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一、字音识记1菡萏(hn)(dn)2.韶光(sho)3憔悴(qio) 4.玉笙(shn) 5潺潺(chn) 6.阑珊(ln)7罗衾(qn) 8.贪欢(tn)二、词语释义1菡萏香销翠叶残:荷花的别名2西风愁起绿波间:秋风3还与韶光共憔悴:美好的时光。韶,美好4细雨梦回鸡塞远:梦醒5小楼吹彻玉笙寒:尽6林花谢了春红:辞。此处是飘落、凋零的意思7胭脂泪:形容落花遭雨打湿,兼写女子脸上流过泪水8相留醉:留恋雨中落红,伤感凄迷如醉9几时重:重逢,再度相见10帘外雨潺潺:形容细雨滴落声11春意阑珊:衰残、凋落12罗衾不耐五更寒罗衾:丝绸被子不耐:忍受不了13一饷贪欢:片刻、一会儿三、名句背诵1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2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3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对应学生用书P55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整体感知一、作者简介李璟(916961),字伯玉,徐州(今属江苏)人,世称南唐中主。好读书,多才艺,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修养。经常与其宠臣如韩煕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于是适用于歌筵舞榭的词,便在南唐获得了发展的机会。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语言不事雕琢,对南唐词坛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词中蕴含有浓厚的忧患意识。存词五首,其中南唐二主词收四首,草堂诗余收一首。二、相关背景南唐保大(李璟年号)十四、十五年,后周世宗两次亲征南唐,迫使李璟上表削去帝号,称国主。李璟身当乱世,忧心时局,有心兴国,无力回天,在作品中情思婉转,表现出无限的沉哀。三、内容提要这首词写一个女子的悲秋念远之情,充满了感伤和哀怨,从而反映了封建时代战争给妇女带来的痛苦。四、写法借鉴1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这首词前段就景物写,后段就人事写。首先描绘出香消叶残的画面,又以西风愁起、韶光憔悴衬托,来说明“不堪看”到了何种程度。然后从人事来说,因为思念远离的爱人,在明月中,小楼上,吹遍了玉笙,仍未能使远离的爱人归来,这又是多么令人难堪的境况!整首词情景交融,生动地刻画出一个面对秋景触景生情思念丈夫的女子形象。2清新自然,不事雕琢这首词语言很少修饰,层次转折多,又能灵活跳跃。意境阔大,概括力强。构思新颖,自然贴切。重点揣摩1“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写景,营造出怎样的意境?参考答案:荷花的清香已经销尽,翠绿的荷叶已经枯败,荷塘绿水间吹起了秋风。营造了一幅荷塘秋残图,意境衰败、凄凉。2“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参考答案:对比,以梦境写思念,将梦中相见的欢愉与醒来的凄凉孤寂对比,传达相思之苦。情景交融。细雨梦回,梦醒独伤,笙断泪下,寂寞寒冷,孤独的小楼细雨之夜,无不体现出浓厚的相思怀念之情。3. 诗歌讲究炼字,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关键性词句,被称为“诗眼”。请指出这首词的词眼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词眼:“愁”和“恨”;“残”。理由:深秋时节看落花残叶,触景生愁。梦中相聚之乐与眼前孤苦相比,愁上加愁,“愁”“恨”交加。“菡萏香销翠叶残”是荷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是秋残,“还与韶光共憔悴”是梦残,“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曲残。人在残年面对诸多惨景,怎能不“心残”“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整体感知一、作者简介李煜(937978),唐五代词人,南唐国君。宋建隆二年(961)继位,史称后主。国破降宋后,被俘至汴京,978年被宋太宗毒死。李煜在政治上庸驽无能,却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工书法,善绘画,精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词的成就尤高。李煜的词以975年为界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的词风格绮丽柔靡,不脱“花间”习气。后期的词由于生活巨变,凄凉悲壮,意境深远。二、相关背景乌夜啼原为唐教坊曲,又名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李煜的这首词,从词意来看,可能作于他降宋以后。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令。三、内容提要这首词借景抒情,上片描绘了凄凉的暮春残景,寄寓了作者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下片则比喻夹杂着议论,借胭脂泪、人生、水,抒发了作者沦为阶下囚后的满腔悲愤之情。四、写法借鉴1不事雕琢,直抒胸臆上片写景,作者选取常见的景物“林花”,用“匆匆”感叹其凋谢之快,也暗示光阴的流逝。作者没有刻意去雕琢语言,而是“随手”“直写”。下片写人,在风风雨雨中韶华消尽。没有一点秾丽香艳的修饰,没有一点镶金嵌玉的辞藻,完全是直率地倾吐情怀。