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先秦历史散文 叙事散文 战国形势示意图 一 最初的散文 一 甲骨文 中国古代历史散文的源头指商代刻在龟甲 兽骨上的文字 用以占卜 又叫甲骨卜辞 1898年发现于河南安阳 后来形成了 甲骨学 王国维 郭沫若等人有较大成就 例如 戊辰卜 及今夕雨 弗及今夕雨 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 春秋 二 周易 里的卦辞 爻辞 周易 是商周之际的一部巫书 爻 阴爻 阳爻 每卦由六爻组成 阴阳爻搭配 卦 爻辞约450辞 有些有韵 较早的诗歌 有些无韵 较早的散文 例如 叙事性 突如其来如 焚如 死如 弃如 易 离 哲理性 履霜 坚冰至 易 坤 周易 卦爻辞的艺术特色 1 卦爻辞广泛地反映了上古至周初的社会生活 还保留了古代不少神话 传说 历史故事等 2 从文学上而言 卦爻辞多了说理的成分 有直接说理 也有借比喻说理的 3 周易 卦爻辞在语言上有其特色 句子简短精练 与卜辞相比 卦爻辞中有了许多的修饰语 限制语 语言自然更为准确形象 也更富文采文学意味更浓 卦爻辞已经注意到用辞的技巧 以及词语声音上的特色 出现了双声 叠韵 重言等 4 周易 的每一条卦爻辞虽然并不是从头到尾说同一件事 到对每一卦而言 六爻本身构成一个整体 周易大传 提出了哪些文艺观点 1 非常重视 言 辞 的作用 2 语言是表达思想和抒发感情的 论述了 辞 和 情 之间的关系 圣人之情见乎辞 内心的 情 不同 所外观的 辞 也就不同 3 提出了 书 言 意 等观念 书 指书面文字 言 指言语 口头所说之话 意 指思想和内心的领悟 即 心意 指出 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 说明了三者的关系 4 关于 文 的论述 指出 爻有等 故曰物 物象杂 故曰文 提出 天文 人文 两个文化范畴 自然万物 刚柔交错 形成了天文景观 人文即为 礼 刚柔交错的天象是自然的外观形式 是自然的 文采 礼 的等级是社会的外观形式 是社会的 文采 二 尚书 和 春秋 一 尚书 主要记载商周时候的帝王或执政大臣的誓词 讲话 文告 分为四部分 虞书 夏书 商书 周书 时代最早的篇章为 盘庚 篇 写商民族的迁徙 时代最晚的篇章为 秦誓 篇 写秦穆公认错 改过之事 时间跨越五六百年 虞书 和 夏书 据后代考证是后人伪作 故可信的最早篇章写的是商代之事 尚书 读起来拗口 佶屈聱牙 尚书 在文学上的成就 1 文已成篇 尚书 之文已经有了起 承 行 合等 有层次 有段落 有中心 在段落之间 甚至还有了过渡 2 文体的区别开始明显 尚书 中的标题有 典 誓 诰 命 等 它们之间有文体上的区别 如 誓 是面对军队 鼓励将士英勇作战 诰 多对臣民等 3 作文技巧的提高 文中已经用上了比喻 排比 对偶等修辞手法 尚书 多记言 记言中能传达说话者的语气 情感 神态等 4 散中间韵 增加了文章的美感 文学性更加突出 二 春秋 1 名称 最初不是专名 而是一个共名 但春秋时期各国的历史书名称不同 如晋国历史书称为 乘 鲁国称为 春秋 后来其它各国国史丢失 只有鲁史流传 这样 春秋 就成为专名 2 内容 是经孔子修订的鲁史 最早为鲁隐公元年 前722年 最晚为鲁哀公十四年 前481年 共12代鲁国国君 242年的历史 3 特点 1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史 2 它是大事纲要 按时间顺序编排历史事件 记事方式是 以事系日 以日系月 以月系时 以时系年 唐代杜预 春秋左传集解 序 如隐公元年载 夏 五月 郑伯克段于鄢 3 春秋笔法 暗寓褒贬 春秋 的作者在记人 记事时有自己鲜明的态度 对后代影响较大 例如 元年春 王正月 夏 五月 郑伯克段于鄢 按惯例应为 元年春 王正月 公即位 夏 五月 郑伯克段于鄢 a 但是隐公为先王庶妻所生 故不写 公即位 b 兄不像兄 弟不像弟 故写得像两个外人打仗 4 关于 春秋 的评价 1 儒家经典 孔子作 春秋 而乱臣贼子惧 孟子 2 毫无文学价值 春秋 是 断烂朝报 王安石 一 名称 左氏春秋 春秋左氏传 左传 二 记事的时间 作者 时间 始于前722年 与 春秋 同 止于前468年 鲁哀公二十七年 共255年的历史 作者 左丘明 现在一般认为应该是战国末直到秦汉时某一人所作 第二节 左传 三 左传 与 春秋 的关系 春秋三传 春秋左氏传 左丘明 春秋 春秋公羊传 公羊高注汉代 春秋谷梁传 谷梁迟注汉代 左传 是一部自成体系的 独立的著作 在编写的过程中参照了 春秋 现代研究结论 作品选讲1 曹刿论战 艺术特色 1 通过记载一次著名的以弱克强的战争 齐鲁长勺之战 生动刻画了曹刿这位富有远见卓识的平民战略家形象 2 结构完整 脉络分明 着重描写了曹刿与鲁庄公的三次对话 