年增至 23吨,占全球总产量 8100 吨的 此后美国塑料产量继续呈现稳定增长之势, 1988 年、 1990 年、 1992设计说明书 - 5 - 年、 1994 年、 1996 年和 1998 年分别增加到 2710 万吨、 2810 万吨、 3010 万吨、3410 万吨、 4000 万吨和 4360 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从 1996 年起提高到 30以上。 2001 年 美国塑料产量为 4170 万吨,其中以聚乙烯为最多,达 1500 多万吨。其次分别是氯乙烯 650 万吨、聚丙烯 720 万吨、聚苯乙烯对酞酸脂 320 万吨、聚苯乙烯 280 万吨。国内塑料消费量 (产量 +进口量一出口量 ),美国也是全球最多的。美国的全部塑料消费量 2001 年为 4280 万吨。美国人均塑料消费量也是很高的, 2000 年为 159 公斤, 2001 年略减为 155 公斤 ,居全球第 3 位。美国现有各种大小塑料企事业单位 1 万多家,其中职工人数少于 50 人的占总数的 53,50的占 21, 100500 人的占 23,超过 500 人的 占近 4,职工总数近 90 万人。在美国塑料 塑件 加工业的就职人数达 110 万, 2001 年的出货金额为2150 亿美元,人均出货金额为 195 美元。 德国是世界最大的塑料 (原料 )生产国之一,上世纪 90 年代初的 1991 年、 1992年和 1993 年,德国塑料产量都为 990 多万吨, 1994 年增达超过 1000 万吨的 1110万吨 1998 年达近 1300 万吨, 1999 年为近 1400 万吨, 2000 年增至 1550 万吨,超过日本为世界第 2 大塑料生产国, 2001 年上升为 1580 万吨, 2002 年已过 1600万吨。 2001 年德国生产的种 种塑料原料中,聚乙烯为 285 万吨 (低密度聚乙烯 160万吨,高密度聚乙烯 125 万吨 ),氯乙烯 175 万吨,聚丙烯 160 万吨。德国 2001年的国内塑料消费量为 1280 万吨,其中聚乙烯 265 万吨,聚丙烯 155 万吨氯乙烯 152 万吨。德国人均塑料消费量 2001 年为 160 公斤,在世界上仅少于比利时的 172 公斤,高于美国的 155 公斤,排在世界第 2 位。德国塑料 塑件 加工业的职工总计有近 30 万人, 2001 年的出货金额为 360 亿美元,人均 126 美元。德国塑料 塑件 加工企业中职工少于 50 人的占 44, 50100 人的占 28, 100500人的占 25, 500 人以上的占 4。 中国塑料工业多年持续高速增长, 1991 年产量仅为 250 万吨, 1995 年增为350 万吨, 1998 年超过 700 万吨,到 2002 年已增达约 1400 万吨,超过日本而成为世界第 3 大塑料原料生产国。中国今年塑料 塑件 市场将持续走强,在包装、工程、建材、农用和日用塑料 塑件 等各个领域都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需求量将超过 2500 万吨。其中包装塑料 塑件 今年需求量将超过 850 万吨,工程塑料 塑件 需求量将达 400 万吨左右,建材塑料 塑件 需求量将达 300 万吨以上,农用塑料 塑件设计说明书 - 6 - 需求量将在 500 万吨左右,日用塑料 塑件 需求量约为 80 万吨左右。 日本在很长的时期内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 2 大塑料生产国。一直到 1997年,日本塑料产量曾经连续多年增长,年产量在 70 年代中期就已达 500 多万吨,1987 年突破 1000 万吨, 1991 年达约 1300 万吨, 1992 年和 1993 年因受日本经济下滑的影响,产量略有减少,分别降至 1258 和 1225 万吨。从 1994 年起产量再度增长, 1994 年、 1995 年和 1996 年分别回升到 1300 万吨、 1400 万吨和 1470万吨, 1997 年的产量又比上年增长 达到 1521 万吨,首次超过 1500 万吨。但这种增势在 1998 年受到遏制,产量大幅度减少。 1998 年,日本塑料产量为 1390万吨,比上年减少了 1999 年和 2000 年日本塑料产量分别回升到 1432 万吨和 1445 万吨,但仍远未恢复到 1997 年的水平。 2001 年和 2002 年日本塑料产量再度下降至 1400 万吨以下的 1364 万吨和 1361 万吨。 2002 年日本塑料 (原料 )产量减为 1361 万吨。而中国则增为 1366 万吨,日本又退居第 4 位。 韩国塑料产量增长十分迅速, 1986 年超过 200 万吨, 1990 年增达 300 万 吨,1992 年突破 500 万吨, 1994 年、 1996 年和 1997 年分别上升到 600 多万吨、 700多万吨和 800 多万吨, 1998 年产量增至 850 万吨, 1999 年突破 900 万吨, 2001年达 1200 万吨,跻身于世界 5 大塑料生产国之列。韩国塑料原料产品中以聚乙烯居首, 2001 年产量为 340 万吨 (低密度聚乙烯 160 万吨,高密度聚乙烯 180 万吨 ),聚丙烯以 238 万吨排在第 2 位,其次分别是聚酯 161 万吨、氯乙烯 124 万吨、 S 树脂 86 万吨、聚苯乙烯 77 万吨。韩国国内塑料消费量 2001 年 420万吨,只相当于产量的 1/3 略高。人均塑料消费量 2001 年为 106 公斤,韩国塑料 塑件 加工业的职工总数 2001 年为 人,出货金额为 85 亿美元,人均 276美元。 