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黄山奇松.doc_第1页
16.黄山奇松.doc_第2页
16.黄山奇松.doc_第3页
16.黄山奇松.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山奇松龙泉小学 罗琴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有详有略的写法安排。2、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3、读写结合,适当迁移,培养学生想象以及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难点:品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体会出迎客松的“奇”。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幻灯片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这篇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什么?它以“四绝”闻名于世,是哪“四绝”?(出示“四绝”课件)我们还知道,人们对“四绝”中的哪一绝更是情有独钟?(出示“黄山奇松”课件)人们为什么会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呢?黄山奇松究竟“奇”在哪里呢?(板书:奇)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1、今天,咱们就一起去看看黄山奇松,好吗?既然要看松,就要找一找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在哪儿,谁知道?(出示“玉屏楼”课件)这就是黄山最妙的观松处,曾经被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称之为 “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读课文第二节,待会儿告诉大家?(学生自由读)2、同学们,在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 (指名说, 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3、这三大奇松各自“奇”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前后位同学组成四人合作小组来合作学习第二自然段。请看小组学习要求(出示课件:小组学习要求: 1、读第二自然段,分别找出描写三大奇松的句子,用 ( )表示出来。2、反复读读句子,说一说三大奇松各自“奇”在哪里?3、把三大奇松的“奇”读出来。)4、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5、汇报,交流。迎客松:1、我们先来看看迎客松(出示“迎客松”照片)谁来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语句?(出示:“迎客松象征了。”) 2、迎客松“奇”在哪里呢?A、姿态优美。(字变红)迎客松优美的姿态是怎样的?(“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字变红)同学们,请看图,这一从斜伸出去的枝干像不像主人的手臂?正因为太像了,所以人们才称它为“迎客松”,作者的想象力实在是太丰富了,但老师认为,咱们班同学的想象力更丰富。你看,它正在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它会说些什么呢?(学生想象说话)多么热情的迎客松啊!谁来读一读这句话?B、枝干遒劲、饱经风霜、郁郁苍苍(字变红)“饱经风霜”怎么理解?想象一下,迎客松会饱经哪些风霜?(学生谈体会)是啊,黄山上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晒,多少风吹雨打, 正如文中说它饱经风霜,但它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多么顽强的生命力!这不正是迎客松“奇”的地方吗?谁来读出迎客松的“奇”?C、如今,只要人们一提到黄山就会想到迎客松,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黄山。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所以,作者说:如今(引读)3、指导朗读:迎客松姿态优美,生命力顽强,它代表着黄山奇松,更象征着整个黄山。怎样将迎客松的“奇”读出来呢?谁来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这段话?陪客松1、看完了迎客松,我们再来看看陪客松。谁来读一读描写陪客松的语句?(出示语句)2、陪客松“奇”在哪里呢?(“绿色的巨人”变绿)你认为作者把陪客松比作 “绿色的巨人”,这样写好吗?好在哪里?(形象的写出了陪客松高大挺拔,苍翠茂盛的样子)想不想看看这个绿色的巨人?(出示“陪客松”照片)3、谁来读一读陪客松的“奇”?送客松1、最后,让我们来看看送客松。(出示“送客松”照片)你觉得这棵送客松长的怎么样?让我们来看看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送客松的。谁来读一读?(出示语句,“天然盆景”变红)2、送客松长得多么奇特啊!谁能把它的“奇”读出来?6、看完了玉屏楼前的三棵奇松,我们一定会被他们的奇和美深深地吸引住了,让我们将他们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里,好吗?请同学们将描写三大奇松的这段话读一读,背一背。(出示这段话)7、指名三位同学分别背诵。(配乐,依次出示三大奇松照片)8、听你们背诵,真是一种享受。我觉得咱们已经来到了黄山,来到了玉屏楼下,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就在我们眼前。三、观看录像、升化情感。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吗?(出示第三节)谁来读一读?2、黄山松的“奇”还体现在哪里?(“千姿百态”变红,板书:千姿百态)3、想不想亲眼目睹一下千姿百态的黄山松? (出示千姿百态的松树图片)4、是不是很神奇?谁再来读一读这段话?5、这里有一个省略号,(省略号变红)它省略了什么?想象一下,还会有什么样姿态的黄山松呢?(出示想象说话练习)学生口头练说,指名说。四、总结全文。今天真幸运,我们不仅观赏到了玉屏楼前的“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