2有景有情,即景抒情作者既不是直叙某事,也不是通篇议论,而是比喻夹着议论,将林花、寒雨、风、胭脂泪、人生、水六个看似不相干的事物连缀起来,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有景有情,如泣如诉,把一个丧失自由而又无可奈何的亡国之君形象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3惜花惜人,语带双关上片中“无奈”句,由惊叹转为怨恨,其中,“无奈”二字,满蕴无力护花、无力回天之意,一片珍惜怜爱之情跃然纸上。下片“自是”句以水永远向东流喻人之必然长恨,寓意深刻,其中“自是”二字,尤能揭示人生苦闷之意蕴。重点揣摩1这首词上片写了哪些景物?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参考答案:词中写了春天的落花、寒雨、晚风等景物,描绘出一幅凄风苦雨打落花的悲凉画面。2谈谈“无奈”和“自是”这两组虚词在上下片中的作用。参考答案:“无奈”:这首词是伤别之作,全篇从惜花写起,惜花惜人,语意双关。上片中“无奈”句,由惊叹转为怨恨,其中“无奈”二字,满蕴无力护花、无计回天之意,一片珍惜怜爱之情,跃然纸上。“自是”:下片“自是”句重落,以水之必然长东,喻人之必然长恨,语意深刻,其中“自是”二字,尤能揭出人生苦闷之意蕴。词人就是这样将个人的人生体验,上升到了人类的生命共感。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整体感知一、相关背景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西清诗话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帘外雨潺潺云云,含思凄婉,未几下世。”由此可知,本词作于他死前不久,可以说是李煜后期词的代表作之一。二、内容提要词的上片通过梦醒前后两种情景的对照,抒发词人当时的生活感受;下片则写凭阑远眺的情怀。通过描写惜春和伤别,表现了词人国破家亡的悲愤之情。三、写法借鉴1手法融情于景作者描写春晓凄凉,罗衾冰冷,加上春雨潺潺,春光将尽的景物,以衬托俘虏和帝王两种人生状况的天渊之别。一个人只有在梦中忘掉自己俘虏的身份,才会享受片刻欢乐的自由感。这中间包孕着人生喟叹的痛苦心声。梦境中是假想的满足,而现实中却是听雨声、伤春寒,“一饷贪欢”不可得。正是这种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使读者从中品味到李煜那种刻骨铭心的亡国之痛。2语言生动传情如“别时容易见时难”,这绝不是一般的轻微叹息,而是对国破家亡的一种极其委婉而凄惨的呻吟和呼唤。其中蕴涵着绝望、诀别、留恋、希冀、缅怀、向往等丰富的感情,一字一泪,一声一泣,令人品味不尽,感慨难已。重点揣摩1词中“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三句为人称道,试做简要赏析。参考答案:这三句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人物感情活动的环境。“雨潺潺”短短三个字,具有丰富的内涵:以声写静,传达出词人亡国后的孤寂之感;以雨滴声声写出词人内心愁绪纷扰;以春雨之寒,衬托人物内心的悲哀。此三句明是写景画境,实际上是抒情见意,渲染气氛,为下面梦境的描写作铺垫。2试从修辞和内容的角度赏析“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一句。参考答案:“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使用对比、比喻等手法直抒情感,就像水自长流、花自飘落,春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结,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哀痛和沧桑。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阶下囚的遭遇就像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般遥不可及。“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3本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参考答案:塑造了一个失去故国,一梦醒来无限凄凉的亡国之君的形象。对应学生用书P118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还与韶光共憔悴(美好的时光)B细雨梦回鸡塞远(梦里回到)C林花谢了春红(飘落、凋零)D罗衾不耐五更寒(忍受不了)解析:选BB项,“梦回”意为“梦醒”。2对下面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主人下马客在船。A比喻借代对偶互文B对比借代比喻互文C比喻比喻借代对比D比喻借代对偶对比解析:选A“中秋之月”“春晓之花”为比喻;“纨绔”与“膏粱”为借代;“此日”与“当时”、“六军”与“七夕”相对为对偶;主人客人一块下马,一起上船,可知为互文。3为上联“月送花香浮小院”选择下联,最恰当的一项是()A绿叶红花映山前 B风摇竹影到幽斋C梦随春风到天明 D风吹萤火到满园解析:选B根据对联词性相同的特点,“月”可排除A项;“花香”只与“竹影”相对,所以选B。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菡萏香销翠叶残,_。(2)李煜浪淘沙令中体现怀念故国大好河山,心中无限悲伤的词句是:_,_,_。(3)胭脂泪,_,_?(4)_,天上人间。(5)日日花前常病酒,_。答案:(1)西风愁起绿波间(2)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3)相留醉几时重(4)流水落花春去也(5)敢辞镜里朱颜瘦二、拓展阅读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题。