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doc_第1页
刍议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doc_第2页
刍议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doc_第3页
刍议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刍议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小庄乡十四户中心校 赵鸿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语文阅读教学有了较大的改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 迫于“考试”压力,阅读教学“重点”,有些偏移。 1、文本阅读偏移语文阅读教学,本是根据学生特点、课文内容、单元重点来设计的。然而,迫于“考试”的压力,一篇课文、一个单元,经常出现的“考题知识点”大到段落,小到字词,到都成了阅读教学“重点”。老师唯恐有失,明白告诉学生年考到过,年这样考得;学生更是一百个认真,教学“重点”,无形中发生了偏移。中学的“古文”部分,主要考字词句古汉语知识;至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文学鉴赏讲的就少,白白浪费了教科书所选古代名家名作的“资源”。小学珍贵的教科书中“珍贵”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意思,山西省的一个试卷,找“珍贵”的反义词,这可难坏了学生和老师。毛主席致电蒋介石的信中有“我不愿率大军,做无谓的牺牲”“无谓”没有意义、没有价值,正好,反义词找到了,小学生只有记住的份。至于小学生背解词、背造句、背“范文”、“堵题押宝”实是无奈之举。高中课外书,卖的火的是“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之类,初中、小学差不多也是这类。语文考试,字词句多出自语文教科书,“阅读理解”题多是选自课外的“小短文”,无形中造成语文教师热衷于课外“阅读”的拓展;每篇课文、每个单元可能涉及到的课外“小短文”,更是乐此不疲拓展“阅读”。课外阅读,本是好事;课堂阅读教学“喧宾夺主”的补充,教学重点就有些偏移,这也是当前迫于考试选拔入学形势下的既无奈、又现实的一种“不得已”。2、朗读教学“淡化”朗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因为中小学“考试”,主要是笔试,朗读教学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常常被“淡化”:学生字音读的对,词句理解的对,可是“朗读水平”,不尽人意。语文课堂教学,老师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亦步亦趋,认真引导学生去“读”了;但时间给的少,小学一篇课文,两课时讲完,最多给不足10钟的时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的少,自然理解受影响;只读关键句关键段;每堂课多是那几个朗读的好的读,怕40分钟完不成既定教学任务;“喜怒哀乐悲恐惊“的情感“技巧”,老师直接给出这样“读”,并且要求记牢,“考试”会用的到的;有“名家”范读,学生只能模仿,缺乏学生的“体验”和“多样性”,至于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阅读“感悟”,也就顾不上了。二、多种原因,教师研读教材“不到位”广大的农村小学教师,多是“民师”转正;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平均水平普遍偏低;又多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 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多带有“应试教育”的烙印,阅读教学,有点“力不从心”。讲课时,照搬“教参”、照搬“教案”和照搬“课件”的都有。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有的只讲“对仗”工整,分析不到:“即从”“便下”“穿”“向”等词语关联,令人觉得如急流下坡,想象到轻舟的快速,这就把诗人恨不得一步能跨到故土的急切心情写出来了,喜情的抒发也到达了最高峰。“穿”“下”“向”也写出了地势特征:峡险而窄必须“穿”,出峡后水顺而平用“下”,襄阳“向”洛阳是“陆路”了。再如,画蛇添足的“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的“有余”,不是讲“多”“喝不了”,就是“绰绰有余”,殊不知是“恰到好处”之意,不然,被罚吃酒,也是个苦差,有谁愿意争当“先成者”被“罚吃酒”。当然,古文大师曹先擢先生译为“一个人喝绰绰有余”,待考。三、以视频、音频、图片课件的运用,代替了文本的研读。以视频、音频、图片课件的运用,代替了文本的研读。语文课件的运用,在于引导、启发学生理解“文本”,小到遣词造句,大到布局谋篇,再到文学鉴赏。诗有诗的美,文有文的妙,以视频、音频、图片课件的运用,代替“文本”的研读,学生“理解”的再好,学生的“收获”也大打折扣。学习捞月亮课文和观看猴子捞月亮动画片“收获”不一样,不能以猴子捞月亮动画片代替捞月亮课文的研读。把“月落乌啼霜满天”改写成散文,就失去了“诗”的美妙,把“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改编成电影,就失去“文”的美妙。课件的运用,目的是引导、启发学生“感受”“理解”“文本”,不是代替老师“讲解”。2008年,我在县教育局讲“农远工程”“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的应用时说,“农远工程”“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的应用,不是要我们打开“机器”,把材料堆放在那里“运行”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就完,如果那样就是“教学”了,那我们全体教师全部下岗,取而代之的“老师”,是我们的学生,因为95%的小学一年级学生,都会“播放”音频、视频等。更不是让学生在感受文本之前“先知先会”,文本需要学生“学会”,绝非是要学生“未学先知”,绝没有学生语文教科书,把解词、造句、文章结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文物形象一股脑印在教科书上,让学生“未学先知”的。四、 “优秀课”的影响,有些过“花”一些“优秀课”,为了突出某一教学“理念”,有意放大了某一教学“方法”。有的老师,出于“模仿”:是“诗”就改写散文,有两个“角色”以上,不是分角色朗读,就是改编“课本剧”,要么就是为某句段“插图”,初一看,教学方法“灵活多变”,知识拓展“丰富多彩”,教师引导“无所不用其极”, 其实质课堂乱哄哄,真正课文文本的研读,被这些“花架子”挤没了时间,达不到应有的文本阅读效果。五、教科书的编审,尚需斟酌课文标题,明明是草,有的版本作离离原上草;明明是墨子止战,有的版本作 公输;明明是“死去原知万事空”,有的版本作“死去元知万事空”。真给教师无端的添了不少“麻烦”。再有,世纪之交,“2000年”一词让人敏感;明明是“距今大约2000年前”,可数字杂说作“大约2000年前”,含义欠明朗,这个“大约2000年”让人易错觉是,“1998年”、“1999年”或“2001年”。原文是“大约2000年前,古罗马人统治着整个地中海周围跨越欧亚非三洲、直达大不列颠的辽阔地域。他们创造了一套书写数字的独特方法”。明明是“3000年前的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