第一次是分析迎战条件 提出 取信于民 第二 第三次是在战役之中和结束以后 通过对庄公与曹对战机把握的不同及战后曹刿对自己指挥艺术的分析充分表现了一位名将的深谋远虑 沉着果断和指挥若定 3 全篇记叙的是一场战役的始末 着重揭示取胜的主观因素 而并不渲染战旗蔽空 杀声震天的厮杀场面 叙述战事 语言简练传神 两个 未可 可矣 既写出曹刿的审慎 更突出了他的果断 其 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之语 在后世不但成为军事家掌握士气的座右之铭 也成为政治家发动群众的心传之法 2 秦晋崤之战 内容 卜偃传命杞子告密蹇叔哭师王孙满观秦师弦高犒师皇武子请客行猎文嬴请三帅先轸骂朝秦穆公哭师谢罪 艺术特色 1 出色的战争描写艺术 由一系列场景组成 每一个场景又可以独立成篇2 叙事语言和人物对话极为准确生动 三言两语勾勒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蹇叔 远见卓识 忠心耿耿 秦穆公 刚愎自用 勇于改过 弦高 机智爱国 王孙满 年少有识 先轸 果断善战 三 左传 的思想内容 一 进步方面 1 作者作为一个忠于历史事实的史家 本着 不隐恶 的史德 真实地描述了历史事件 对统治集团及其成员的荒淫无耻 阴险凶残 贪鄙邪恶等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2 在 天道 和 人道 的关系上 作者强调 人道 在 君 与 民 的关系上 作者十分强调 民 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体现了民本思想 3 左传 的作者对政治上具有卓识远见的人 历史上起进步作用的人 有爱国言行的人 有高尚节操的人 是加以肯定和赞扬的 4 对于统治者的揭露和批判 二 落后方面 左传 作为先秦历史阶段的产物 也必然反映出思想上的阶级局限性和时代局限性 如作者多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 主张维护宗法制度 维护反映尊卑上下的 礼 等 以及迷信天道鬼神等 1 作者基本上是站在旧礼制的立场上写作 2 它对历史的认识和解释是唯心主义的 四 左传 的艺术成就 一 叙事详密 完整 故事性强 情节生动曲折 注意文章的结构和布局 刘知几 史通 载言 寻绎不倦 讽览忘疲 二 善于描写复杂的战争 三 它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形象 四 行人辞令之美 左传 的外交辞令 其文典而美 其语奥而博 刘知几 史通 申左 左传 整部书语言简而精 曲而达 婉而有致 例如 中军 下军争舟 舟中之指可掬 五 左传 对后代的影响 一 形成了我国优良的史学传统 二 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的重大发展 是我国历史散文的典范 三 为后代小说 诗歌 戏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第三节 国语 一 体例和记事时间 国语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 它记载了周王朝和诸侯各国的史实 主要通过人物言论来记载政治 军事 外交活动和谏言 分别记载了周 鲁 齐 晋 郑 楚 吴 越八国的历史事迹 是汇集西周至春秋时代各国史料的一部著作 全书共21卷 243则 记录了周穆王 西周末年 至鲁悼公 战国初期 BC967 BC453 的历史 其中以 晋语 分量最多 共九卷 其次为周 三卷 鲁 楚 越各二卷 齐 郑 吴各一卷 它对史实采取重点选录的方式 目的在于取得经验教训 供执政者参考 而不注意历史的全面系统的发展 二 作者 左丘明说证据 司马迁 报任少安书 左丘失明 厥有 国语 班固 汉书 艺文志 云 国语 十三篇 左丘明传 王充 论衡 国语 左氏 之外传也 左氏 传经 辞语尚略 故复选录国语之辞以实 后人疑之 左传 和 国语 不像出自一人之手 国语 编者当另有其人 其成书年代可能略早于 左传 从风格而言 左传 全书一致 上下贯通 自成体系 国语 各卷 风格不同 素材来源不同 写作时间不一 编者尚未作统一的加工 从思想体系而言 国语 思想更为庞杂 左传 则更为单一 结论 大概最早由左丘明编写 后来由战国时期熟悉各个诸侯国历史资料的人最后编订成书 三 左传 和 国语 比较 一 同 1 都是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书 2 所记的历史事实大部分是相同的 二 异 1 国 是国别史 左 是编年史 2 国 偏重记言 左 偏重记事 3 国 记片断 不完整 左 系统而完整 4 国 以各自为中心 无中心 左 以鲁国为中心记事 