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塘栖中学2014年高中语文 兰亭集序教案3 苏教版必修5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重点掌握“修”、“期”、“次”、“致”等文言词语。2、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3、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4、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方法与过程1、加强朗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形成文言语感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指导学生经由朗读以促进对课文的理解;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悟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及语言的美。2、指导学生试译,培养学生积累、总结文言词语和句式的能力与习惯,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与习惯。3、进行比较阅读,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与形式的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1、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表现的生死观从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2、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常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2、欣赏文章的语言。3、情景交融的写法。教学难点对文中流露的生死观的理解。 一、导入从书法的角度引入。二、作者简介简介作家作品,引导学生参看书下注释(1)。教师可补充以下内容:王羲之,有“书圣”之称,也长于诗文,字和文任意而行,得自然之妙,风格潇洒放脱。王羲之曾经一度做官,他关怀国事,在政治上曾有积极用世的一面,后辞官归田,以山水为娱,好服食养性,胸怀旷达,为时人敬重。三、关于“序”“序”是一种文体,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养、精神状态和文学造诣。兰亭序由来。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邀请当时社会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他们引酒赋诗,将所写的诗结成诗集,王羲之当场为诗集书写一篇序言,即本文兰亭集序。四、认读与朗读1、学生浏览课文,划出生字根据课本注释给相关的字注音。2、癸(gu)丑 修楔(x) 流觞(shng) 游目骋(chng)怀 趣(q)舍万殊 齐彭殇(shng)3、教师朗读或听录音,学生听清句子内部的节奏。4、学生每人自读一遍。5、学生集体朗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兰亭集序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重点掌握“修”、“期”、“次”、“致”等文言词语。2、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3、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4、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方法与过程1、加强朗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形成文言语感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指导学生经由朗读以促进对课文的理解;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悟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及语言的美。2、指导学生试译,培养学生积累、总结文言词语和句式的能力与习惯,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与习惯。3、进行比较阅读,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与形式的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1、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表现的生死观从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2、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常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2、欣赏文章的语言。3、情景交融的写法。教学难点对文中流露的生死观的理解。 一、朗读与背诵可采用轮读、竞读的方式营造气氛。二、感知课文,理清思路1、组织学生抓住关键的句子,讨论作者的情感变化。讨论得出: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2、划分文章段落,概括要点。(一)叙宴集盛况(乐)(二)抒发人生感慨(痛)(三)交代作序目的(悲)三、赏析理解(一)选一学生朗读第一、二自然段,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活动一:找出一二段中写景的语句,感受景物的特点。 要求学生摘录写景句,明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景物描写素净淡雅,清丽可爱。活动二:思考作者为什么产生“乐”的感受。作者产生“信可乐也”的感受的原因是:1、前来聚会的人多。“群贤毕至,少长咸集”;2、聚会的地点环境优美。“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3、聚会时的活动雅洁有趣。“流觞曲水”是文人雅士喜欢的游乐形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4、聚会时天气清朗。正值春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也可以概括为两个原因:一是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一是可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活动三:朗读背诵。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禊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理解背诵思路: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学生尝试背诵。 (二)齐读第三自然段,要求学生体会作者心境的变迁。活动一:本段作者议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作者为什么由“乐”转为“痛”?文章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是生死观问题。作者由开始时“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生存状态。美丽的山水、尽情的欢娱,可以令人忘记烦忧,“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但是,不知不觉中时光已经流逝,“不知老之将至”,等到时过境迁后,往日的美好已经成为陈迹,人不能永远保有美好的留恋。想到此处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的感觉。朗读语调提示:作者以从容沉稳的气势稍一收拢,便转到全文的主旨上来,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故应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重读的词语有“死生亦大矣”中的“大”,“岂不痛哉!”以曲调读出慨叹语气,重读“痛”。 理清背诵思路:由兰亭集会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但从中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结。 学生背诵第三自然段。 (三)选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文中流露的生死观。活动一:第四段说古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作者在什么方面与古人相合?“知一生死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反映作者什么人生观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理清背诵思路: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敢于斯文”,总结全文。 