塑料产量位居世界前 10 名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法国 660 万吨、比利时 600 万吨、中国台湾 598 万吨、加拿大 432 万吨和意大利 385 万吨 (均为 2001 年产量 )。 我国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发达工业国家的模具工业已从机床工业中分离出来,并发展成为独立的工业部门,其产值已超过机床工业的产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模具工业发展也十分迅速。近年 来,每年都以 15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许多模具企业十分重视技术发展。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入力度,将技术进步设计说明书 - 7 - 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此外,许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也开展了模具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模具行业的快速发展是使我国成为世界超级制造大国的重要原因。今后,我国要发展成为世界制造强国,仍将依赖于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模具制造强国。 中国塑料模工业从起步到现在,历经了半个多世纪,有了很大发展,模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在大型模具方面已能生产 48(约 122屏幕彩电塑壳注射模具, 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 模具以及汽车保险杠和整体仪表板等塑料模具,精密塑料模方面,以能生产照相机塑料件模具,多形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塑封模具。经过多年的努力,在模具 术,模具的电加工和数控加工技术,快速成型与快速制模技术,新型模具材料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提高模具质量和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等方面作出了贡献。 尽管我国模具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部分模具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仍满足不了国内市场的需要,每年仍需进口 10 多亿美元的各类大型,精密,复杂模具。与发达国家的模具工业相比,在模具技术上仍有不小 的差距。今后,我国模具行业应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距离。 ( 1) 注重开发大型,精密,复杂模具;随着我国轿车,家电等工业的快速发展,成型零件的大型化和精密化要求越来越高,模具也将日趋大型化和精密化。 ( 2) 加强模具标准件的应用;使用模具标准件不但能缩短模具制造周期,降低模具制造成本而且能提高模具的制造质量。因此,模具标准件的应用必将日渐广泛。 ( 3) 推广 术;模具 术是模具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实践证明,模具 术是模具设计制造的发展方向,可显著地提高模具设计制造水平。 ( 4) 重视快速模具制造技术,缩短模具制造周期;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出现,模具的制造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基于快速成形的快速制模技术,高速铣削加工技术,以及自动研磨抛光技术将在模具制造中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 。 体方案论证 本课题的设计目的是对典型塑料塑件的模具设计。对塑件的结构分析,测绘出正确的塑件图,画出零件二维工程图,然后根据工程图进行零件的三维造型。 下面对塑料塑件的模具设计。考虑到生产批量和经济效益,还有塑件的精度等级采用一模两腔。 接着选择注塑机,主要从注射量、锁模力等方面进行考虑。要确保塑件及浇注系统所需的注射量不超过注射机最大注塑量的 80。接着根设计说明书 - 8 - 据塑件的尺寸大小选择合理的模架和模板。然后确定浇口的形式,浇口的主要类型可以分为直接浇口、侧浇口、点浇口、点浇口、扇形浇口、圆盘形浇口及环形浇口等。点浇口的优点在于:塑件分型面处不留疤痕,浇口自动切断,不会在塑件表面留下由于喷射带来的喷痕和气纹等问题。所以优先选用点浇口作为本模具的浇口形式。在模板上直接设置冷却水道,这同样要遵循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使冷却水道尽量靠近型腔表面和尽量围绕型腔 ,使塑件在成型过程中冷却均匀。在设置顶出系统时,模具结构设计应尽量设法使塑件在开模过程中留在动模上,以便利用注塑机动模上的顶杆或液压活塞顶出塑件,同时要保证塑件在顶出过程中不变形,必须正确分析塑件型腔附着力大小和所在部位,使推力均匀合理分布,塑件平稳脱出而不变形,还要尽量不损害塑件外观。本模具采用顶杆顶出机构,它是顶出机构中最简单、最常见而且制造比较方便的一种形式。模具设计好后利用 件对模具型面进行 型。 