望 远 行李璟碧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余寒不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注生。注二毛,指头发斑白。(1)上片前两句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答:_(2)请赏析“辽阳月,秣陵砧”的妙处。答:_(3)“黄金窗下忽然惊”一句中“惊”字蕴含了哪些情感?答:_答案:(1)点明季节,用春光的明媚反衬氛围的冷清,暗示思妇落寞的心情。(2)辽阳征夫对月思乡,秣陵守妇砧上捣衣,虚实结合,传达出相思之情,并巧妙暗示季节的更替。(3)对丈夫久征归来的惊喜和年华老去的惊讶。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临 江 仙李煜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注这首词是李煜于开宝八年初夏所作。开宝七年(974)十月,宋兵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樱桃:初夏时结果实,古代有帝王以樱桃献宗庙的传统。(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蝶翻金粉双飞”一句描绘了一幅粉蝶无知、同翔取乐的画面,这里运用反衬手法,借眼前之景来衬托作者的心境。B“子规啼月小楼西”一句使用了“子规啼月”的典故,表明作者预感到即将面临亡国破家的境地。 C下片中的“寂寥”承上片而来,一腔心事已跃然纸上,而“望残烟草低迷”则赋予了“寂寥”更具体的内容。D上片自日到暮写外景,视线由外转内;下片自暮入夜写内景,视线由内向外。视线变化拓宽了诗歌的意境。E本词主要运用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情达意,全词语言直白浅显,但作者抒发的情感却深切感人。解析:选DED 项,上片、下片的描写顺序都是由外向内;E 项,“直白浅显”不妥,词作语言形象哀婉。(2)这首词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本词简要分析。答:_答案:悔恨之情。“樱桃落尽春归去”句,写初夏的典型景物以寄危亡之痛。此时,宗庙难保,樱桃难献,伤逝之感良深。以粉蝶无知、回翔取乐反衬并加深悔恨心情。惆怅之情。“子规”句,加深亡国的预感。“西”字指出宋兵自西而来,国家朝不保夕,“暮烟垂”更形象地表现了这种沉重的惆怅之情。孤苦之情。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们都纷纷散去,作者凄然欲绝面对烟草低迷,一腔心事虽未直言而出,但孤苦之情已跃然纸上。凄凉哀怨之情。在作者眼中,曾经媚态十足的美人而今却只见“空持罗带”的愁容。江山如此危殆,美人如此憔悴,怎能不“回首恨依依”?充满了凄凉哀怨之情。(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三、语言表达7把下面的句子排列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并将序号写在后面的横线上。李煜生于江南,山清水秀孕育了他多愁善感的气质、多才多艺的灵性。因此,他往往能在看似平常的句子里含有丰富的内容,善于概括出人生中一些典型的、共同的、容易打动人心的东西,如喜怒哀乐、离情别绪、人生愁恨等,引起读者的共鸣。在位期间享乐优游流连于感情的旋涡,丰富的思想感情使他对一草一木、春花秋月皆有独特的感受。凡是亡国遗民,漂泊游子,贬官谪吏,怀人相思者,读了他的词都能引发感慨或借他的词句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者却不容易觉出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同而产生感情上的差距。答:_解析:此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此类题目在解答时,应当注意确定中心话题,明确首句,抓住关键词,理清句间关系;最后通读,再次确定句序的合理与否。对于此题来说,通读全部句子,可以确定中心话题为“强调李煜的气质特点及其词作的风格影响、读者的感受”,再加之由词人到词作的逻辑关系及都出现了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关联词语,故可确定首句为;其后的顺序,理清句意,抓住关键词,即可确定顺序为。答案:8下图是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关于成年国民各媒介接触时长的对比,请简要概述下图主要内容,注意语言连贯,不要出现具体依据,不少于60字。答:_解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在读图时要注意找到数据变化的规律,将规律用语言按照要求表达出来即可。要注意的是,一般柱状图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来观察,本题从纵向“时长”角度来看,可以得出2015到2016的变化;从横向“媒介”的角度来看,又可以分为传统媒介和新兴数字媒介,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这两年的变化。答案:(示例)在阅读媒介方面,这两年成年国民使用新兴数字媒介阅读较多,传统纸质媒介使用较少。相比2015年,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新兴数字媒介的时长总体上提升,电子阅读器略有下降。相比2015年,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使用传统媒介阅读时长总体上下降,只有纸质图书阅读时长略有增加。素材一有人这样描述过李煜的经历。自从踏上宋人的囚车,你就已经注定与你的无限江山诀别了。所以,你只能再等一个轮回,在下一个五百年后再见你的家国山河!不过,下次你一定要做一个文人,用笔来塑造自己的世界,而非生于帝王之家。