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四)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四、探究性阅读训练 思考:课文对老之将至,人生无常慨叹不已,情调有些低沉,但作者的积极情绪又无不蕴含其中,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本文第一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都可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小结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时至今日捧读,仍恻然动人。五、对文章语言的理解和学习问题:后人多评价本文语言清新质朴,自然流畅,对此如何理解?两晋时期,骈俪藻饰之风盛行。而兰亭集序则别开生面,它的语言或骈或散,骈则整齐优美,散则错落有致,骈散间行,各得其长;且不尚华丽辞藻,不重典故堆砌,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如以“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写山,以“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写水,短短十六字就将兰亭周围的景色概括 出来,渲染了清幽的气氛。又以“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概括了人生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简洁而清晰。这种朴素自然的形式与其内容构成了和谐的统一,难怪后人评价这篇文章:“高爽有风气,不类常流。”(世说新语)六、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特色。七、作业1、练习题三、四。2、细练新教材第五课“课前应知”“课后优化113”。兰亭集序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重点掌握“修”、“期”、“次”、“致”等文言词语。2、指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悟作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深切感慨。 3、指导学生体会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写作手法及行文的巧妙。 4、指导学生品味本文精练优美、朴素清新的语言。方法与过程1、加强朗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形成文言语感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指导学生经由朗读以促进对课文的理解;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悟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及语言的美。2、指导学生试译,培养学生积累、总结文言词语和句式的能力与习惯,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与习惯。3、进行比较阅读,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与形式的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1、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表现的生死观从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2、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情感。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常识,提高文言阅读能力。2、欣赏文章的语言。3、情景交融的写法。教学难点对文中流露的生死观的理解。 一、 作者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你还读过哪些抒人生无常之感、发时不我待之叹的古代诗文?举出三五例与同学交流。文章最后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你作为“后之览者”,读了此文,有什么感触?二、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诗文,深入体会本文的思想感情,初步了解古人对时间、生命的一般认识,启发学生对生命终极目标、生命价值进行深入思考。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学生列举人生有限、时不我待的文句,越多越好,理解时可以结合文句和作者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对消极的生命观做出正确的分析。二、阅读下面几则有关王羲之的轶事,并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摘自晋书王羲之传)设题意图:王羲之、兰亭、流觞曲水、兰亭集序及其帖,代表了一种自由放旷的生存状态。翻译晋书中的这几段文字,不但可以锻炼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而且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王羲之其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参考答案:当时太尉郗鉴让门生向王导求取女婿,王导叫门生到东厢下注意观察他的子侄。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的各位年青人都很好,只是他们听到来人是选女婿的,都神态矜持,只有一个人在东床上露着肚子吃饭,好像不知道这回事一样。”郗鉴说:“这个人正是最好的女婿!”一打听,就是王羲之,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他。(王羲之)生性喜欢鹅,会稽有个寡居的老妇养有一只鹅,鸣叫声很好听,王羲之想买,没有买到手,就携同亲友驾车前往观赏。老妇听说王羲之要来,就(杀了)鹅烹菜,招待王羲之,王羲之叹息了一整天。又曾在蕺山见到一个老妇,拿着六角竹扇出卖。羲之就在竹扇上写字,每把各写五个字。老妇起初面有怒色。羲之就对老妇说:“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字,价钱可以要到一百钱。”老妇照着他的话说了,人们争相购买。后来的一天,老妇又拿扇子来,羲之笑而不答。他的书法为世人所重,都类似这种情况。三、拓展阅读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比阅读,兰亭集序中的自然之景和诗中的自然之景是如何对应的,这些自然之景是纯粹客观的自然之物吗?兰亭诗其一仰视碧天际,俯瞰原水滨。寂阔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序中“仰现宇宙之大”“天朗气清”。诗中“俯瞰泳水滨”对应序中“俯察品类之盛”“清流激湍”。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序中“崇山峻岭,茂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照片与视频编辑美化工具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农产品即食产品便捷包装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古建筑的保护 说课稿(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 解析卷-沪科版8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保育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太钢技能比武试题及答案
- 技能高考钳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湖北省天门市三校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 大同春运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2025年甘肃天水市太京中学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护理课件
- 美国共同基金SmartBeta布局及借鉴
- 企业劳动用工法律风险与防范
- 普通逻辑ppt课件(完整版)
-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 2022年08月安徽省芜湖市招考大学生科技特派员岗位冲刺题(带答案)
- 国家城镇救援队伍能力建设与分级测评指南
- DB32∕T 4065-2021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标准
- 施工现场环保工作措施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精美)课件 2 落花生
- 检具设计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