设计说明书 - 9 - 第二章 透气盖塑件分析与模具设计 件的测绘 塑件为透气盖,材料为 游标卡 尺对零件进行测绘。我们最终所需要加工得到的是制造此零件的模具型腔,而我们所取的塑件是模具生产出来的许多个塑料塑件中的一个,由于制造的原因,塑件在出模后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变形,因此对该零件的测量数值需要进行分析处理。如对塑件较大尺寸误差的进行修正,对相同形状处所测不同尺寸的取均值进行圆整,然后绘出零件的草图。由于曲面难以直接测量,所以把曲面分成多个断面,对断面进行测量,以取得所需要的数据。透气盖如图 2示: 图 2件 设计说明书 - 10 - 件的工艺分析 析塑件 材料 该产品的成型材料是 本特性: 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而成的。这三种组分的各自特性,使 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丙烯腈使 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及表面硬度,丁二烯使 韧,苯乙烯使它有良好的加工性和染色性能。 毒、无味,呈微黄色,成形的塑料件有较好的光泽。密度为 极好的抗冲压强度,且在低温下也不迅速下降。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一定的耐磨性、耐油性、耐水性、化学稳定性和电气性能。 一定的硬度和尺寸稳定性,易于成型加工。 经过调色可配成任何颜色。其缺点是耐热性不高,连续工作温度为 70 C 左右,热变形温度为 93 C 左右。耐气候性差,在紫外线作用下变硬变脆;主要用途: 泛用于水表壳、纺织器材、电器零件、文教体育用品、玩具等;成型特点: 升温时粘度增高,所以成型压力比较高,塑料上的脱模斜度宜稍大, 吸水,成型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易产生熔接痕,模具设计时应注意尽量减少浇口对流道的阻力;在正常的成型条件下,壁厚、熔料温度及收缩率影响极小。要求塑件精度高时,模具温度可控制在 50 60 C,要求塑件光泽和耐用时,应控制 在 60 80 C。 析塑件的结构工艺性 1)该塑件尺寸不大,一般精度等级。属于中等难度的塑料模具。包括了模具的基本结构,其中有外侧抽芯一处。 2)为满足塑件表面质量要求与提高成型效率采用点浇口。 3)为了节约成本和方便加工与热处理,型腔和型芯均采用整体镶嵌式结构。 4) 以成型压力较高,故塑件上的脱模斜度宜稍大,要有足够的脱模斜度 5 。 防止顶角 ; 型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 产生熔接痕,模具设计时应注意 尽量减少浇注系统对料流的阻力,要注意浇口位置防止和减少熔接痕;在正常的成型条件下,壁厚、熔料温度对收缩率影响极小。 模具温度应控制在 60 80。 设计说明书 - 11 - 第三章 透气盖模具设计 择注塑机确定型腔数 a根据塑件的形状估算其体积和重量 该塑件的体积根据其塑件的三维造型通过 算得 V 塑件的重量 G=V =式中 为 度为 b根据塑件的计算重量或体积,选择设备型号规格,确定型腔数 当未限定设备时,须考虑以下因素: a) 注塑机的最大注射量 G ,每次注射量不超过最大注射量的 80%,即: n= 式中 n 型腔数; 浇注系统重量( g); 单个塑件重量( g); G 注塑机的最大注射量( g)。 估算浇注系统的体积 据浇注系统初步设计方案进行估算则浇注系统塑料重量 j = n=2,则得: .0 计算结果,并根据塑料注射机技术规 格,选用 00 型注射机。 b) 根据塑件精度,由于该塑件精度一般,故采用多型腔即 n=2。 c) 生产批量 试制或小批量生产宜取单腔,大批大量生产宜取多腔,该塑件为大批大量生产,故宜取多型腔。 当限定在某一设备上成形时,则可根据塑件的体积或重量来确定型腔数。因此该塑件注塑成形时,首先明确在 100g 注射机上成形,则利用下式,计算型腔数。得: 设计说明书 - 12 - N=G 本塑件形状比较简单 ,质量较小,生产批量大,所以应使多型腔注射模具,考虑到塑件侧面有 10要侧向抽芯,所以模具采用一模两腔,平衡式的型腔布置,这样的模具结构尺寸较小,制造加工方便,生成效率高,塑件成本较低,型腔布置如图 图 核注射机的有关工艺参数 根据模具总体设计方案的结构,校验所需注射机的能力。注塑机的规格及尺寸校核注射机有关工艺参数: a. 注射量的校核: 由测量所得塑件的质量为 注系统的质量为 每次注射所需的塑料为(按一模两腔计算): 射机的额定注射量 00g(普通聚苯乙烯的对空注射量计) 查塑料模具师设计手册式 6: 当 : 100=90g 能满足要求。 b. 锁模力与注塑压力校核 查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式 模力可按下式校核 式中 P 塑料熔体对型腔的成型压力,其大小一般是注射压力的80%射压力大小查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 30 120 单个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 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 设计说明书 - 13 - 注射机额定锁模力,根据表 00型注射机额定锁模力为 2540 投影面积计算: 代入式( 2 =120 80% ( 2 于 540满足 。 同时 00的额定注射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