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古诗两首》(语文S版).doc_第1页
【教学设计】《古诗两首》(语文S版).doc_第2页
【教学设计】《古诗两首》(语文S版).doc_第3页
【教学设计】《古诗两首》(语文S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塞下曲唐代乐府名,是古时边塞地区的一种军歌。唐朝很多诗人尤其是边塞诗人用过此题写诗,比较著名的有王昌龄、高适、李白、卢纶、李益、许浑等人的诗歌。 塞下曲是唐朝诗人卢纶的代表作品,全名为和张仆射塞下曲 ,共六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该诗取材于史记.李将 军列传 ,借西汉飞将军李广以石为虎而射之的故事,赞美唐朝 戍边名将的勇武。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写将军巡夜时的情景。“草 惊风”,以拟人的手法烘托出当时紧张的气氛。“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则是对李广“中石没镞”故事的夸张和诗化,使戍边将军的形象呼之欲出,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味道醇厚。这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反映了戍边将士保卫边境,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具有昂扬的战斗精神,动人心魄,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诗的头两句写景,点出了战争的艰苦环境,景中含情。唐王朝与吐蕃贵族经常发生战争,由于战争残酷,青海湖上空阴云弥漫,大片大片浓厚的阴云,一直延伸到天边,高耸的雪山笼罩在乌云中,显得暗淡无光。一个“暗”字,以自然景物极力衬托战争的惨烈。远望前方玉门关,显得遥远而迷茫,那大漠间孤零零的城池变得更加孤单了。一个“孤”字说明环境的恶劣、孤立无援,为下文写将士们豪壮的精神面貌,作了有力铺垫。这两句诗,渲染了战争气氛,点出了凄凉艰苦的环境,表达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与艰苦。 教学目标诗的后两句转入直抒情怀,描绘了战士们英勇杀敌的精神面貌。将士们身经百战,黄沙把铁甲都磨破了,可见战斗是多么艰苦激烈,把所有的战斗生活,都浓缩于七个字中,尽管如此,将士们的报国斗志丝毫不减。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豪壮誓言:不击败敌人,决不回还。【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默写塞下曲。【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教学难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二、图文结合,初读古诗(一)学习从军行1、出示课文挂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想象。(1)你喜欢这幅画吗?(2)图上的画是什么景象?-将士们在军营里的情景。(3)你能找出课本中的词语来说吗?-故城、金甲、百战。你最喜欢图上的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板书课题:从军行。3、全班齐读课题。质疑。4让我们走进那战争岁月吧!让我们共同来感受浓浓的爱国情怀吧!5、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6、你读懂了什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古诗是唐朝伟大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诗,诗中从西部边疆的自然风光写起,以守边疆将士的豪迈气概结尾,情景交融。三、学习古诗从军行1、简介作者。2、释题。跟着作战的军队一起行进。3、朗读诗歌。4、抓住重点字词,理解诗意。(1)难理解的词、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2)串讲诗意。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站在孤城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身经百战的将士磨穿了盔甲战衣,不打败入侵的敌人誓不回还。(3)教师在学生串讲诗意的基础上进行小结。5、出示问题,引导读、悟:(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从中你有什么感受?前两句描写了青海的阴云滚滚,遮天蔽日,连绵千里的雪山也因此而暗淡无光了。你知道“暗”字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吗?这里用了一个“暗”字十分准确地表现了云块的广大、云层的厚重,从而隐喻着边疆生活的艰苦和战场拼杀的凶险(2)诗的后两句描写了哪些内容,表现了戍边将士的什么精神?后两句具体地写出战士们的险恶处境,仅仅战场的风沙已经足以穿透将士们的铠甲,而无数次战斗中,敌人刀剑不是更严重地威胁着他们的生命吗?但是,为了国家,他们早已奋不顾身,实践着不破顽敌、决不回师的誓言。6、过渡:是呀!青海的阴云滚滚,遮天闭日,连绵千里的雪山也因此而暗淡无光了。但是将士们的决心是那么地坚定。那么我们该怎么来朗读这首诗歌呢?8、指名朗读诗歌,师生共评。指名读,体会诗情:假如你是作者王昌龄,你该怎样读才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诗人从西部边疆的自然风光写起,以守边将士的豪迈气概结尾,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认认写写,正确识字3、背诵并默写从军行。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1、昨天学习了从军行,谁来展示背诵情况。(指名背诵古诗从军行)2、指名说说第一首古诗所描写的内容。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战争时期的古诗。4、板书:塞下曲。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检查学生读书情况。自读,扫清障碍,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2、展开朗读比赛。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1、解题。塞下曲“塞”是边界的意思。塞下曲是边界上的歌曲,是唐代的一种歌曲名称,内容大都描写边疆的战斗生活。卢纶:曾经参过军,他写的描写军队生活的诗歌,内容充实,富有生气。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六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2、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草惊风 引弓 白羽 没3、有谁愿意讲讲它们的意思?4、教师进行总结:草惊风:草忽然被风吹动。 引弓:拉弓准备射箭。 没:插。5、串讲诗句的意思。6、教师在学生讨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