5 国 记事500多年 左 记事255年 左 记事时间比 国 短一些 历史上 左传 国语 并称 左国 并认为二者皆传 春秋 左 为 春秋内传 国 为 春秋外传 但这种说法并不恰当 国语 记事虽终于智伯 而所起则远自周初 与 春秋 不是一个系统 与 左传 各自成书 四 国语 的思想内容 国语 进步方面不及 左传 落后方面超过 左传 一 进步方面 1 它表现了某种程度的民本思想 邵公谏弥谤 2 它表现了某种程度的爱国思想 国语 晋语 中郑大夫叔詹为保全郑国 挺身而出 一人死 一国保 3 也揭露了统治者的奢侈 荒淫 国语 叔向贺贫 二 落后方面 1 作者站在旧礼制的立场上的 2 它对历史的认识和解释是唯心主义的 3 它宣扬了天道 鬼神 灾祥等迷信思想 五 国语 的艺术成就 一 长于讽谏 对话 语言平实自然 明白流畅 二 较为鲜明的人物形象 三 曲折而富于戏剧性的情节 作品选讲 邵公谏弥谤 王怒 王喜 王不听 流王于彘 邵公像 第四节 战国策 一 关于 战国策 一 名称 又名 国策 国事 短长 事语 长书 修书 战国策 之名始于刘向 战国策书录 二 内容 战国策 总共三十三卷 按国别记述 计有东周 西周 秦 齐 楚 赵 魏 韩 燕 宋 卫 中山十二国史事 记事年代大致上接 春秋 下迄秦统一 BC400 BC22O年 三 编订流传 刘向重新编定而成 东汉高诱注 但已经残缺 在宋代已经残佚 后由曾巩补订而成 宋代姚宏 鲍彪又续为校注 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有 战国纵横家书 27章 称为帛书 战国策 其中10章见于 战国策 有8章见于 史记 剩下的即为古佚书 四 作者问题1 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 其纪事不皆实录 难尽信 盖出于学纵横者所著 于是将其改入子部 纪昀认为作者既不是一人 于是将其又改入史部 2 清牟庭相认为该书是蒯通所作 3 该书乃是战国纵横家言行的史料集 最初作者可能是各国策士 二 战国策 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汉志 云纵横家 盖出于行人之官 在春秋战国时代 士阶层逐渐兴起 动乱的社会又为策士们提供了施展才能的机会 如苏秦 张仪等 原本布衣 而功成名就 一 提高策士地位 二 注重功名利禄 朝秦暮楚司马迁 史记 六国年表序 战国之权变亦颇有可采者 曾巩以之为反面教材 认为是 邪说 鲍彪言 学者不习 清代陆泷其有 战国策去毒 认为该书 坏人心术 三 战国策 的艺术成就 一 人物形象的塑造1 虚构2 事件集中 情节起伏3 言行个性化4 细节描写 二 铺张扬厉 气势纵横 富于文采1 善用譬喻 2 善于夸张 3 有时叙事之语灵活精巧 有声有色 4 善用寓言 5 语言铺张渲染 善用对偶 排比 四 战国策 的地位和影响 战国策 在文学史上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秦汉的政论散文 汉代的辞赋 都受到 战国策 辞采华丽 铺排夸张的风格的影响 司马迁的 史记 描绘人物形象 也是在 战国策 的基础上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终止不定期劳动合同的规定与操作流程
- 项目立项案例题目及答案
- 叉车考试科目一的题目及答案
- 物体打击试题及答案
- 2024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4 Grammar 分层作业(含答案)
- 营销策划岗位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实验基础(解析版)
- 物流考试试题及答案2025
- 2025型钢租赁合同
- 物流的试题及答案
- T/CCS 063-2023井工煤矿智能化供排水系统运维管理规范
- DB36-T1694-2022-餐厨垃圾集约化养殖黑水虻技术规程-江西省
- 超市卫生管理规范培训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
- 中学生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案(合集)
- 《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课件
- 委托运营合作合同协议
- 违章作业培训课件
- 软件行业薪酬管理制度
- 门急诊管理制度
- 2025年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维保)模拟试题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