因为你“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李煜,一位亡国之君,虽然在政治上不能得到发展,但是他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影响深远的文人。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他成为千古词帝,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应用角度上述材料可以应用到与“人生定位”“怎样做人”“环境与人生”等相关的作文中。素材二李煜是南唐第三代国君,史称李后主。南唐在中主后期,已称臣于宋。李煜即位后,南唐已经岌岌可危,他却委曲求全,不思振作,浮华奢侈,迷信佛教,纵情声色。975年,宋军破金陵,他肉袒出降,虽封作违命侯,实已沦为阶下囚。李煜随后过了二年多的囚徒生活,最终被宋太宗赐药毒死。李煜在政治上是昏庸无能的皇帝,却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工书法,善绘画,精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的造诣,词的成就尤高。应用角度这则素材可用于与“错位人生”“忠于职责”“忧患意识”等相关的作文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是李煜的教训,也是后人的一面镜子。身在某一职位,就要尽其责任和义务,方能无悔人生。素材三李煜为南唐之主时,沉溺于儿女私情,随手攀折桂花琼枝,随口吟诵着清风明月,只能创作出笔调秾丽、寄情声色的宫廷艳词;当其沦为阶下之囚,国破家亡,囿于西楼之时,现实的遭遇,惨痛的经历,才使得他一反无病呻吟的陈规陋习和花间习气,进而苦吟出“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名句。应用角度这则素材可用于与“挫折”“苦难酿出传奇”“寂寞”等相关的作文中。不同的人生际遇,影响改变着个人的性格气质,进而影响着人生的理想与追求,以及对人生的理解。素材四温庭筠虽才华横溢,以词赋知名,但却屡试不第。有人评论说其因才高而为权贵所嫉,又有人传温庭筠在传舍遇到微行至此的宣宗,因不识为皇帝而傲语诘之。有人曾这样评价他“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当时的权贵可以排挤、压制温庭筠,却压制不住温庭筠的才华,虽仕途多舛,但终成为文学史上千古不朽的词人。应用角度这则材料从温庭筠的经历看,可用于与“露与藏”“低调做人”“才高累身”等相关的作文中,从他的成就看,可用于与“忘记与铭记”“面对苦难永存希望”“人生无绝境”“不断地开始,定会成就辉煌人生”等相关的作文中。与你为邻写给李煜与你为邻,倾听你满腹的才华和亡国的疼痛。生逢乱世,却又死于乱世,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剧。有人说,生在乱世比死在乱世要好。而五代十国时候,李煜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知道何时,莫名地想起了李煜。同样是在七夕的梦里,为一代君王的别离而悲伤。望过明亮的天空,是谁的衣袖挥舞着寂寞的歌声。每一颗挂在天边的星星,只能在秋天空照繁华的江南。一代君王别江南。看不尽的春花秋月,却依旧在江南长梦不醒。千年之后,那个关于南唐的故事依旧在流传。美丽的七夕,注定要独上高楼,却始终没有等来多情的才郎。今夜的寂寞,因流水而无法入睡。曾经的君王,最终破碎在江南的烟雨中。六朝金粉,在诗意的梦中,慢慢飘散不见。唯有绝世的爱情故事,在后来的传说中,成为痛的永恒。我不知道,一座看不见的城是怎样血流成河的?舞者的梳妆台上,悄悄地瘦了容颜。绝别江南,化作一只蝴蝶,在一块石头上亲吻南唐的记忆。一代君王,曾经的繁华只能归于一场梦。在这场梦里,留给后人太多太多的悲伤。明明知道,我与你相隔千年之久。那些愁恨的诗词,最终成为一个王朝的悲壮。此生的爱恨情愁,都付与匆匆的流水。那年的年华,在月光下情窦初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茶艺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用户行为分析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浙江省温州市环大罗山联盟2025届高二化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智慧农业项目管理办法
- 杨梅大板养护管理办法
- 券商股权质押管理办法
- 河南电梯使用管理办法
- 新疆消防午餐管理办法
- 数字人文背景下跨文化交流挑战与应对策略研究
- 旅游行业突发事件应对预案研究
- 辽宁省沈阳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期末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DB34∕T 3830-2021 装配式建筑评价技术规范
- 武进区横山桥高级中学申报四星级高中自评报告
-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4年-2025年小学二年级语文)人教版综合练习试卷(含答案)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十六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原卷版)
- JB∕T 13026-2017 热处理用油基淬火介质
- 道路工程石材检测报告及石材单轴抗压强度检测原始记录
- HG-T20678-2023《化工设备衬里钢壳设计标准》
- 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论文
- 中小学校长管理案例
- 《电力设施治安安全风险等级和安全防护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